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蛋种鸡不同产蛋阶段种蛋对孵化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择了4个不同产蛋阶段的鸡群,分别收集种蛋进行孵化。结果显示:不同产蛋阶段的种蛋与其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产蛋高峰期的种蛋孵化效果最优,高峰后期次之,再次为高峰前期,产蛋后期为最差。  相似文献   

2.
郭莉  杨光友 《畜禽业》2000,(11):30-31
本文分析了影响种蛋孵化率的主要因素,重点讨论了提高种蛋孵化率的几项技术措施:饲养高品质的种鸡、提供高品质种蛋、掌握先进的孵化技术和做好孵化场的综合卫生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3.
种蛋清洗消毒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丽军 《畜禽业》2004,(12):17-17
种蛋的清洗消毒可提高种蛋的孵化率,对种蛋进行消毒已列为现代化孵化过程中一项常规技术,现将目前常用的清洗消毒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雪松 《畜禽业》2004,(2):59-59
肉鹅由于种蛋的特殊结构,致使人工孵化率低,是生产中存在的一大难题。本文针对采用仿生孵禽温箱提高肉鹅蛋孵化率的技术问题谈几点体会。1仿生孵化箱的组成仿生孵化箱由立式圆型箱和卧式平型箱配套组成。在孵化前期肉鹅蛋自温低,将种蛋于立式圆型箱内孵化,利用圆型箱圆周与圆心  相似文献   

5.
蛋重对孵化失重雏鸭出生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明晖  刘晶莹 《畜禽业》2007,(10):83-84
以鸭种蛋实验才材料,通过孵化实验,研究了蛋重对雏鸭出生重的影响、种蛋孵化期失重率。结果表明,鸭种蛋孵化期间(24d)的失重率为11.11%,蛋重与雏鸭出生重呈较强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99。  相似文献   

6.
山东枣强马雪云、侯宗良等将新鲜种蛋和存放18℃、75%4d、8d和12d的种蛋同时入孵。在入孵的第2h、24h、48h和66h分别抽取4组存放不同天数的种蛋、测量蛋重丢失、蛋清PH值和蛋清厚度。结果表明:新鲜蛋清PH值在入孵后先迅速增加,至PH值为9时,变化缓慢,但最终表现新鲜蛋清PH值最低;入孵2h,新鲜蛋蛋清最厚,与贮存4d、8d和12d的种蛋比较,新鲜蛋的蛋清厚度在入孵后的前24h降低较快,贮存种蛋的蛋清厚度也逐渐下降,但下降缓慢,且贮存4d的蛋清厚度始终高于贮存8d、12d的种蛋;随着贮存和孵化时间的延长,种蛋重量丢失增加,直至趋向一致,即种蛋从种鸡产出至孵化结束,其蛋重丢失占种蛋重的百分比是一致的。新鲜蛋入孵24h的蛋清变化相当于种蛋在18℃,相对湿度75%环境下存放4d的变化,将新鲜蛋入孵,胚胎供养不足,死淘汰和弱雏率增大。而入孵前贮放4d的种蛋,其蛋清粘度和PH值变化刚好满足胚胎供养需要,孵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高元雄 《畜禽业》1999,(1):44-44
<正> 在正常的孵化条件下,平均21日龄的孵化种蛋应该孵化完全,除了孵化期间死亡的胚胎,都应破壳而出。但过于衰弱的雏鸡却无法破壳,这种类型的鸡胚称为啄壳不完全鸡胚。即使人工辅助出壳,也会很快死亡或生长发育不良。造成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种鸡营养不良或种蛋被污染,也有可能是在孵化过程中的操作管理不当,但最为常见的是由种鸡垂直传播的疾病造成的。通过对啄壳不完全鸡胚的解  相似文献   

8.
1 试验目的 用恒温和变温两种施温方式对樱桃谷鸭种蛋进行对照比较孵化,通过两种方式的平均失重率和不同批次种蛋(但龄相差不大)的受精蛋孵化率,得出种蛋平均失重率与受精蛋孵化率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9.
李进忠 《畜禽业》2000,(12):30-31
提高孵化率是孵化场的核心工作,除依靠孵化条件的实施外,主要受管理、室温和卫生制度影响。抓好孵化管理是孵化场行之有效的手段,保证孵化车间室温恒定和良好通风是基础保证,掌握影响孵化效果的各种因素以及诸多因素的相互关系,才能不断促进孵化成绩的提高。因此,不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无论是哪个季节中,必须保证有一个稳定的室内环境,使用一流的孵化设备,执行一个行之有效的生物安全制度,才能达到母雏商品率达45%的好成绩,最高可达47%。现根据十几年孵化经验,归纳以下几点,希望能引起同行注意: 1 选用来自健康种鸡群的种蛋   对于一个受精蛋来说,在产出后,除遗传特性固定外,在壳内生长为一只雏鸡,所需营养物质,只有在种蛋内获取,故而要选择全营养种蛋。首先选用来自健康种鸡群所产的种蛋。一是没有传染病的发生如:传染性支气管、禽流感、病毒性关节炎,脑脊髓炎。二是没有细菌垂直传播病发生如:白痢,败血和滑液囊霉形体,大肠肝菌,葡萄球菌。三是没有发生与抗体有关疾病如:马立克、法氏囊,淋巴白血病。四是没有营养方面缺乏症的发生。五是没有霉菌的感染和某一元素中毒性疾病的发生。其次,剔除血蛋、粪蛋、过大过小、沙皮以及畸形蛋和不符合本品种颜色的种蛋(一般受精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王从生 《畜禽业》2007,(6):35-35
<正>雏禽孵化在现代化养禽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的孵化率和好的雏禽质量,要靠抓好孵化各环节的管理才能取得。1影响种蛋孵化率的因素1.1种禽因素刚开产种禽所产种蛋孵化率较低,头2周一般只有50%左右。开产后约10周达到高峰,可达90% ̄95%。随禽龄  相似文献   

