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商洛市“三品一标”产业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介绍了商洛市发展"三品一标"的优势条件,针对产业发展和认证过程中存在重数量增长,轻质量管理,生产者管理粗放,标准化水平亟待提高,基地管理存在隐患,证后监管仍需加强,急功近利思想普遍,品牌创建意识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培训、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优选基地生产环境、加快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开展质量安全追溯、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和培育"三品一标"品牌等促进商洛市"三品一标"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作为农业标准化、品牌化的有效推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抓手,"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在引领安全生产、维护生产者合法权益和消费者健康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第一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和产粮大省,河南是如何推进"三品一标"登记认证和监管工作的?本刊记者专访了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主任陈丛梅.  相似文献   

3.
"三品一标"是当代农产品的重要健康标识,大力推广"三品一标"有助于我国农业产品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我国农业向着标准化、完善化、有机化、信息化、持久化方向发展。就以"三品一标"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规范性作用文论点,着重论述了"三品一标"对我国农业生产标准化生产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是农业比重大省,也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业生产标准化的"三品一标"农业品牌大省。近几年来,吉林省根据国务院和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战略部署,以农业"三品一标"为切入点,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工程。按照"先大后小、先易后难、先典型示范、后辐射推广"的方法,在全省组织实施了以"三品一标"生产为基础的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较好地发挥了"三品一标"在农业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建设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呈现出"三品一标"品牌开发与农业标准化生产同步推进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相较"三品一标"与普通农产品的突出优势,以"三品一标"为入手点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形成产、销、管为一体的网络销售平台,保证消费者能够购买到优质的"三品一标"农产品.基于此,对"三品一标"农产品与电子商务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无公害农业生产理念的不断推广,目前农业生产过程中无公害产品的增产潜力越来越高。目前"三品一标"农产品存在产品少规模小、区域发展不平衡、重申报轻管理与消费者认识不足等问题。要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培训农户,引导消费者,建立健全"三品一标"农产品监管体系,促进"三品一标"农产品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新疆“三品一标”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过多年探索推进,新疆"三品一标"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已成为农产品精品品牌形象,为广大消费者认可、接受。该文介绍新疆"三品一标"事业取得的主要成效,对"三品一标"工作的现状及主要做法进行了认真分析,以指导新疆"三品一标"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简称"三品一标")已成为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主导品牌,是衡量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标尺和规范。发展"三品一标"是实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实行标志使用管理,适应国内外多元化市场需求,引领农业品牌化发展,以品牌化带动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加  相似文献   

9.
<正>"三品一标"指的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我国政府主导的重要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三品一标"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战略选择,成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在引领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瓶颈,必须着力加以解决,才能使"三品一标"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发动机、提质增效的助推器、市场竞争的护身符,为河南农业供给侧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稳步发展"三品一标",提升河南农产品品质发展"三品一标"有利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三品一标"是一组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概念,在生产中追  相似文献   

10.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一批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经各省推荐、专家评审,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果蔬"三品一标"基地等100个基地成功入选。2021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指导各地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在更高层次、更深领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发展"三品一标"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创建农产品品牌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向以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为特点的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供给侧改革在农业的重要体现。本文以山东省"三品一标"的发展现状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山东省"三品一标"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深层次原因,提出了促进发展的对策和政策建议,以期能够促进山东省"三品一标"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三品一标"认证是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指的是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记工作,"三品一标"认证是品牌农业发展的载体,也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使农业逐渐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重要措施。在现代农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本地对"三品一标"认证工作越来越重视,逐步推广"三品一标"工作同时,也逐渐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会宁县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狠抓产品认证和质量监管,不断提升品牌公信力,"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介绍了会宁县"三品一标"农业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优势,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三品”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者的统称。1990年,农业部率先结合中国农业实际情况开发绿色食品,经过10多年的努力,逐渐形成了“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这一格局的形成.既适应了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也满足了不同消费类型和层次的市场选择。由于“三品”发展过程中存在宣传和培训不到位、认识不统一以及地方政府倾向型的奖励政策.加之部分企业促销性的概念炒作.消费者、生产者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对“三品”概念的理解还存在误区.甚至错误地形成了“三品”的“金字塔结构”说法。本文从标准层面解析了“三品”的内涵.以引导生产者、消费者及行业管理者正确理解“三品”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正>9月7日上午,河南省"三品一标"发展现状新闻发布会在郑州举行。作为我国政府主导的质量边界清晰和标志监管严格的安全优质食品农产品公共品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三品一标",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三品一标"之发展需要发展"三品一标"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三品一标"突出绿色、安全和放心,迎合了消费者  相似文献   

16.
张鹏 《甘肃农业》2022,(2):77-80
近年来,安定区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农产品品牌建设,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本文以定西市安定区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两证一标"追溯管理、"三品一标"认证为例,浅析利用标准化基地建设来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的做法,以期为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简称"三品一标")是我国政府为适应新时期国内外市场需求,提升我国农业标准化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而推出的农产品公共品牌。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厦门市"三品一标"认证的产品规模、种类分布、区域特色和品牌农业发展成果进行概述,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厦门市现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充分发挥厦门市"三品一标"发展潜力和推进厦门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重庆市涪陵区"三品一标"农业品牌发展现状,分析了涪陵区当前"三品一标"农业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明确扶持政策、抓好发展规划和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提出了发展"三品一标"农业品牌的建议,以期为该区"三品一标"农业品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动镇安县"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的健康发展,梳理了镇安县"三品一标"发展历程。镇安县"三品一标"认证工作起步于2006年,截至2016年底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8个、产品28个,认证绿色产品4个、有机产品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有效期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8个、产品12个、绿色产品0个、有机产品5个。分析了"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存在社会认知程度低、管理体制松懈、工作难度大、农业标准化进程不快等问题,提出了强势宣传稳步推进认证工作、强化管理不断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强力攻关逐步实施准出准入制度、加强证后监管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三品一标"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现就庆阳市近几年"三品一标"品牌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