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一、材料与方法 (一)形态和染色 1、细菌的形态须经菌体涂片,固定染色后用油镜观察.分离菌种在牛肉膏斜面培养基上培养24~28h.然后用移菌环挑取少许细菌菌苔放入无菌蒸馏水中配成菌悬液,取菌悬液一滴在洁净载玻片上,并将玻片倾斜,使菌液流成一层菌膜,放室内风干后,再通过火焰2~3次使菌体固定,然后用苯酚品红染色,染色1min后用水冲去染液,待干用油镜观察菌体形成.  相似文献   

2.
用扫描电镜观察DFRIKN-1分离物菌体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青战  张靠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833-5834
[目的]选择合适的样品处理方式,在扫描电镜下清晰地观察DFRKN-1分离物菌体的表面结构特征。[方法]以不经过固定液处理的菌体为对照,将使用戊二醛、卢戈氏碘液、福尔马林固定的DFRKN-1分离物菌体细胞采用离心法、直接干燥法收集,进行酒精梯度逐级脱水,干燥并真空喷金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结果]不经过固定液处理的菌体形态脱水变形,经过固定液固定后的样品仍然保持原细胞形态,且戊二醛的固定效果优于其他2种固定剂;离心法不能收集到游动孢子,而直接干燥法收集则弥补了这一缺陷。使用戊二醛固定,直接干燥法收集菌体是处理DFRKN-1分离物样品的最优选择。在电镜下观察到DFRKN-1分离物表面的假根、游动孢子以及孢子囊的释放孔。[结论]通过扫描电镜观察DFRKN-1分离物的结构特征,为研究其与根结线虫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反季节种植的西瓜上发现1种新细菌病害,其症状与西瓜果斑病菌相似,通过病原菌的分离纯化,接种试验,菌体形态观察,染色反应、培养性状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以及细菌的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确认该病原细菌为燕麦嗜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  相似文献   

4.
从河南省上蔡县采到生姜萎蔫青枯病姜块和条斑叶枯病叶片上分离出两种性状不同病原细菌,通过形态观察、染色反应、培养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及致病性测定等试验,鉴定出萎蔫青枯病的病原细菌为青枯假单胞秆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Smith)Smith].菌体短秆状,极生1~2根鞭毛,格兰氏染色反应阴性,在肉汁琼脂平板培养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套简单易行的染色体压片技术,获得水稻染色体资料。[方法]采用朱微的植物染色体及染色体技术中的压片法,并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改进。细胞有丝分裂观察:①材料准备。种子浸泡24h后。置于培养皿中,于25℃暗培养箱中生根培养。②固定。当嫩根长至1~2cm时,于9:00~11:00用卡诺固定液(酒精:醋酸=3:1)固定2~24h。再用70%酒精清洗后置于70%酒精中保存备用。③解离。将固定好的材料取出放人解离液(无水乙醇:37%的浓盐酸=1:1)中室温下解离5~10min。解离时间根据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在试验中做好调整。④染色。彻底洗去解离液的根尖置于解剖镜下,找出分生区(一个解离良好的材料分生区在解剖镜下是不透明的,而成熟区和根冠部分则是透明的),用刀片将分生区切为2~3部分,使其细胞更易着色。然后在载玻片上滴卡宝品红染色液染色10rain。⑤压片。⑥镜检取像。细胞减数分裂观察:①取材。幼穗当剑叶的叶枕距为0左右时,处于减数分裂期。于8:00~11:00采集水稻幼穗,用卡诺氏固定液固定24h(置于4℃冰箱内),再用70%酒精清洗2—3次后,保存于70%酒精中备用。②制片。取1朵颖花的3~6枚花药置于洁净载玻片上,用刀片或解剖针将花药横向切断,用镊子挤压花药,使花粉母细胞从花药中逸出,再用镊子清除药壁等残渣。滴1滴卡宝品红染液于花药上,染色5min。之后压片。③观察取像。先在低倍镜下寻找具有分裂相的花粉母细胞,然后依次转换到高倍镜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和形态特征。最后用油镜观察染色体分裂行为并取像。[结果]水稻有丝分裂包括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5个时期,中期的染色体缩至最短,是观察与研究染色体的好时期。水稻减数分裂包括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2个过程,其中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复制,减数分裂Ⅱ过程中仅发生了细胞分裂。[结论]改进后的水稻染色体压片技术能够获得准确的染色体资料,可为育种和遗传操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复合生物保鲜剂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抑菌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冷藏带鱼优势腐败菌(腐败希瓦氏菌)的抑菌作用机理,通过牛津杯法测定了复合生物保鲜剂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测定了复合生物保鲜剂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抑菌活力、细菌生长曲线、细胞膜完整性和细胞的稳定性,对细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复合生物保鲜剂对腐败希瓦氏菌的MIC与MBC分别为1.6 mg/ml与3.3 mg/ml,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复合生物保鲜剂对腐败希瓦氏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尤其经2倍最小杀菌浓度的复合生物保鲜剂处理后,细菌未出现对数生长期;菌液在260 nm处的吸光值明显升高,菌体细胞膜完整性受到破坏;菌体细胞中的碱性磷酸酶升高,菌体细胞壁通透性增大;菌悬液的电导率值明显增大,细胞膜稳定性受损。