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汽车车身内部布置是汽车设计过程中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本文根据车身内部布置的特点,将基于事例推理的方法引入内部布置过程。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表示车身内部布置事例,利用关系型数据库MS Access来建立事例库,应用最近邻法匹配检索车身内部布置的最相似事例,并在参数替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事例修改策略来修改相似事例。以UG 4.0软件作为图形支撑环境,利用VC++作为开发工具,设计了汽车内部布置系统的基本框架,并通过试验系统的开发验证了其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汽车车身内部布置舒适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身内部布置是一个经常需要反复协调、修改、完善与评价的过程,汽车舒适性评价是车身内部布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建立坐姿舒适性评价模型和内部空间评价模型,并根据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建立乘坐舒适性综合评判方法.利用内部空间尺寸作为评价指标对内部空间舒适度进行模糊评价,以此来建立内部空间舒适性评价模型.实现了对汽车内部布置舒适性的评价,并以实例验证了其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汽车内部布置是汽车概念设计阶段的一项相当重要的方案设计工作。本文根据汽车内部布置的特点,采用面向对象的框架方法表示布置方案事例,利用最近邻法检索汽车内部布置事例,井研究了汽车内部布置事例的相似性度量。提出了汽车内部布置事例的相似性度量模型。设计了汽车内部布置事例推理系统框架,通过实验系统的开发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驾驶员舒适坐姿模型,利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建立了驾驶员H点和手握点舒适功能域模型.以UG作为图形支撑环境,运用Visual C 语言和UG/Open API等工具,开发了汽车车身内部布置人机工程设计工具,以方便汽车车身内部布置的设计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车身内部布置是在整车总布置的基础上进行的,车身内部布置往往依据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在车身布置中体现人机工程学特点,以更好地提高驾乘人员对汽车的使用需求,在轻型卡车车身布置设计中,车身内部布置应当满足驾乘人员的驾乘舒适性、操纵方便性、行车安全性等等。  相似文献   

6.
汽车车身内部布置是汽车设计过程中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汽车车身的内部布置决策支持系统主要用来提供对汽车车身内部布置设计的决策支持,方法库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以UG NX4.0为图形支撑平台,Microsoft Visual C++ 6.0为编程语言,Access 2003为数据库支持系统,研究方法库的表示、存储及调用。通过一个实例演示了汽车内部布置方法库的管理过程,并依此验证方法库管理系统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快速开发出新车型并缩短新车的上市周期,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参数化设计采用几何约束说明产品形状的几何特点,通过改变约束来迅速获得不同的设计结果。设计效率高,并有助于减轻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在分析轻型货车车身改型设计特点和UG软件二次开发功能的基础上,研究汽车车身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并在现有车型基础上提取特征曲线并建立初步车身参数化模型,开发可视化界面,以达到直观地修改车身模型目的。  相似文献   

8.
快速开发出新车型并缩短新车的上市周期,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参数化设计采用几何约束说明产品形状的几何特点,通过改变约束来迅速获得不同的设计结果。设计效率高,并有助于减轻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在分析轻型货车车身改型设计特点和UG软件二次开发功能的基础上,研究汽车车身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并在现有车型基础上提取特征曲线并建立初步车身参数化模型,开发可视化界面,以达到直观地修改车身模型目的。.  相似文献   

