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程旺大  陆建贤 《种子》1998,(2):63-65
种子包衣技术的原料种衣剂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常用的种衣剂类型主要包括化学型、生物型和途氧型。本文就从国内引进的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种衣剂在直播水稻上进行应用,对不同类型种衣剂的包衣直播效果进抒探讨。结果表明,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种衣剂应用于直播水稻,都能提高成苗率和稻苗素质,提早分蘖,有一定的增稳增产效应,又各有特点,在效果和使用方法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1水稻直播种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水稻直播是不进行育秧移栽而直接将种子播于大田的栽培方式。水稻直播种植可省去40~45d的育秧时间、繁重的插秧工序,免除育秧插秧成本。推广直播水稻可节省成本。虽然直播水稻比育秧移栽水稻生育期少40d左右,理论上将降低产量,但直播水稻无拔秧植伤和栽后返青过程,有利于低节位分蘖,成穗率高,总穗数多。只要完全掌握技术,直播水稻产量和育秧移栽水稻基本持平。因此水稻直播技术成熟后,发展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3.
科技与产品     
科技与产品直播稻专用种衣剂浙江大学研制成功直播作为一种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因其省工省本、高产高效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但目前直播稻生产上由于常遇早春低温,导致直播稻分蘖节入土浅,生长后期易出现倒伏现象,这限制了水稻直播技术的进一步推广。种子包衣是目前  相似文献   

4.
总结杂交永稻三系亲本优1A、V20A直播繁殖与水育秧手工移栽繁殖比较试验,发现在两种不同栽培方式下。其农艺、经济性状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与水育秧手工移栽相比,直播繁殖产量高,增产的原因是直播稻有效穗数多,结实率和千粒重略有增加,其中有效穗数对产量贡献最大,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不育系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5.
李大忠 《中国种业》2017,(12):47-48
为了探明种衣剂对苦瓜育苗的影响,选择4种种衣剂处理苦瓜种子并进行干籽直播。结果表明4种种衣剂对苦瓜发芽势和发芽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禾姆、亮盾和金阿普隆3种种衣剂可有效地促进苦瓜种子的发芽,而垄锐会抑制苦瓜种子的发芽;4种种衣剂对苦瓜幼苗茎高、茎粗、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以及种子活力指数等方面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沭阳地区水稻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胜  蒋勇 《耕作与栽培》2009,(4):64-64,63
水稻直播栽培(简称直播稻)是指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省去育秧和移栽作业,在本田里直接播上谷种,栽培水稻的技术。与移栽稻相比,具有减轻劳动强度,缓和季节矛盾,省工、省力、省本、省秧田,高产高效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水稻生产的重要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7.
水稻种子包衣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滕振勇  袁岚 《种子》1998,(4):47-48
水稻应用两种种衣剂,结合四种播种预措田间应用试验结果表明:ZSB-RC、多-福包衣能提高秧苗素质;但都不会提高出苗率和成秧率,也不影响大因抗病性及产量;种衣剂处理后,以干种子直播和浸种催芽至标准状态的秧苗素质最好;因此认为水稻种子包衣宜采用干种子直播或浸种催芽至标准状态,种衣剂的筛选宜以提高包衣种子安全贮藏及播种品质为目标。  相似文献   

8.
<正>四川省平昌县镇龙镇地处川东北盆周高山区,水稻旱育秧是一项耐寒、抗病、增产、高效、省水、省工、省种的育秧新技术,秧苗素质好,根系活力强,秧苗植株矮壮,抗逆性强,大田分蘖早、成穗率高、结实性好,技术操作简单易学,非常有利于山区水稻育秧。1水稻旱育秧的优点1.1适应性强旱育秧秧龄弹性大,育大、中、小苗均可。旱地育秧耐寒性强,可以忍耐低温,防止烂秧。我地在三四月份常  相似文献   

