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依据已有文献,结合作者近8年来在江西的实地考察,对江西繁殖鸟类种类与区系组成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共有繁殖鸟类(留鸟和夏候鸟)255种,隶属17目58科。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39种。居留型方面,留鸟(72.55%)较夏候鸟(27.45%)多;区系方面,东洋界鸟类最多(59.61%),广布种次之(29.02%)。江西省几乎所有东洋界鸟类、多数广布种和少数古北界鸟类会留下繁殖,并更正了9种鸟类的居留型状况。繁殖鸟类中偏爱林地生境(81.18%)的物种最多,偏爱村庄农田生境(57.25%)的鸟类次之,绝大多数东洋界鸟类(92.11%)偏好林地生境,而古北界和广布种偏好的生境比较多样。  相似文献   

2.
南昌大学周边鸟类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2月~2009年2月,对南昌大学前湖校区鸟类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记录43种鸟类,其中留鸟30种,冬候鸟9种,夏候鸟4种。在鸟类区系类型上,东洋界鸟类26种,古北界鸟类8种,广布种9种。此次调查共考察了3种生境(灌丛、林区、湿地),其中灌丛鸟类有31种,林区有30种,湿地有26种。有10种鸟类在3种生境均有分布。3种生境微环境的差异是造成鸟类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的群落组成与多样性。【方法】于2021年,采用样线法对青云山保护区中林区、公路、村庄和水库4种生境的鸟类群落进行实地调查,同时访问调查本地居民和保护区工作人员、查阅保护区本底资料和科考报告,查找中国知网、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等有关记录。【结果】本研究共统计到鸟类17目51科168种。区系组成:东洋界103种,广布种40种,古北界25种。居留型组成:留鸟119种,候鸟43种(冬候鸟27种、夏候鸟16种),旅鸟6种。生态类型以鸣禽为主,食性组成以杂食性和食虫为主。鸟类优势种包括淡眉雀鹛Alcippe hueti、栗背短脚鹎Hemixos castanonotus、赤红山椒鸟Pericrocotus speciosus。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0种。不同生境鸟类的平均生物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林区、村庄、水库、公路。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村庄生境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3.24)、Pielou均匀度指数(0.61)最高;公路生境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7.34)最高;村庄和公路生境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0...  相似文献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鸟类多样性及栖息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2009年4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5种生境(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疏林灌丛群落、草坪)的鸟类组成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51种,隶属9目22科。其中,留鸟35种,夏候鸟15种,旅鸟1种。在鸟类区系类型上,古北界24种,东洋界15种,广布种12种。对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①阔叶林鸟类多样性指数(H=2.9632)和均匀度指数(J=0.7979)最高,草坪鸟类多样性指数(H=0.7889)和均匀度指数(J=0.3175)最低;②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相似性指数(Cs=0.7945)最高,草坪与针阔混交林的相似性(Cs=0.3182)最低。  相似文献   

5.
《山西农业科学》2016,(3):372-377
2013—2015年,对山西运城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共记录鸟类202种,隶属于17目52科,其中,古北界鸟类128种,东洋界14种,广布种60种,区系组成以古北界鸟类为主;该区有留鸟51种,夏候鸟55种,冬候鸟24种,旅鸟72种;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26种,山西省重点保护鸟类有13种。同以往调查相比,山西运城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灰鹤(Grus grus)的种群数量和越冬区有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海南椰林生态系统蝶类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特点,2016~2018年通过样线法对海南东郊、清澜地区椰林中的蝶类进行了调查,共发现蝶类物种9科56属87种,区系分析结果显示:东洋界特有种51种,占比58.6%;东洋界和澳新界共有种15种,占比17.2%;东洋界和古北界共有种11种,占比12.6%,其他区系仅有10种。表明海南椰林生态系统蝶类具有典型的东洋界特征,也具有一定的向澳新界和古北界过渡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7.
太白山北坡夏季鸟类区系组成及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10年夏季对太白山北坡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2目39科126种,其中雀形目95种(占75.4%),非雀形目鸟类31种(占24.6%).东洋界52种、古北界54种、广布型20种;留鸟84种、夏候鸟31种、旅鸟11种;中国特有种17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和省级重点保护鸟类13种,太白山是东洋界和古北界鸟类区系成分的交汇地.6种生境夏季鸟类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排序为:农田>人为干扰阔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各生境鸟类群落结构的相似性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调查了闽清黄楮林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种类和区系组成,记录到鸟类18目56科193种,按动物地理分布分东洋界种类113种(58.5%),古北界种类75种(38.9%),广布种5种(2.6%),按鸟类居留型分保护区有留鸟91种(47.2%),冬候鸟56种(29.0%),夏候鸟27种(14.0%),旅鸟19种(9.8%)。  相似文献   

