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鲮鱼     
我国目前养殖的鲮鱼品种有3种.即广东土鲮、印度露斯塔野鲮(简称野鲮)和麦瑞加拿鲮(简称麦鲮).其中野鲮和麦鲮是东南亚诸国主要养殖鱼类之一。1978年泰国ADK养鳗公司赠送我国广东省食品公司一批野鲮,八十年代末广东省又从印度引进麦鲮进行饲养,目前均已成为广东、广西、福建一带池塘养鱼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2.
露斯塔野鲮,简称野鲮,属鲤形目(cyprinifromes)、鲤科(cyprinidae)鲍亚科(Barbinae)、野鲮属(labco),学名labeo rohipa。背观似鲩,朝鱼阶段犹似,侧观介乎青鱼和鲮鱼之间,红眼无须。原产印度,故称、“印度露斯塔野鲮”,后移养于泰国,再于1978年由泰国ADK养鳗有限公司赠给广东省食品公司。  相似文献   

3.
鲁氏野鲮(Labeo rohita),又叫印度鲮鱼。原产地印度,后移入泰国。1978年8月泰国ADK养鳗场有限公司侨商赠送给广东省食品进出口公司一批野鲮苗,其中一百多尾于 1978年8月送新兴县鱼苗场试养。引进时为8~9朝鱼苗(体长4~5厘米,体重3~4克),经饲养一周年平均体重1.2市斤,饲养两周年,最大个体3.5市斤,到1981年5月最大个体4.4市斤,并达到性腺完全成熟。1981年5月11日,对5组野鲮亲鱼进行了人工催情,获得了第一代野鲮苗,为我国提供了淡水养殖的新鱼种。一、形态特征鲁氏野鲮隶属鲤科,鲃亚科,野鲮属。身体长而略成圆柱形,稍侧扁,平均体长为体高  相似文献   

4.
<正>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俗称土鲮、鲮公,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鲮属,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鲮鱼为杂食性鱼类,摄食池塘浮游动植物、有机碎屑、残饵粪便等,在养殖中起到"清道夫"和增产增效作用。鲮鱼作为鳜鱼、笋壳鱼的优质饵料,需求量不断增大,已成为热门养殖品种之一。近年随着草鱼的价格低迷,鲮鱼价格坚挺,  相似文献   

5.
<正>鲮鱼属鲤科、野鲮亚科、鲮属,是一种生活在气候温暖地带的鱼类,主要分布在珠江水系、海南岛、台湾、闽江、澜沧江和沅江。在江苏养殖鲮鱼主要作为鳜鱼的饵料鱼。目前对鲮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补偿生长、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印度三种鲤科鱼类鱼种。即:厚唇鲅Catla catla(Hamilton),鲮鱼Labe orohita(Hamilton)和印度鲮Cirrhinus mrigala(Hamilton),对嗜水产气单胞菌的阴性溶血素的阴性变异株进行免疫反应。厚唇鲅具有很高的抗体效价,其次是印度鲮和鲮鱼。免疫后的鱼对同源攻毒表现出很好的保护性。并且印度鲮和鲮鱼对异源攻毒也具有中等保护性。(厚唇鲅对异源攻毒的保护性未试)  相似文献   

7.
<正> 露斯塔野鲮(以下简称野鲮)是比鲮鱼(以下简称土鲮)生长快、个体大,群体产量高、生产潜力大、深受生产者欢迎的淡水养殖鱼类。初步品尝认为野鲮肌纤维较粗,鲜味逊于土鲮。为探讨其原因以及进行营养学的评价,作者于1982年对野鲮和土鲮进行了营养成分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俗称土鲮、鲮公,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野鲮亚科(Labeoninae)鲮属(Cirrhinus),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鲮鱼为杂食性鱼类,摄食池塘浮游动植物、有机碎屑、禽畜残饵、粪便等,在养殖中起到清底和增产增效作用。近年来,鲮鱼作为鳜鱼、笋壳鱼等养殖品种的优质饵料,需求量不断增长,已成为热门养殖品种之一。肇庆地区鱼猪养殖模式使得鲮鱼养殖具有节约成本优势,形成  相似文献   

