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是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和工作核心。围绕这一工作,为加强对管护站的管理监督,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近年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初步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监督机制。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区东北部,成立于1976年。1982年晋升为区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元月被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该保护区管理局内设秘书科、业务科、派出所三个职能科室,下设金石、漕江、高寨、九牛塘、塘洞、八角田、茨坪7个管护站(点),保护区管理局现有正式在编干部职工28人,合同制…  相似文献   

2.
张杰 《甘肃林业》2012,(5):47-47
2012年8月27日至9月3日,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研究员汪杰带队深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地带,开展保护区陆生野生动物调查。该项目为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多方筹措资金组织开展的自列项目,旨在全面掌握祁连  相似文献   

3.
一是要尽快完善保护区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建设。要尽快建立健全大青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理分局——保护管理站三级机构管理体系。要进一步加快《内蒙古大青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的制订和修改工作,力争早日出台,使保护区尽快走上依法治理轨道。同时,保护区管理局要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实行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公益事业型单位,业务归口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业局,是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为主,集自然保护、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公众教育、生态旅游和合理利用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公益型自然保护区。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独立法人单位,代表保护区依法行使区内林地、林木、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管理权。  相似文献   

5.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我省乃至我国西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维护方面都占居首要位置,可是它长期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与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发展。根据调研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12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以来,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紧紧围绕"以管护为主,积极造林,封山育林,综合培育森林,不断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水源涵养  相似文献   

7.
自然保护区的联合保护工作是协调自然保护区与周边地区的政府,居民,企事业单位之间关系,变孤立的保护为共同保护的有效措施,保护区必须积极主动地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联合保护是保护区主要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能够为保护区筹集大量资金,维持保护区基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自然保护事业的持续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可改善保护区与当地居民的关系,使其成为自然保护事业的拥护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文章分析了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管理与当地社区参与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当地社区关系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武男男 《中国林业》2013,(12):54-54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生态文明,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针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形势严峻的实际情况和国家林业局要求各地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执法专项行动安排部署.保护区管理局联合武警张掖市森林支队.近日在保护区辖区开展了森林防火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千里行大型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0.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该保护区始建于1958年,是一个以保护热带雨林、季雨林和保护亚洲象等珍稀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为保护好这片绿洲,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6年的科技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建立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西双版纳州政府正式批准建立"布  相似文献   

11.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是甘肃省面积最大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保护区,地跨天祝、肃南、古浪、凉州、永昌、山丹、民乐、甘州八县(区)。下设22个保护站,155个护林站(点),21个森林公安派出所,3个木材检查站,共有林业职工1466人。1988年,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以来,始终把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作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在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保护区周边分布着大量社区,保护区建设虽然有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但也限制了周边社区对保护区自然资源的依赖性,使得保护和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为缓和保护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矛盾,保护区管理局应不断明确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发展的相互影响,针对社区管理采取有效地措施,既能有效加强保护区建设,又能促进社区发展。基于此,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社区管理,提出了加强相应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现状及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现状及管理措施刘兴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林防火办公室)1保护区概况及森林防火现状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是我国著名的高大山系之一,跨越甘青两省。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河西走廊水源涵养林区,分布于...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我国保护区现状,指出吉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存在保护区管辖权及资源权属、湿地类型保护区水源补给、保护区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保护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保护区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保护区与社区共管模式、增加湿地类自然保护区水源补给、加大保护区依法保护工作及支持力度等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松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与重要的生态意义。文章介绍了保护区和周边社区经济概况,分析保护区建设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初,云南省南涧县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进一步做好保护工作,实施保护区界桩加密的工程.  相似文献   

17.
应用"3S"技术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乔木林面积、蓄积变化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建立以来,通过实施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工程,乔木林得到了逐步恢复,面积、蓄积量呈持续增加趋势。保护区乔木林类型以青海云杉林为主,祁连圆柏林次之,其他乔木林地占比很小。保护区建立以来,森林类型结构比例变化较小。提出了加强祁连山保护区乔木林保护与恢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金敏艳  袁虹 《中国林业》2011,(24):61-61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境内祁连山北坡中东段,地跨武威、金昌、张掖3市8县(区),主要分布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近年来,由于保护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未能正确处理资源、环境与人口的关系,导致保护区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保护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自1956年我国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中,一直遵循地方政府负担经费与保护区自筹的原则。随着自然保护区数量的迅速增长,以及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的自然保护区的资金保障办法已不能满足保护区管理与发展的需要,并已成为我国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效果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资金保障法规与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保护区资金保障所面临的问题,在借鉴国外自然保护区资金保障机制的基础上,探索我国保护区资金保障的新机制,以期为自然保护区法的立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资讯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成为云南省生态旅游亮点大山包于1994年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云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建立保护区时间最晚的一个保护区。为改变落后的局面,保护区管理局克服资金缺乏、人员不足的情况,创新思维,拓展工作空间,凭借保护区资源优势,先后与国际鹤类基金会、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师范大学、西南林学院等单位合作,建立科研平台,开展资源监测、科研和生态保护教育工作,并通过电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