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水地区黄牛、牦牛杂交试验”及“陇南黄牛杂交优势利用研究”课题提出陇南黄牛杂交改良向乳、肉、役兼方向发展。本试验从1980年开始,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试验证明,西土、利土、秦土等一、二代杂种牛的体型外貌、生长速度及役用性能均比土种牛有很大提高。鉴于杂种牛产肉性能、泌乳性能是兼用牛的主要经济性状。为了探讨杂种一、二代牛的产肉、  相似文献   

2.
德国黄牛、利木赞牛杂交组合对比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德国黄牛、利木赞牛为父本,以临夏县当地西门塔尔高代杂种牛、秦川牛为母本,在农户全舍饲条件下,分四组进行组合杂交试验,结果表明,从初生到12月龄试验牛的体重和体高、胸围、体斜长平均数表现出德西组>德秦组>利西组>利秦组,德国黄牛杂交改良效果好于利木赞牛,西门塔尔高代杂种牛的肉用性能显著高于秦川牛。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发挥西门塔尔牛和本地黄牛的杂交优势。本试验测定了项目区西本F1代杂种牛初生、6月龄和12月龄时的体重、体尺,并与本地黄牛进行了比较.结果西本F1代杂种牛的各项指标均比本地黄牛有明显的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可在全县29个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 河西黄牛属于蒙古牛种,体格偏小,生长发育缓慢,是以役用为主的地方品种。张掖地区从1980年开始引用兼用型西门塔尔牛冻精改良本地黄牛,到1988年底9年累计共授配母牛84179头,产活杂种牛犊44716头,现存栏各类杂交黄牛38000头,占黄牛总数的24%。其中1代改良牛33440头,占改良牛总数的88%,2代改良牛3800头,占总数10%,3代以上改良牛760头,占总数2%,为了全面了解本区黄牛改良效果,及掌握杂交牛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1989年3—5月我们对全区黄牛改良效果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西门塔尔牛对甘肃省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使用西门塔尔牛冻精为甘肃省西部本地母黄牛人工授精,笔者测定了初生、6月龄和12月龄西本(西门塔尔与本地黄牛杂交)一代杂种F1公牛、母牛的体尺和体重,并与相应年龄性别的本地黄牛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西本F1公牛、母牛各项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本地黄牛,表明利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是切实可行的,具有显著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采用肉牛(包括兼用牛)杂交改良黄牛的工作大体上从1973年开始,各地大多已有了二代杂种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已有了用夏洛来牛改良的四代杂种。从各地所做的38个不同杂交组合试验来看,不同品种肉牛与当地黄牛杂交的后代,均具有父本的特征,体躯增大、肌肉丰满,生长发育快,适应能力强,无论是初生重、断乳重、日增重、屠宰率和净肉率,均比同龄的当地黄牛显著提高。河南省洛阳地区繁殖的各种组合  相似文献   

7.
西×本杂种牛乳的主要成分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省盆周山区自1978年开始,引用西门塔尔种牛来改良本地黄牛,以提高本地黄牛的生产性能。随着我省黄牛改良工作的进展和对杂种母牛乳用性能的开发,饲养杂种乳肉役兼用牛,已成为部分地区发展山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丰富社会市场乳品供应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黄牛杂交,后代乳汁的主要成份含量如何则尚无报导。为对西本杂种牛的选育、饲养管理和乳品质评定及鲜奶的收集加工提供依据,我们于1985年至1988年对宣汉县云蒙山牧场的西杂1代母牛(以下简称SF_1)、2代母牛(以下简称SF_2)和黑白花奶牛与西杂代母牛的杂交后代母牛(以下简称HSF_2)乳的主要成份进行了较系统的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供测牛只及其饲养管理从宣汉县云蒙山牧场的杂种牛群中,随机选出  相似文献   

8.
五种肉牛品种杂交改良青海黄牛的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白花牛、皮埃蒙特牛、利木赞牛、夏洛莱牛、德国黄牛都是我国引进的大型肉牛品种,用于改良本地黄牛.为了探讨不同肉牛品种杂交改良青海黄牛的效果,从而筛选最佳品种杂交组合,互助县于2002-2004年利用蓝白花牛、皮埃蒙特牛、利木赞牛、夏洛莱牛、德国黄牛细管冻精与青海黄牛进行杂交,对杂种F1牛进行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体重及体尺测定,以研究不同品种杂交牛的生长发育情况及产肉性能.  相似文献   

9.
安格斯肉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2006年出生的安本F1代杂种牛30头,本地黄牛30头,在同等饲喂条件下测定初生、1月龄、3月龄、6月龄和12月龄体重、体长、体高、胸围和管围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安本F1代牛各项指标均显著地高于本地黄牛,利用安格斯牛冻精杂交改良当地黄牛是切实可行的,可以作为青海省的杂交改良的父本来推广。  相似文献   

10.
十几年来,绥化地区黄牛改良取得了明显效果,已经出现了一大批黑黄杂种一、二、三代牛,日产奶量在10—30千克左右,提高了群众养牛的经济效益。但是,黄牛繁殖率低的问题,始终制约着黄牛改良的速度,这也是我们多年来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难题。当然黄牛繁殖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据我们观察和掌握的情况,主要是当年产犊这部份黄牛受配率低。因此,我们选用排卵素2号注谢法进行促情,收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隆林黄牛杂交改良后生长发育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来我们收集的数据,对广西隆林黄牛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调查,为从事黄牛改良工作者提供参考,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杂种牛来源 杂种牛来源于广西区畜牧研究所种牛场、广西区扶绥种畜场、广西区黔江示范牧场等单位.  相似文献   

