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王志  郝京玉 《中国蜂业》2006,57(7):47-47
蜜蜂自卫会螫人,当一只微不足道的蜜蜂螫刺人们时,多数人会因疼痛而惊慌失措。对一些小动物,这种螫刺会引起难以抵御的疼痛,但事实并非如此。最近,我观察到一只重量只有20g的蟾蜍,当它连续吃掉几只蜜蜂,并被蜂螫后,仍然大张着嘴,眼球突出,打着“嗝”,它对毒性的反应显而易见(吃雄蜂没有这些表现)。你能想象在不断被螫刺的情况下这种蟾蜍竞能吃掉3000只蜜蜂?要知道,只要1450只蜜蜂就可以送我们去见上帝。显然,这种蟾蜍是比人类更为“坚强”的动物。  相似文献   

2.
蜜蜂螫人及其防治●杨朝环中蜂新法饲养基础讲座之8初学养蜂的人既喜爱蜜蜂,又害怕蜜蜂螫人。被螫以后,螫刺便留在皮肤内,毒囊里的蚁酸射到皮肤层内,逐渐扩散、渗透,使局部身体发痒、疼痛、肿胀,经过两三天后,一般的人便会自然消肿而痊愈,被螫后反应并不大。但是...  相似文献   

3.
近来,不断有蜜蜂螫死、螫伤路人的报道,这让我想起发生在我身边的两件事。2003年邻县蜂场转场至我县,由于蜂群初进场很乱,见人就螫,一人路过被蜜蜂螫到太阳穴部位,当场休克,及时送进医院,花去近千元医药费,该蜂友只有自认倒霉。2004年我蜂场附近村民,进山挖药,不慎被大胡蜂螫伤,出现严重过敏,半小时后休克,随行的村民急忙将他送到乡医院,路过我蜂场时,我将备有的抗过敏药物扑尔敏,让随行人强行灌入其口中,咽下,  相似文献   

4.
数年前《蜜蜂世界》发表了关于蜂毒过敏症的文章以来,关于蜂毒过敏及其治疗方面近几年又取得了较大进展,现介绍如下: 大部分昆虫螫伤对人体来说,除了引起局部疼痛以外,不会有更大的危害。但对少数人来说,却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有的甚至导致死亡。至于螫伤的次数以及螫伤的  相似文献   

5.
近来,不断有蜜蜂螫死、螫伤路人的报道,这让我想起发生在我身边的两件事。2003年邻县蜂场转场至我县,由于蜂群初进场很乱,见人就螫,一人路过被蜜蜂螫到太阳穴部位,当场休克,及时送进医院,花去近千元医药费,该蜂友只有自认倒霉。2004年我蜂场附近村民,进山挖药,不慎被大胡蜂螫伤,出现严重过敏,半小时后休克,随行的村民急忙将他送到乡医院,路过我蜂场时,我将备有的抗过敏药物扑尔敏,让随行人强行灌入其口中,咽下,并嘱咐随行人将其平放,加大通风量,该村民还未送到乡医院已苏醒,身上过敏症状部分消退,只是被螫部位附近依然红肿,于是该村民未进医…  相似文献   

6.
蜜蜂过敏     
随着养蜂事业的蓬勃发展,养蜂户、养蜂场日渐增多;各式各样的蜂产品源源地投放市场,蜂螫过敏、食入蜂产品过敏的病例也屡见报道。人们渴望了解有关蜜蜂过敏的知识及预防、治疗的办法,这里做一概括性介绍。蜜蜂及其产品引起的过敏反应,主要通过三条途径:1)蜜蜂的螫刺;2)蜜蜂虫体尘屑的吸入;3)蜜蜂产品的食入。  相似文献   

7.
骆尚骅 《中国蜂业》2001,52(5):29-30
蜂毒是由非挥发性的蛋白质和挥发性的有机物组成的有毒的水溶液 (Brown 1 985 )。当人体被蜂螫时 ,蜂毒经螫针进入人体 ,引起疼痛 ,发红和局部水肿。螫针和蜂毒是蜜蜂防止其它动物 (包括哺乳动物、其它脊椎动物和昆虫 )偷盗蜂蜜的主要的、也是唯一的武器。蜜蜂将毒液贮存在螫针基部的毒囊内 ,毒囊内的毒液约有 3-4 μl。这些量的毒液可使小动物和小型的无脊椎动物中毒致死 ;然而对于人类 ,除了那些对蜂毒高度过敏者外 ,不会发生中毒致死的事件 ,所以 ,通常情况下遭受 1 0~ 2 0只蜜蜂螫刺后 ,不会使人出现严重的病症。养蜂者经常被蜜…  相似文献   

8.
蜜蜂螫人是难免的,首先是养蜂人经常挨螫;接受蜂疗的人自愿受螫;行人、小孩被蜂螫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被螫后首先是引起疼痛,尤其儿童被螫,哭叫不止。常规止痛法是涂淡氨水,但氨水止痛效果不理想,临时又无处去找。  相似文献   

9.
对蜜蜂螫人问题,我们养蜂人有一个共同的体会,蜜蜂是温和善良的,比如我们养蜂人在侍弄蜂群的时候,手上、脸上、身上常爬有很多蜜蜂,有的在旁边观看的人也会有蜜蜂爬上身的情况。但这时除你激怒它外,蜜蜂一般是不螫人,因为蜜蜂螫了人,自己也会死去,这是动物的本能。《蜜蜂杂志》1998年第11期《赏花蜂螫赔偿案》一文中的王老太搽了化妆品,蜜蜂嗅着香味前来采粉,这是蜜蜂的“职业”习性,王老太误认为是来螫她,便乱打乱赶,结果激怒蜜蜂而被螫。蜂主认为王老太搽了化妆品而拒绝民事赔偿的理由不充分;而法院根据王老太提出因…  相似文献   

