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杨永祥 《中国林业》2014,(11):56-56
又是一年育苗播种造林的季节,为培育优质造林苗木.提升林场造林质量,河北省塞罕坝大唤起林场按照“良种引育科学管理”的思路,落实举措,大力培育优质造林茼木,确保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吴锋  李红连 《中国林业》2010,(20):32-33
始建于1962年的大唤起林场,位于河北省北部承德围场县,总经营面积28.78万亩。近年来,大唤起林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按照“严格保护,求实创新,严细管理,构建和谐”的原则,抓住重点,夯实基础,强化措施,开拓进取,全场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使林场建设和经营管理取得显著成效,连续多年被总场评为实绩突出单位。  相似文献   

3.
赤峰市红山区城郊林场是内蒙古国有林场的先进典型,始建于1954年。多年来,实现了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流失造林向多树种、多结构、多层次、高效益人工造林的转变,实现了由单一产业向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转变。目前,城郊林场营林面积4340hm(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6%,活立木蓄积量64000m3(立方米)。一、发展林业资源,增强林业发展后劲城郊林场的经营用地环绕赤峰市区,象一个绿色的花环把中心城区镶嵌在绿树之中。“九五”期间,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为落实朱总理批示,实现生态建设跨世纪可持续发展,将生态建设确定为赤峰市的基本市…  相似文献   

4.
塞罕坝的生态建设历程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自1962年建场至1982年属造林为主阶段;自1983年至今属经营为主、造林为辅阶段。多年来累积营造人工林保存面积达5.73万公顷;累积经营抚育森林和封山育林面积达14余万公顷次,累计治理和消灭沙荒面积6万公顷。科学的人工造林和集约经营使林场的森林资源总量发生了质变和量变,生态体系建设成绩斐然。统计分析林场历次经理调查数据主要因子,直观地反映了林场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见附表)。  相似文献   

5.
"十五"以来,广西不少国有林场特别是区直林场除在场内发展速丰林外,利用林场的技术、管理和资金优势,在场界外通过多种方式面向周边市县租赁林地积极营造速丰桉,发展势头迅猛。经过十多年的种植,林场经营的森林资源成倍增长,呈现一定的规模;同时,场外租赁造林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黄冕林场发展对外造林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以期为解决对外造林中面临的问题,为促进林场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12年,国营苍梧县天洪岭林场在梧州市委、市政府和苍梧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两大主题,紧跟林业发展新形势,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抢抓机遇、开拓进取,以林业工程项目建设为依托,大力抓好林业科技,有效推进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积极开展森林经营,努力打造森林经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嘎仙沟经营林场自然、经济、资源、市场、科技条件及兴安落叶松林分质量,按照《主要针叶造林树种子代遗传测定技术》、《主要针叶造林树种种子园营建技术》的要求,在完成嘎仙沟经营林场兴安落叶松林良种基地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提出良种基地的工程布局、技术设计及种子园的经营管理措施,对兴安落叶松林良种基地建设工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春风 《中国林业》2014,(18):32-33
始建于1962年的大唤起林场,是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的6个下属林场之一,30多万亩的经营面积在河北省140个国有林场中排在前列,其资源总量遥居榜首。近年来,大唤起林场积极应对林区安全稳定、松杆滞销、经济危机等诸多压力与挑战,凭借“艰苦创业、勤俭建场、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塞罕坝精神,发挥自身的优势,紧紧围绕“以资源管护保安全、科学营造促双增,大力构建林业生态体系”的工作目标,坚持资源管沪与森林防火的有机结合,保障生态资源安全,有力推进了林区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西山嘴林场实行股份制造林的调查崔振荣,陈峰巴盟乌拉特前旗西山嘴林场位于西山嘴镇城郊,地理位置优越。林场经营面积2.79万亩,职工237人。自改革开放以来,林场积极探索、寻找致富之路,使林场走出困境,去年底以来,林场领导认真总结自身的优势,广开思路,大...  相似文献   

10.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坝上地区,林场累积营造人工林的保存面积达5.7万公顷;累积经营抚育森林和封山育林面积达14万公顷,累计治理和消灭沙荒面积6万公顷。科学的人工造林和集约经营使林场的森林资源总量发生了量变和质变。一、建设成就与经验探析源于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创业精神。1962年建场后,几代务林人发扬"勤俭建场、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的塞罕  相似文献   

