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省猪伪狂犬病(PR)发病和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病率均明显上升,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为此,我们随机抽取16家种猪场,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和调查表通信方法,对我省种猪群繁殖障碍性疾病和PR的流行病学进行了调查.结果为:16家种猪场总计存栏种猪7098头,抽检种猪654头,检出PR血清学阳性猪97头,阳性率为14.83%;血清学阴性场4个,阳性场12个;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病种猪数为667头,发病率为9.4%.……  相似文献   

2.
在某600头母猪的伪狂犬病阳性猪场,应用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弱毒苗对全场所有猪只严格按免疫程序进行强化免疫,8个月后对本场种猪群猪伪狂犬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当抽样检测gE抗体阳性率低于5%时,对全群种猪进行检测并淘汰gE阳性猪只,对免疫后的后备母猪进行逐头检测,gE阴性猪只并入生产群。通过反复检测、淘汰,3年后,该场猪伪狂犬病野毒阳性率由2008年的11.53%下降为0,达到净化标准。  相似文献   

3.
西宁市猪伪狂犬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宁市于1999-2004年对猪伪狂犬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检测792头份猪血样,检出阳性71头,阳性率8.96%,该病已成为西宁市不容忽视的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4.
应用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检测猪伪狂犬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对5个猪场共175份样进行猪伪狂犬病血清学检测,共检出阳性血清90份,阳性率51.4%,血清阳性猪场有4个,占所测猪场80.0%。说明猪伪狂犬病在黑龙江省呼玛县呈地方性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5.
猪伪狂犬病是国家要求猪场开展净化的病种。为做好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工作,对厦门市猪群伪狂犬病感染状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从而估计其血清学流行率。本研究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 E-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了2 402份血清样品;另外实地调查了40个猪场的饲养管理和免疫等情况,分析伪狂犬病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显示,厦门市猪伪狂犬病血清学的场真实流行率为71.8%(95%CI:62.3%~81.2%),个体真实流行率为59.0%(95%CI:57.3%~60.7%);外购种猪是猪场感染伪狂犬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种猪场疫病监测和净化技术工作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2000年,开展《种猪场疫病监测和净化技术研究》科研项目,对我省22家种猪场饲养的16 510头种猪进行猪瘟、猪生殖-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猪乙型脑炎、猪布鲁氏菌病6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疫病为主的血清学疫病监测和净化工作。已有19家种猪场达到猪疫病净化合格场标准,净化淘汰血清学阳性猪1756头,其检出血清学阳性率降低到0.2%,22家种猪场猪布鲁氏菌病已经得到净化。经在全省种猪场推广应用,使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病率平均下降10%,减少仔猪损失192 000头。  相似文献   

7.
自2011年1—11月,先后从湖南省19个规模猪场采集1 096份种猪血清、551份仔猪和肥育猪血清样本,利用gE-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湖南省19个使用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疫苗的规模化猪场进行野毒血清抗体的监测与全面分析,结果共检出12份阳性样本,总样品阳性率为0.73%,4个猪场检测到伪狂犬病野毒抗体,猪场阳性率21.05%;显示伪狂犬病仍然在湖南省呈地方性流行,感染压力仍然偏高。种猪野毒总阳性率为0.64%,其中阳性场种猪的阳性率为6.19%,种猪带毒现象仍然普遍。在伪狂犬病阳性场的种猪群中,阳性样本主要集中在后备母猪及胎次较高的母猪群,表明近几年伪狂犬病控制在朝有利的方向发展,但种猪阳性率偏高仍是伪狂犬病控制与净化的关键。在所监测的19个猪场中,仔猪群的样品阳性率和伪狂犬病阳性场仔猪的野毒阳性率都低于对应的种猪群,但有个猪场仔猪伪狂犬病野毒阳性,种猪却没有,表明仔猪野毒感染不容忽视;在仔猪伪狂犬病阳性场中,野毒抗体集中在1~4周龄、17~24周龄。由于仔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既可能来自感染,也可能来自母源抗体,因此在进行伪狂犬病野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时应分群、分阶段检测,了解检测样品的来源信息和免疫信息,以准确分析和把握流行动态。结果还表明,生长育成阶段后期有野毒感染,此阶段感染是伪狂犬病流行的重要特点,这与有些规模猪场只重视母猪免疫、忽视仔猪的免疫接种工作有关。目前,疾病呈多重、复杂的趋势,使用优质的gE基因缺失疫苗强化免疫是控制和净化伪狂犬病的重要手段,同时要加强环境消毒,细化生产管理,安全引种混群、注重后备猪的选择、加强定期监测工作,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遏制湖南省伪狂犬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定科学的猪伪狂犬病净化策略,估计猪场伪狂犬病的流行率和群间分布情况。[方法]通过科学合理抽样,采用针对性的检测方法,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 E-ELISA试剂盒,对采自厦门市一种猪场不同猪群的1561份样品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结果]该猪场伪狂犬病血清学真实流行率为90.8%(95%CI:87.9%~93.7%);不同猪群中,种公猪的g E抗体阳性率最低,其次为育肥猪,哺乳仔猪的g E抗体阳性率最高;不同品种间,黑猪的g E抗体阳性率最高,其次为大白和长白,杜洛克的g E抗体阳性率最低。[结论]该种猪场可能感染了新的伪狂犬病毒,导致血清学流行率较高;在今后类似的伪狂犬病血清学流行率研究中,可以考虑把哺乳仔猪排除在研究群外;如无法在短期内淘汰所有PRV g E抗体阳性种猪,建议首先要淘汰阳性种公猪,其次要探索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9.
针对安徽省部分地区猪伪狂犬病发病率较高,给全省的养猪业造成较大危害的状况,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安徽省7个地区21个养猪场的187头疑似发病猪的血清进行伪狂犬病病毒(PRV)的检测,并对阳性猪的流行病学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猪PRV平均阳性率为34.2%;其中安徽省南部地区PRV阳性率最高,北部地区最低,规模养殖场PRV阳性率明显低于散养户,其结果为安徽省猪伪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宁市区于1999—2004年连续6年对猪伪狂犬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阳性率高达11.62%。表明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已对西宁市乃至全省的养猪业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摸清西宁市养猪场猪伪狂犬病的流行情况,我们于2005年4月从西宁市县级5个代表性养猪场采集了102份血清(以母猪、断奶仔猪为主),进行了猪伪狂犬病的血清学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