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甘肃省制约小麦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干旱。节约用水,增加保灌面积和增强抗旱能力,提高现有耕地小麦的单产,尤其旱地小麦产量是当务之急。为解决这一问题,甘肃省农业部门针对本省旱地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在总结传统地膜小麦播种穴与幼苗错位、出苗率低、人工放苗劳动强度大、一次覆膜只种植一茬作物,生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提高旱地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山西省临汾地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开展了不同年型旱地小麦播种行距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该项研究将为旱地麦田进一步提高单产提供了理论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水是影响旱地小麦产量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山西省闻喜县在试验研究基础上,总结出旱地小麦地膜垄盖技术,使旱地小麦产量大幅度提高,走出了一条旱地小麦高产稳产的新路子。与此同时,农机部门研制成功相应的配套作业机械,不仅提高了这一技术的规范化程度,而且促进了小麦...  相似文献   

4.
干旱是造成我国北方冬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因素。小麦机械化地膜覆盖精播技术是农业科技人员为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而得出的重要成果。它是一项保墒增温、节水省种、旱熟高产的综合技术措施,是小麦栽培史上的一大技术创新,能大幅度地提高小麦单产,是粮食生...  相似文献   

5.
2011年-2012年度,闻喜县综合运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4个高产创建666.7hm2示范片的小麦喜获丰收。其中,邱家岭670.9hm2旱地小麦平均单产332.1kg/O.067hm2,比全县旱地平均单产增产114.5kg/O.067hm2,增幅达52.6%,创造了该县旱地大面积均衡增产的样板工程。总结分析了旱地小麦高产的经验与启示,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6.
小麦机械化地膜覆盖增产技术是农业部下达给晋城市的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至2000年年底,晋城市有3.35万hm2旱地实施了此项技术,涉及泽州、高平、沁水和阳城4个县(市),91个乡镇,1371个行政村,共投入铺膜播种作业机具3068台,其中机引铺膜机816台。项目实施田的小麦平均单产为3720kg/hm2,比对照田增产967.5kg/hm2,至少增收1286元/hm2,另可节支964元/hm2,合计增收节支2250元/hm2,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1.旱地小麦膜际栽培的增产机理晋城市旱地小麦产量低、品质差的主要原因是在小麦整个生产周期内缺少有效水,而膜际栽培…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冀南岗坡旱地小麦的机械化耕作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降水,提高水分利用率,增加小麦产量,采用深耕、虚实并存耕作、秸秆粉碎还田3种机械化耕作方式在冀南岗坡旱地小麦上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种机械化耕作方式均能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含水量.提高小麦产量.增产率分别达10.1%、14.6%、12.2%.其中以虚实并存耕作法对小麦产量提高最大,比对照(常规平作)增产466.7 kg/hm 2 ,增产率达14.6%.是提高冀南岗坡旱地作物产量应优先选择的机械化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8.
小麦地膜机械穴播技术是提高单产的有效途径甘肃省农机推广总站康清华马海山“九五”目标:粮食总产增加500亿公斤。实现目标措施之一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甘肃省制约小麦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是河西缺水,河东等地干旱。节约用水,增加保灌面积和增强抗旱能力,提高现有...  相似文献   

9.
沧州市地处黑龙港流域旱作农业区,冬小麦种植面积达44万hm2,其中旱地麦21.4万hm2。旱地麦受旱、盐、碱、冻害较重,不易拿苗,幼苗纤弱,产量低而不稳,影响我市小麦总产量的提高。通过多年实践证明:小麦机械沟播是旱薄盐碱地小麦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试验证明:小麦机械沟播,可以借墒播种,改善播种沟内土壤水分状况,促进种子发芽,提高出苗率;侧深部位集中施肥,可以一次施人较多化肥,增加土壤肥力,促亩早发,培面比苗;对盐碱较重的地块,沟播可以躲盐碱,减轻危害;沟播小麦,沟埂相间,麦苗可以避风防寒,减少冻害死苗,提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介休小麦生产中出现的地力不足、水资源短缺、农民素质偏低、科学技术贡献率不高、基础设施较差等,以及造成的单产水平低、种植效益低下等瓶颈问题,提出了加强领导、项目带动、加强农艺措施、加强培训以提高农民技术素质等措施,力争提高介休市小麦单产和效益。  相似文献   