11.
王春风 《中国林业》2011,(14):20-21
大唤起林场是塞北"绿色明珠"塞罕坝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河北省木兰围场北部、塞罕坝南端,始建于1962年。林场总经营面积28.78万亩,森林覆盖率82.1%。建场近50年来,大唤起林场几代务林人传承"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塞罕坝精神,在昔日的荒原上营造起10余万亩林海,为现代林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林场连续5年被评为实绩突出单位,多次被评为造林拨交、有害生物防治先进单位、红旗苗圃,还被授予"森林草原防火先进单位"、"优秀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相似文献   

12.
韦斌 《广西林业》2012,(8):33-33
2012年8月9日,崇左市委书记赵乐秦在东门林场林木种苗培育和产业发展调研时提出了四点要求。 一要依托种质优势,做大做强林场场外造林。在林场现已取得场外造林发展良好基础上,做好“种苗”文章,以优质苗木提高单产,以优质苗木提高效益,以苗木优势提升场外造林竞争力,为地方森林资源培育树立典范。  相似文献   

13.
《广西林业》2012,(8):I0016-I0017
广西国有六万林场始建于1951年,总场位于广西玉林市。林场场内经营面积22.88万亩,场外租地造林面积18万亩,全场森林活立木蓄积量129.1万m3+,森林覆盖率达87.2%。林场内设11个科室,下设8个营林分场和1个林科所。成立了南宁市帝旺村木业有限公司、广西万绿木业有限公司、广西八万益林业有限公司等三个有限公司。2011年底资产总额8.0亿元,林业总产值5.4亿元,经营收入2.1亿元,净利润3200万元。"十二五"期间,六万林场坚持"营林为本、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办场方针,秉承"崇尚尊严、科学发展、肩负使命、优质为荣"的发展理念,发扬"团结、勤俭、求实、创新、廉洁、高效"的团队精神,围绕建设富民强场一个战略目  相似文献   

14.
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的八仙筒林场是一个有50多年历史的老场。林场总经营面积13.8万亩,现有职工308名,总人口696人。随着林业改革和生态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面对着恶劣的生态环境,八仙筒林场坚持造林治沙不动摇,坚持生态经济建设不动摇,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创业、拼搏进取,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丰硕的成果。2002年林场职工人均收入达到7800元,今年将突破8000元,创建出沙区生态经济的发展之路。八仙筒林场的生态建设事业起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由于长期单一的采伐经营方式,使资源濒于枯竭,迫使林场实现了从砍伐到建设的经营思路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5.
图面材料具有直观性强,信息量开阔,通俗易于接受和使用的优点,鉴于此,本文根据樟岭林场土壤调查材料,编制了樟岭林场土壤系列图,此图可为本场更新方式的选择,造林树种的选择,造林密度的确定,土壤改良地的选择制定科学而又符合实际的造林计划,对种子采集,育苗以及为计划预测等林业经营活动提供科学依据,为拓宽森林资源调查邻城开辟了新的渠道。  相似文献   

16.
运用系统工程分析的观点对塞罕坝林场今后的荒山造林对策进行了探讨。指出应大力开发灌木树种,减少乔木树种造林比重,科学改进整地方式,培育切根苗造林,以及开展封山育林等。  相似文献   

17.
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生产发展后劲是突泉县广大干部群众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一、突泉县生态建设情况多年来,县委、政府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治山造林,以林护农,以林促牧,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大搞生态建设。全县总土地面积733.5万亩,其中林地面积达2111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5.5%。  相似文献   

18.
杨树局五旗林场广灵山造林区高寒干旱,土壤瘠薄,植被稀少,是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较大的生态脆弱区。从2016年起,五旗林场选用乡土先锋树种,采取适度规格整地、良种壮苗栽植、覆盖保墒等集约化造林技术,探索形成一条成本低、效果好、可复制的技术模式,为半干旱石质山区造林质量提升找到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杉木良种造林成本与效益对比分析龚毅红(四川省林木种苗站本文根据1996年全省林木良种基地普查报告中,洪雅林场、珙县恒丰、泸县林场三个杉木种子园普查材料1993年~1995年的数据,分析得出种子园种子直接生产成本为61.35元/kg,使用良种造林增加成...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在完成造林绿化后,部分林场不能顺利转到高效林业发展方向上来,从而使林场效益下降、经营风险承受能力降低。因此,做好林场森林分类经营、提高商品林经济效益、对生态公益林实施有效的经营和保护成为当前林场生产经营中的重要课题。一、森林分类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分类经营与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林地资源的稀缺性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