9.
水稻直播就是不进行育秧和移栽而直接把种子播于大田的一种栽培方式。水稻直播具有四大优点:一是省工省力,二是生育期短,三是产量较高,四是有利于规模化生产。当然直播水稻也并非十全十美,在大面积生产上目前仍存在三大难题:苗难全、草害重、易倒伏,因此,农民朋友采用该技术时,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先试验示范,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地膜直播稻应用效果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稻覆膜直播栽培技术是一项节水、节支、省工、省投、增产的高效技术,也是一项减少技术环节、降低劳动强度的轻型栽培技术,该技术具有“一早、两免、三省、四提高”的显著特点,其突出效果在于成熟期提早10d左右,免去了育秧和薅秧环节,667m^2节水70%以上、节省育秧物资(膜、种、肥、管等)投入40元,比常规栽培增产30%以上,比覆膜插秧稻增产5%~10%,667m^2增收节支340元左右。现将我县近年地膜直播稻示范效果及栽培关键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近年来直播稻种植的气象服务需求,开展直播早稻适宜播种温度研究。以南昌地区的常规种植早稻‘湘早籼45’为研究对象,设置3月26日、3月29日、4月2日、4月5日以及4月10日共5个播期,研究分析不同播期下直播早稻的出苗率、农艺性状以及产量的特征。结果表明,成苗率与出苗期间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适时早播有利于提高直播早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气温对苗高和叶龄变化有明显影响。连续3~5日平均温度达18℃,日最低气温在15℃以上时,有利早稻直播。  相似文献   

12.
太湖流域粳稻两类群体种子活力性状有利等位变异的发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洋  郭媛  洪德林 《作物学报》2010,36(5):754-763
发掘粳稻种子活力性状的优异等位变异和携带优异等位变异的载体材料可为培育适于直播的高活力粳稻品种提供遗传信息和育种材料。以太湖流域粳稻94个品种构成的自然群体和粳稻品种秀水79与粳稻恢复系C堡衍生的247个重组自交家系(RIL)群体为试验材料,利用斜板发芽法发芽,调查生长7d的幼苗根长、苗高和干重3个种子活力性状,采用Tassel软件中的GLM方法和Win QTL Cartographer2.5软件中的CIM方法进行种子活力性状的QTL分析,发掘有利等位变异和相应载体品种。结果表明:(1)在太湖流域粳稻自然群体中共检测到11个与种子活力性状相关联的SSR标记位点,共发掘出42个控制种子活力性状的优异等位变异,其中控制根长的17个,控制苗高的13个,控制幼苗干重的12个。携带种子活力性状优异等位变异且效应值较大的载体材料有滇屯502选早、扬稻6号、开青、籼恢429和C堡等。(2)在RIL群体中共检测到9个与种子活力性状相关的QTL,其中2个控制根长,4个控制苗高,3个控制幼苗干重。除控制幼苗干重的qDW-2a的有利等位变异RM525-143bp来自秀水79以外,其余8个位点的有利等位变异均来自C堡。(3)两类群体均在第1染色体上检测到与根长关联的SSR标记位点,均在第2、第8和第11染色体上检测到与苗高关联的位点,均在第2染色体上检测到与幼苗干重关联的位点,且在自然群体中检测到优于和多于家系群体的等位变异。  相似文献   

13.
轧宗杰  卢树昌  侯琨 《作物杂志》2020,36(2):9-2453
粮食安全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课题。水稻生产在粮食安全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传统水稻种植与水资源紧缺、劳动成本高等矛盾日益突出。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越来越得到各国研究者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水稻旱直播栽培的发展研究现状,表明水稻旱直播栽培具有省工、节水、便于机械化种植,能提高水肥利用率及降低劳动成本等特点与优势,同时也指出该种栽培方式存在杂草和倒伏问题较难控制、对田间管理要求较高及稻米品质较差等不足,提出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情况,提高水稻生产效率,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起重要作用,在我国水稻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浸种型水稻种衣剂对秧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用种衣剂包衣杂交和常规水稻种子,通过不同育秧方式及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了浸种型水稻种衣剂对秧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型水稻种衣剂具有促控秧苗生长,增强秧苗 性,抗病性和提高成率,有效穗数及产量等作用,与对照相比,包衣处理成秧率提高8.5-15.5%,增产5.1-8.6%。  相似文献   

