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分析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其影响因素的区间性与模糊性特点,提出了采用三角模糊数表示计算参数取值,建立出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模糊分析模型.通过探讨三角模糊数构造方法,建立出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参数三角模糊确定方法,然后,基于给定安全系数与承载力设计构建功能函数,引入截集理论与区间运算规则,建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模糊能度可靠性分析方法.工程实例分析表明了该方法对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分析计算的合理性与易操作性.在勘察数据与设计资料有限,不能直接采用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的情况下,该方法为CFG桩复合地基承载能力可靠性分析与评价提供了一种精度较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探讨散体材料桩承载机理的基础上,针对其受力和变形特性,考虑散体材料桩侧向变形、不同布桩方式及时间效应等对复合地基承载能力的影响,导出了基于面积比的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一工程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并对该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进行了时效分析,结果表明,在进行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时考虑时效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根据不同工程地质条件,给出了可供选择的组合桩型复合地基设计方案。在确定组合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时,考虑组合桩型复合地基受荷后的实际工作性状、施工方法对桩间土承载力的综合影响,引入主控桩、辅桩和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及桩间土承载力提高系数,提出了组合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分步计算新方法。实例验证表明:采用本研究公式所得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值与载荷试验实测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地震荷载作用下邻近斜坡时条形基础地基动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假定靠斜坡边地基潜在的滑动面为由直线、对数螺线和直线组合而成的复合滑动面,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利用拟静力和极限平衡的分析方法,得到了考虑中间主应力影响的该类型斜坡地基地震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考虑中间主应力时该类斜坡地基静、动承载力比不考虑时要大,可分别提高17%~45%和22%~49%.同时,探讨了各计算参数对该类斜坡地基静、动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根据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和特性,提出了CFG桩的应用与设计。并参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结合工程实例中单桩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对其在复合地基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呼和浩特绕城高速软基处理为工程依托,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并对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现场载荷试验测定.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对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长短桩复合地基可充分发挥地基土的潜能,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地基沉降.为了进行优化设计,在探讨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长短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长短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方法,同时给出了两个优化设计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有效地保证设计方案技术上可靠,而且可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最后讨论了设计计算参数对优化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方法,通过对影响复合地基承载力因素的分析,建立了复合地基承载力预测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复合地基承载力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预测的一种新方法,即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根据有限的学习样本,建立了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具有优秀的小样本数据学习能力和预测能力,将其用于CFG桩及其它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建立了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极限状态方程,对随机变量的概率模型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一个与上部结构相联系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可靠度设计方法,最后结合工程实例,采用改进Monte-carlo方法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可靠度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大直径扩底桩的竖向承载力和沉降变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按沉降变形控制设计大直径扩底桩基础的方法和相应的计算公式,按本文提出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值符合较好,该方法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疏桩基础变形性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疏桩基础是近年来开始的对桩基设计理论的新探索。它以控制建筑物的沉降量和补偿天然地基承载力不足来确定桩的补偿量,因此它的变形性状有别于传统的桩基。选用了能描述土体塑性特点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利用研制的并经过算例验证的三维有限元程序对疏桩基础的变形性状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疏桩基础的整体沉降、桩间土体的压缩、桩端下土体的压缩等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复合桩基承载力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复合桩基承载力可靠性分析的方法,这对复合桩基的可靠性设计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采用复合桩基承载力计算公式Pu=I(nPp Ps)来计算复合桩基的极限承载力,并通过实例计算,分析确定了承台底土及桩体极限承载力的均值和方差,并由此得出复合桩基极限承载力的概率特性。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简述了土拱理论和薄板变形理论。在桩-网复合地基中,基于土拱理论、薄板变形理论和Winkler弹性地基模型,提出了桩-网复合地基工后沉降计算方法和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由于该计算模型考虑了桩-网复合地基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桩-网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同时克服了传统算法中"2者不能同时未知"的缺陷,并通过工程算例验证了本研究方法的正确性,对于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