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藏嘉黎成年母牦牛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嘉黎成年母牦牛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进行了估测体重的回归分析,以指导该品种的生产实际及选育工作。[方法]以西藏嘉黎县测量的64头嘉黎成年母牦牛的体尺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嘉黎成年母牦牛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估测成年母牦牛体重的回归模型。[结果]嘉黎成年母牦牛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7、0.828、0.807、0.712,经检验,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得到了3个估测体重的回归模型,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程度分别为0.854、0.787和0.843。[结论]嘉黎成年母牦牛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探索在育肥条件下高寒牧区牦牛犊的生长发育情况,促使牦牛犊商品化,实施牦牛高效饲养技术与适时出栏技术相结合,改变本地区传统饲养模式,促进牦牛业向效益型畜牧业转变,为今后普及牦牛犊舍饲育肥,提供可靠数据和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方法]于2012年12月~2013年5月,在贵南县开展了断乳牦牛犊舍饲育肥及生长发育效果观测试验。[结果]显示育肥牦牛犊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分别达到了86.19cm、94.07cm、113.50cm、12.10cm、91.63k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对断乳牦牛犊进行舍饲育肥是牧区加快牦牛出栏、调整牛群结构、增加牧民收入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引进野血种公牦牛改良当地牦牛可有效遏止牦牛退化,进一步巩固和改善我县牦牛品种质量,恢复其原有的优良生产性能和品种特征,提高经济效益.[方法]本文以野牦牛和家牦牛杂交后代与家牦牛后代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杂种牦牛和家牦牛的初生、6月龄、18月龄体尺、体重.[结果]显示,在同等条件下,1/4野血牦牛初生、6月龄、18月龄体尺、体重均显著高于同龄家牦牛,经t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用野血牦牛改良家牦牛,是目前更新复壮家牦牛群体的有效途径之一,能获得很强的杂种优势,对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牦牛牛皮蝇幼虫病是危害广大牧区牦牛的重要寄生虫之一,严重影响牦牛养殖业的发展。为了寻求一种对牦牛牛皮蝇幼虫驱治效果好的长效、低残留、使用方便的药物。[方法]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在天祝县毛藏、抓喜秀龙2个乡镇,应用伊维菌素注射液进行牦牛牛皮蝇幼虫驱杀效果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长效伊利多使用方便、安全、驱虫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了解亚丁牦牛品种的繁殖性能,更加深入了解其资源特性,为后续制定选育标准和提高繁殖存活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了亚丁牦牛主产区养殖亚丁牦牛的2016—2018年存栏情况,统计亚丁牦牛繁殖存活率。[结果]结果显示亚丁牦牛繁殖存活率达到61.78%,表明亚丁牦牛具有繁殖性能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方法]本文以1992年到2019年间,收录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数中的“牦牛”(yak or Bosgrunniens)为主题词的1659篇文献为数据来源,对论文发表数量、国家、机构、作者、期刊、研究方向、引用频次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印度和美国是牦牛研究领域发文量前三的国家,印度在1992年-2009年牦牛研究领域论文发表的数量位居全球第一,中国牦牛研究在进入2010年后,牦牛产业开始飞速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且文量位居第一。其中,发文量前三的机构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和甘肃农业大学,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农业、兽医科学、食品科学技术等,与国际的热门学科相一致。[结论]目前,中国牦牛领域的研究在国际上有明显的优势,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高质量本土期刊相对匮乏,因此中国应鼓励开发和提升本土期刊质量。[目的]以期提供更多高水平高质量的文章,来推动全球牦牛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前言牦牛属哺乳组、偶蹄目、牛科、牦牛属动物.