细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复合生物保鲜剂作用于菌体细胞后,菌体细胞开始出现皱缩、扭曲变形、表面粗糙和布满泡状物及细胞壁塌陷等现象。表明复合生物保鲜剂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内环境和细胞膜稳定性,影响了细菌的正常生长;并且通过影响细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物的排出,最终导致菌体死亡。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为从兔粪中分离、筛选出酶活性较高的产纤维素酶菌,并对该细菌进行形态学的初步鉴定。利用分离培养基(LB)从普通家兔新鲜粪便样品中分离出细菌群,经纯化后接种到产纤维素酶菌筛选培养基中。经一段时间培养后用0.1%刚果红染色液对筛选培养基进行染色,用1 mol/L氯化钠溶液进行脱色处理,根据培养基中水解透明圈直径与菌圈直径的比值挑选出酶活性较强的产纤维素酶菌株。然后,利用革兰氏染色法进行初步鉴定,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革兰氏染色的结果及其细菌形态。结果表明:从兔粪中分离并筛选出了具有较高酶活性的产纤维素酶菌菌株SK1和SK6,鉴定后认为是革兰氏阳性菌(G+菌),属于杆菌。研究提示,菌株SK1和SK6的水解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对马铃薯块茎蛾幼虫的杀虫活性,为马铃薯块茎蛾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省2种马铃薯主栽品种丽薯6号和会-2叶片为材料,采用LB固体培养基分离培养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根据内生细菌的形态特征和16S rDNA序列进行种类鉴定;通过浸叶饲喂法测定内生细菌的发酵液、发酵上清液和菌悬液对马铃薯块茎蛾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分别从丽薯6号和会-2叶片中分离获得对马铃薯块茎蛾3龄幼虫具有杀虫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QL1和带化红球菌(Rhodococcus fascians)YH2。分别用浓度为1.5×109CFU/mL的菌株QL1和YH2发酵液饲喂马铃薯块茎蛾3龄幼虫后第7 d时,其幼虫累积死亡率分别为81.67%和65.00%,LT50分别为3.03和5.58 d;菌株QL1发酵液处理后第3、5和7 d马铃薯块茎蛾3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7.99×108、3.21×106和2.73×103CFU/mL;菌株YH2菌体无明显致死效应。在1.5×109CFU/mL浓度下,菌株QL1和YH2发酵液对马铃薯块茎蛾3龄幼虫的杀虫活性高于发酵上清液和菌悬液。菌株QL1和YH2的发酵液、发酵上清液、菌悬液处理后马铃薯块茎蛾3龄幼虫的累积死亡率均随着处理时间变长而逐渐升高。【结论】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QL1和带化红球菌菌株YH2的发酵液、发酵上清液、菌悬液对马铃薯块茎蛾3龄幼虫均具有杀虫活性,可作为马铃薯块茎蛾生防制剂开发的潜力菌株。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对红芸豆根腐病菌具有良好拮抗效果的菌株,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苍耳中分离内生细菌,以红芸豆根腐病菌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为靶标菌,通过平板对峙法、形态特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拮抗细菌的筛选和鉴定,采用共培养法研究拮抗细菌对尖镰孢菌的抑制作用,并测定拮抗细菌抑菌谱及其对红芸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苍耳根、茎、叶中共分离得到36株内生细菌,从中筛选到对尖镰孢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xj-1-2。结合形态学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xj-1-2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xj-1-2能导致尖镰孢菌菌丝分枝增多,产孢量减少;在4、6、8 h时对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100%、79.45%、73.54%。该菌株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对厚垣镰孢菌、三线镰孢菌、芬芳镰孢菌等8种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分别用浓度为1×107、1×108、1×109 cfu/mL的xj-1-2菌悬液和发酵液处理红芸豆种子后,发芽率和芽长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说明x...  相似文献   

10.
