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性诱剂对主害代棉铃虫的诱杀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性诱剂诱杀江苏沿海地区三、四代棉铃虫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 ,每 0 .1 3 4公顷棉田放置 1个诱芯盆的诱蛾效果较好且经济 ,与相同面积棉田内插放 40个树枝把的诱蛾效应比较 ,前者所诱雄蛾量增加 3 6.3 1 %~ 45 .5 9% ,雌蛾交配率下降 3 5 .64 %~ 44 .75 % ,田间落卵量降低 9.90 %~ 1 5 .0 5 % ,幼虫量减少 7.69%~ 1 2 .3 6% ,蕾铃被害量下降 4.49%。室内的性比试验证实 ,棉铃虫雌蛾的产卵量与群体中雌蛾的性比比例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性信息素在棉铃虫预测预报与诱杀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 ,系统研究了性信息素在棉铃虫预测预报与诱杀防治中的作用。小面积测报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产的性信息素诱芯与英国进口诱芯的诱蛾效果相当 ,明显优于江苏省金坛激素所的诱芯 ;性信息素对1、2代棉铃虫的诱蛾效果优于树枝把 ,对主要危害世代 3、4代的诱蛾效果低于树枝把 ;田间系统查虫查卵的趋势和发生量拟合度验证了上述结果。但当大面积棉田连片使用性信息素时 ,诱蛾效果与小面积测报效果有较大的差别。在 3、4代棉铃虫的蛾峰期 ,每 0 .13 4hm2 棉田放置 1个诱芯盆 ,当性信息素区田间蛾量急增进入盛发期时 ,田间卵量同时进入盛发期 ;当性信息素诱盆蛾量累计为全代蛾量 40 %和 80 %时 ,当天或第 2天田间累计卵量也达到全代卵量的 40 %和 80 %。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 :在 3、4代棉铃虫的蛾峰期 ,每 0 .13 4hm2 棉田放置 1个诱芯盆 ,诱蛾效果较好且经济 ;与相同面积棉田内插放 40个树枝把的诱蛾效果比较 ,前者所诱棉田的雄蛾量降低 1.3 6~ 1.45倍 ,雌蛾交配率下降 3 5 .68%~ 44 .75 % ,落卵量减少 9.90 %~ 17.80 % ,幼虫量减少12 .3 6% ,蕾铃被害量下降 4.49%~ 10 %。  相似文献   

3.
福建柏幼林施肥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福建柏幼林对肥料反应敏感 ,施肥后树高生长增益 1 6.1 9%~ 3 7.41 % ,胸径增益 1 6.3 5 %~ 3 8.99% ,肥效指数达到 1 .5 7~ 2 .65 ;根的生物量增加了 49.2 %~ 1 3 6.8% ,茎的生物量增加了 5 6.6%~ 1 63 .2 % ,枝的生物量增加了 42 .8%~ 1 1 5 .6% ,叶的生物量增加了 3 0 .3 %~ 76.8% ,全树生物量增加了 44.3 %~ 1 2 1 .8% ;叶绿素a含量增加了 7.5 %~ 1 79.9% ,叶绿素b含量增加了 4.7%~ 1 2 0 .8% ,叶绿素a b含量增加 6.7%~1 62 .5 %。施肥效果最佳的处理是N10 0 P2 0 0 K50 、N10 0 P10 0 和P2 0 0 ,南方地区林地土壤缺磷 ,福建柏幼林施肥应以施磷肥为主 ,幼林前期施肥量以 2 0 0 g·株-1为佳 ,N对叶绿素的合成起主导作用 ,配合施N肥对促进生长、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提高效果更佳 ;南方地区比较富K ,因此不必施K肥。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接虫试验 ,得出转Bt基因棉田棉铃虫百株 3龄幼虫量 (x)或其对数A =ln(x +1) ,与棉铃虫为害造成的棉花产量损失率 (y)之间呈抛物线关系 ;2、3、4代的定量公式分别为 :y =2 .3 464A2 -7.42 41A -0 .3 5 3 5 ,y =0 .0 0 18x2 +0 .0 80 7x -0 .673 4,y =1.64 60A2 -3 .5 668A +0 .0 12 4。按目前淮北棉区转Bt基因棉的产量、价格、棉铃虫防治成本、效果等 ,计算出转Bt基因棉田2、3、4代棉铃虫的防治指标分别为百株 3龄幼虫 2 6、13~ 15和 10头。同时表明 ,转Bt基因棉可通过增加秋桃数量来补偿棉铃虫危害 ,其对 2、3代棉铃虫具有一定抗性 ,对 4代棉铃虫的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李丽  李永亮  胡志明  段燕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143-16144,16154
[目的]探究利用性信息素和杀虫灯诱杀控制烟草害虫的效果。[方法]通过性信息素不同基质诱芯和佳多杀虫灯对云南保山腾冲烟区烟草斜纹夜蛾(Spodoptern litura)、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3种害虫进行了田间诱杀对比试验,并对防治成本进行了评价。[结果]使用昆虫性信息素和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棉铃虫具有一定效果,其中使用性信息素诱捕器的诱杀效果明显优于杀虫灯,性信息素中PVC基质诱芯诱杀害虫的性能优于橡胶基质诱芯,以对斜纹夜蛾的诱捕能力最强、控制作用持续、效果显著;不同放置密度、高度诱捕器对斜纹夜蛾、棉铃虫的诱杀效果有差异,悬挂高度以距离地面100~150 cm较佳;从成本控制来看,单位面积内以低密度区的成本最低,比常规用药区减少44%以上。[结论]利用性信息素和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棉铃虫等害虫具有经济、安全、高效的特点,是一项绿色环保的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具有大面积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棉花喷施丰满乐液肥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豫东潮土区皮棉产量水平 1 0 5 0kg/hm2 以上的生产条件下 ,于棉花现蕾以后至花铃期喷施 1 .2 5 %的丰满乐液肥 1~ 4次 ,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 ,株高降低 1 1 .3~ 1 3 .4cm ,茎粗平均增加 0 .85mm ,单株有效果枝增加 0 .1~ 2 .0个 ,单株成铃数平均增加 1 .2个 ,蕾铃脱落率降低 1 2 %~ 1 5 .2 % ;皮棉增产 1 96.5~3 46.5kg/hm2 ,增产幅度为 1 8.6%~ 3 2 .8% (平均 2 5 .3 % ) ;产值增加 1 95 0~ 3 45 0元 /hm2 。试验结果还表明 ,喷施 3次丰满乐增产效果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小麦壮安灵拌种可降低株高 ,促进分蘖和叶片的生长发育。壮安灵拌种后小麦穗数增加 0 .9× 10 4~ 2 .7× 10 4个 /6 6 7m2 ,穗粒数增加 0 .3~ 0 .8粒 ,千粒重也增加了 0 .8~ 2 .0g ,增产幅度达到 7.77%~ 14 .19% ,其中处理 1(2g对水 0 .5kg拌 10kg种子 )增产效果最好 ,增收 4 5 .2~ 6 4 .1元 /6 6 7m2 ,实现净利润 4 2 .8~ 6 1.7元 /6 6 7m2 ,但处理 2 (1g对水 0 .5kg拌 10kg种子 )的产投比较高  相似文献   