9.
贺红川  任旺 《科学养鱼》2006,(7):8-9,I0001
华鲮(Sinilabeo rendahli,图见彩中插2)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华鲮属。俗称:青龙棒,桃花棒,野鲮鱼,青衣子,是广大消费者最喜好的水产品之一。合川市三江水生生物研究所于2002年始对华鲮进行驯养及人繁研究取得成功,并解决了苗种培育相关问题。本试验采用自繁华鲮水花在3年中进行了苗种培育,得到了本地区华鲮鱼苗和鱼种培育阶段的最佳放养密度,和在此密度下的养殖周期,为广大养殖户进行华鲮的苗种培育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正> 露斯塔野鲮是个体大,生长快,食性广、杂的淡水养殖鱼类。为了评价其养殖价值,探索其养殖方式,为生产单位提供一些数据,作者于1981—1982年进行了露斯塔野鲮与鲮鱼(为了方便叙述,露斯塔野鲮和鲮鱼,以下分别简称野鲮和土鲮)个体生长速度、群体生产力比较的初步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华鲮[Sinilabeo rendahli(Kimura)]又名青龙棒、青鳙、野鲮鱼,属鲤形目,野鲮亚科,华鲮属。我国分布于长江上游的干支流中,贵州省主要分布于乌江水系,赤水河水系,为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加上市场对名优鱼类的需求造成捕捞量增加,导致华鲮的  相似文献   

12.
桂华鲮(sinilabeo decorus)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华鲮属,是珠江水系特有野生经济鱼类。苗种培育是桂华鲮开发研究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在人工繁殖成功的基础上,我们对桂华鲮鱼苗鱼种进行了培育试验,初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多级分段培育技术,现将桂华鲮苗种培育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麦瑞加拉鲮简称麦鲮,属鲤科、耙亚科、鲮属,亚热带底栖鱼类,原产印度(又称印度鲮)。20世纪80年代由珠江水产研究所引进。90年代在广东地区大力推广养殖。目前,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区也开始大面积养殖。麦鲮在分类上与我国华南地区传统养殖的鲮鱼同为鲮属,是印度四大养殖鱼类之一。经引进我国试养,证实具有食性广、生长快、个体大、适应性强、容易养殖等优点。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野鲮(Labeo rohita),又叫泰国野鲮或印度野鲮,原产于印度,后又移入泰国,学名为露斯塔野鲮。其形态似鲩非鲩,似鲮非鲮,其胸、腹、臀、尾、背鳍均呈淡粉红色,饲养三周年体重可达四斤以上。一九七八年由泰国一华侨商社ADK养鱼公司赠给广东省食品进出日公司。时过三周年,  相似文献   

15.
江口青鳙,学名华鲮(Sinilabeo rendahli),隶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华鲮属,俗称青龙棒、桃花棒、野鲮鱼、青衣子等,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的干流或支流,喜栖息于水流较急的河流及山涧溪流中.目前已被列为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长江保护法》中重点保护和鼓励研究的对象,见图1.  相似文献   

16.
正鲮鱼的种类分为麦鲮、土鲮、泰鲮(露斯塔野鲮)。土鲮为3种鲮鱼中相对最小的1种,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通常作为鳜鱼等肉食性鱼的水花开口饵料和夏花培育饵料。2020年4月,为给鳜鱼夏花培育提供鲜活饵料鱼,笔者利用四大家鱼的孵化环道进行鲮鱼乌仔的高密度囤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惠州市惠城区渔政站,于4月28日首次在区内东江河段人工放流鲤鱼、鲮鱼、泰国野鲮、鲫鱼等鱼种100万尾。5月21日,博罗县渔政站相继在东江博罗段放流鲤鱼、鲮鱼、链鱼、鳙鱼、草鱼共300万尾。此举将有效地提高东江河段的渔业资源量,为东江资源增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 露斯塔野鲮Labeo rohita习性近似我国的鲮鱼,是印度淡水鱼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东南亚国家引进后,发展较快,也成了淡水养殖主要鱼类,在这些国家淡水养殖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1978年8月从泰国引进一批鱼苗,全长5~6厘米,分养于我所和广东省新兴县鱼苗场。我所经三年的饲养和初步观察,露斯塔野鲮具有食性广,近似我国鲮鱼,耐低氧性较强以及比鲮鱼生长快等优点。在三年疏养条件下,每尾体重达3公斤,并在池养情况下性腺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19.
1982、1983连续两年,我们从珠江水产研究所引入露斯塔野鲮(下简称野鲮)鱼苗与其它家鱼混养,均获得较好收成。通过两年养殖,我们初步了解这个品种的特点是杂食性,容易养,长得快。其生长速度、个体大小、起捕率、耐寒性均比鲮鱼优胜。  相似文献   

20.
<正> 露斯塔野鲮(简称野鲮)原产于印度,后移入东南亚,1978年从泰国引进广东。据报道野鲮2—3年性成熟,疏养条件下,三年每尾体重可达3公斤,是一种生长快,产量高的中型经济鱼类。我所于1983年6月底,进行了野鲮的移养试验,主要观察其生活习性和生长速度,摸索最适养殖方式,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