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茶树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优质新品种培育推广是发展高效茶产业的重要技术手段。多倍体植物具有高产、质优、抗逆性好等特点,茶叶科研工作者也希望从多倍体育种途径获得优质茶树新品种。多倍体育种还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等问题,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查阅研究文献资料,对茶树多倍体的获得方法、鉴定方法、优良性状,以及多倍体育种面临的问题等进行分析,以期为开展茶树多倍体育种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葫芦科植物单倍体离体诱导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点对葫芦科植物离体诱导单倍体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花药培养、离体雌核培养、辐射花粉诱导单倍体培养等在育种中的应用,以及供体基因型、培养基、预处理方式、胚囊发育时期等因素对离体诱导再生频率的影响。关于离体培养发育机制的生理生化研究主要集中在离体雌核发育的形态及细胞学过程以及培养早期生理、生化的变化研究。同时总结了葫芦科植物DH育种研究进展,指出葫芦科植物离体诱导单倍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红掌是一种重要的观花和观叶兼具的草本植物。植物离体培养技术已经成为红掌繁殖主要采用的方法,绝大部分品种可以通过组织培养实现再生,其推动了红掌细胞工程育种的发展。本综述总结了红掌细胞组织培养繁殖途径,包括直接获得无菌苗途径、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再生途径、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原球茎和类原球茎途径、原生质体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花器官培养,多倍体诱导,物理化学诱变,遗传转化,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筛选的研究在育种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红掌细胞工程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将来红掌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茶树多倍体的诱导与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倍体育种是作物育种途径之一,可借以扩大植物栽培区域,揭示栽培植物起源和种间亲缘关系。不论是自然多倍体或是人工创造的多倍体植物,已有不少属优良性状应用于生产。茶树多倍体品种曾于50年代得以应用,如日本的自然三倍体品种牧之源早生、初绿,表现有良好的经济性状,发芽早、耐寒性强、很少结实,已作为推广品种,并肯定了发芽早是三倍体品种的实用特性。据苏联报导,四倍体茶树树型开张,叶片厚,披针形,叶色绿,明亮、中等隆起,叶柄长,光合作用强,节间中等长短。印度、锡兰也有过诱导茶树多倍体的试验报导。  相似文献   

5.
植物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大量中外文文献,阐述了植物多倍体育种的目标和现状,简要介绍多倍体的特征,诱导方法,及其对多倍体诱导的展望。重点介绍了多倍体诱导的方法,并指出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育种前景的展望。本文通过查阅大量中外文文献,简要介绍了多倍体育种的目标和现状,重点阐述了多倍体的特征及其诱导方法,并对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育种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诱变与组织培养相结合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诱变育种是利用理化因素诱发变异,再通过选择育成新品种的方法,是选育新品种的有效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对具分生能力的组织进行离体培养,为现代植物育种创造新的变异体,脱毒原种、繁殖体提供了可能和条件。诱变与组织培养相结合可以将二者的优点综合到一起,扬长避短,加速植物育种进程。报道了诱变结合组织培养在国内外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从抗病虫育种、抗旱育种、抗盐育种、多倍体育种及基因工程等各个方面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芒属植物多倍体诱导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芒属植物是一种新兴的纤维素类生物质能源植物。为了提高芒属植物生物质产量和开发具有抗逆性的新品种,国内外广泛开展了关于其多倍体育种的研究。近年来,通过对其体外再生和诱变育种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本研究从芒属植物体外培养时外植体的选择,愈伤和丛生芽的诱导,多倍体诱导过程中秋水仙碱和氨磺灵的处理,倍性鉴定方法这几个方面对芒属植物多倍体诱导的相关研究做了综述,并对芒属植物多倍体育种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茶树在多倍体育种、远缘杂交、辐射育种、花药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等方面都进行过一系列研究,但是运用这些技术还未选育出符合要求的优质、高产、早生、抗性强的良种。目前在茶树良种选育上仍主要利用自然突变进行单株选育或利用杂交技术进行基因重组。离子注入技术给茶树育种工作者带来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不同诱变剂对橡胶草四倍体的诱导效果,以橡胶草幼芽为材料,采用浸芽法,比较分析氨磺灵和秋水仙素2种诱变剂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橡胶草多倍体的诱导效果及多倍体橡胶草的形态特征变化。结果表明:氨磺灵处理橡胶草的成苗率(60%~75%)和最高诱变率(14.08%)均高于秋水仙素处理(0~59%和5.56%),其嵌合体率(27.27%)低于秋水仙素处理(75.00%),其中0.04 mmol/L氨磺灵处理 30 min,成苗率为71.00%,变异率14.08%,为最佳诱变条件。可见,氨磺灵比秋水仙素更适合用于橡胶草多倍体诱导。诱导后获得的四倍体橡胶草叶片厚度、气孔大小、花和种子大小均显著大于野生型二倍体植株,气孔密度则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这些形态特征可辅助多倍体橡胶草快速筛选和鉴定。本研究初步探明了2种诱变剂对橡胶草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果,为今后橡胶草多倍体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植物多倍体的人工诱导途径、基本特征和鉴定方法,并指出了植物多倍体育种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及对未来研究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Liang Chen  Zhi-Xiu Zhou  Ya-Jun Yang 《Euphytica》2007,154(1-2):239-248
Tea is an important revenue source for the tea produci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ncluding China. China is the place of origin of tea plants, it has the broadest genetic variations in the world. It also has bred more than 200 improved cultivars. The improved cultivars have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in the tea industry. In this paper the achievements of tea genetic improvement and bree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ction, conservation, appraisal and evaluation of tea germplasms,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ea breeding system were reviewed. The main research emphases for the genetics and breeding of tea plant in the near future in China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12.
茶树资源核心种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茶树是中国具有传统优势的经济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能否快速、精确地从大量的茶树种质资源中筛选出适合育种的优异基因,是决定茶树育种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茶树新品种的育种效率,更好地为科研和生产服务,建立茶树资源的核心种质就成了当务之急。笔者回顾了核心种质的概念及研究概况,总结了国内茶树核心种质的研究现状,概括了茶树核心种质的构建步骤及方法,分析了茶树核心种质的有效性检验方法,发掘了构建茶树核心种质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更好地构建茶树核心种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生物技术在芦笋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为今后芦笋遗传育种工作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生物技术在芦笋育种研究中的应用主要进展,内容包括芦笋的组织培养、花药培养、小孢子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多倍体诱导、分子标记技术及遗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重点总结了生物技术在芦笋育种中发挥的作用及应用现状,并分析芦笋生物技术育种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芦笋生物学特性与产业需求,探讨了未来芦笋生物技术育种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茶树为多年生经济作物。为了缩短育种年限,加快育种步伐,提高育种效率,主要从原始材料的采集,选繁结合,株行试验园、品比试验园和采穗母本园同步建立等几方面进行阐述,探求提高茶树育种效率的新途径。主要体会有:一是茶树原始材料的正确选择是提高单株选种工作效率和决定育种成功的关键;二是具备较全面的茶叶技术素质,有统筹全盘的工作计划;三是申报优良单株制度的建立;四是把选择、鉴定、繁育与推广紧密结合起来,实行边选择、边鉴定、边繁殖、边推广。  相似文献   