菜豆晕疫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感染了菜豆晕疫病的叶片上分离纯化得到6株病原菌,进行接种试验、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Biolog系统)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菜豆接种病原菌Psp-1后发病症状与田间自然发病情况一致;菌落形态多为圆形,菌体表面光滑有光泽,边缘整齐,白色半透明;在电子透射显微镜下菌体细胞呈杆状,端生1~3根鞭毛;革兰氏染色呈阴性,无芽孢;该病原菌的生理生化特性与丁香假单胞菌菜豆晕疫病致病型(Pseudomona syringae pv.Phaseolicola)相似性最高(SIM=0.637);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该病原菌的遗传进化距离与丁香假单胞菌属细菌最近,属于同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D-29对采后病害的抑制效果,本研究以梨为试验对象,以果生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gena)为病原菌,通过在果实伤口上接种不同处理的D-29处理液测定其对采后梨褐腐病的抑制效果,监测D-29菌体在果实伤口上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D-29菌悬液可有效降低梨褐腐病的发病率,浓度越大,抑制效果越明显;先接种D-29菌悬液的处理组,果实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先接种病原菌孢悬液的处理组,对病斑扩展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先接种病原菌孢悬液的处理组,且在先接种D-29菌悬液的处理组中,与接种病原菌孢悬液的时间间隔越长,抑菌效果越好;D-29+无菌水及D-29+病原菌孢悬液两种处理下,D-29菌体均能在短时间内在果实伤口上定殖。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在内蒙古饲养管理条件下,降低牛奶含菌量的方法。共进行了5个方面的试验:头几把挤出的奶中细菌含菌量的检测;容器洗净对降低牛奶含菌量的作用;鲜奶过滤对奶中细菌含量的影响,冷水浴对降低牛奶含菌量的作用;盛奶罐口径大小及奶温高低对奶中细菌含菌量的影响。奶样抹片后,用纽曼染色液染色采用直接镜捡法进行细菌计数。结果表明:刚挤出的奶含有较多的细菌,随着挤奶的延续,奶中含菌量减少,彻底洗净挤奶器具和容器可大幅度降低牛奶的含菌量;用纱布过滤鲜奶并迅速冷却可明显降低牛奶的含菌量盛奶罐口径越大,牛奶中细菌含量越高。针对以上结果采取相应的对策,可降低牛奶中细菌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以淡紫拟青霉为例,介绍了1种简易的单孢子分离及霉菌生长形态观察方法。单孢子分离时,通过whatman滤纸过滤获得孢子悬液,使用玻璃点样毛细管点样于凹玻片凹槽中央,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获得单孢子;生长形态观察时,凹槽中分离的单孢子覆盖融化的固体培养基,经湿室培养后,单菌落用棉兰染色后观察,加盖盖玻片可用油镜观察。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分离到单孢子,并很容易观察不同生长期霉菌、放线菌的自然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14.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微分干涉差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烟草假单胞杆菌菌落的发生、形成及排列情况。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菌落中该菌呈平卧状紧密排列;菌落边缘整齐;菌落表面及菌体之间有细菌的分泌物。微分干涉差显微镜观察表明:该菌菌落的发生、形成按分层式进行,即细菌先在培养基平面上繁殖成一层,然后在该层的中心隆起,分裂繁殖成第2层,并继续按此方式形成第3层、第4层等。菌落的边缘呈梯田状,菌体平卧紧密排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消毒剂酸性硫酸钙(ACS)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为用消毒剂防控人畜疫病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将ACS与中和剂(3%卵磷脂、5%吐温-80的磷酸盐缓冲液)共孵育一段时间后,再分别加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共培养一段时间,将与细菌的混合物涂布于营养琼脂平板,置于37℃生化培养箱培养18—24 h;将与病毒的混合物接种于细胞板,在37℃细胞培养箱内培养一定时间,评价中和剂的中和效果。其对照设置和评判标准如下:消毒剂+菌悬液或病毒悬液(第1组),(消毒剂+菌悬液或病毒悬液)+中和剂(第2组),(中和剂+消毒剂)+菌悬液或病毒悬液(第3组),(无菌硬水+菌悬液或病毒悬液)+中和剂(第4组),(无菌硬水+菌悬液或病毒悬液)+PBS(第5组),无菌硬水+PBS(第6组);细菌杀灭试验中和剂效果评价标准:第1组有极少量细菌生长或无菌生长,第2组有菌生长且明显少于第3、4、5组但多于第1组,第3、4、5组细菌数接近且与阳性对照组细菌数接近,第6组无菌生长,3次重复试验均符合上述条件,结果一致,判定所选中和剂及浓度合适;病毒灭活试验中和剂效果评价标准:第1组有极少量病毒生长或无病毒生长,第2组有病毒生长且明显少于第3、4、5组但多于第1组,第3、4、5组病毒生长与原接种量相近,第6组细胞正常生长,3次重复试验结果一致,判定所选中和剂及浓度合适。利用悬液定量杀菌法和测定病毒滴度的方法评价ACS对上述细菌和病毒的消灭效果,将ACS 稀释200、300、400、500、600、700倍分别与上述细菌或病毒作用不同时间后加入中和剂进行中和,然后将细菌混合物涂布于营养琼脂平板,通过计算菌落数评价ACS杀灭细菌的效果,测定病毒混合物中病毒滴度评价ACS对病毒的杀灭效果。