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间人工培养自然食螨天敌控制苹果园害螨应用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是总结本园九年来利用苕蚜(桃蚜Myzus persicac(Sulzer)、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Kaitenbach)、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等)和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 van der Goot(过去误称苹果蚜Aphis pomi)等饲料对小黑花蝽Orius minutus L.等自然食螨天敌进行田间人工培养、结合其他综合措施控制苹果园害螨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1)标准供试昆虫名录(IA阶段)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toralis) 烟芽夜蛾(Heliothis virescens) 苹果蠢蛾(Laspeyrsia pomonella) 苹果小卷叶蛾(Adoxophyes reticulana) 豆蚜(Aphis fabae) 桃蚜(Myzus persicae) 墨西哥豆甲  相似文献   

3.
常用杀虫剂对苹果黄蚜、龟纹瓢虫的毒力及其选择性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是苹果、山楂、梨等果树的主要害虫,而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 Thunberg)是其主要天敌之一。本试验用9种常用杀虫剂对这两种昆虫做了毒力测定,并得出各药剂选择性指数。 1 材料与方法苹果黄蚜及龟纹瓢虫幼虫均于1995年夏季采自山东夏津县苹果园。供试的9种药剂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常用杀虫剂对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及其天敌昆虫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不同时间段的毒力及选择性,解决有害生物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矛盾,本试验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了7种杀虫剂对苹果黄蚜和异色瓢虫的室内毒力,并分析了各杀虫剂对两种昆虫的选择毒力.结果表明,10%烯啶虫胺水剂对苹果黄蚜和异色瓢虫的毒力最高,21%噻虫嗪悬浮剂对异色瓢虫的选择安全性最高.21%噻虫嗪悬浮剂具有较高的正向选择性,既可有效控制苹果黄蚜,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毒力选择性,其适合在果园与蚜虫天敌异色瓢虫协同防治苹果黄蚜.  相似文献   

5.
伊犁是新疆果树生产基地之一,以盛产苹果而闻名全疆,各类果树面积 2万 hm2左右,其中苹果面积 1.73万 hm2。近年来,绣线菊蚜 (Aphis citricols Vander Goot)在伊犁地区为害日趋严重,对苹果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由于长期连续使用辟蚜雾、氧化乐果、蚜虱净等药剂,已导致苹果蚜虫产生抗性,防治效果不够理想。为了筛选防治绣线菊蚜的有效药剂, 1999年 7月我们在新疆伊犁苹果产地进行了几种药剂防治绣线菊蚜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试验方法  试验设农地乐 (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 )52.25% EC(乳油,下同 )2 000倍液,乐斯本 …  相似文献   

6.
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是为害我国苹果、海棠和红叶石楠等果树和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已对多种化学农药产生抗性。本研究测定了本实验室研发的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 YJ007油剂对苹果黄蚜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结果表明,YJ007油剂500倍稀释液(4.0×105孢子/mL)处理2、3龄和4龄若虫,药后7 d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5.17%、92.94%和97.04%。4龄若虫在处理后2 d行动迟缓,处理后3 d,足和头部出现白色菌丝且大量幼虫死亡,最后菌丝布满试虫体表并产出大量孢子。YJ007油剂500倍稀释液对苹果黄蚜7 d的田间校正防治效果为86.78%。因此,YJ007油剂在苹果黄蚜生物防治中具有极大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几种蚜虫对吡虫啉抗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吡虫啉是一种新型高效内吸杀虫剂 ,对天敌较安全[1 ] ,与常用杀虫剂无交互抗性[2 ] ,特别适用于防治刺吸类口器的害虫如绣线菊蚜 ( Aphis spiraeccla)、麦长管蚜 ( Macrosiphumavenae)、棉蚜 ( Aphis gossypii)等 [1 ,3,4] ,但近年来吡虫啉对绣线菊蚜的防治效果明显降低 ,可能是已有抗性产生。国外已对粉虱 ( Bemisia argentifolii)、马铃薯甲虫 ( Leptinotarsadecemlineata)等害虫对吡虫啉的抗药性进行了监测和风险预测工作 [5~ 8] ,但有关蚜虫对吡虫啉抗性的报道很少。作者研究了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麦长管蚜和绣线菊蚜对吡虫啉的敏感…  相似文献   

8.
6%吡·丁硫微乳剂防治苹果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静  朱九生  乔雄梧 《植物保护》2006,32(5):117-119
在山西省危害苹果树的蚜虫主要是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又名苹果蚜、苹果黄蚜,此虫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危害苹果幼芽、幼枝顶端及幼叶背面,严重时被害叶的叶尖向背面横卷或向下弯曲,导致新梢生长受阻,削弱树势。为了寻求有效的防治苹果蚜虫的药剂,2003-2004年在山西太原进行了6%吡·丁硫微乳剂防治苹果蚜虫田间药效试验,收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农药6%吡·丁硫微乳剂,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双收农药分公司产品;20%丁硫克百威乳油(对照农药),湖南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产品(2003年)或山东盛邦鲁南农药有限公司产品(2004年);…  相似文献   