它主要分布于以青藏高原为中心,以阿尔泰山、昆仑山、祁连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为骨架的我国西北、西南的高原地带和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巴基斯坦、阿富汗、前苏联、蒙古国等国家。全世界90%的牦牛分布在我国,而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牦牛占全国牦牛总数的67.7%[1]。牦牛已成为高原上畜力和动物产品的重要提供者,也是我国畜牧业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1936年,A·KHMOB[2]对牦牛的主要器官作了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近几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对牦牛也进行了解剖…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改善母牦牛妊娠期营养条件,提高甘南牦牛的繁殖率.[方法]试验组母牛白天放牧,分早晚两次每天补饲颗粒饲料1 kg/头,产犊后每天挤一次奶.[结果]70%以上牦牛实现了一年一产,犊牛成活率也明显提高.[结论]通过改善母牦牛妊娠期的营养条件,减少挤奶次数,可提高甘南牦牛的繁殖率和犊牛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牦牛毛绒品质和毛微量元素的测定,得出其是否与牦牛抗寒性能有关。[方法]选择西藏阿里地区的不同年龄阶段牦牛对毛绒品质和毛中钙Ca、铜Cu、铁Fe、镁Mg、锌Zn等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龄半野血牦牛的被毛分析得出,随着年龄的增长毛绒细度逐渐增加且差异显著(P0.05);6~8岁半野血牦牛被毛和血液中的铁、钙含量较高,可能与牦牛为了适应缺氧气候条件有关。[结论]牦牛毛绒品质和微量元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长趋势,以6~8年龄阶段较好,这将对牦牛抗寒能力的改善及其他高原品种营养代谢调控,疾病预防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牦牛改良是提高牦牛生产性能的主要措施,大通牦牛是我国引入野牦牛血液培育的第一个人工培育的牦牛品种.一定的外血导入,可以有效防止目前牦牛近亲繁殖,生产性能下降的问题.[方法]用1/4野血大通牦牛种公牛与当地母牦牛进行本交,对其杂一代的生长发育,适应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杂种一代5月龄牦牛犊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分别比同龄当地牦牛高4.28 kg、4.97 cm、5.93 cm、4.49 cm,差异显著(P<0.01).[结论]说明用1/4野血牦牛改良当地牦牛,后代适应性强,加快了牦牛后代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青海牦牛、犏牛、黄牛的体尺数据,提出牦牛改良选育的建议。[方法]本研究在青海省海西州共测定了326头牛的体尺数据,按照品种和年龄分类,分别统计了各组体尺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再与已报道的相关文献中相同年龄牦牛测定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1自2012年以来,青海高原牦牛(2岁公)在体高、胸围和体重方面均有所增加;2柴达木福牛(3月龄)在体高、体斜长、胸围和体重方面均优于高原牦牛;3柴达木黄牛(2岁母和成年母)虽然在体高和胸围方面与高原牦牛相近,但在体重方面显著优于高原牦牛;4犏牛(1岁母)在体高和胸围方面均优于高原牦牛(体重未参与比较)。[结论]杂交改良能够显著提高生长发育和体重,但一定要控制规范性杂交方式和力度以保证不丢失品种固有的特点。建议在今后高原牦牛的遗传改良中将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加快品种选育的步伐,提高牦牛、犏牛的生产效益,促进中国牦牛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究驱虫对牦牛体重变化的影响以及本实验室专利产品吡喹酮透皮剂和依普菌素透皮剂的驱虫效果。[方法]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分别于春秋两季对牧区牦牛进行驱虫,2019年10月和2020年5月分别驱虫1次。[结果]2次驱虫后,驱虫组比未驱虫组多增重13.17%和14.63%。[结论]驱虫可提高牦牛抵抗力,有利于牦牛保膘育肥。本实验室产品与市售其他驱虫药相比,驱虫效果相当但使用更方便、更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研究繁殖母牦牛配种期营养对连产率的影响,并为实现天祝白牦牛"一年一胎"高效繁殖提供技术初探,在祁连山生态保护政策大环境下,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如何实现减畜增效提供参考。