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周口地区现有泡桐留圃林20.5万亩,为给广大群众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我们于1985—1989年在太康县城关镇程庄村进行了留圃泡桐林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留圃林生长快,经济效益高,可在林场、河滩、沙荒等不为农业争地的地方发展。 1 留圃林生长快  相似文献   

2.
法国杨树良种选育与短轮伐期林培育及其研究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树在法国林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法国的杨树良种选育及短轮伐期林培育研究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本文概述了法国杨树无性系登记、杂交育种、种源试验和用于短轮伐期林培育的优良无性系、营林抚育技术及经济效益, 并介绍了法国杨树良种选育与短轮伐期林培育的发展进程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雷林1号桉作为短轮伐期人工林经营的适宜密度,1984年在海南省东部滨海丘陵台地区采用1.0m×1.0m、1.0m×1.5m、1.0m×2.0m和1.5m×1.5m等4种密度进行试验研究。经9年观测,结果表明:前两种密度经营适于短轮伐期薪材林,首采年龄为4~5年;若经营短轮伐期用材林,宜采用1.5m×1.5m或1.0m×2.0m的密度,植后8年左右采收。雷林1号桉(Eucalyptus leizhou No.1)是雷州林业局在生产中选育成功的天然杂交种,已在华南平原台地和低山丘陵地区大面积发展,造林面积已达20余万hm~2。作为用材林经营已有成套经营技术,然而作为短轮伐期人工林(薪材林、木片或浆粕林等)经营,则缺乏经验和技术。为此,1984年在海南省滨海台地区开展了不同密度的造林试验。经9年观测研究,结果分薪材林和用材林两部分论述。  相似文献   

4.
淮阴市的泡桐资源丰富,有成片林2万余亩,四旁树2096万株,桐木蓄积量达93万立方米,年伐桐材5万多立方米,桐材已成为该市出口创汇的主产品之一.为了进一步发展泡桐生产,振兴淮阴经济,作者针对该市目前在泡桐木材收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桐材出口创汇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地,对尾叶按、刚果12号按、雷林1号按、大叶相思和马占相思等树种的短轮伐期能源、用材林培育技术进行了8年研究。结果表明,在贫瘠立地培育短轮伐期能源、用材林,必须采取集约经营措施,即通过细致整地(坡地带垦,平原台地全垦)、适当施肥(按属树种以N肥为主,P、K肥为辅;相思类树种以P肥为主,辅以N、K肥)、合理密植(经营超短轮伐期能源林,宜采用0.5m×1m密度,轮伐期为2~3年;短轮伐期能源、用材林一般用1m×1m~1m×2m的株行距造林,轮伐期为4~5年;经营短轮伐期用材林,采用1.5m×3m株行距效果较好,植后6~7年采收,以及间种等措施,才能获得速生、高产和短轮伐效果。  相似文献   

6.
到2008年,高峰集团公司将投资6.1亿元,建设8万公顷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这是2月14日广西高峰林浆纸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8万公顷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基地项目可行性评估会传出的信息。受自治区计委的委托,区林业局于2月14日召开了有自治区计委、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林科院等单位领导和专家共40余人参加的评估会。代表们认为,建设速生丰产林,为发展林浆纸一体化产业提供优质原料,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承办单位技术力量雄厚,项目区自然地理条件优良,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投资效益明显,条件具备,这是一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好项目。国家开发银…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广东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短轮伐期优质林培育策略,重点提出策略框架,同时对种业支撑现状、种苗选择、林地准备、造林过程控制、抚育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杉木短轮伐期优质林建设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闽北短伐期阔叶林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黄清麟  李元红 《林业科学》2000,36(1):97-102
连续7 ~8a 的固定标准地调查结果表明:利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可成功培育短伐期闽粤栲林、短伐期米槠林及短伐期丝栗栲林,轮伐期分别为10 、14 及16a ,达轮伐期时的蓄积平均生长量分别高达20-52 、15-99及12-17m3/(hm2·a) :短伐期林分密度大、自然稀疏强烈,高生长异常迅速,高径比大、树枝树叶比例较小,生产力高;短伐期林分均为多树种(12 ~17 种) 混交的单优群落,灌木层中的乔木幼树多样性高、密度大。  相似文献   