9.
花生花叶病是花生主要病害之一,主要传毒介体豆蚜(Aphis craccivora)、洋槐蚜(Aphis robiniae)。蚜虫的发生与病害流行关系密切。通过三年综防试验示范,明确采用精选种子、地膜覆盖、治蚜防病、改进肥水管理措施能明显减轻病害,增产50—118%。  相似文献   

10.
九种检疫性蚜虫概说(同翅目:蚜虫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格侠  张广学 《植物检疫》2001,15(5):279-284
本文在世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供了9种检疫性蚜虫:冷杉球蚜Adelges piceae Ratzeburg,梨根瘤蚜Aphanostigma piri (Cholodkorsky),玉米根蚜Aphis maidiradicis Forbes,1891,鼠李马铃薯蚜Aphis nasturtii Kaltenbach,1843,百合西圆尾蚜Dysaphis tulipae(Boyer de Fonscolombe,1841),冬葱瘤额蚜Myzus ascallonicus Doncaster,1946,桃大黑蚜Pterochlorides persicae(Cholodkovsky,1899),马铃薯囊管蚜Rhopalosiphoninus latysiphon(Davidson,1912)和省沽油囊管蚜Rhopalosiphoninus staphyleae(Koch,1854)等的简要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寄主植物、生物学等方面的信息;每种提供了简单的形态特征图;有些种类提供了英文名和异名;个另种类还提供了整体黑白图片和危害状黑白图片。  相似文献   

11.
以线粒体基因COI片段为基础,分别通过DNA条形码及PCR-RFLP(经Dra I,Hinf I,Ssp I,Taq I 4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两种方法对长沙湖南农业大学地区7种寄主上的蚜虫进行了快速鉴定。两种鉴定方法结果均表明,7种寄主上的蚜虫分属豆蚜(Aphis craccivora)、桃粉大尾蚜(Hyalopterus pruni)、棉蚜(Aphis gossypii)、蚊母新胸蚜(Neothoracaphis yanonis)、绣线菊蚜(Aphis spiraecola)及莴苣指管蚜(Uroleucon formosanum)6种。其中,豆蚜、棉蚜、绣线菊蚜推测为同一个属,与传统分类结果一致。通过对比发现,在蚜虫分类鉴定上,PCR-RFLP技术不仅具有与DNA条形码相同的准确性,且有更加经济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内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研究了在3%阿维菌素微乳剂中添加不同量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Silwet 408后,对药液的表面张力及在苹果叶片上接触角的影响,以及添加助剂后药剂对苹果红蜘蛛Panonychus ulmi和苹果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毒力及防效的变化。结果表明:Silwet 408能有效降低3%阿维菌素微乳剂药液的表面张力及其在苹果叶片上的接触角,且在试验添加量(质量分数)3%~10%范围内,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均随助剂添加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添加Silwet 408可显著提高3%阿维菌素微乳剂对苹果红蜘蛛的毒力及田间防效,但对苹果绣线菊蚜的毒力和田间防效则无明显影响。研究表明,在杀虫剂中添加增效助剂以提高药效时,除了需考察该助剂能否显著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及在靶标上的接触角外,害虫种类也是需考虑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印度,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和豆卫矛蚜Aphis fabac Scop.是马铃薯上的重要蚜虫(Verma,1977)。而且,由于这些蚜虫吸取植物汁液,还起着病毒病传病媒介的作用,使马铃薯块茎退化而不适宜作种用(Rutaul和Misra,1979)。在印度,由于卷叶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造成的马铃薯产  相似文献   