【结果】所选用的中和剂能够有效地中和ACS 200倍稀释液对细菌和病毒的残留作用,且该中和剂对细菌、病毒和细胞无毒性。当ACS与细菌作用0 h后立即被中和,最大稀释300倍对大肠杆菌的灭菌率为100%,最大稀释600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灭菌率为100%,最大稀释700倍时对沙门氏菌的灭菌率为100%。当ACS 稀释至700倍时,分别与上述细菌作用1d或6d后被中和,灭菌率均为100%;此外,ACS稀释200倍时,与PRRSV作用60 min后被中和,未检测出病毒滴度。【结论】ACS稀释700倍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作用1 d或1 d以上均能产生较好的杀灭效果;ACS稀释200倍与PRRSV作用60 min能完全杀灭病毒。这可为养殖场选用消毒剂防控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周霞  王静梅  王晓兰  蒋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076-2076,2121
从某猪场分离到1株细菌,通过培养特性、菌体形态、菌落形态、染色特性、生化试验及血清学试验等一系列系统鉴定,确定为埃希氏大肠杆菌。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该菌对小白鼠有较强的致病性,并引起死亡。分离菌制成油佐剂灭活菌能有效预防猪群再次暴发仔猪水肿病。  相似文献   

17.
从海底泥样中初步分离出24个菌株,包括真菌、细菌,从24个菌株中选出9种进行菌体形态和生理生化性质研究,将9个菌株标记为1~9号。试验结果显示:从菌体形态观察,1~7、9号菌落边缘整齐,表面湿润粘稠不透明;生理生化性质研究都有很高的耐盐性,甲基红和V-P试验中全部是阴性菌株,1、2、3、6、7、9号菌是革兰氏染色阴性菌,5、6、9号菌能水解淀粉,3~9号菌能分解尿素,1~5、7、9号菌属于兼性厌氧型菌株。根据《伯杰细菌手册》初步鉴定:1、2、3、7、9号菌属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4、5号菌属乳杆菌科;6号菌属盐杆菌科盐杆菌属;8号菌属真菌。  相似文献   

18.
李双东  曹克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376-11378
[目的]研究枯草芽孢杆菌EB-28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菌作用及防治效果。[方法]制备EB-28发酵液、菌悬液及无菌体培养液。研究EB-28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落生长的影响,EB-28无菌体培养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EB-28菌悬液及无菌体培养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作用,并通过离体叶片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EB-28菌株菌悬液及无菌体培养液对马铃薯晚疫痛的防治作用。[结果]EB-28无菌体培养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游动孢子释放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了91.26%,但对晚疫病菌菌丝生长没有抑制作用。盆栽试验中,EB-28菌悬液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达到74.22%,显著高于离体叶片试验中的55.68%;其无菌体培养液的防效分别为61.80%、60.54%。[结论]为EB-28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方面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枯草芽孢杆菌对板栗采后黑斑病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从发酵豆制品中分离出的枯草芽孢杆菌作为生防菌株,研究了该菌的菌悬液和培养液滤液对板栗采后黑斑病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可以使板栗采后黑斑病的发病率降低约75百分点,其滤液也可以使板栗采后黑斑病的发病率降低约45百分点。这说明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显著降低板栗采后黑斑病的发病率,并且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是通过菌体和代谢物质共同实现的,其代谢产物的抑菌效果比菌体强,起主要的抑菌作用。枯草芽孢杆菌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保鲜剂应用于板栗保鲜,对于减少板栗腐烂率、延长贮藏期、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鸡大肠杆菌计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海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04-8504,8516
寻求一种简单、快捷的大肠杆菌计数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经鉴定的大肠杆菌悬液的OD值,同时通过直接涂片计数法计算大肠杆菌数。细菌悬液经适当浓度稀释后OD值在0.1~1.0范围内,细菌悬液的OD值与活菌数之间成直线关系。利用OD值测定大肠杆菌数目是一种简单、快捷的细菌计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