11.
地膜覆盖具有显著的抗旱增产作用,是解决旱地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突破性技术。我省经过连续四年的大面积推广,特别是今年再次经受了特大干旱的考验,地膜覆盖小麦充分发挥了抗旱增产作用,确保了旱地小麦没有出现大幅度减产。全省共推广地膜覆盖小麦29.13万hm~2,总产83270万kg,平均单产为2850kg/hm~2,总增产29758万kg,比未覆盖田增产  相似文献   

12.
目前,晋中市小麦生产中存在的大水、大肥、大播量等问题,造成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低,导致小麦面积下滑。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要通过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精播、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秸秆覆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技术,节约成本,提高单产,恢复面积,稳定总产,提高小麦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时期不同水肥耦合方式对旱地小麦光合性能和产量的影响,寻求对旱地小麦影响最关键时期和最佳水肥耦合方式,为旱地小麦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小麦实施高产创建项目,特别是2010年精心创建2个“小麦万亩示范片”,夏县狠抓关键技术培训指导,克服旱灾、冻灾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管理知识,使项目区、水地、旱地单产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15.
近日,农业部在甘肃省天水市召开了全国旱地小麦技术培训会,其主要内容是旱地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与会领导及专家学者参观了天水市清水县旱地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的生长情况,在连续长期干旱的情况下,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在放花期生长旺盛,绿意盎  相似文献   

16.
为验证基施沼肥在小麦等作物上的应用效果,采用小区对比试验的方法,探讨基施沼肥对小麦冬前苗情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肥(基施)可有效促进小麦生长发育,培育冬前壮苗;提高小麦穗数、千粒质量和单产,产量增幅为6.4%~7.9%。  相似文献   

17.
小麦是运城市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中旱地小麦占播种面积的50%。通过对旱地小麦高产典型的调查分析,对各生产环节的技术措施进行总结,提出一套旱地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沧州市地处黑龙港流域 ,属旱作农业区。小麦常年播种面积 4 2 6万hm2 ,旱地、半旱地麦田面积2 1 3万hm2 ,占小麦种植面积的一半。由于干旱少雨 ,水资源贫乏 ,使小麦产量低而不稳。沧州市从2 0 0 0年开始引进和试验示范推广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新技术 ,连续 3年在献县、肃宁、南皮、东光、沧县等 9个项目县进行试验示范 ,共推广小麦免耕播种机 81台 ,作业面积达 2 0 0hm2 。通过 3年的试验示范证明 :这项新技术在沧州市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 ,有着广阔的推广前景 ,为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又开辟出一条新路 ,使农民再一次看到了增收的希望。一、…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沧州市地处黑龙港流域 ,属旱作农业区 ,旱地小麦种植面积 2 3 3万hm2 ,占整个麦田面积的一半 ,由于干旱、盐碱、雨量不足 ,使旱地小麦产量低而不稳。从1997年开始 ,沧州市先后从邯郸引进推广小麦覆膜穴播机 190台 ,推广机械覆膜小麦面积 0 6万hm2 。小麦机械覆膜穴播新技术在沧州干旱及盐碱地上表现出极大优越性 :可以增温、节水、保墒、抑制盐碱和杂草、防止冻害 ,能实现增产增收。通过两年的试验推广 ,我们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为使农民朋友们尽快了解和掌握这门新技术 ,在此介绍一下小麦机械覆膜穴播和覆膜麦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正>2010年以来,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将小麦宽幅精播机及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作为提升小麦产量的一项新技术措施在全国冬麦区进行示范推广,这对完善和提高小麦宽幅精播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服务小麦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近几年来,德州市齐河、陵县、武城等县推广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特别是齐河县20万亩粮食增产模式攻关核心区小麦平均单产715.97kg,创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