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指出了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南部罗山县境内,是一个以保护森林珍稀鸟类及其栖息地为主的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开展生态观鸟旅游始于1987年,其后随着公众亲近自然的迫切愿望和户外活动的需求,观鸟活动也应运而生、蓬勃发展,董寨保护区已是鸟友们向往的理想观鸟胜地。  相似文献   

2.
一、自然保护区建设基本情况 为了拯救珍稀濒危的生物物种,我省从1980年开始,选择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经林业部或省政府批准,先后建立了19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8年部分升国家级后合并为12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8个),总面积18.68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1.1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乡宝天曼、伏牛山、太行山猕猴和省级罗山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世界自然基金(WWF)优先保护及具  相似文献   

3.
以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了该保护区社区状况及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现状,探讨了社区活动行为的方式和时间上对白冠长尾雉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社区居民较多,增长明显,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低于河南省平均水平;并且,当地社区人为活动在活动方式、活动季节和活动时间上与白冠长尾雉存在一定影响或冲突。从政府对社区经济发展的支持、社区居民活动的规范管理和时间安排、薪柴砍伐和替代能源以及社区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高速公路的建设促进了我国经济水平的增长,但也消耗了大量的生态资源,尤其是在保护区内通过的路段,对野生动物可能造成不利的影响。通过样方调查法,评估穿越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京港澳公路对该地野生动物的影响。调查结果发现:公路建设前后,鸟类、兽类、两栖和爬行动物的物种数量无显著变化。在公路施工期和运行期,野生动物均可通过高架桥穿越公路。基于研究数据,未发现京港澳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保护区的野生动物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东武 《中国林业》2012,(18):47-47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是保护与管理的重点对象之一。由于祁连山复杂的地形地貌、多种多样的植被、多变化的气候等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物多样性。1987年10月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甘肃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区,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为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甘肃祁连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后,祁连山野生动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种群开始表现出回升的态势,特别是雪豹、马鹿、岩羊、蓝马鸡、豺等珍贵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回升。  相似文献   

6.
郝昕 《甘肃林业》2012,(4):20-21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2年,地处陇西黄土高原沟壑区,是以原始云杉林和马麝等野生动物为保护对象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也是距省会兰州市最近的一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29583.6公顷。其中:有林地9268.2公顷,疏林地533.3公顷,灌木林地15128.1公顷,未成林造林地316.6公顷,森林覆盖率81.55%。区内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脊椎动物16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2种,省级保护动物6种。马麝是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最具特色的野生动物,也是保护区唯一国家重点保护哺乳纲动物。昆虫  相似文献   

7.
资源保护     
鄂尔多斯市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鄂尔多斯市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于1999年6月2日,2004年7月6日经鄂尔多斯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由副科级晋升为副处级建制,隶属鄂尔多斯市林业局,编制5人。鄂尔多斯市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主要负责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相似文献   

8.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该保护区始建于1958年,是一个以保护热带雨林、季雨林和保护亚洲象等珍稀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为保护好这片绿洲,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6年的科技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建立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西双版纳州政府正式批准建立"布  相似文献   

9.
安徽天马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特点与保护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分析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特点、植被垂直分布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基础上,针对自然保护区类型,提出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建设目标、保护与管理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生物多样性公益诉讼保护基地”在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芒库管护站挂牌成立,标志着沧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走向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野生动物类型的中型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1.
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金丝猴为主的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地处周至县境内,位于秦岭北坡,总面积为56393公顷.  相似文献   

12.
为切实保证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质量,保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适当比重和合理布局,林业部最近提出具体要求: 一、林业系统所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必须是具有重点保护价值和重要国际影响的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或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分布区等类型之一的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必须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和重要动植物种,并具备健全的管理机构和较好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盘锦市西南,距市区30km,总面积8万hm2。1985年为市级自然保护区,1987年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丹顶鹤、白鹤等珍稀水涉禽和斑海豹等为主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  相似文献   

14.
《绿化与生活》2011,(6):54-55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系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直属事业单位,位于延庆县境内,地处太行山脉的军都山中。保护区成立于1985年。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66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87.65%,林木绿化率高达94.78%。  相似文献   

15.
自然保护区建设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止2005年8月,全省林业系统建立了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采取宣传教育,法制管理,科学研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等措施,在野生动物物种、种群、濒危野生动物和栖息环境等方面使野生动物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由于我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多数是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野生动物只是其中一项任务,存在重视不够、保护不利的问题。今后应继续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力度,深入开展科学考察和研究,充分发挥周边社区作用,努力争取保护资金。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灵山风景名胜区作为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在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了解风景名胜区的自然资源,不仅有助于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还有助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2015~2017年10月份,对河南灵山风景名胜区的秋季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记录到鸟类12目30科67种,包括雀形目鸟类47种和非雀形目鸟类20种。所调查到的鸟类以留鸟为主(55种),占82.1%。调查记录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6种。为了做好当地鸟类资源的保护,建议在开展旅游的同时应加强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理念的宣传,并开展长期鸟类监测以及时掌握鸟类资源变化,进而有效评估旅游活动对鸟类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7.
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一座天然的动植物资源宝库,也是河南特有野生动物种类资源最丰富的区域,发现记录脊椎动物245种,包括兽类52种、鸟类158种、爬行类24种、两栖类11种,隶属于27目72科。2019年,小秦岭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根据长期进行野生动物监测保护工作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就如何在监测与保护工作中对野生动物进行更好的管理科学化、法制化做出简要分析,与同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8.
陕西牛背梁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动物羚牛、林麝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山脉东段,总面积16418公顷。长期以来,林权移交工作一直困扰着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其中隶属柞水、长安行政区域的14565公顷国有林地林权移交工作一直未能妥善解决,成为制约保护区发展的瓶颈。去年以来,局领导班子抓住实施“六大工程”的历史机遇,在陕西省林业厅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厅领导的关怀支持下,上下互动,多方协调,使牛背梁保护区十几年未彻底解决的林权问题得以全面解决。推动林权移交工作有效开展林地权属管理是森林资源管理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区内的水源涵养林供给着甘肃省河西地区工农业用水和生严生活用水量的86.8%,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维系该地区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然保护区面积与野生动物空间需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保护区面积的大小可能对野生动物种群生存产生影响, 也给自然保护区管理带来困难。由于我国自然保护区面积规划还没有一个十分可行的依据, 迫切需要对如何科学确定自然保护区面积的问题进行研究, 如今这也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研究中一个重要问题。文中简要回顾了自然保护区面积确定的研究进展, 分析了自然保护区面积与野生动物空间需求的关系; 归纳总结了野生动物的空间需求及其类型, 并分析了影响不同类型需求空间的因子和确定方法; 最后, 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面积的现状, 提出了依据保护目标种实际需要的空间大小来确定野生动物类自然保护区面积的方法, 以期为自然保护区面积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