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蔬菜地膜覆盖及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杨书勇蔬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提高地温、保墒、护根、促进作物早熟增产的优点,增产幅度在30%左右,可使蔬菜提高5~10天上市。沈阳地区地膜覆盖主要应用于露地爱互、黄瓜、青椒(茄子)套栽旮兰及大棚黄瓜、茄子、善茄等蔬菜的...  相似文献   

2.
为后代留下一片净土──关于地膜回收机械化的几点思考尚达声(一)被誉为农业“白色革命”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八十年代引进新疆以来,以其显著的增产效益,吸引了广大农民。特别是地膜覆盖机问世之后,地膜覆盖植棉面积直线上升,并迅速向甜菜、玉米、蔬菜等作物的地...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是我国甜菜生产的重要基地,甜菜又是我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几年甜菜种植面积已达450多万亩。 近两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我省已广泛应用。地膜覆盖蔬菜、西瓜等十多种作物,已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但能否在甜菜种植上应用此项技术,国内外还都处于试验阶段。为了探讨甜菜地膜覆盖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黑龙江省农机局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站,1984年把机械覆膜甜菜  相似文献   

4.
地膜覆盖栽培机械化技术(续完)□张培增张建中六)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及其机具的发展1.膜侧播种技术及机具地膜覆盖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显示出较大的增产幅度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废旧地膜的回收难度较大,一般残留量约为30%,这不仅影响作物根系的生...  相似文献   

5.
地膜覆盖栽培机械化技术(续1)●张培增张建中(上接1997年第1期第19面)(二)地膜与地膜覆盖1.农业对地膜质量规格的要求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气候、土壤、耕作习惯、栽培方式异常复杂,加之不同作物、不同栽培目的以及不同的覆盖方法,对地膜的规格、强度、寿...  相似文献   

6.
半膜覆盖垄作沟灌是将土地平面修成垄沟交替形状,用地膜覆盖垄面,在垄上或垄侧种植作物,按照作物生长需水规律,将水浇灌在垄沟内(见图1)。该技术的操作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7.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七十年代引进我国以来,首先引起西北、东北地区的关注,在进行小面积试验示范的同时,黑龙江、辽宁、山西、新疆、北京、江苏等省(市)区陆续开发、研制了一批人力与机力地膜覆盖(播种)机具,为地膜覆盖播种技术的大面积推广铺平了道路。九十年代初该项技术已推广到全国近一半省(市)区,机械铺膜面积突破.1000万亩。进入“九五”之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进一步扩展到全国2/3以上的省(市)区,计装备大中型.地膜覆盖(播种)机7千多部,小型地膜覆盖(播种)机具5.7万部,机械铺膜面积达到2400多万亩,地膜覆盖…  相似文献   

8.
残膜回收机械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覆盖技术是黑龙江省重点推广的农业技术。据调查,黑龙江省每年地膜覆盖面积都在几万公顷以上,且种植的作物种类及面积在逐年增加。然而,随着覆膜面积的推广及覆膜年限的增长,不少地方出现了“白色污染”。因此,残膜回收已经政府的极大关注。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残膜回收的问题。针对目前国内研制的残膜回收机结构、性能特点及应用进行了阐述;讨论了影响残膜回收的因素;并对残膜回收机械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提高土壤温度,调节土壤水分,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作物中下部光照条件,减轻杂草滋生和病虫危害等作用,可促进作物早生快发提前成熟,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品质,增加种植效益。然而在地膜覆盖栽培中有做畦、镇压、喷洒除草剂、铺膜、压膜、培土等作业环节,若采用人工铺膜,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铺膜质量差,而使用地膜覆盖机械可一次完成上述多项作业,铺膜质量好,  相似文献   

10.
1998年,忻州地区实施地膜覆盖温饱工程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全区共覆盖11.13万hm2,比1997年新增1万hm2.新增各种铺膜机械344台,铺膜机保有量达到3115台工程田的作物呈现出长势兴旺、丰收在望的景象。忻州地区在实施地膜覆盖温饱工程中,实现了6个突破:①覆盖面积上有了新突破;②铺膜机械的应用推广上有了新突破;③在覆盖区域方面有了新突破,地膜覆盖的区域由低海拔区扩大到高海拔区,由旱坪地延伸到坡梁地,重点向空白村扩展;④在覆盖作物上有了新突破,由地膜覆盖种植玉米、高粱、瓜菜等少数作物扩展到覆盖种植谷子(小麦、土豆…  相似文献   

11.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引进我国以来,首先引起西北、东北地区的关注,在进行小面积试验示范的同时,黑龙江省也进行开发、研制了一批人力与机引地膜覆盖机具,为地膜覆盖播种技术的大面积推广铺平了道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该项技术已推广到全国近一半省份,机械铺膜面积突破1000万亩。进入“九五”之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进一步扩展到全国2/3以上的省份,机械化装备大中型地膜覆盖(播种)机7千多部,小型地膜覆盖(播种)机具5.7万部,地膜覆盖栽培的作物包括棉花、玉米、小麦、花生、瓜果、蔬菜等,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相似文献   