9.
以3个试验示范地点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质评价、立地选择和密度对比、整地对比和施肥、间伐密度对比等试验林和短轮伐期示范林的观测数据为依据,分析探讨杉木短轮伐期用材林培育技术.结果表明,使用种子园良种进行造林,3年生幼林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增益显著.栽培模式选择立地指数14以上的林地,以...  相似文献   

10.
直干桉能源林高效经营技术及其多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直干桉能源林不同密度的造林试验,表明采用合理密植和短轮伐期的经营技术,可以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直干按能源林高效经营技术及其多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直干按能源林不同密度的造林试验,表明采用合理密植和短轮伐期的经营技术,可以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短轮伐期菌用林树种选择及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食用菌生产的迅速发展,导致了森林资源的严重消耗,特别是短轮伐期菌用林的培育显得日益紧迫。文章从木生食用菌对培养基营养物质的要求(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素等方面)和食用菌原料林树种特点2方面阐述了食用菌原料林树种选择的标准,提出了在福建发展短轮伐期菌用林可选择枫香、乌桕、细柄蕈树、银荆、山杜英、拟赤杨、米槠、闽粤栲、丝栗栲、桤木、板粟、麻栎、银合欢、米老排、酸枣、火力楠等树种,并初步预测和评价了短轮伐期菌用林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贫瘠丘陵地短轮伐期能源、用材树种选择及栽培技术研究”成果通过鉴定“华南贫瘠丘陵地短轮伐期能源、用材树种选择及栽培技术研究”系1986年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资助的中国热带薪材林研究项目一部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承担,广东...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短轮伐期用材林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阐述,确定了短轮伐期用材林的树种、立地条件、造林技术措施。同时,对短轮伐期用材林生长量指标与收获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落叶松人工林短轮伐期经营与实践,提出了进行落叶松人工林短轮伐期经营的必要性,并阐述了进行短轮伐期经营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将次生阔叶林改建为短轮伐期菇木林是解决林茵矛盾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对闽北常绿次生阔叶林改建为短轮伐期菇木林后群落物种多样性恢复与地力维护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择伐或皆伐人促方式,将次生阔叶林改建为短轮伐期菇木林,经7a恢复后,其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土壤肥力水平明显高于炼山造林群落,并接近于邻近天然次生阔叶林。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严重的“林菌”矛盾 ,介绍了短轮伐期香菇原料林树种的选择与应用途径、应用技术及效益评价。对林业和食用菌业的持续协调发展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人工林的培育方向和国营林场集约经营问题。近年来,国内一些林场按照林木工艺成熟的理论,开展了定向培育,缩短采伐期的试验。我区从1983年开始,在赤峰市喀喇沁旗的旺业甸林场进行了二年落叶松人工林短轮伐期试验,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短轮伐期的试验情况旺业甸林场从1983年起,连续进行了两年人工落叶松林短轮伐期的试验。1984年在美林营林区椴木沟搞了110亩的试验。采伐前林分的平均树高12米,平均胸径14厘米,  相似文献   

19.
短轮伐林业     
一、概况近十几年来,短轮伐和极短轮伐林业在美国、加拿大颇受重视。所谓短轮伐就是对一些速生阔叶树种,通过密植、集约经营,在2—15年即进行砍伐,以获得最高生物量;极短轮伐是在1—2年即进行采伐。短轮伐和极短轮伐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生长空间和立地条件,在短时期内,得到最高产量。这种经营主要是生产木浆、饲料和燃料。试验表明,通过短轮伐经营的杨树,每公顷生物量为10—20炉干吨,而天然林仅为3炉干吨。  相似文献   

20.
这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颖的经营方式。其特点是以生产民用建筑材为目的定向培育,采取高度密植,集约栽培、立体经营和超锤轮伐的作业方法。本文就经营泡桐檩条林的条材规格与质量、适生栽培条件和合理密植等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