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到炎热的夏季,蛋鸡拉稀的现象往往显著增多,不少养鸡专业户特别是初养专业户往往惊慌失措,无所适从,有病乱投医,抗菌、消炎药物用了不少,症状往往不见好转。其实看到蛋鸡拉稀不必急于用药,应首先观察一下蛋鸡精神是否正常,食欲是否减退,产蛋率是否下降,如果一切正常,这并不是病理性的拉稀,大多数是由如下原因造成的。1 生理上的原因 动物体内水分的排出主要是通过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来实现。而家禽的肺部紧贴于胸腔的肋骨上,所以通过呼吸排出的水分是十分有限的;而由于  相似文献   

2.
每到炎热的夏季,蛋鸡拉稀的现象往往显著增多,不少养鸡专业户特别是初养专业户往往惊慌失措,无所适从,有病乱投医,抗菌、消炎药物用了不少,症状往往不见好转。其实看到蛋鸡拉稀先不要急于用药,应首先观察一下蛋鸡精神是否正常,食欲是否减退,产蛋率是否下降,如果一切正常,这并不是病理性的拉稀,大多数是  相似文献   

3.
有的养鸡户一见蛋鸡拉稀就赶紧用药治疗。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先不要着急,而应观察鸡的精神是否不振,食欲是否减退,产蛋率是否下降。若一切正常,则有可能是下列因素引起,如果是下列原因引起,则没有必要用药。1生理因素动物体内的水分排出,主要通过呼吸、循环、泌尿三大系统来实现。鸡的肺紧贴于胸腔助骨上,通过呼吸排出的水分十分有限;鸡全身无汗腺而覆盖着羽毛,通过表皮也只能散发很少水分。因此,鸡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来排出体内的水分。但鸡的泌尿系统也仅有肾脏和输尿管,且与直肠直接相通,开口于泄殖腔,体内的多余水分只有…  相似文献   

4.
有的蛋鸡养殖户一见鸡拉稀就赶紧用药治疗。其实,遇到这种情况先不要着急,而应观察鸡的精神是否不振,食欲是否减退,产蛋率是否下降。若一切正常,则可能是下列因素引起的: 1.生理因素:动物体内的水分排出,主要是通过呼吸、循环、泌尿三大系统来实现的。鸡的肺紧贴于胸腔肋骨上,通过呼吸排出的水分十分有限;鸡全身无汗腺且覆盖着羽毛,通过表皮也只能散发很少水分。因此,鸡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来排除体内的水分。但鸡的泌尿系统仅有肾脏和输尿管,且与直肠直接相通,开口于泄殖腔,体内的多余水分只有与粪便一起排出,故粪便有时变稀也就不足为奇…  相似文献   

5.
夏季蛋鸡拉稀应慎用药物治疗张翠会刘忠琛阎思成(山东省胶州市畜牧局266300每到炎热的夏季,蛋鸡拉稀的现象往往显著增多,不少养鸡专业户特别是初养专业户治病心切,盲目投药,抗菌、消炎药物用了不少,症状却不见好转。其实看到蛋鸡拉稀先不要急于用药,应先观察...  相似文献   

6.
高温所带来的热应激常给家禽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这里介绍了几种可以减轻家禽热应激的矿物质。当环境温度超过 30℃时 ,可以考虑应用以下物质供家禽生产者参考使用 :1 碳酸氢钠  由于家禽没有汗腺 ,高温时只有通过增加呼吸道的水分蒸发来散热。当环境温度过高时 ,家禽呼吸率升高 ,肺通气量加大 ,从而增加呼吸道的水分散发 ,以此来保持体温的恒定。但这样却排出了大量的CO2 ,使血中CO2 结合量减少 ,pH值升高。这样家禽就发生呼吸性碱中毒 ,而NaHCO3 能增加血液中H+ 浓度 ,减轻呼吸性碱中毒对家禽的危害。炎热季节可给蛋鸡日…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走访养鸡专业户时,发现目前养鸡户中普遍存在蛋鸡脱肛问题,低的发病率为1-2%,高的达8%,严重影响产蛋,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一.发病原因 笔者经调查发现,引起脱肛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4种: 1.疾病引起脱肛 慢性(习惯性)拉稀性疾病均能引起脱肛。如鸡伤寒、慢性禽霍乱、禽副伤寒、长期喂霉变腐败饲料引起的消化道炎症、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发病后期等,这些病都能引起拉稀。拉稀后导致脱肛的原因有二:一是长期拉稀导致机体中气下陷肛门失禁而脱肛;二是病原微生物在其体内生长繁殖至肠管、输卵管及泄殖腔发生炎症,产蛋时,蛋排出困难,过度努责而引起脱肛。  相似文献   

8.
商品蛋鸡腹泻是蛋鸡饲养户最为头痛问题之一,不仅影响鸡的产蛋率及蛋壳品质,还会影响蛋鸡的健康及环境卫生,导致产蛋周期缩短,饲料转化效率降低,并发一些隐性疾病,给养殖户在饲养管理上造成很大麻烦,极大地影响蛋鸡饲养的经济效益。笔者在我市走访了十几个养鸡场,现将蛋鸡腹泻的原因综合分析如下,供广大养鸡户参考。1生理因素鸡体具特殊的生理结构,鸡体内的水分排出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1生理因素鸡体具特殊的生理结构,鸡体内的水分排出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来实现的,而鸡的泌尿系统与泄殖腔直接相通,体内多余水分只有经过泄殖腔与粪便一起排出,…  相似文献   

