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4代三化螟是贺州市晚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常年发生面积2~3.3万hm^2,是一种间歇性发生为害的害虫,每3~5a大发生1次。2004年第4代三化螟大发生,局部特大发生,经积极防治后仍损失粮食1616.16t,同比增1.05倍,比前15a的平均值高95.04%,仅次于历史上大发生年份的1999年。现对其大发生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为今后大发生年份决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免因大发生而造成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2005年褐飞虱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启迪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明勇 《植物保护》2006,32(5):113-115
2005年是安徽省继1997年以来又一个褐飞虱特大发生年。其发生特点是:迁入峰期偏早,发生时间长,短翅型成虫始见早,田间虫量高,尤其是单、双晚后期,世代重叠,发生范围广,中、晚稻大部分稻区均达大发生程度,防治不力田块,产量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荔波县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及发生面积呈上升趋势,2005年的稻纵卷叶螟在荔波县大发生危害,发生程度是历年来最重的一年,导致部分田块全田枯死。通过对其发生原因及危害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大发生年份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5.
熊绍员  郑敏 《江西植保》2006,29(2):79-80
福寿螺作为一种新的外来有害生物,其繁殖快、食性广、缺乏有效的竞争物种和天敌,近年来在我省抚州、广昌等地迅速繁衍。其发生密度加大,为害作物增多,发生面积北移扩大,减产损失加重,对当地白莲、水稻等主要作物构成较大威胁,应深入研究其发生规律,迅速抓好防控措施。1福寿螺在  相似文献   

6.
甘、宁、青三省(区)小麦吸浆虫分布区及发生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宁、青三省(区)小麦吸浆虫主要分布区为海东及临夏发生区,陇中半干旱引黄灌区发生区,宁夏引黄灌区发生区,六盘山阴湿山地及塬区发生区和渭水上游及岭南微成盆地发生区共5个主要发生区。三省(区)小麦吸浆虫的动态发生呈“马鞍形”过程,其主要原因是:小麦品种的更换、作物布局和耕作制度的改变、农田灌溉条件的改善等农业生态条件的变化,加之防治工作滞后等,应针对以上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小麦吸浆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棉铃虫大发生原因和1998年发生趋势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予元 《植物保护》1998,24(2):25-26
棉铃虫大发生原因和1998年发生趋势预测郭予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4)自1994年棉铃虫大发生原因探索被列入国家攀登计划研究项目“粮棉作物五大病虫害灾变规律和控制技术、基础研究”以来,通过4a田间、室内试验和历史档案资料分析,...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福建省云霄县2004—2013年水稻三化螟发生动态及其为害情况。结果表明,三化螟灯下诱集数量、田间残虫量及发生为害程度总体属轻发生趋势。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晚稻收割后冬种生产大面积开发,恶化了三化螟赖以生存发育繁衍的越冬场所,成为三化螟种群数量减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10.
江西临川二化螟历年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年来通过我区二化螟发生数量。危害程度分析。得出结论如下:二化螟发生发展规律是呈波浪式向前发展,二化螟的发生期有提前趋势;灯下二化螟成虫量与发生程度有着非常密切关系。根据上述结论预计二化螟在今后几年有走高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
甜菜夜蛾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菏泽市虫情历史资料,在分析影响甜菜夜蛾发生因素的基础上,制定了利用历期、有效积温预测发生期和利用综合分析、逐步回归分析预测发生程度的方法,并分别组建了主要发生为害代三、四代的发生程度预测回归式.通过实际预报应用检验,证明所制定的预测方法较为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12.
石广智 《广西植保》2001,14(4):27-28
水稻三化螟是以幼虫钻蛀到稻株体内为害 ,造成枯心或白穗 ,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天等 2 0 0 0年三化螟在水稻上大发生 ,发生面积 0 .98万 hm2 ,占种植面积的 61 .6% ,比 1 999年多 0 .37万 hm2 ,是 1 985年以来发生程度最重 ,发生面积最大的一年。虽经防治后 ,仍损失粮食 2 5 .31万 kg,相当于 80 hm2 的粮田颗粒无收。现将其发生情况及原因分析如下。1 三化螟大发生情况及特点1 .1 发生期推迟 测灯下成虫始见日为 4月 7日 ,比1 999年推迟 32 d,始盛日 4月 1 3日比 1 999年推迟 1 1 d。各代灯下成虫盛发期分别为 :越冬代 4月 1 3~ 1 9日…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湖北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总趋势为:迁飞性、气候性病虫害呈持续偏重发生趋势,粮食作物常发病虫害大发生,棉花病虫呈持续上升趋势。现将2006年全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如下。1两夏病虫1·1小麦条锈病预计鄂北发生程度5级,其它麦区发生程度为3级。发生面积25·33万hm  相似文献   

