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采用包括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了1995年,1996年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12个亲本及其17个F1组合不同花铃期的单株成铃数和单株籽棉产量,遗传效应分析表明:单株成铃数在花铃前期以GE互作效应为主,花铃中期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有所增加,而GE互作效应逐渐减小;花铃后期加性效应仍继续增加,而显性效应则减小,DE互作效应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2.
将5份籼型材料和6份粳型广亲和系配制的不完全双列杂交F1及其亲本进行两年试验,应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模型分析籼粳交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多数性状的加性×环境互作或显性×环境互作方差已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显性×环境互作方差还明显大于加性×环境互作方差.抽穗天数、单株穗数、主穗总粒数和百粒重性状上,亲本的加性效应随环境不同其变化相对较大;而株高、剑叶长、单株穗数、主穗总粒数和结实率性状上,其杂种的显性效应对环境表现更为敏感.试验还对参试亲本及其杂种的遗传主效应值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利用6个不育系和7个恢复系配制双列杂交组合,采用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分析杂交粳稻农艺性状遗传效应和评价亲本遗传利用潜力.结果表明:株高受基因显性和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的影响,穗数、穗长、每穗总粒数受基因加性和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的影响,每穗实粒数受基因加性、显性和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的影响;结实率、千粒重受基因加性和显性效应的影响,单株产量受基因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的影响,各农艺性状的狭义遗传率和广义遗传率均达极显著水平.亲本216A的每穗总粒数、单株产量、552A的结实率、中作59A的每穗实粒数的加性×加性上位性效应较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与穗数、穗长、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间加性×加性上位性的效应呈显著正相关,可以通过对株高的选择来间接达到对穗数、穗长、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性状改良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海岛棉枯萎病对产量性状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阐明海岛棉枯萎病病情指数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为选育抗枯萎病高产海岛棉品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加性-显性模型,对7个海岛棉品种(系)及其F1代17个组合病情指数和4个产量性状的资料,利用估算条件方差分量和预测条件遗传效应值的统计方法,分析苗期和花铃期枯萎病病指对4个产量性状的遗传影响.[结果]苗期病指对铃重有极显著的加性贡献(CRA=5;);花铃期病指对单株铃数有显著的加性贡献(CRA=100;);苗期病指和花铃期病指对铃数、铃重和皮棉产量均有极显著的显性贡献(贡献率为36;~53;).病情指数对产量性状的加性效应贡献因亲本而不同;亲本V3 、V4 、V5单株铃数的加性效应达到了10;的显著水平,但两个时期病指对7个亲本单株铃数的加性贡献均为0.00,说明病指对单株铃数无显著影响;两期病指对亲本V2、V4 、V6 、V7的铃重具有正向极显著的加性贡献,对亲本V1、V3、V5的铃重具有负向极显著的加性贡献.两个时期的病指对多数组合的单株铃数、铃重、单株皮棉产量有正向极显著的显性贡献.[结论]海岛棉苗期和花铃期枯萎病病指对3个产量性状各遗传组分的贡献率大小存在较大差异,并且不同组合及其亲本两个时期的病指对产量性状不同遗传组分贡献的效应值因亲本和组合而异.  相似文献   

5.
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分析了水稻籼粳杂交不同选育阶段衍生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表现规律。结果表明,所测定各产量相关性状中普遍存在着遗传主效应,且也普遍存在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其中,衍生一代的播抽天数和千粒重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其余7个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衍生二代的单株谷重、结实率和千粒重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其余6个性状则以加性效应为主;衍生四代的单株谷重、结实率、株高和穗长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其余5个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基因型×环境互作分析表明,除衍生一代的单株谷重、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性状和衍生二代的播抽天数、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性状以及衍生四代的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性状没有检测到加性×环境互作效应外,其余性状均存在加性×环境互作效应。此外,不同衍生世代各产量相关性状均存在着显性×环境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6.
黄瓜产量性状的Hayman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黄瓜6个亲本,按照完全双列杂交配制30个杂交组合,用Hayman分析方法估计第一雌花节位、早期产量、总产量、单株结果数、单果重和株高等产量性状的遗传参数。Wr对Vr的回归分析表明,第一雌花节位、早期产量、单株结果数、单果重和株高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总产量的遗传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Wr Vr与Yr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早期产量、单株结果数、株高呈负相关,说明含有更多显性基因的亲本具有较小的Wr Vr值;第一雌花节位、总产量、单果重呈正相关,说明含有更多显性基因的亲本具有较大的Wr Vr值。遗传参数估算表明,早期产量、单株结果数、单果重的遗传加性效应方差小于显性效应方差;第一雌花节位、株高的遗传是加性效应方差大于显性效应方差;总产量的遗传是显性方差显著的大于加性效应方差,同时还存在显著的上位性效应。  相似文献   

