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光华  李国义 《科学养鱼》1992,(5):26-26,30
全雌鲤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科技人员,结合生产实践培育出的一种由当年鱼苗养成商品鱼的养殖新对象。1989~1991年,通过钟祥县水科所等单位的养殖实践证明,全雌鲤具有比其他鲤鱼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成本低,体型好,丰满度高等优点。在一亩鱼种池或成鱼塘套养50尾夏花全雌鲤鱼种,当年尾重均可达到0.5公斤以上,商品率100%。比对照池每亩放普通鲤鱼夏花50尾,年底只能长到0.2公斤左右的速度快二倍以上。从鱼苗养到0.5公斤的商品鱼,养殖周期也比普通鲤鱼缩短  相似文献   

2.
网箱养鱼高产技术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1988年河北省共投产网箱养鱼面积92.35亩,半数以上养殖全投饵式的吃食性鱼类。通过对38.641亩网箱的验收核算,在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上均取得重大突破:26.446亩鲤成鱼折合(下同)平均亩产61567.3公斤,亩均盈利13.24万元;10.07亩鲤鱼种平均亩产27639公斤,亩均盈利14.70万元;2.125亩尼罗罗非鱼成鱼平均亩产51393公斤,均亩盈利6.90万元。现就1988年网箱养鱼在养殖制度、工艺路线、技术手段和设备装配上的一些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淡水渔业》1988,(1):47-48
<正> 鳜鱼苗种人工繁育成功在水温25℃,天气晴好的条件下,选取成熟较好的雌鳜22尾,尾均重1.41公斤;雄鳜25尾,尾均重1.8公斤,分置于网箱中,保持活水。中午11时第一次注射,每公斤雌鱼注射鲤鱼脑垂体1毫克加LRH—A_25微克。晚10时进行第2次注射,每公斤雄鱼注射鲤鱼脑垂体4毫克加LRH—A_210微克,每公斤雌鱼注射LRH—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鱼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进行了试验性推广养殖,一般1米~3网箱养殖鲤鱼、罗非鱼,产量可达150~200公斤,1991年黑龙江镜泊湖内的一只1米~3试验网箱,放养尾重81克的鲤鱼种750尾,饲养120天,商品鱼产量达361公斤,平均尾重519克,产值超千元.显示了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鱼的优点.网箱养鱼不占  相似文献   

5.
四川达县的中型水库——明星水库,今年从北京市和湖北省京山县两所水产研究所,引进颗粒饵料饲养网箱鲤鱼试验技术,6月下旬将池养的8万尾5厘米规格的鲤鱼种,放到水库里的8只网箱养殖(网箱面积16平方米)。8月10日逐箱检查,网箱鱼种总重1,100公斤,为进箱鱼种重量的55倍,比一星期前检查时的750公斤增加350公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4月3日笔者接到一养鱼户的电话,说他们网箱养殖的鱼发生较严重死亡。经现场观察,结合实验室分析诊断为鲤鱼白云病。现报告如下:吉林省白山市三道沟位于鸭绿江上,网箱养鱼户有15户,网箱养鱼面积共计2000多米2,网箱养鱼量达10万余尾,网箱设置方式是沿着鸭绿江水面一字排开。从2013年2月24日开始发现鲤鱼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7.
郸城县境内河道水面资源丰富,发展网箱养殖条件得天独厚。1991年进行网箱试养草鱼获得成功。1993年在晋沟河、黑河设置网箱20个,投放草种鱼2万尾、1100公斤,经过270天的饲养,收获成鱼1.946万尾、1.51万公斤。成活率达97%,折合每公顷产量27.3万公斤。纯收入11万元,经济效益显著。技术要点如下:1、水域条件 河内水质清新,无毒无污染,饵料生物丰富,微水流,水深2米,水面宽阔。2、网箱设置 采用规格为4m×7m×(1—1.5)m、网目4cm的聚乙烯封闭浮动型单层网箱。用4根毛  相似文献   

8.
网箱培育建鲤、丰鲤鱼种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全 《淡水渔业》1996,26(4):21-22
<正>鲤鱼在皖北地区深受人们喜爱,市场售价也较高,近些年网箱养鲤也形成一定规模,但池塘培育的鱼种进箱成活率偏低,易生水霉.且本地鲤网箱养殖效果也不令人满意,为解决鱼种配套问题,我们5月份从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和蠡园养殖场分别购进建鲤和丰鲤乌仔30万尾,利用本地池塘经强化培育成夏花鱼种,再转入网箱培育,10月底共收获建鲤鱼种4841公斤,规格119.3—131.7克,单产64.55kg/m~2,成活率36.67—47.36%.增重14.59—20.79倍.收获丰鲤鱼种1910公斤,规格109克,单产76.4kg/m~2,成活率61.48%,增重6.7倍.建鲤鱼种在网箱养殖中生长比丰鲤快9.4—20.8%.  相似文献   

9.
在河南河北等广大内陆地区,池塘养鱼近几年还主要以主养鲤鱼为主并搭配少量花白鲢。养殖用鲤鱼种也大多是自繁自用,因此鲤鱼苗繁殖好坏直接影响鲤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近年来新乡市关堤渔场采用网箱进行人工鲤鱼繁殖,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在三月初选择发育较好的雌雄亲鱼,注射HCG或LRH~A(剂量HCG雌 500单位/公斤鱼,雄鱼剂量减半)注射后雌雄分池饲养。  相似文献   