9.
  目的  生物资源调查是保护区进行管理和保护的基础,对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鸟类资源调查分析,可提供目前鸟类群落状况,为鸟类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整合历史文献、进行鸟类专项调查和红外相机调查,分析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群落。  结果  共记录鸟类165种,隶属15目49科,主要为留鸟(56.36%)。群落优势种为灰眶雀鹛Alcippe morrisonia和红头长尾山雀Aegithalos concinnus。需重点保护的鸟类共有37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和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6种;列入IUCN物种红色名录的10种,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的18种。鸟类地理区系组成上兼具古北界和东洋界成分,但以东洋界(89种,53.94%)为主;121种繁殖鸟中,以东洋界种最多(69.42%);古北界种在旅鸟和冬候鸟中占比最多(分别为84.62%和100.00%)。  结论  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丰富,占浙江省鸟类物种数的30.00%以上;区系组成以东洋界为主,且有向古北界过渡特征。表4参13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日照市鸟类生态环境,以期更好的保护鸟类生境,于2016年3月,运用路线调查法,对付日照市疃河流域日照水库至付疃河口段,约20km范围内鸟的种类及数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49种鸟类中有古北界30种,广布种15种,东洋界4种,留鸟28种,夏候鸟10种,旅鸟15种,冬候鸟8种,旅鸟15种;整个付疃河流域鸟类生境良好,适宜上述鸟类生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雅安市区冬季水鸟进行系统统计与记录,分析城市化进程对水鸟时空分布的影响,为雅安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参考。【方法】2008年至2011年冬季,采用样线法对雅安市区冬季水鸟进行直接观察,记录物种、个体数量、生境、人为干扰等。【结果】记录水鸟7目11科44种,其中雁形目鸭科鸟类最为丰富,绿头鸭、斑嘴鸭、绿翅鸭、赤膀鸭及凤头潜鸭为优势物种。【结论】水鸟多样性在各个年度呈现相似的时间分布格局,但波动期与稳定期的共存表明雅安市区既是水鸟迁徙的中转地同时也是其越冬地。水鸟在不同生境中的分布差异则体现出滩涂、开阔水域、人为干扰对水鸟多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1月-2011年3月,采用样线和样点法相结合,对鄱阳湖流域非繁殖期鸟类种类及数量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3目36科106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0种.居留型方面,留鸟和冬候鸟最多,分别占鸟类物种总数的56.60%和35.85%.鸟类区系上,古北界种类最多,占41.51%;其次是东洋界鸟类,占32.08%.鸟类物种数1月份和3月份最多,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以12月份和3月份最高,以11月份和2月份最低.欧氏距离显示,修水段、龙虎山段和靖安段与其他河段的鸟类组成差异较大.宜黄段、耳口段和浮梁段的鸟类组成比较相近.研究结果表明,鸟类的相似度与各河段间隔的距离无关,而可能与当地的生境密切相关.鄱阳湖流域分布着一些濒危鸟类,然而人类活动如采砂、非法捕鱼等严重影响了这些鸟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建议降低人类活动强度,维持鄱阳湖流域鸟类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鸟类多样性现状和制定科学有效的栖息地保护管理对策,于2013年4~5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春季鸟类组成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7目20科43种,约占全国鸟类种数(1 319种)的3.26%,占宁夏鸟类种数(320种)的14.44%。在地理区划上,古北界鸟类32种,占该地区春季鸟类种数的74.42%;广布种类11种,占25.58%;未观测到东洋界鸟类。其中,留鸟30种,占69.77%;夏候鸟7种,占16.28%;冬候鸟3种,占6.98%;旅鸟2种,占4.65%;迷鸟1种,占2.33%。山地针叶林带出现的鸟类种类最多,有24种,其次是山地疏林草原带和山地草原带,分别有22种和13种,亚高山灌丛草甸带和湿地最少,仅见11种和7种。