14.
广西2006年农作物重大病虫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为1 688.8万ha次,防治面积为1 604.0万ha次,占发生面积94.9%,经防治后挽回损失909.1万t,实际损失135.7万t.  相似文献   

15.
金方伦 《植物医生》1998,11(4):23-23
梨瘿蚊为本地区梨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调查:部分梨园虫株率100%,虫梢率70~100%,芽叶被害率达80%以上。因此,控制梨瘿蚊的危害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现将其发生及综合防治方法介绍于下:一、被害状初期在芽叶上发现轻微变形、卷叶,以后叶片皱缩、变脆...  相似文献   

16.
稻瘟病是我市水稻的主要病害,近年来发生面积较大,2000~2005年早、晚造发生面积达0.88~1.55万hm2,占种植面积14.5%~26.98%;以常规稻、优质杂交稻种植区,及历史病区连片发生面积最大.发生程度重,6a 12造达到中等以上发生程度的有7造,其中达中等局部中等偏重的有4造;达中等偏轻局部中等至中等偏重的有2造;历史病区发生较重,常年达中等偏重至大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7.
1998年湖北省美洲斑潜蝇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lanchard)是1995年传入我省的检疫性害虫。截止目前,已由1997年的44个县、市、区发生的基础上,新扩展到宣恩、十堰市柏林区、郧县、丹江口、竹山、房县、竹溪、郧西、神农架、宜昌市点军区、黄石市石...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广西稻飞虱发生为害特点及成灾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稻飞虱是广西水稻的主要害虫,全区各稻区普遍遭受其危害,2005年全区达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程度,部分稻区发生为害严重,个别田块出现了“落窝穿顶”现象。据统计,全区年发生面积达140·4万hm2次,占种植面积67·7%,防治面积154·8万hm2次,经防治后挽回损失63·5万t,实际损失6·6万t。与常年相比,稻飞虱迁入期属偏早年份,迁入峰次多,峰期长,迁入面广虫量多,田间主害期增多,虫口密度高,晚稻后期发生面积广、密度高,为近年所罕见。1稻飞虱发生为害特点1·1发生面积大、为害严重。广西稻飞虱年发生面积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约为120万hm2次,90年代中后…  相似文献   

19.
房县常年种植水稻面积903.5hm^2,二化螟在所有种植稻区均有分布。其中中部平坝稻区发生为害重,发生面积普遍,虫源田常大发生,二高山稻区发生为害较轻,呈现连续10年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都为基本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2007年荆州市小麦白粉病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白粉病是荆州市小麦上的一种常发性病害,但每年发生的程度年度间差异较大。2007年由于气候条件有利病害发生,加之种植的小麦主要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较差,导致2007年小麦白粉病大发生。据统计,全市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6.91万hm2次,防治面积10.17万hm2次,挽回损失2.15万t,实际损失1.43万t。1发生特点1.1见病早据系统调查观测,小麦白粉病于1月11日见病,比历年平均提早45d左右,比2006年早近2个月,属偏早的年份。1.2扩展快3月12日调查,病田率为66.7%,平均病株率33.2%;3月28日调查,病田率上升为100%,平均病株率70.2%,平均病株率是3月12日的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