9.
海安县是江苏省蛋鸡饲养量较多的县之一,蛋鸡的规模化、集约化饲养已有十多年历史,1999年家禽全年饲养量达4193.15万羽,2000年家禽饲养量达4300万羽。专业户饲养的蛋鸡生产水平比其它地区较高,而成本相对较低,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这对活跃当前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养鸡生产中,由于客观条件如饲料、苗鸡、鸡蛋价格等因素,直接影响了蛋鸡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不能片面追求最高生产速度和水平,而是主张高效益养鸡,就目前蛋鸡市场来说,应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饲料是蛋鸡生产的物质基础,饲料成本占蛋鸡生产总成本…  相似文献   

10.
遇到蛋鸡拉稀,先不要盲目用药,而应观察其精神是否萎靡,食欲是否减退,产蛋是否下降?如果一切正常,就可能是下列因素引起的,不会导致蛋鸡发病,不必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
1下痢对家禽的危害家禽一旦发生拉稀、下痢症状,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就会大大降低,因此造成营养物质吸收不良,水分吸收受阻,而造成病禽营养不良、脱水、失盐  相似文献   

12.
我省专业户蛋鸡饲养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其饲养成本低,竞争力强,因此我省绝大部分蛋鸡是由农村专业户饲养。农村专业户饲养蛋鸡的水平参差不齐,在实际生产中还存有不少问题,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现将一些较为普遍性的技术问题提出,并加以分析讨论。1加强后...  相似文献   

13.
我国蛋鸡生产经历了城市郊区机械化养鸡、农村散户养鸡、专业户养鸡和规模户养鸡的发展历程,目前开始呈现大型集约化和规模化养鸡共同竞争发展的局面。90年代中期以前在国内蛋鸡饲养总量相对不足时,只要在蛋鸡饲养过程中不发生重大疫情,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然而.90年代后期以来,虽然在养鸡生产过程中推广了家禽育种、全价配合饲料和科学的禽病防治技术.蛋鸡生产效益并没能取得应有的生产效益。通过调查后,我们认为在目前情况下.蛋鸡饲养管理水平的落后是导致蛋鸡生产效益提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牛占东 《北方牧业》2006,(12):19-19
<正> 一、发病原因1、应激因素:是蛋鸡开产后拉稀的主要因素。(1)内源性的因素:蛋鸡开产后,机体由于生长发育,性成熟,内分泌变化造成很大的自身应激。(2)外源性因素:由于换料,光照的变化,防疫饲养管理,天气变化等也会造成一系列的应激反应。2、饲料因素:这是造成蛋鸡开产拉稀的重要因素。(1)饲料中蛋白质的突然增加。(2)饲料中钙磷等矿物质的突然增加。饲料中蛋白质和钙、磷的突然增加,会加重对肠道的刺激而引起拉稀,同时也会加重对肾脏的负担而出现拉稀。  相似文献   

15.
梁久梅 《北方牧业》2007,(13):17-17
<正>1生理因素动物体内的水分排出,主要是通过呼吸、循环、泌尿三大系统来实现的。鸡的肺紧贴于胸腔肋骨上,通过呼吸排出的水分十分有限;鸡全身无汗腺且覆盖着羽毛,通过表  相似文献   

16.
断喙对家禽行为的影响尤明珍译在当今养禽业中,断喙仍是人们争论的问题。毫无疑问,通过减少啄羽、啄肉等啄癖,断喙对生产者会有一定的经济优势。对笼养的中型杂交蛋鸡和生长期的肉仔鸡而言,断喙是否合理是很难说的,而在轻型杂交鸡多层笼养、密度高的情况下,家禽的啄...  相似文献   

17.
产蛋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易本驰(河南省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464000)大肠杆菌病常见于肉仔鸡,笼养蛋鸡多为隐性感染。1996年8~10月,信阳地区部分养鸡专业户所养的鸡相继发生笼养蛋鸡难产、高热、瘫痪、拉稀和突然死亡。病鸡多发生于23~28周龄的褐壳...  相似文献   

18.
接触家禽传种信息,绿壳蛋鸡占有相当比例。绿壳蛋鸡成为家禽生产的一个热点,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常规鸡蛋供过于求,养鸡户效益明显下降,不少人想寻求新的品种,饲养绿壳蛋鸡。但谁优谁劣,前景如何,一时拿不定主意。本人从事绿壳蛋鸡的选育与开发已有七、八年,对此自认为有一些了解,在此谈一些看法与建议,供有兴趣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引起初产蛋鸡水样腹泻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传染病、寄生虫、中毒病和非病原性等因素引起拉稀病,经常给广大蛋鸡养殖户效成很大经济损失。这里只着重介绍由非病原性因素所引发的初产蛋鸡水样拉稀病,以便广大养殖户对鸡非病原性拉稀病相关原因加以了解和预防,以减少此病发病率,提高养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现代集约化畜禽场的兴建,大量畜禽在有限的空间,饲养密度加大,尤其是养禽业,随着6层乃至8层层叠鸡笼的出现,饲养密度更大。鸡的呼吸频率快,呼吸特点是高速、大容量,急速喘气时可达200次/分钟。每年10月至次年3月,许多鸡场都发生了空气传播疾病,其原因就在于冬季为了保温而减少了通风换气量。因而鸡舍的通风是整个环境控制的关键所在。因为通过通风,可给鸡只补充新鲜空气,消除多余水分,排出多余热量,创造对鸡只舒适的气流,降低粉尘浓度,减少微生物感染家禽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