10.
赵正虎 《中国蜂业》2008,59(1):35-35
养蜂人长期接触蜂群,经常被蜜蜂螫,以前从来没有蜂毒过敏的,有的也会出现过敏反应。我伯父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养蜂,一直到1996年他在检  相似文献   

11.
引言蜂毒,依每个人的敏感性和被蜂螫的数量,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这种过敏反应是由一些已查明的成份引起的,因此,把蜂毒或蜂毒的部分成份用于医疗目的是可能的。为此必须开发出适当的方法收取蜂毒,供脱敏和蜂毒生化特性以及可能的医疗用途研究使用。为此,本顿(Benton)等人研制了一种采用电击刺激蜜蜂螫刺行为的装置。用这种装置可采集到大量的蜂毒,但此方法会引起蜜蜂强烈的反应,使得在蜂群附近的人或动物有受蜂螫的危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制了下述的取蜂毒装置。  相似文献   

12.
养蜂人常易遭蜂螫,其中绝大多数人或迟或早会对蜂毒产生免疫力,他们同时耐受数十只蜜蜂螫刺而没有任何中毒症状。但确也有个别人对蜂毒高度敏感,被一、两只蜜蜂螫刺即产生机  相似文献   

13.
蜂疗概论     
房柱 《中国蜂业》1995,(5):20-21,27
蜂疗概论江苏省连云港市蜂疗医院房柱(续上期)二.利用蜜蜂的分泌物─蜂针液、王浆、蜂蜡和蜂巢蜂针液(蜂毒)是蜜蜂螫器官酸腺和硷腺分泌的具有芳香气味的透明液体,螫刺时从贮液囊中经螫针排出。人类为了摄取野生蜂群中的蜂蜜或养蜂取蜜,难免要被蜂螫。蜂螫使人体出...  相似文献   

14.
二、利用蜜蜂的分泌物——蜂针液(蜂毒)、王浆、蜂蜡和蜂巢蜂针液(蜂毒)是蜜蜂螫器官酸腺和硷腺分泌的具有芳香气味的透明液体,螫刺时从贮液囊中经螫针排出。人类为了摄取野生蜂群中的蜂蜜或养蜂取蜜,难免要被蜂螯。蜂螫使人体出现局部和全身反应,其中包括意外地治愈了关节炎等病患者。蜂螫治病在  相似文献   

15.
本人曾于 1 999年 4月至 2 0 0 0年 4月对 3 0名鼻渊、鼻炎 (鼻窦炎、过敏性鼻炎 )患者运用活蜂螫刺进行治疗 ,疗效显著。用活意蜂螫刺 ,首先应做过敏试验 ,问清患者有无蜂螫或蝎刺史 ,有无过敏症状 ,然后根据患者口述再进行适量过敏试验 (过敏体质除外 )。一般取患者背部皮肤 ,正常消毒后 ,用镊子轻轻夹住蜜蜂 ,使其腹尾部螫针螫入皮肤 ,数秒钟后拔出 2 0分钟~ 3 0分钟观察全身反应及局部反应。如全身无过敏性荨麻疹 ,哮喘休克 ,意识模糊等状 ;局部出现痒痛 ,充血红肿块直径不超过 1 0cm视为适应体症。其次穴位选择与螫刺疗程 :根据中医…  相似文献   

16.
是民警平息了这场风波蜜蜂能使人类健康长寿,对生态平衡的贡献也很大,不少国家的农场主用高酬金请养蜂人前去放养蜜蜂传花授粉。可是,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养蜂人到果园、田边放蜂,一旦有人、畜被蜜蜂螫刺,就会遭到刁难、敲诈,甚至被捣毁蜂巢、掀翻帐篷。1997年4...  相似文献   

17.
虽然蜂螫能防病治病,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让蜂螫。特别是初学养蜂者,往往因操作不熟练,常常惹恼蜜蜂,被螫得鼻青脸肿,严重者还要打针服药。为减少蜂螫,特推荐一种用蚊香熏烟防止蜂螫的办法。开箱盖前,将一支点燃的蚊香接近纱盖,对着蚊香轻轻向箱内吹几口气。蜜蜂接触到蚊香味,会变得异常温顺、服贴,即使不带面网,也不用担心蜂螫。  相似文献   

18.
田坎  丁志贤 《蜜蜂杂志》2009,29(12):43-43
[编者荐语]一谈起马蜂,人们就色变。因为只要被其螫上,轻者被螫处皮肤红肿、疼痛难忍;重者可致全身过敏而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险。更为可怕的是,只要引起1只马蜂追螫,就会招来越来越多的马蜂群起而攻,大有不螫死目标物不罢休之势。马蜂螫死人、畜、禽,导致人类社会生命、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9.
蜜蜂蜇人后,反应最轻的人也会出现红肿、充血、刺痒、热、痛,症状大约持续24~50小时。有的人被蜇后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过敏发烧等症状,更严重的出现烦躁不安、痉挛、哮喘、窒息缺氧、昏迷、休克等症状。利用蜜蜂防蜇器镇服蜜蜂是一种  相似文献   

20.
蜂螫的预防和处理养蜂者总想不挨蜂螫,因为这无论是对养蜂者还是对蜜蜂都没好处。但对初学养蜂的人来说,要避免蜂螫则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想少被或不被蜂螫。使用防护用具是非常必要的。蜜蜂今天温和,但不能保证它明天不发怒。同样不能保证两相邻蜂群行为相似。尤其在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