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要“围绕中心城以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形成公园环”、“建设成为具有游憩功能的景观绿化带和生态保护带”,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和市民休闲游憩的需求,按照刘淇书记“要把100多平方公里绿地建设成为市民休闲游憩的大公园”的指示精神,  相似文献   

2.
日前,笔者来到占地1700亩的江苏省东海县湖西生态园,只见园区温室内百余种珍稀苗木青翠欲滴、花卉争奇斗艳。在东海,像湖西生态园这样大规模、高档次的生态旅游休闲庄园就有23个,总面积达5万亩,全县各个乡镇几乎都有分布。这些生态园串珠成线,连线成片,集花木栽培、旅游餐饮、观光休闲为一体.日渐成为东海乃至连云港市的“绿肺”,为市民和游客打造了一个“天然氧吧”和休闲场所。  相似文献   

3.
《绿化与生活》2011,(9):22-29
首都郊野公园建设概况 为适应首都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休闲需求,更好地继承和巩固绿隔地区绿化成果,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刘淇书记关于“要把100多平方公里绿地建成市民休闲游憩的大公园”的指示精神,  相似文献   

4.
<正>建设市民休闲森林公园,对改善区域气候,维护生态平衡,净化城市空气,打造宜居环境,提高市民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展示地域特色和生态文化,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意义重大。201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市民休闲森林公园建设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启动全区市民休闲森林公园建设。近期目标到2018年,全区每个市、县(区)建成一个集生态、休闲、景观、旅游为一体的高标准市民休闲森林公园。2015年,自治区林业厅按照自治区政府的安排部署,牢固树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  相似文献   

5.
本设计旨在为加强城市绿化生态环境建设,营造优美城市空间的同时,结合古运河自然人文景观,改善古运河两侧环境面貌,为市民提供休闲、健身的活动场所, 塑造“一带三脉”的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怀柔区秉承“果园服务市民休闲,果品服务饮食需求”的发展理念,在”提品质、显特色、抓观光“上下功夫,加快发展特色、优质、安全、高效果品产业.全面推动果树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7.
杨宁  王爽  毕鹏伟 《国土绿化》2023,(11):40-42
<正>山东省青岛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林长制为总抓手,扎实推进以太平山中央公园、浮山森林公园为代表的60个山体公园建设,着力打造民心工程、民生工程。目前,60个山体公园已完成整治并向市民开放,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新地标、“打卡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城市美誉度、吸引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
城市园林生态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为市民提供一个集生态环境教育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园林。  相似文献   

9.
城市园林生态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为市民提供一个集生态环境教育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园林。  相似文献   

10.
《绿化与生活》2013,(10):57-57
近日,北京市占地面积最大,自然河道风景最好的滨河森林公园——顺义新城滨河森林公园正式对外开放.为市民假期休闲游憩提供又一处绿色空间,满足了市民贴近自然、休闲观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重庆涪陵地区滨江景观设计项目是位于涪陵地区沿长江地带,是涪陵地区主要的景观带,沿线共1700余米,设计的概念主要基于地方特色、休闲和市民文化、商业氛围的塑造等几个方面展开。水资源对于一个城市是十分宝贵的生态资源,也是城市发展休闲和旅游业的重要空间,重庆涪陵地区滨江景观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倡导生态、休闲和市民文化,并且希望通过有限的材质与丰富的设计手法,营造一个体现地方特色和文化的休闲亲水空间。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对休闲、游憩、健身、自然科普和心灵净化也有了新追求。为应对市民休闲游憩及社会环境的生态需求,上海市政府提出建设本市郊野公园,探索休闲观光农业与景观旅游相结合的新模式,保持城市合理的空间结构,保护人文、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给居民提供一个近距离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的场所。  相似文献   

13.
城市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城市规划区内,林种为单一的风景林,承担着风景旅游、自然保护、市民休闲等多项职能,决定了城市国家森林公园经营方向的多样性、复杂性。本研究以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高分辨率遥感图像QuickBird为主要信息源,结合森林美学评价成果,以ArcGis9.0为空间分析平台,从生态功能、森林美学2个方面将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区划为山北森林游览区、自然保护区、山岳生态保护区、名胜古迹区、山南市民休闲区5个经营单位,从而有效地协调风景旅游、生态保护、市民休闲等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为城市国家森林公园的经营区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全国多省市震感明显。当日上海延中绿地、陆家嘴中心绿地都成为市民的“避难地”,重庆市园林局则将公园大门打开让群众疏散。突发的地震灾害让很多人意识到,公园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在灾难来临时保障群众安全的应急避难场地。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统计,北京城区目前已有29处公园、绿地具备了应急避难场所功能。他们被业内人士称为“防灾公园”。  相似文献   

15.
学会休闲     
又是一个“十一”黄金周。平日因忙于工作而无暇享受休闲生活的人们,此时都在盘算着如何度过这难得整整一周的休闲时光。然而,由于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原因,人们对“休闲”的理解却大相径庭。有人把休闲等同于吃、喝、玩、乐,用于满足自己的“七情六欲”;有人把休闲时间看作没有价  相似文献   

16.
情满樟乡     
江西安福县是一个著名的樟树之乡。进人安福,无论高山平地,城镇乡村,到处都是樟树,一棵棵,一丛丛,一片片,樟香阵阵,四季长青。经“二类资源”普查,安福全县共有散生樟树11万多棵,其中400年以上的就有8700多棵。不仅数量多,而且有很多生得古怪奇趣,使人叹为观?..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伴随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第三产业逐渐取代第二产业,工业遗址中的水塔、废弃铁轨、厂房等象征工业革命的建筑,不断被移除。而在城市工业废弃地改造过程中,如何适宜地将“场所精神”融入新生景观中去,达到“新”与“旧”的融合,是近年来景观设计时所关注的热点。结合“海绵城市”的理念,改造并利用工业遗址,在使工业遗址焕发生机的同时,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以中山市造船厂旧址为例,通过查阅工业遗址改造利用的相关设计案例,进行了后工业景观设计研究,旨在有效缓解人地矛盾,为市民提供一个集观赏、休闲、休憩、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工业遗址公园绿地。  相似文献   

18.
彭城广场位于江苏徐州城市中心,景观改造规划结合周围环境,突出“以人为本”思想,采用自然与规则相结合的设计手法,不完全对称的布局方式,将广场打造成一处环境优美、个性突出、具有徐州地域文化特色的绿色生态空间,成为集观光、聚会、休闲、娱乐活动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市民广场。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城市湖泊与市民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环境污染和生活压力使得市民的生态休闲需求日益强烈,地方政府有责任向公众提供有质量的生态休闲服务。以武汉东湖为研讨对象,论述了城市湖泊的休闲价值体现在生态观光、生态教育和文化体验方面,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关照市民休闲需求和发展生态休闲产品则是保障价值实现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青县环境现状进行分析,依据城市规划理论,在保留场地原景观的前提下,采用乡土景观的设计手法,对乡印公园进行设计,为市民创造一个亲切舒适的休闲环境,在此基础之上挖掘宣扬沧州青县文化,使人们的生活、游赏和文化紧密结合,以提高市民文化素质,体现青县的特色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