14.
Su50[N'-硝基-1-异丙基-2-(4-硝基苯亚甲基)氨基胍]和Su56(N'-硝基-1-烯丙基-2-正丙基氨基胍)是利用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合成的具有新烟碱类和缩氨基脲类杀虫剂共同结构特征的硝基缩氨基胍类化合物。为了解Su50和Su56对蚜虫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理,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其对多种蚜虫的杀虫活性,用棉叶涂抹药液后接入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测定了其对棉蚜的拒食活性,并采用生化方法测定了不同亚致死浓度(LC_(10)、LC_(25))Su56对棉蚜羧酸酯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的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u50和Su56对棉蚜A.gossypii/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和梅大尾蚜Hyalopterus amygdali Blanchard均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但毒力差异不显著,其中Su50对棉蚜、桃蚜、梅大尾蚜和苹果黄蚜的LC_(50)值分别为13.0、24.2、62.6和14.3mg/L,Su56的LC_(50)值则分别为30.3、30.2、101和3.23 mg/L;同时Su50和Su56对供试棉蚜均具有一定的拒食活性。生化试验结果表明,Su56在LC_(10)和LC_(25)浓度下对棉蚜的CarE、GSTs和MFO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但在LC_(10)浓度下对棉蚜的ACNE酶活性却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对苹果-蛇床草微景观中2种寄主上绣线菊蚜Aphis spiraecola和胡萝卜微管蚜Semiaphis heraclei的生物防治潜能,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异色瓢虫1~4龄幼虫和雌、雄成虫对2种蚜虫3~4龄若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寻找效应以及捕食偏好性。结果表明,异色瓢虫1~4龄幼虫和雌、雄成虫对绣线菊蚜和胡萝卜微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型功能反应类型,其中,雌成虫对绣线菊蚜的捕食能力最强,为411.284,雄成虫对胡萝卜微管蚜的捕食能力最强,为356.403; 2龄幼虫对绣线菊蚜的瞬时攻击率最大,为1.231,3龄幼虫对胡萝卜微管蚜的瞬时攻击率最大,为1.277。异色瓢虫各虫态对绣线菊蚜和胡萝卜微管蚜的寻找效应均随着蚜虫密度的升高而降低。当2种蚜虫共存且总密度为60头/皿时,不同密度比例下异色瓢虫对2种蚜虫均无显著偏好性;当总密度为240头/皿,绣线菊蚜与胡萝卜微管蚜的密度比例为1:5、2:4、3:3和4:2时异色瓢虫对绣线菊蚜表现出显著的偏好性,而在密度比例为1:5、3:3和4:2时异色瓢虫对胡萝卜微管蚜表现出显著的负偏好性。表明异色瓢虫对苹果-蛇床草微景观中绣线菊蚜的防控潜能更好。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助剂在农药减施增效中的作用,于室内利用自动界面张力仪、接触角仪、激光粒度仪、药液润湿性测试卡测定药液中添加助剂对溶液性质的影响,并结合田间试验探究药液中添加助剂对矮砧纺锤形栽培模式苹果园果树冠层喷雾雾滴沉积分布及苹果黄蚜Aphis spiraecola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植保无人飞机低容量喷雾常规用量毒死蜱乳油时,添加体积分数为0.5%的助剂后,溶液性质相比蒸馏水发生了显著变化,溶液的表面张力由71.2 mN/m下降到31.7 mN/m,下降了55.5%;喷雾20 s后在苹果叶片上的接触角减小到13.8°,比蒸馏水在苹果叶片上的接触角减少了74.3%;雾滴体积中径由蒸馏水的122.4μm显著增加到142.2μm;药液的铺展系数是蒸馏水的4.0倍。添加助剂后可以有效减少雾滴漂移,增加雾滴在苹果叶片上的铺展。田间使用植保无人飞机喷施40%毒死蜱乳油的沉积量均值为0.79μg/cm~2,7 d后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为72.9%;农药减施20%后的沉积量均值为0.70μg/cm~2,7 d后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为71.5%;而在这2个处理中添加0.5%助剂后农药沉积量均值分别增加至1.89μg/cm~2和1.14μg/cm~2,7 d后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3.8%和77.0%。表明添加助剂可显著增加农药在果树上的沉积量及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即使在农药减量20%应用中添加助剂后,药液在果树冠层的沉积量以及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依然高于农药常规用量处理。  相似文献   

17.
1986年11月下旬,天津动植物检疫所在从荷兰寄给天津市人民医院的100多头郁金香鳞茎上发现百合西圆蚜尾,这种蚜虫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现把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名称学名:Dysaphis tulipae(Boyer de F-onscolombe)异名:Aphis tulipae Boyer de Fons-colombe,1841  相似文献   

18.
国外豆蚜研究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礼章 《植物保护》1987,13(4):47-49
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A.medicaginis Koch)属同翅目、蚜科,别名有花生蚜、苜蓿蚜、菜豆蚜、槐蚜等,分布于亚、非、欧、美和大洋洲近100个国家,寄主植物达200余种,主要有豇豆、扁豆、菜豆、花生、蚕豆、豌豆、大豆、苜蓿、苕子、紫云英、甘蔗等。豆蚜能传播40余种植物病毒病,是许多国家豆科作物的重要害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贮存、苹果绵蚜粘贴方式对苹果棉蚜蚜小蜂羽化率的影响,调查了苹果棉蚜蚜小蜂在苹果园的自然寄生率、羽化率。结果表明,10℃贮存1 d、15℃贮存1~2 d、20℃贮存1~15 d对苹果棉蚜蚜小蜂羽化率无影响;苹果绵蚜僵蚜腹面粘贴时,苹果棉蚜蚜小蜂羽化率(64.71%)显著高于侧面粘贴和背面粘贴的效果(分别为53.13%和55.94%);7月上旬至9月中旬苹果园中苹果棉蚜蚜小蜂自然寄生率较高(35.46%~53.00%),7月上旬至8月中旬苹果棉蚜蚜小蜂自然羽化率较高(24.62%~37.36%)。  相似文献   

20.
杭白菊是浙江省最具地域特色的传统中药材之一,但关于杭白菊害虫为害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报道较为缺乏。本文调查了浙江省杭白菊的主要害虫种类及其温度效应。结果表明杭白菊上害虫种类分属4目14科。其中,棉蚜(Aphis gossypii)是优势种,绣线菊蚜(A. citricola)为首次报道的为害种类。不同温度显著影响棉蚜和绣线菊蚜的存活,25℃时,棉蚜的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最大,种群加倍时间最短;20℃时,绣线菊蚜的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最大,种群加倍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