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鱼病防治 从我省近年来鱼类越冬死亡的情况看,鱼病是引起越冬死鱼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些鱼病大多不是在越冬过程中才发生的,而是在越冬前就已发病,只是在越冬过程中病情加重,才引起死鱼。因此,要提早防治鱼病,应在鱼入越冬池前,也就是在饲养后期就应彻底治疗。目前,对我省赵冬鱼类危害最严重的鱼病是鱼隐性败血症,它是一种细菌性鱼病,病鱼体表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2.
随着水产养殖生产的发展,池塘鱼类越冬的规模越来越大。黑龙江省1988年越冬秋片总量已达15354吨,价值达6000万元以上,最近几年,企业买秋片越冬转年卖春片的越来越多,企业为了避开秋季商品鱼价格偏低问题;把商品鱼越冬转年卖开江鱼的也越来越多,使池塘鱼类越冬有逐步变成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趋势。这种趋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鱼类越冬是北方地区池塘养鱼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越冬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失误,都会造成越冬鱼类死亡,给生产带来损失,因此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是池塘养鱼的关键。 一、加强秋季饲养,保证鱼体健壮 鱼在冬季主要靠体内积累的脂肪来维持生命,所以进入秋季饲养期后,首先要增加鱼饲料中的脂肪量,也就是尽一切可能让鱼长得又肥又壮,从而提高鱼的越冬成活率。实践证明,鱼的肥满度系数在2.23时,越冬成活率为41.1%;肥满度系数达到2.52时,越冬成活率为94.8%。肥满度系数提高了0.29%,而成活率却上升了53.7%,可…  相似文献   

4.
日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鱼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我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气温较低,鱼类生长期短,有近半年的时间处于越冬期,这样建立鱼类温室越冬势在必行。它不仅对缓解秋季商品鱼集中上市现象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可以保证地产鱼的均衡上市,满足消费者冬季对鲜活鱼的需求,繁荣了水产品的市场,也增加了养鱼经济效益。为了搞好鱼类温室越冬工作,  相似文献   

5.
淡水白鲳越冬期极易感染小瓜虫,严重时导致白鲳大批死亡,是影响其越冬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南昌市水科所利用温泉水进行白鲳越冬试验,越冬池面积1.61亩,水温19-22℃,恰是小瓜虫繁殖的适宜水温,越冬期间,小瓜虫病流行数次,病鱼离群独游,不吃食,身体瘦弱,反应迟钝,漂浮于水面,不久即死亡,镜检病鱼体表,  相似文献   

6.
池塘养殖鱼类的越冬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冬季池塘水温较低。鱼类摄食较少,其生长速度也随之缓慢。往往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鱼“不吃不喝”,放松了管理。导致第二年开春销售放养时。苗种成活率低,鱼遍体鳞伤,病害流行,损失严重。造成病害的主要原因:一是越冬鱼池和越冬鱼体没有严格清塘消毒,使大量的病原体带入越冬水体。二是越冬鱼类肥满度过低,体质虚弱,抗病力差。三是在拉网并塘操作时鱼体损伤严重。四是越冬鱼密度过大。所以鱼类越冬是水产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鱼类的越冬成活率和降低损伤程度呢?现介绍一下其越冬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李美玲 《科学养鱼》2023,(10):53-54
<正>近几年越冬后的大宗淡水鱼都出现了集中的暴发性死亡,尤其是草鱼、斑点叉尾、黄颡鱼、加州鲈和异育银鲫等吃食性鱼发生所谓的“越冬综合征”,主要症状大都表现为:肿嘴肿眼,头部眼眶周围肿胀、淤血至溃烂,有的眼球白浊凸出,上皮组织脱落,体表有充血、溃烂,尾柄到尾鳍发白、红肿乃至于溃烂。部分病鱼还伴随着水霉继发感染。这些统称为“越冬综合征”,主要是由秋季和越冬期间管理不当所暴发出的疾病。笔者对鱼的“越冬综合征”的形成原因及防控对策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淡水鱼价格一年四季有明显变化,一般秋天鱼价格低,春季鱼价格高,为使水产养殖者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养殖户可采取成鱼越冬,下面向养殖户介绍成鱼冬季越冬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越冬大量发病、死鱼原因分析鱼种或商品鱼待价存塘越冬,由于管理措施不当等诸多不利因素,有一些地区出现越冬鱼类大量发病、甚至死鱼现象。其原因不一,大致可归纳如下:1鱼体体质差。鱼类在越冬过程中,体质消耗很大。瘦弱的鱼体内积蓄的营养不足,难以维持整个越冬期间需要,到越冬后期,鱼类就会因体质消耗殆尽而死亡。另外,体质差的鱼抵抗疾病和不良环境的能力差,染病机会增加。2缺氧。越冬水体缺氧是造成越冬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1水体清瘦、缺肥,池中浮游植物数量少,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不够消耗;2水底淤泥太厚,水…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保证其均衡上市,建议采取如下措施:1.准备越冬的池塘应进行清整,除去塘底多余的淤泥,防止冬季鱼类得“气泡病”。2.根据均衡上市的原则,不同规格的鱼分池饲养。出鱼时整塘出完。而不要多塘出鱼,多次拉网。拉网后鱼受伤很容易感染细菌病,容易造成死亡,难以正常越冬。3.应选择无渗透池塘作为越冬池。越冬前,一次将池水加至2米水深以上(在辽宁、黑龙江地区尤其要注意),以保证结冰后不至于使鱼冻伤。同时防止结冰时不断加水,导致鱼冻死在冰层中,或消耗体力,导致越冬失败。4.越冬池加水后,应每亩施1…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越冬鱼能否顺利越冬、越冬后死亡率较高等问题一直是困挠养殖户的一块“心病”。尤其是北方地区,越冬水温低,封冰期长,鱼类在越冬期及越冬后身体虚弱,很可能冻伤或感染疾病。同时,越冬后随着水温升高,各种病原也急剧繁衍,鱼池容易暴发疾病,导致大面积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越冬及越冬后加强管理,切实做好防病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越冬期及越冬后鱼病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由于越冬期间长时间不摄食,或越冬前投喂低质饲料或已被病原感染的鱼,体质非常虚弱,极易被病原侵袭,造成疾病大…  相似文献   