11.
陈方斌 《畜禽业》2000,(8):39-39
夏季由于环境气温较高,种鸭产蛋、种蛋受精和孵化成绩往往不够理想,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孵化出问题较多。但是,只要我们注意改善了一些影响种鸭孵化率的因素,可以避免损失或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2.
种蛋保存条件对孵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继荣 《畜禽业》2007,(1):7-11
在平均温度16.5℃,相对湿度75%的条件下,根据种蛋的保存时间(1~3d、4~6d、7~9d,10~12d)、放置方式(锐端向上、锐端向下)、翻蛋与否,将入孵蛋分为16个处理组,与大批量的种蛋同机孵化。实验结果表明:保存条件对种蛋孵化率起决定性影响,保存期1周内孵化率最佳,超过1周则孵化率明显下降。翻不翻蛋对种蛋孵化率的影响显著,但显著影响早期和中后期胚胎死亡率。放置方式对保存期在10d以内的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胚胎早期死亡率、胚胎中后期死亡率没有影响;种蛋保存期超过10d时,锐端向下存放可提高孵化率。  相似文献   

13.
刘亮  刘红波  刘保  王万里 《畜禽业》2002,(7):X047-X047
随着全球气候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气候逐渐变暖.在我国南方地区,往往会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给正常的孵化生产带来诸多不便.笔者和同事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取得了较好的夏季孵化效果,本文就高温高湿季节肉鸡种蛋在孵化中应注意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4.
刘玉弟  游有余  于恒发 《畜禽业》2002,(3):Y025-Y025
如何提高孵化率是孵化场的主要问题.引起孵化成绩不良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不外乎是种蛋质量不佳或孵化条件不合适两个方面所致.因此,我们通过在孵化过程中,对胚胎发育情况及死亡的原因进行观察与解剖等查出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从而来促进孵化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孵化机翻蛋角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禽类种蛋孵化率的高低。我国很多孵化机厂家生产的通用型孵化机只适合于鸡、鸭、鹅的孵化,但并不适用于番鸭的孵化,主要原因是番鸭种蛋蛋壳较厚、孵化期长,翻蛋角度要求大,而国产通用型孵化机翻蛋角度设置较小,只能翻到45°,所以翻蛋角度达不到番鸭孵化角度的要求,造成番鸭孵化率很低。采用自行设计的番鸭专用孵化机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其最大优点就是可以任意调节翻蛋角度,最大角度可调到90°,从而显著提高番鸭的孵化率。笔者于2016年5—8月在凯里市农丰养殖发展有限公司孵化场用国产通用型孵化机和自行设计的番鸭专用孵化机进行孵化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自行设计的番鸭专用孵化机的孵化率比通用型孵化机的孵化率高出74.7%,差异极其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6,(1)
以前,许多番鸭养殖户一般都是采用全自动孵化机进行种蛋孵化,由于受到孵化机翻蛋角度的限制,孵化效果都不太理想;目前有些养殖户改用了自制孵化机,自制孵化机的优点是可以任意调节翻蛋角度,最大角度可调节到90°,从而取得了非常理想孵化效果,受精蛋的孵化率保能保持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7,(7)
雉鸡又名山鸡(商品名),试验研究了中国雉鸡的种蛋蛋形指数、种蛋的重量以及颜色对孵化效果的影响。将雉鸡蛋形指数、蛋重各分为4个组,将雉鸡蛋色分为3个组,并进行孵化对比试验。试验统计结果对实际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苏从成  张秀 《畜禽业》2009,(8):8-10
通过对山东大蔡牧业集团有限公司种鸡场(2008年5月—2009年4月)孵化生产记录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汇总,对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3个指标进行相关统计分析,计算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发现: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的相关系数r=0.9223(P<0.01);种蛋受精率和健雏率的相关系数r=0.4097(P<0.05);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的相关系数为r=0.3980(P<0.05)。  相似文献   

19.
1 强弱分群关 由于种蛋和孵化技术等多种因素,雏鹅(0~30d)强弱差异较大,必须分开饲养,以免弱雏因吃食、运动迟钝而被挤死、压死、饿死.  相似文献   

20.
家鸡囊胚细胞微量DNA提取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取微量的家鸡囊胚细胞DNA应用于种蛋孵化前的PCR性别鉴定,本实验应用Chelex-100法、常规试剂提取法、DNA试剂盒提取法进行微量囊胚细胞的DNA提取,并应用W染色体性别鉴定引物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提取适合于PCR的模板,其中以Chelex-100法提取的效果最好,最小细胞数为10个,其次为常规试剂提取法和DNA试剂盒提取法,最小细胞数分别为50个和1200个。本研究对微量家鸡囊胚细胞DNA提取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摸索和改进,为家鸡种蛋孵化前性别鉴定技术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