[方法]以天祝白牦牛繁殖母牛连产率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同草原环境下2个村组同一年产犊母牦牛中连胎母牛数所占比例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的饲养放牧方式对天祝白牦牛连产率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同等放牧环境下,以草定畜自然放牧方式,牛群数量相对减少,但比起传统扩群饲养环境下母牛连胎率提高了30%~40%,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探索牧区牦牛育肥的最佳饲养方式,促使牦牛商品化,消除越冬时消瘦和死亡风险,实施牦牛高效饲养技术与适时出栏技术相结合,改变本地区传统的放牧饲养模式,促进牦牛业向效益型畜牧业转变,为今后普及牦牛全舍饲育肥、放牧补饲育肥等饲养方式,提供可靠数据和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方法]于2012年11月~2013年4月,在贵南县开展了牦牛全舍饲、放牧补饲两种育肥方法,并对其生长情况及育肥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4个月的育肥,全舍饲育肥组、放牧补饲组、对照组的体重分别为162.00、164.70、100.40。且对照组与牛舍饲组、放牧补饲组的体重增长影响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西藏牦牛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主体畜种,牦牛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机体的健康状况及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性。[目的]为了解西藏高山牦牛和娘亚牦牛之间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西藏高山牦牛和娘亚牦牛14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娘亚牦牛ALP、Glu、TG、CK指标极显著高于西藏高山牦牛(P0.01),而其他指标在2个牦牛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皖东黄牛AST指标低于3个牦牛品种指标,ALB指标大于3个牦牛指标。阿什旦牦牛的UA指标明显低于皖东黄牛和西藏高山牦牛与娘亚牦牛。西藏高山牦牛和娘亚牦牛CRE指标低于皖东黄牛和阿什旦牦牛,UREA指标高于阿什旦牦牛。娘亚牦牛母牦牛TCHO、ALT、ALP、Glu、CK指标显著高于公牦牛(P0.05),而娘亚牦牛母牦牛ALB指标极显著高于公牦牛(P0.01),西藏高山牦牛母牦牛Glu指标显著高于公牦牛(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品种、性别、自然环境等均会导致血液生化指标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辑]2017年7月2日,全球首款注册婴幼儿牦牛奶配方奶粉发布会在成都举行。高原之宝全球首款注册婴幼儿牦牛奶配方奶粉上市,弥补了市场空白,增强了中国奶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牛种,现存三种源种动物之一。牦牛以超强的耐寒、抗缺氧、抗疲劳和免疫力而著称。牦牛奶粉具有安全环保、体质优良、免疫力出众等独特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增加高原生态环境下犊牦牛的初生重,提高犊牦牛成活率。[方法]本研究采取了在母牦牛怀孕后期补饲的方法,在怀孕后期,母牦牛自然放牧回圈后,每晚每头母牦牛补饲250g母牦牛浓缩精料补充料,连续补饲3个月。[结果]表明,试验组犊牦牛的初生重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而且母牦牛产后掉膘少,产后发情率高。[结论]对地处高海拔地区的自然放牧母牦牛围产期补饲母牦牛浓缩精料补充料后,能有效提高犊牦牛的初生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综合利用牦牛资源,提高牦牛生产性能。[方法]2020年夏河县种羊场通过自然发情和同期发情方式对955头牦牛采用娟珊牛冻精进行人工授精。[结果]受胎470头,成活179头,受胎率为49.2%,繁殖成活率为38.1%。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当前高原散养牦牛因缺乏电源、处理技术和装备,无法实现生鲜牦牛乳产地保鲜贮藏而造成浪费的问题。[方法]对牦牛乳热处理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后,采用加热到60 ℃以上、保持30 min的巴氏高温杀菌工艺,研究了供电系统、杀菌保鲜系统以及辅助系统等。[结果]最终集成设计出加工鲜牦牛乳量达40 L/d的移动式太阳能牦牛乳产地保鲜贮藏设备。[结论]该设备能够延长牦牛乳保鲜时间,减少因不能及时产地保鲜牦牛乳造成变质损失,同时可提高牦牛乳商品转化率,促进藏区畜牧业生产效益提升。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乳业》2014,(12):77-77
[本刊辑]2014年12月11日上午,西藏牦牛乳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拉萨市高原奶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西藏高原之宝牦牛乳业有限公司揭牌,这意味着西藏今后将能深入研发关于牦牛奶、牦牛粪、酥油等产品的深加工技术。接下来,将会有更多利于人类健康的牦牛奶和高原牛奶功能型新产品推向市场。西藏高原之宝牦牛乳业有限公司是目前全世界海拔最高、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最具现代化特色的牦牛奶加工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