12.
泾源黄牛爬山能力强,群众称“爬山虎”,适合山地放牧和使役。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用短角牛改良黄牛已有大量杂种后代,为了了解在放牧条件下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能,掌握其生活规律,为改善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1年5—6月进行了短角二代杂种牛与泾源黄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掌握皮尔蒙特牛与本地黄牛杂交一代的生长发育情况。[方法]采用称重和测量体尺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饲喂条件下皮黄F1代杂种牛在初生重、3月龄、6月龄、12月龄重和体尺指标均明显优于本地黄牛(P〈0.01)。[结论]说明利用皮尔蒙特冻精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效果明显,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架子牛快速育肥具有风险小、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等优点,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门路。笔者在近几年从事架子牛的育肥技术工作中,探索总结了一套肥育程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简述如下,以供参考。1科学选购架子牛选购架子牛,是架子牛肥育的第一步,要注意以下环节:1.1品种要选择杂交品种。由于杂交优势,杂种牛与本地牛比较,一般都表现为生活力旺盛、抵抗力强、适应性好、生长发育快、产肉量高等优良特点。可用国外优良的肉用或乳肉兼用牛冷冻精液配种,改良本地黄牛,挑选这些品种的杂交一、二代牛作育肥牛。1…  相似文献   

15.
西门塔尔牛是著名的乳肉兼用品种,其与蒙古黄牛杂交后代通称西蒙杂种。西蒙杂种较蒙古牛不仅体型体重有很大改变,泌乳  相似文献   

16.
“陇南黄牛杂交优势利用研究”省列课题提出陇南黄牛杂交改良向乳、肉、役兼用方向发展。实验已证明西本等一代杂种牛的生长速度、肉用、役用性能均比本地牛有很大提高,对乳、肉、役兼用牛来说,产奶性能的测定可以估测该牛的经济效益和犊牛生长发育的依据。为了探讨西本一代牛泌乳性能,为今后黄牛转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8年3月—11月进行了本试验,现总结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7.
育肥牛增重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探索不同营养水平下育肥牛的增重效果,[方法]本文设计利木赞杂交牛与本地黄牛、西门塔尔二代杂与本地黄牛试验各一期、同品种添加不同饲料营养试验一期,比较其增重速度、产肉性能、经济效益等.试验结果显示,日增重、产肉性能,杂交牛都比本地牛显著提高.利木赞杂交牛与本地黄牛的试验结果为:育肥日增重,利木赞杂交牛达2 200 g,本地黄牛约为1 170 g,利木赞杂交牛比本地黄牛提高41.51%,增重效果极显著高于本地黄牛(P<0.01).西门塔尔二代杂与本地黄牛的试验[结论] 果为:育肥日增重,西门塔尔二代杂达1 200 g以上,本地黄牛为855 g,西门塔尔二代杂比本地黄牛提高22.02%,增重效果显著高于本地黄牛(P<0.05).同品种不同饲料营养试验,添加配合饲料的试验组日增重比不添加配合料的对照组提高1倍以上,添加单一玉米粉的试验组日增重介于添加配合饲料组与对照组之间.屠宰测定[结论] 果,胴体净肉重,利木赞杂交牛为154.59 kg,西门塔尔二代杂为133.3 kg,本地黄牛为109.24 kg,利木赞杂交牛和西门塔尔二代杂平均产肉量比本黄牛分别提高41.51%和22.02%.[结论]试验结果表明,推广牛品种杂交改良和科学育肥牛技术,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省用黑白花奶牛改良黄牛工作,已有20余年,成绩很大。对杂交效果虽然经过生产实践观察,进行过调查研究,但对各代杂种牛的肉用性能在省内尚无报导。为了  相似文献   

19.
正确把握育肥杂种公牛品种,育肥月龄,出栏时间可以得到很好的育肥经漳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法]选择健康无病,发育正常,膘情中等的西门塔尔×本地黄牛二代杂种公牛和荷斯坦×本地黄牛二代杂种公牛,从5月份开始统一进行科学饲养管理,测定其增重,饲料消耗及其6,8,10,12,18月龄体重变化,[结果]结果表明,正确把握育肥杂种公牛品种,育肥月龄,出栏时间可以得到很好的育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而牛随月龄的增长,生长速度下降,肌肉组织的生长速度逐渐变缓,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降低,日增重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因此根据当地的饲草料资源和实际生产状况.选择合理的杂交后代,适时育肥和出栏时间,以获得较好的增重和饲草料转化效果,提高育肥牛的经济效益和农牧民养牛的积极性。【结论】结果提示:试验A组牛平均日增重为1.18kg,每头牛平均获纯利245老,具有较理想的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试验B组牛平均日增重为1,09kg,每头牛平均获纯刺185l元,A组具有较理想的增量效果和经济效益,说明,对西门塔尔肉牛品种牛杂交所产的二代杂种公牛进行短期育肥比荷斯坦奶牛品种牛杂交所产的二代杂种公牛效果和经济效益高,西门塔尔肉牛品种与本地牛杂交所产的二代杂种公牛进行短期育肥是本地可行的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德国黄牛改良南阳牛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德国黄牛杂交改良南阳牛的历史进程,德国黄牛改良南阳牛杂交后代生产性能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德南牛产业化集群开发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