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25个猕猴桃品种和种质资源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其ISSR指纹图谱,旨在阐明其亲缘关系,为遗传、育种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0条引物,在25个供试材料中共扩增出172条带,每条引物平均扩增条带数为17.2条,多态性条带169条,每条引物平均扩增多态性条带数为16.9条,多态性比例为98.26%;遗传相似系数值在0.51~0.87之间;在相似系数水平为0.604时,可将所有供试材料聚为三类。本研究构建的指纹图谱可用于猕猴桃种质的分类与鉴定,为种质资源的鉴定、分类、利用和杂交育种亲本的选配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60份丝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00对ISSR引物中筛选出12对引物,共扩增条带154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条带14条,多态性条带143条,非多态性条带11条。各个引物的多态性比例范围为50%~100%,多态性比例92.9%。结果表明,丝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高,同时也表明了ISSR分子标记能够很好的检测丝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通过聚类分析将60份丝瓜分为2大类,普通丝瓜和棱丝瓜。分别以0.646和0.718处为阈值,普通丝瓜和有棱根据瓜形分为短圆筒普通丝瓜、长圆筒普通丝瓜、短棍棒有棱丝瓜和长棍棒有棱丝瓜。  相似文献   

3.
烟草赤星病菌遗传多样性ISSR和RAPD标记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分离出的链格孢菌株用ISSR和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研究其遗传多样性,比较2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链格孢遗传分析中的优劣,为研究烟草赤星病菌遗传多样性及烟草抗病品种的培育奠定基础。采用ISSR和RAPD分子标记方法对来自不同地区的28份烟草赤星病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10个ISSR引物和10个RAPD引物;ISSR扩增出多态性条带112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6.82%,菌株间相似性系数为0.53~0.97;RAPD引物扩增出多态性条带70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1.39%,菌株间相似性系数为0.57~0.94。用SPSS 17.0 软件对2种标记遗传距离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2种分子标记结果呈显著正相关,表明2种分子标记方法都适合于烟草赤星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ISSR是一种多态性优于RAPD的标记技术。根据2种标记的结果,利用NTSYS软件按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发现烟草赤星病菌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差异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对所收集的55份福建茶树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扩增,并通过NTSYS-pc2.10e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7份福建茶树品种为材料,对50条通用引物进行筛选,得到多态性好、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15条。15条引物共扩增出213条条带,208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所占比率为97.65%。55份茶树资源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54~0.91之间,表明这55份茶树遗传背景差异较大。并根据ISSR扩增图谱构建了遗传聚类图,明确了各茶树品系与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茶树培育新品种奠定科学基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ISSR标记分析海南岛五节芒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7份来自海南不同地区的五节芒用ISSR标记分析,采用NTSYS-pc2.10y软件得到相似性系数后,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实验结果显示,从42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了6条合适的ISSR引物,利用这6条引物对7份五节芒材料进行扩增,一共扩增出107条带,不同引物扩增条带数15~22条不等,平均每条引物产生17.8条带,其中104条为多态性条带,占总条带数的97.2%。样品之间的相似系数(GS)在0.4673~0.8318之间,平均值为0.6816;遗传距离(GD)在0.1682~0.5327之间,平均值为0.3184。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的五节芒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ISSR标记方法适用于五节芒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合于百合种质资源ISSR标记研究的有效引物,利用58个ISSR引物,对百合属的卷丹、川百合、西伯利亚和索邦进行PCR扩增,共筛选出11条多态性丰富、条带清晰且可重复性好的有效引物,11条引物在4个样品中共扩增出125条DNA带,其中108条为多态性带,占总扩增带数的86.4%,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1.4条带.该研究结果为应用ISSR标记技术进行百合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品种分子鉴别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柳州融水县汪洞乡古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选取10个ISSR引物对87株柳州汪洞乡古茶树单株及4个对照茶树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10条引物共扩增出67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共64条,多态性比率达95.5%,每条引物扩增条带为5~9条,平均多态性条带6.4条。每条引物扩增条带的多态性为80%~100%,扩增条带大小在100~2 000 bp。供试样品的Jaccard相似系数在0.35~0.85之间,平均值为0.60。在相似系数0.6处可将全部91份样品划分为10大类群。本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该古茶树群体资源单株间的亲缘关系,可为该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
古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青  赵德刚  赵懿琛 《种子》2021,(5):7-14
为了解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古茶树的遗传多样性,本实验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145份古茶树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从100条ISSR通用引物中共筛选得到15条多态性好、可重复、扩增清晰的引物,利用筛选到的引物对供试的古茶树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15条引物共扩增出11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10条,平均多...  相似文献   

9.
ISSR在高粱属植物遗传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雪恩  陈沁  印丽萍  王伟 《作物学报》2008,34(8):1480-1483
以高粱、杂交高粱、甜高粱、苏丹草、黑高粱和假高粱6种不同高粱属植物为实验材料,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其遗传关系。结果表明,这6种高粱属植物在DNA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从110条ISSR引物中成功筛选到22条多态性高、稳定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出182条带,其中差异性条带153条,多态条带比率(PPB)为84.0%。基于遗传距离系数的Neighbor-Joining聚类分析可以将6种高粱分为两大组,相互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25。另外可以根据一些多态性高的引物所扩增得到的品种特异性条带区分所有不同高粱种,如引物IR89、IS16等。这些为研究高粱属植物的分类、鉴定和进化提供了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33份猕猴桃核心雄性种质材料进行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为猕猴桃品种鉴定及选育工作提供帮助,也为今后规范进行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猕猴桃SSR数据库中选取100对SSR引物,利用遗传背景差异大的4份猕猴桃雄性种质材料进行筛选,选出14对扩增条带清晰、具高多态性且重复性好的引物,对本研究供试的33份猕猴桃核心雄性材料进行扩增,利用8%聚丙烯酰胺凝胶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检测。筛选得到的14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71条条带,其中含有163条多态性条带,占95.32%。最少可以通过5对高多态性SSR引物即能将33份猕猴桃雄性种质材料全部区分开。这5对SSR引物共扩增出83条条带,多态性条带82条,占98.80%,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为1~12个,平均每对引物为16.6个。通过对33份猕猴桃雄性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发掘出猕猴桃雄性种质优异标记位点UDK96-035、UDK96-053、UDK96-040、Thr801、For13,可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