12.
地膜覆盖技术能提高地温,保墒保肥,改善水、肥、温度、光照等作物生长条件,早播早收,促进作物增产,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能减轻劳动强度,质量好,省时省工效率高,深受广大农民欢迎,在日益广泛的使用中用户应该了解使用注意事项和故障排除等知识。  相似文献   

13.
旋耕深松机在垦区的适应性及旋耕深松与深松、耙茬整地的对比试验于建军,黄双文(黑龙江省绥化农场管理局)在土壤基本耕作上,深松作业与传统的翻地相比,前者具有改善耕层结构、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提高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耐涝能力,以及增温放寒和减缓水土流失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农用残膜回收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发展概况地膜覆盖种植技术是大幅度提高作物单产水平的一项切实可行的新技术,在国内外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从50年代开始,逐步将铺膜种植技术应用于蔬菜及经济类作物。日本对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不仅研究早,而且普及快,应用作物种类多,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美、德、法等国家在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的研究及新覆盖材料的开发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如在覆盖材料的开发方面,既研究能改变地面覆盖小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农田保苗覆盖膜,又开发有加人杀菌剂的防病杀菌膜,还有遇水能分解的纤维素材料组成的多孔…  相似文献   

15.
1998年太原市小店区农机推广站,针对追肥作业中,化肥伤害作业者皮肤及肥量不易控制等问题,引进了LYJ型多功能追肥枪,在蔬菜、瓜果和玉米等作物种植中进行了试验,并获得了喜人的效果。1.追肥枪的功能不凡LYJ型多功能追肥枪与喷雾器配合使用,使液肥(化肥溶液)在作物根部扩散,能准确地定深、定量、定点施肥,其功能表现如下。(1)用途广,特别是在田间地膜覆盖作物的膜下追肥时,减少了化肥的挥发浪费,比传统追肥方法节肥40%,增产10%~20%。(2)可针对性防治作物根厂病虫害,效果好,无污染。(3)根下注水,起到了节水抗…  相似文献   

16.
残膜回收机械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前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70年代末引人我国以来,以其增温、保墒、抑制杂草生长、增加作物产量等显著特点,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已在我国许多省区迅速推广.新疆的地膜覆盖种植已有1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从蔬菜、棉花发展到玉米、甜菜、jJ‘麦等主要作物.1997年新疆地膜覆盖种植面积达到100多万hm’,其中棉花销股面积最大.但是.地膜覆盖栽培在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土地在到P重的残膜污染.众所周知,塑料花膜是高分子化合物.在土故中不能分解。如果不能有效地回收使用过的地膜,残存在土镇中的地膜会形成阻隔层,阻碍作物对…  相似文献   

17.
提高地温 在北方和南方高寒地区,采用地膜覆盖后,因地膜与地面之间形成微小空间,产生温室效应,能减少土壤中热量向大气中扩散,可使表土层的土壤温度提高3~6℃,增加作物生长期的积温,能促苗早发,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延长作物生长时间。  相似文献   

18.
地膜覆盖种植的优与忧通辽市农机局李展鹏地膜覆盖种植是农业生产的新技术,它特别适用于干旱、春寒、早秋霜、大风等自然灾害多的地区。地膜覆盖种植有利于土壤增温、保墒,为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近几年大面积推广已证明:地膜覆盖种植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有效...  相似文献   

19.
在国内适用于经济作物种植的多功能、系列化农机产品难以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山东华兴机械集团在引进韩国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了消化、吸收、改造.研制出TG4.8型田间管理机,该机具有根茎收获、旋耕、开沟、复土、地膜覆盖、起垄、锄草、喷雾。破碎等功能,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应用范围广。整机外形尺寸(mm)1880×860×1190整机质量(kg)195轮距(mm)最大860ffi,J\300离地间隙(lnl)180发动机型号DE350BGSTG4.8型田园管理机  相似文献   

20.
干旱是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常年遭遇的一种自然灾害,但遭遇干旱的时期不同,对农作物(以粮食为主)产量的影响也有显著差别。春季干旱虽然会影响农作物的正常播种和出苗,但是根据多年的气象形势,在春季作物播种时期,往往会有一定量的降雨,可以为作物播种出苗提供一定的水分;另外,由于华北地区常年冬春雨雪稀少,老农经过多年的实践,创造了“秋耕壮垡”、“早春耙耱保墒”、“浅耕踏墒”、“伏雨春用”等一系列保墒耕作措施,加上地膜覆盖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作物适时播种和正常出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