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旱作农业研究中心的邀请,以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谢洪钧站长为团长的保护性耕作考察团一行10人,于2003年月11月7日到11月20日赴澳大利亚进行了农业及保护性耕作专题考察。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农业部、昆士兰大学等有关部门的精心安排下,先后深入到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耕作,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从1992年寿阳县被确定为中国一澳大利亚国际合作项目春玉米保护性耕作试验区以来,历经10多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节本增效、促进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先进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和保护性耕作情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兰 《四川农机》2001,(2):20-21
2000年夏天,笔者随中国农业部考察团前往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 15天的旱作节水及保护性耕作农业专题考察。在澳农林渔业部工作人员的安排和陪同下,考察团参观访问了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可持续农业灌溉研究院、农业大学、农机生产企业和农场。现将本人在澳的所见所闻作一个初略的介绍。   一、澳大利亚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状   澳大利亚全国具备灌溉条件的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 15%,其余为旱作农业区。为了充分利用土壤水份和提高土壤对降水的利用,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澳大利亚的…  相似文献   

4.
固定道保护性农业技术集保护性耕作、垄作栽培、固定道和沟灌技术为一体,通过上述技术组装配套应用,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综合性农业耕作模式和农业机械化生产体系。以期达到降低水资源消耗,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目前已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农业发达国家及地区广泛推广应用(雨养旱作区或灌溉地区)。据国外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5.
●1992年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和中国农业大学农业专家考察山西省旱地农业发展情况时,提出在山西进行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研究。●1995年保护性耕作项目研究成果通过中国农业部和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的评估和验收。●1996年项目正式起动。开始在全省试验、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2001年-2002年山西保护性耕作项目研究先后荣获山西省、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农业部在山西省临汾市、长治市召开保护性耕作现场会。会后温家宝总理、李岚清副总理先后对项目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要在全国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农业。●2003年,山西…  相似文献   

6.
保护性耕作是农牧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效果以及在农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出发,分析了保护性耕作与风沙源治理,水土保持等农业生态建设的关系,提出了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看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11月26日—28日,澳大利亚农业专家、昆士兰大学教授杰夫.士伯格在山西省泽州、尧都、祁县等地考察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项目建设情况。杰夫.士伯格教授1992年受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委派,率领研究团队与中国农业大学、山西省农机局合作,在山西省开展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该研究项目主要是引进国外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结合山西省农业生产实际,探索发展保护性耕作的经验。经过中外专家和试验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项目研究工作取得了成功。1995年澳国际农业研究中心组织中外专家对这一项目成果进行了评估,专家们认为该项目成果显著,应扩大区域,逐步  相似文献   

8.
一、保护性耕作固定道作业基本进展 澳大利亚经过十多年的保护性耕作同定道作业(Conmlled Traffic Farming.CTF)技术研究和技术装备试验,在全澳农业带产生了巨大的技术变革十年前.保护性耕作固定道作业技术作为独特的技术思路,至今已成为清晰的革新技术路线,引入农场就可以有效实施.至2005年,尽管只有100万hm^2,10%的澳大利亚农场使用这项技术,但越来越多的农场主认识到其利益的长期保障必需建立在维系经济和环境两者协调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9.
保护性耕作作为一种全新的农业耕作方式,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保持农业可持继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农业部将保护性耕作列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保护性耕作的演变、作用、效益和存在的问题几方面阐述了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彰武县干旱少雨,为实现农业与生态协调发展,重点推广了保护性耕作技术。阐述了彰武县保护性耕作模式及应用效果,提出了推进彰武县保护性耕作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耕作,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从1992年寿阳县被确定为中国-澳大利亚国际合作项目春玉米保护性耕作试验区以来,历经10多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是保护生态  相似文献   

12.
2009年7月,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刘恒新副司长一行5人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保护性耕作技术交流专题考察。在澳大利亚农林渔业部的安排及相关人员的陪同下,考察团先后到达西澳大利亚、昆士兰和新南威尔士三个州,走访了3个农业管理部门、4个科研机构、8个农场、2个行业协会、3个农业培训学院和5个农机生产销售企业,分别与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就保护性耕作情况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是在农业机化实现较早的西方国家先产生的。20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黑色风暴”,给农业和农民生活来了严重灾难和影响。从沙尘暴的教训中反思,人们结出了传统耕翻存在的问题。随之以保水、保土为目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开始研究发展起来。从20世纪40代开始,澳大利亚、加拿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的保护性耕作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的保护性耕作农业□韩战省澳大利亚水资源非常缺乏,农作物生长主要依靠天然降雨,因天然降雨时间集中,且多暴雨,强度大,故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在过去的40年,由于传统方式过度耕作,加大了水土流失速度,在昆士兰州达林趟的一些地区,土层厚度仅有100mm...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业生产向现代化、自动化发展,传统耕作与播种的模式显现出诸多弊端,土壤退化、环境污染成为影响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农业生产的新理念,能有效优化农业耕地条件,促进地力恢复。从保护性耕作的应用现状与特征出发,分析了保护性耕作的应用要点与优势,介绍了保护性耕作的实施流程与注意事项,对保护性耕作的应用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萨斯彻温省保护性耕作技术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加拿大萨斯彻温省考察保护性耕作技术,了解了该省农业概部,保护性耕作的试验情况和实施效果,总结出保护性耕作作具有的综合效益,并根据考察免耕播种机作业及相关技术特征,提出了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应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邀请。2007年5月20—22日。澳大利亚查尔斯·思达特大学的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专家约翰·布拉克威尔教授、苏·肯德尔教授一行,在四川省农科院任光俊副院长、郑家国研究员、汤永禄研究员、四川省农机局科教处程少兰处长、四川省农机研究设计院谢祖琪总工程师等陪同下.就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与保护性农业技术发展情况来四川进行了考察与交流。  相似文献   

18.
为改变目前旱作农业难以持续发展的局面,保护生态环境,旱地采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已成为共识.目前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旱作农业大国,多数农田已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我国旱地耕作方式的研究,10多年来有向少耕、覆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55,自引:4,他引:51  
介绍了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山西省引进澳大利亚保护性耕作技术开展研究、示范和推广的情况,列举了6种常用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改变目前旱作农业难以持续发展的局面,保护生态环境,旱地采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已成为共识。目前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旱作农业大国,多数农田已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我国旱地耕作方式的研究,10多年来有向少耕、覆盖发展的趋势。如中国农业大学的“减耕覆盖耕作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