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春季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7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宝应湖水质状况。[方法]于2012年秋季和2013年春季对宝应湖水体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共采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28种,隶属3门6纲14科。其中,软体动物19种,占67.9%;节肢动物6种,占21.4%;环节动物3种,占10.7%;优势种为赤豆螺、纹沼螺、梨形环棱螺、铜锈环棱螺、中国圆田螺和长角涵螺;2012年秋季宝应湖水体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生物量明显高于2013年春季;湖体水质状况良好。[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宝应湖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水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1990-1992年和2006年10月至2008年9月,对昆明圆通山野生鸟类多样性进行样线和定点观测调查,共记录到野生鸟类59种,隶属于7目21科,其中留鸟39种,冬候鸟13种,夏候鸟7种,分别占记录野生鸟类总数的66.1%,22.0%和11.9%。其中,1990-1992年共记录了52种,2006-2008年记录了47种。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昆明圆通动物园内野生鸟类种群数量变化情况,探讨变化原因,提出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广西黔江弩滩段鸟类群落结构的组成特点及其多样性在不同生境和不同季节的变化特征,为后续系统开展广西河流生态系统鸟类群落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于2015年3月~2016年2月,分春、夏、秋、冬4个季节进行野外调查,在研究区域的固定样带及样点对各季节的鸟类种类、数量、空间分布及其活动情况等进行详细调查,并根据调查记录的鸟类种类、数量、生境状况等信息,计算各生境内鸟类的丰富度、优势度、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等指数.[结果]经野外调查,广西黔江弩滩段现场共记录到鸟类37种,隶属9目22科,其中留鸟24种(占64.9%)、冬候鸟8种(占21.6%)、夏候鸟2种(占5.4%)、旅鸟3种(占8.1%).鸟类群落的优势种(频率指数RB>10)为矶鹬、金腰燕、白鹡鸰、田鹨、红耳鹎、白头鹎和麻雀,其余为普通种或稀有种.在5种生境中,鸟类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均表现为林地生境>农田生境>河漫滩生境>河岸生境>江面生境.广西黔江弩滩段林地生境与农田生境的鸟类相似性指数最高,均为0.68;鸟类种类及数量的季节变化明显,表现为冬季的鸟类种类最多(35种)、夏季最少(26种),春季的鸟类数量最多(4394只)、夏季最少(2334只).[结论]广西黔江弩滩段鸟类群落结构特点为林鸟所占比例远高于水鸟,留鸟构成鸟类群落的主要成分,鸟类多样性的季节变化明显,以夏季鸟类的种类及数量最少.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将对广西黔江弩滩段河流湿地生境依赖性较强的水鸟产生较大影响,但不会对适应农田生境、林地生境的林鸟造成较大影响,库区生境难以吸引游禽栖息活动.  相似文献   

17.
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鸟类分布状况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1年 7月 13日至 8月 14日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了调查 ,共记录到鸟类 2 37种、2 7亚种 ,计 2 6 4种 (亚种 ) ,隶属 16目 41科 .新记录种 13种 .所有鸟类中 ,古北种 179种 (75 .5 3%) ,东洋种 13种 (5 .49%) ,广布种 45种 (18.99%) .从居留类型 (含亚种 )来看 :留鸟 12 0种 ,夏候鸟 75种 ,冬候鸟 4种 ,旅鸟 5 0种 ,繁殖鸟 (分布在本区 ,存在垂直迁徙等现象者 ) 15种 ;国家重点保护鸟类 7科 40种 .从组成上看 ,保护区鸟类组成以古北界成分最多 ,占有绝对优势 ,其次为广布种 ,东洋界种类较少 .  相似文献   

18.
2011年3~5月,对宁夏沙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记录鸟类160种,隶属于17目33科90属,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3种;夏候鸟、留鸟、旅鸟和冬候鸟构成该区鸟类的主体;鸭科、鹭科和鹬科为该区的优势科;区系组成以古北种为主,共43种.此外还对该保护区鸟类资源和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