15.
茶是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而具有抑菌、抗病毒、防癌抗癌等多种保健功效的健康饮品。近年来由于传统茶树育种与繁殖技术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消费者对茶叶产品品质需求的日益提高,许多用传统茶叶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用到现代茶树生物技术去解决。其中,探究茶树基因密码子使用偏性对指导后续茶树研究工作,如茶树遗传转化所需的高效异源表达系统的选择及对目的基因加以修饰后提高在茶树上的转化效率有重要意义。本综述对衡量密码子使用偏性的绘图分析方法及常用参数进行介绍并概述了在茶树相关基因密码子使用偏性上的研究进展,提出茶树相关基因密码子使用偏性研究可多样化使用不同的衡量参数和分析方法以得到更加全面客观的研究结果,以及了解茶树基因密码子使用偏性以提高茶树原位转化效率将成为的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肯尼亚茶产业与茶树资源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肯尼亚是世界重要的茶叶生产国,非洲第一大产茶国,以生产CTC(crush, tear, curl)红茶为主,茶叶的品质位居世界前列。茶叶现已成为肯尼亚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GDP)4%;产量的95%以上用于出口,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占26%的出口换汇收入。目前肯尼亚茶叶研究基金会收集保存了250余份茶树种质资源,已经释放了50个国家级茶树品种。茶树育种技术从传统的杂交育种,逐步向生物技术育种等新技术发展。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肯尼亚茶叶产业发展简史与概况、茶树种质资源、育种技术、育成品种、新品种保护及良种繁育与推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品种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和饮料作物,由于自交不亲和和长期的异花授粉使其高度异质杂合,选育一个良种耗时长,提高早期选育效率和准确鉴定目标性状成为茶树育种家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关联分析是研究分子标记或候选基因与目标性状关系的一种新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植物等位基因发掘、功能基因验证以及功能性标记的开发和应用等各方面的研究中,为茶树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主要介绍了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策略和及其在植物中的应用现状,并且探讨了其在茶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使云南古茶树种质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本研究以分布在澜沧江流域部分茶区(保山市,德宏州和临沧市)的49份古茶树新梢为研究材料,利用常规方法和HPLC方法测定供试样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基础上,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供试茶样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进行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变异系数(c.v.)和多样性指数(H’)可知49份古茶树新梢内含成分变异程度大且多样性丰富。聚类分析表明,供试的49份古茶树资源可聚类为A、B两大类群,两大类群的咖啡碱和酯型儿茶素(EGCG)的含量基本一致,其余生化成分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采自保山市的供试样具有高氨基酸含量的特性,德宏州供试样有高咖啡碱含量的特性,大部分供试样的茶多酚含量均达到了高茶多酚含量水平,含量均>30%。本研究对构建云南古茶树资源生化成分数据库,开展茶树良种改良和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为古茶树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与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旨在了解莽山茶区13个野生茶树单株的优势组分,从而根据育种目标进行大量培育繁殖,为莽山茶区选育新的适制性强的专属优良品种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13个莽山茶区野生茶树单株表型性状的观测统计,以及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和HPLC法测定其内含成分中水浸出物、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含量以及儿茶素组分、氨基酸组分。[结果]结果表明13个试样内含成分总体表现为高水浸出物、高可溶性糖、高茶多酚、低氨基酸、低酚氨比。[结论]推测其中一个资源有望成为红茶适制性品种,四个有望成为绿茶适制性品种,尤其以MS-9单株茶多酚和茶氨酸含量均较高,推测其为提取茶多酚和茶氨酸的特异性优质资源。  相似文献   

20.
离子束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简要介绍了离子束生物工程的特点,系统阐述了药用植物资源领域的现状以及离子束作为一种新的诱变源在药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