12.
泰山赤鳞鱼塑膜温室越冬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山赤鳞鱼(图见彩中插2)肉质细嫩,味美不腥,该鱼是生活在泰山山中270-800米高处水系中的一种珍贵鱼种,近几年来许多平原地区已引种成功,但赤鳞鱼的越冬水温为3-4℃,过低时会冻死,现介绍一种适宜平原地区赤鳞鱼塑膜温室越冬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确保养殖鱼类安全越冬,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从越冬鱼生长期健康养殖技术、越冬鱼类安全检查、越冬鱼病害防控于增强免疫、越冬鱼栖息环境修复与养护、封冰期管理、解冻期和解冻后处理和技术示范展示这几方面,来介绍越冬技术。北方池塘封冰期最长可达150天以上,影响北方池塘鱼类安全越冬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一是越冬鱼的健康状况。集约化养殖条件下,池塘放养密度和产量越来越高,个别渔区单产水平已经突破了3500kg,饲料营养保健需求和饲料成本矛盾、养殖病害与越冬鱼健康矛盾越加突出,养殖鱼  相似文献   

14.
蒋静 《科学养鱼》2004,(1):18-18
越冬前应强化投饲,特别是在养殖后期水温降低、摄食减少阶段,通过强化投饲,增强体质,为暗纹东方鱼鲀的安全越冬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1.越冬池准备:选择受光面积大的池塘,在池底开挖中间沟或环形沟,以增加水深,供势鱼栖息。入池前用生石灰全地消毒,然后排出消毒水注入新水,用净水剂净化水质,调配好理化因子,盐度控制在10%o以下,pH值7.8~86,溶氧4毫克/升以上。池水平均深1.5米,最深2~2.5米。准备越冬的护鱼要趁其食欲良好时多投一些饵料催肥,使之积存一定的脂肪增强越冬作力。2.放鱼入池:11月中旬水温降到10C左右时选择晴朗天气将妙鱼放入越冬地。入地前用2~3PPm敌百虫溶液药浴5~10分钟。一般每亩放500尾,密度过大会诱发各种病害或缺氧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16.
利用网箱越冬时,先要对水域进行必要的调查,如:冬季水面的冰层厚度,水位波动及冰下水深、溶氧的变化规津,水体是否有污染等。网箱越冬一般采用沉下式的方式,网箱的框架要牢固,并有相当的浮力。在选择木杆作框架的网箱时,要附一定的塑料浮于,以免木杆长期浸泡吸水而下沉。网箱中越冬鱼的放养密度要合理,在水域条件好,结冰期短的水域可适当多放养。在越冬鱼规格选择上,应选较大的鱼体,这样成活率较高。网箱的网目要选择适当,大了会跑鱼,大小会造成箱内缺氧,导致鱼体死亡。网箱应放置在向阳,水面宽阔,日照条件好,且水的流速…  相似文献   

17.
张洁 《河北渔业》2008,(4):19-23
唐海县河鲀鱼养殖已有十多年的历史,是本县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之一,所养规格达600g河鲀鱼商品鱼以冰鲜的方式主要经海运出口日、韩。为纯正红鳍东方鲀品种,走自繁、自育、自养之路,本县组织省内外专家进行“红鳍东方鲀人工育苗养成攻关”项目并获得成功,苗种培育成活率80%以上,同时完善了东方鲀温室大棚越冬新工艺,越冬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下面就本县河鲀鱼全人工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是为了解决广大农村养殖尼罗罗非鱼,提高优质鱼产量,特设立罗非鱼家庭越冬技术的研究课题。通过163天的越冬试验,证明本越冬技术容易掌握,材料廉价易得,越冬成活率达80~90%,经济效益良好,对促进罗非鱼深入推广具有积极作用。现将试验情况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19.
鮸鱼室内越冬及生长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12月20日至2003年4月8日对10万尾鮸鱼进行室内越冬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越冬成活率为86.6%。试验还表明鮸鱼幼鱼在14.5℃以下摄食开始减少,到13.2℃摄食率仅为18.2%。  相似文献   

20.
十二月渔事     
《内陆水产》1993,(12):21-21
一是搞好鱼种池和成鱼池的越冬管理工作。定期检查池塘水质和鱼的活动情况,一定要固定专人管理,避免鸟、禽对越冬鱼种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