10.
1988年,任丘市鱼种场采用综合科学养鱼技术,在面积为13亩、水深1.2~2.2米的旧坑塘中,培育以鲤鱼为主和少量鲢鱼的大规格鱼种,取得成功。当年6月7日投放鲤鱼夏花18.9万尾,尾重0.415克;6月30日投放鲢鱼夏花6.5万尾,尾重0.208克。至10月上旬,总产达1.64万公斤,亩均1262公斤;其中鲤鱼鱼种13612公斤,亩均1047公斤,鲢鱼鱼种2788公斤,亩均215公斤。鲤鱼鱼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全国12个省市对从美国引进的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鱼高产技术,进行了试验性养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般1个立方米体积网箱养殖罗非鱼、鲤鱼、鳊、草鱼等,产量可达150—200公斤。去年,黑龙江镜泊湖内,1个立方米网箱放养尾重81克的鲤鱼种750尾,饲养120天,生产商品鲤高达361公斤,平均尾重519克,产值超千元。今年我省各市也进行了试验性推广。现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相似文献   

12.
池塘养鲤高产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池塘培育鲤鱼种,池塘、网箱养殖鲤成鱼和池塘鲤成鱼、鱼种双季放养四种养殖方式结合起来,小范围内自成体系配套养殖,能够发挥鲤鱼生长优势,夺得高产。本试验这种技术方法获得了鱼种池亩净产1659.6公斤,成鱼池亩净产1691.2公斤,双季塘成鱼亩净产2578.9公斤,网箱(188米~2)总产1.65万公斤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蒋伟  马建国  王墉 《河南水产》2003,(3):32-32,21
在宿鸭湖水库管理局水产试验场进行了池塘网箱养殖乌鳢试验。试验池面积16亩,设置6×11×2米单层聚乙烯网箱13只,箱内放乌鳢种3.2万尾,池内放其它鱼类21600尾,至年底共收获乌鳢31468.7公斤,其它鱼类12157.2万公斤,产值47.5万元,利润27万元,投入产出比1∶2.3。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水产研究所1984年在密云水库、海子水库、中南海和研究所内进行网箱养殖商品鲤、网箱培育鲤鱼种、池塘培育鲤鱼种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网霜养殖商品鲤,在三个试点共布箱437平方米。四月中旬起,陆续进箱鱼种8.6万尾,规格为18—89克。投喂颗粒饲料。至十月上旬结束,饲养150—180天,成活率近70%,共产商品鱼3万斤,平均每平方  相似文献   

15.
小网箱养鱼是九十年代农业部从美国引进的新技术,利用大水体优越的自然条件与精养技术,结合罗非鱼的生活习性,通过高密度养殖和科学的养殖投饵方法达到高产高效。小网箱养鱼在我国内陆地区已推广5万多m^3,主养鱼类是斑点叉尾鲴、鲤鱼和罗非鱼,产量比我国传统大网箱养鱼产量高几倍。国内利用小网箱试验养殖鲤鱼,在黑龙江镜泊湖养殖产量高达361kg/m^3;在山西漳泽水库试养获得461kg/m^3的高产纪录。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今年共发展网箱养鱼91.7亩,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区和引滦工程沿线的10座大型水库。其中鲤鱼网箱45.9亩,鲢鳙网箱45.8亩,分别相当于去年面积的2.9倍和1.9倍。目前,大多数成鱼箱已起捕上市。鲤鱼箱一般亩产6万公斤左右,最低亩产4.52万公斤,最高的达到10.28万公斤。其中承担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的17.6亩网箱,平均  相似文献   

17.
全雌鲤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遗传育种研究室结合生产实践培育出的一种由当年鱼苗养成商品鱼的养殖鱼类新对象。钟祥县水科所等单位的养殖实践证明:全雌鲤具有比其它鲤鱼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成本低,体型好,丰满度高等优点。在一亩鱼种池或成鱼塘套养50尾夏花全雌鲤鱼种,  相似文献   

18.
2015年萝北县水稻种植面积54.5万亩,发展稻田养鱼的资源潜力巨大且前景看好。今年我县承担了省农委“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中的“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工作,示范推广面积“水稻-鲤鱼”共作600亩,其中稻田养殖鲤鱼商品鱼150亩,稻田养殖鲤鱼夏花450亩。经过项目组共同努力,亩投放春片3.3公斤,平均亩产15.5公斤;亩投放夏花70尾,平均亩产15.4公斤,全面完成了项目计划指标。  相似文献   

19.
斑点叉尾鮰实用养殖技术(一)斑点叉尾鮰亦称沟鲶,属鲶形图、科,为美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其产量占美国淡水养殖总产量一半以上。池塘亩产达400公斤,网箱养殖亩产达16万公斤。1984年湖北省水产研究所从美国引进这一品种,经研究和养殖实践表明,它具有食...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丰富福建省淡水养殖品种,我场于2013年引进花亲鱼200组(雌、雄亲鱼各100尾),后备亲鱼1000尾(1冬龄,体长8~10厘米),进行苗种繁育和池塘养殖示范推广。在2014年人工繁殖实验的基础上,2015年进行人工繁殖批量生产,人工催产2批,共生产水花苗242.5万尾。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亲鱼选择催产前一天,将花亲鱼关进网箱进行亲鱼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