9.
车身覆盖件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具有很强的经验性和复杂性,本文在车身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中引入基于事例推理技术,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表示车身覆盖件的冲压工艺事例,基于Ms Access2000建立覆盖件的事例库,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和最近相邻检索策略进行事例的检索,最后建立了车身覆盖件的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实例表明,系统能够有效检索出相似工艺事例,有助于减少甚至避免工程技术人员的重复劳动,缩短新车型的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0.
王铁  王伟  申晋宪  赵震  白国庆  曹建永 《中国农机化》2013,34(1):169-173,177
为了设计一款适用于高速公路运输的农业物流专用半挂车,以某型全承载式半挂车车身结构为参考,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车身骨架的初始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后发现其结构存在缺陷,随后提出新的车身底架布置方案并验证其结构的可靠性.经统计分析后对其进行数据比较,最终确定了“脊柱龙骨式”车身结构的布置方案,完成了新车型车身骨架结构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通过车身模态试验,得到了带与不带风窗两种车身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建立了两种车身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模型修正。研究表明,应用综合分析技术能够较好地解决车身结构变化所带来的动态特性变化问题。提出了车身综合分析与试验及评价策略,为车身动力学设计及分析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车身设计的效率,提出了一种车身有限元模型自由变形设计方法。首先,生成的车身有限元模型是由空间六面体、五面体和四面体单元组成的控制参数体;然后,建立有限元模型和控制参数体的等参变换关系,而后通过对控制参数体的形状改变来驱动有限元模型的变体设计。通过给出的等参变换及其逆变换关系,算法避免了已有自由变形算法的局部坐标参数化的计算费时问题。通过对某车身有限元模型的数值模拟测试,验证了算法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振动式采收是一种高效的林果机械化采收形式。在现有的激振形式中,非圆周激励可以使果树产生有效的振动,实现整体采收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果实的采收效率,针对非圆周激励中不同类型旋轮线轨迹进行深入研究。通过SolidWorks、ANSYS、ADAMS等软件建立果树柔性体模型。将不同轨迹参数的旋轮线位移载荷导入ADAMS,施加于果树模型激振点。比较不同轨迹的旋轮线位移载荷下果树模型的振动响应,确定3支线1号外旋轮线轨迹E为最优激振轨迹。根据最优激振轨迹,设计了由平面5R并联机构驱动的二自由度树冠振动装置。以油茶树为激振对象,确定频率6 Hz、振幅90 mm为激振参数,设计并搭建样机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7×7交错分布的激振杆布局方式的激振效果最优,该布局下树冠平均合成加速度响应为22.38 m/s2,激振加速度传递效率为77.63%,验证了二维激振轨迹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以人体参数为依据建立的数字化人体模型能有效的描述人体的形态特性.本文在CATIA人机工程模块中,建立了人群文件,生成自定义的三维数字化人体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满足不同百分位需求的参数化人体模型。以某汽车为对象,根据SAE标准,综合考虑了踏板行程、汽车视野和上下肢舒适性等因素对驾驶员的影响,最终得到满足各种约束的驾驶员最佳舒适性H点区域。论文研究为针对不同地区人群特性对车型进行逆向开发和逆向布置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内点惩罚函数法寻求最优值,以小型拖拉机最终传动圆柱齿轮体积最小为目标函数对其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射流混药装置的设计方法和试验方法,从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两方面对射流混药内部流场进行了对比分析.建立了射流混药装置的三维模型,且将射流混药装置侧向农药入口等效为环向入口建立了其二维轴对称模型,分别确定了二维轴对称流场和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方案,采用CFD软件Fluent对其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并比较了二维轴对称模型与三维模型完成计算的CPU时间,结果表明二维轴对称模型比三维模型的计算效率高64%.搭建了混药试验台,测量了射流混药装置流动性能参数.试验研究的测量结果与数值模拟方案的计算结果对比确证表明:二维轴对称模型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的最大偏差和平均偏差分别为7.41%和4.14%;三维模型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的最大偏差和平均偏差分别为5.13%和3.41%,这表明确定的射流混药装置二维轴对称模型和三维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案均可用于工程计算.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国人体尺寸和人机工程学知识,建立了通用的三维参数化中国人体模型。综合汽车设计标准、设计知识和专家经验,采用面向对象的知识表达方法及基于规则的推理技术,开发了基于知识工程的汽车车身内部布置系统。实现了视野校核、脚踏板与手操纵件的设计、操纵空间与操纵力校核、安全带固定点位置范围确定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管网的布置对系统的投资有很大的影响,但管材及价格的变化使系统最佳布置不是唯一的。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系统布置与管材及价格变化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半固定式喷灌系统设计中应加以注意的问题,并根据当前的条件推荐了几种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