7.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下粳稻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包括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基因与环境互作下粳稻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各性状加性及显性方差比率均达极显著水平,株高、穗数、穗长、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千粒质量等性状加性方差比率较大,结实率、单株产量的显性方差比率较大,株高、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单株产量性状的加性×环境互作效应的方差比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穗长的加性×环境和显性×环境互作效应方差比率均达极显著水平,着粒密度的显性×环境互作效应方差比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根据加性-显性遗传模型,采用 MINQUE(1)分析了10个陆地棉亲本、20个组合的F_1和 F_2的产量性状的资料。结果表明,F_2皮棉产量、前期收花率、单铃重和衣分的群体超亲优势的平均值分别为:19%、13%、3%和—6%;单株铃数不显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对产量性状的遗传都有极显著的作用,其中皮棉产量有较强的显性效应,衣分有较强的加性效应。性状的显性方差同加性方差的比值越大,F_2的优势也越大;此外,还分析了 F_2部分高产组合的遗传表现。用两种方法预测 F_2杂种优势的相关分析表明,用 F_1和亲本预测 F_2的遗传表现的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主要亲本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列杂交法,研究了小麦主要亲本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及其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单株产量性状的遗传,除加性效应外,同时存在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其余各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株高为部分显性,千粒重为部分显性到完全显性,单株分蘖、单株成穗数和主穗粒数为显性到超显性.除株高的特殊配合力不显著外,其余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显著水准.从遗传模型和配合力分析两个角度考察,对各亲本在育种中的利用作了评估.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辣椒单株结果数的遗传机制,以单株结果数差异较大的辣椒材料XHB(P1)和B14-01(P2)为亲本,构建四世代遗传家系即P1、P2、F1、F2。运用主基因+多基因多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辣椒单株结果数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辣椒单株结果数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模型(2MG-ADI)。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da、db分别为-16.33、-13.05,2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值ha、hb分别为-10.02、-2.51。2对主基因间的加性×显性(jab)互作效应和显性×加性(jba)互作效应的效应值分别为8.69和12.93,加性×加性上位性(i)互作效应值为6.86,显性×显性(l)的互作效应值为7.23,主基因间的效应以加性效应为主,其次是加性×显性上位性互作效应。主基因遗传率为68.10%,环境引起的变异占比31.9%...  相似文献   

11.
常规棉与杂交棉皮棉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两年的常规棉和杂交棉区域试验资料,采用偏相关和通径分析方法,对皮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常规棉和杂交棉皮棉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结铃数受环境影响最大;常规棉皮棉产量构成因素中,密度对皮棉产量作用最大,其次分别是单株铃数、衣分和单铃重;杂交棉皮棉产量构成因素中,单铃重对皮棉产量作用最大,其次分别是衣分、单株铃数和密度。  相似文献   

12.
Cavitomic cotton     
  相似文献   

13.
以棉花品种鄂抗棉-10和铜杂411为研究对象,对棉花幼苗进行不同加载速度下的剪切和弯曲试验,并对钵体进行压缩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棉花幼苗的剪切强度和弯曲强度都随加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加载速度下,鄂抗棉-10的剪切强度和弯曲强度均大于铜杂411;对剪切强度和弯曲强度进行可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加载速度和品种对棉花幼苗的剪切强度和弯曲强度均有显著影响,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剪切强度和弯曲强度无显著影响。钵体在径向和轴向压缩方式下的破裂力分别为73.3~110.5N和100.3~192.3N,钵体的抗挤压能力具有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14.
毛德敏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8):1434-1438
[目的]对国外棉花补贴政策进行分析,为优化新疆棉花补贴和农业保险政策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调查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对比研究,总结归纳国外棉花价格支持政策和农业保险政策.[结果]高额的补贴对促进棉花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印度和巴西实行棉花价格支持政策,按棉花产量(或出售量)计算补贴金额,核算简单;巴西和美国对农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且越发达的国家补贴水平及保障水平越高,美国立法保证农业保险的实施.相比之下,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运行成本较高,补贴金额核算程序复杂,补贴项目相对较少;受制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政对农业保险投入有限;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影响了棉花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可持续性.[建议]新疆应扩大棉花补贴范围,确保棉农种棉收益;加大对棉花保险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降低棉花生产风险;尽快出台棉花补贴和棉花保险的相关法律,提高政策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棉盲蝽为害棉花的调查结果表明,棉盲蝽已成为抗虫棉田的主要害虫之一,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6.
17.
棉花种衣剂田间筛选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筛选出符合北疆气候条件,能有效防治棉花病虫害、提高棉田出苗保苗率的棉花种衣剂,2002~2003年将室内研制的种衣剂在新湖农场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拌福配方对提高田间出苗保苗率和防病治虫效果均优于其它配方和当地使用的灵福种衣剂.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转基因抗虫棉在各棉区的种植越来越广泛,为了验证其抗虫效果,我们采用转基因抗虫棉与常规棉对比试验的办法,对其抗虫性进行了观察鉴定,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越南棉花生产发展缓慢,种植面积较小,病虫害较重,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较落后,排灌和农资投入不足,产量较低,95%的棉花需进口。越南以种植杂交棉为主,主要采用轮作和间作套种的模式,密度较小,个体较大。越南重视棉种产业化,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体系完善。  相似文献   

20.
抗虫棉及其杂交后代Bt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Bt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对100株抗虫棉杂交后代进行PCR扩增,获得98个Bt基因条带,Bt条带出现频率为98%;对其他10个棉花品种基因组进行Bt基因扩增,抗虫棉中棉所45出现Bt基因特异条带,除非转基因亚洲棉中出现Bt条带外,其他非转基因棉品种均无Bt基因条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