15.
免耕抛秧稻的立苗特性与立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于2005-2006年采用大田和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免耕抛秧稻的立苗特性及立苗技术。结果表明,适宜的浅水(1 cm左右)抛栽、短秧龄(20 d)抛栽、前期适当增施氮肥、适量的稻草还田(1 200 kg hm-2)、旱育秧抛栽和喷施多效唑、α-萘乙酸浸种处理均有利于扎根立苗,早生快发,促进地上部生长。非直立苗的立苗速度与秧龄长短有很大关系,短秧龄有利于加快非直立苗的立苗速度和水稻生长。秧苗抛栽后立苗期每株平均根数和根长、地上部可溶性糖和全氮含量都与立苗密切相关。该结果为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种子播种品质较常规种子低,表现在发芽率、成苗率较低,浸种催芽、播种育秧生产环节中技术难度较常规稻种子大。种子裂颖率、穗萌芽率、种子带菌率较高等是影响播种品质的主要因素。本文综述了杂交水稻种子裂颖的原因、裂颖种子的测定和分级方法、贮藏特性与种用价值;杂交水稻制种穗萌发芽的表现和影响因素。提出了控制裂颖和穗萌动发芽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不同直播方式对晚稻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不同直播方式对晚稻生长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杂交稻五丰优T025和常规稻黄华占为试验材料,比较湿润直播和旱直播水稻秧苗素质、出苗率、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总量和产量及其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旱直播相比,湿润直播提高水稻产量,增幅达6.4%~24.1%,其中五丰优T025差异达显著水平,产量提高主要与有效穗数显著增加有关。从生长发育特性来看,湿润直播有利于增加秧苗株高,维持较好的秧苗素质;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植株茎蘖成穗、生育中后期叶面积指数与植株干物质积累量,为水稻增产奠定了基础。总体来说,在南方双季稻区采用湿润直播方式有利于晚稻生长发育及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不同调控技术对晚稻机插秧秧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芬  屈成  王鑫  杨漫  陈光辉  王悦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3):113-118
为了探索不同调控处理对晚稻机插秧秧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H优518’和‘岳优9113’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栽培的条件下进行了用烯效唑浸种、多效唑喷雾拌种、两次叶面喷多效唑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晚稻品种‘H优518’和‘岳优9113’在烯效唑浸种处理下苗高、叶龄、成秧率、百株鲜重均相对较大,能显著提高机插质量,全生育期缩短1天,干物质重量最大,产量最高分别为7354.5 kg/hm~2和7236 kg/hm~2。多效唑喷雾拌种的处理产量次之。两次叶面喷多效唑的处理茎基宽最大,但全生育期延长1天。综合来看,烯效唑浸种处理最有利于培育健壮的晚稻机插秧秧苗,提高插秧质量,缩短生育期,保证机插秧产量,有利于水稻机械化栽培。  相似文献   

19.
成都平原水稻直播方式对出苗状况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研究水稻不同直播方式在成都平原的适应性,确定最佳的直播方式,以杂交稻‘川优6203’和常规稻‘金农丝苗’为材料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了成都平原生态条件下翻耕旱直播、免耕旱直播及翻耕水直播3种直播方式对直播稻出苗状况、生长发育、水分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品种直播方式间产量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有效穗数的多寡。翻耕旱直播处理前期出苗状况好、有效穗多,产量潜力最高;翻耕水直播处理前期出苗状况和产量虽不及翻耕旱直播处理,但有利于减少杂草和落田谷发生,播种后所需灌水量也最少;免耕旱直播处理存在着杂草和落田谷滋生严重、出苗差及播种后田间耗水量大等问题,产量最低。这表明翻耕条件下旱直播和水直播在成都平原各有优点,但从生产实用的角度考虑水直播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20.
不同播期对直播早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播期对直播早稻个体和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常规籼稻中早35和中早39为材料,利用大田分期播种试验,分析不同播期直播早稻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差异。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全生育期积温逐渐减少,抽穗后积温逐渐增加。成苗率随分蘖前日平均温度升高而增加,成苗率与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呈系数为0.83以上的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呈系数为0.72以上的显著正相关关系。随播期推迟,茎叶干物质向子粒输出转化逐渐减少,单株和单位面积茎叶干物质输出转化与抽穗后积温呈负相关关系,单株抽穗后光合产物积累量随积温增加而减少,单位面积抽穗后光合产物积累量随积温增加而增加。在水稻直播生产过程中,提前播种,保证一定基本苗,协调好个体和群体干物质积累和转化,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