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川优673在尤溪县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优673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引进的优质不育系川香29A与自育强恢复系福恢673杂交配组育成的三系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具有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产量高,米质好,适应性广,综合抗性较强等优点.介绍了川优673在尤溪县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川优673     
《福建稻麦科技》2011,29(3):F0004-F0004
川优673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本所培育的强恢复系福恢673作父本,与引进的优质三系不育系川香29A配组而成的杂交香稻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性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川优673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本所培育的强恢复系福恢673作父本,与引进的优质三系不育系川香29A配组育成的香型杂交中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性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等优点,于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并被确定为福建省主推的优质稻新品种,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川优673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新组合川优67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优67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引进的优质不育系川香29A与自育强恢复系福恢673杂交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中籼迟熟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群体整齐,株型适中,穗大粒多,丰产性、稳产性好,抗逆性好,米质较优等优点,2009年2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三系杂交稻川优673,具有高产、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米质较好等优点,于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川优673的主要特征特性,总结了川优673在顺昌县大干镇、永泰县盖洋乡示范片的种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2013年10月12日,福建省农科院产业处组织省内同行专家,考察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承担的“双百”行动“闽北烟一稻轮作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与推广”、“杂交水稻川优673等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两个子专题的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现场,并对其中杂交水稻品种川优673进行实割测产验收,川优673百亩示范片加权平均产量干谷达到668.5kg/667m^2。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新组合川优673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优67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引进的优质三系不育系川香29A与自选的强恢复系福恢673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2005—2008年在福建省沙县制种,平均产量为4.17t/hm2,最高产量可达4.53t/hm2。介绍了川优673亲本的特征特性,结合在福建省沙县多年制种实践,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8.
川优673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川香29A与强恢复系福恢673配组育成的中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抗性较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09--2010年尤溪县引进作中稻高产栽培,介绍了其在尤溪县作中稻示范的表现,并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宜优67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宜香1A与恢复系福恢673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品种,于2006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在安溪县种植表现丰产、稳产、米质优、后期转色好等特点。介绍了宜优673在安溪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龙岩市新罗区,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方法,比较宜优673、天优673、内优航148、两优616、两优667、宜优115、川香优6号、金农2优3号、中浙优1号和中浙优8号共10个水稻品种的再生能力,并分析了各品种再生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宜优115、内优航148、宜优673不仅头季稻产量高,且再生能力强,可作为当地再生稻的圭推品种;头季稻有效穗与再生稻有效穗呈显著正相关,再生稻有效穗与再生稻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