8.
烟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对棉铃虫的毒力生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HelicoverpaassultPolyhedrosisVirus,简称 (HaNPV)对烟青虫 3龄幼虫毒力测定的基础上 ,用HaNPV 1× 10 2 ~ 1× 10 6PIB/ml 5种多角体浓度感染棉铃虫 3龄幼虫 ,测得浓度与死亡率得回归直线方程式y =3.2 7+ 0 .5 4x ,LC5 0 为 15 98PIB/ml,95 %置信界限为 6 5 0~ 392 9PIB/ml。 5种浓度的LT5 0 为 9.7、9.1、7.8、6 .9和 6 .1d。结果表明该毒株除对宿主烟青虫毒力强外 ,对棉铃虫能交叉感染 ,其敏感性和毒力虽较烟青虫有较明显的下降 ,但LC5 0 依然较低 ,表现对棉铃虫的毒力仍然较强 ,该毒株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屈荷丽  张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816-5818
[目的]为新疆棉花抗虫育种及害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室内饲养与室外接虫的方法,研究棉铃虫对石河子地区12个棉花主栽品种(新陆早10、12、13、21、23、28、33、36号和中棉42、ZM-1、标杂A1、新炮台1号)的危害情况。[结果]各棉花品种田间2代棉铃虫卵量为(9.2~35.7)粒/100株;田间落卵量与棉花叶片茸毛密度并不完全呈正相关。室外网室鉴定结果表明,各棉花品种的平均蕾铃受害率为15.75%~28.50%,其中标杂A1受害最轻,新陆早21、33、36号受害较重。室内饲养结果表明,用新陆早36号和ZM-1饲养的棉铃虫死亡率最低,均为5%,用标杂A1饲养的棉铃虫死亡率最高,为55%。[结论]石河子地区棉花主栽品种对棉铃虫的耐害性均不高。  相似文献   

10.
40 %毒·辛乳油是毒死蜱和辛硫磷的复配农药 ,在 10 5 0~ 12 0 0ml/hm2 的用药剂量下 ,其防治棉铃虫卵和幼虫效果理想 ,药后 7d防效可达 89.2 %~ 90 .3 % ,明显优于对照药剂 40 %毒死蜱和 40 %辛硫磷乳油。  相似文献   

11.
棉铃虫发生期和发生量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曲阜市 1982~ 1994年棉铃虫系统测报资料为历史原始数据 ,依据多级判别分析准则 ,建立了预测预报模型 ,用其对历史资料进行回报验证 ,符合率达 84%以上 ,对独立样本试报 ,结果与实况相符。为第 2代棉铃虫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预测预报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棉铃虫营养生态学特性、生物学习性与其发生为害的关系。饲料中粗蛋白质量分数为 9.7%、糖质量分数为12 .5 %时对棉铃虫有最佳的营养效应 ,该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对蛋白质的比率约为 1.3 ,与棉铃中两者的比例十分接近 ,这与棉铃虫偏嗜棉铃的特点相一致 ;同时棉铃虫的一般生物学习性 ,生物学高潜能性及大发生年卵的分布特点是造成棉铃虫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从棉铃虫卵量、天敌和棉花产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 ,进行了 3代 (主害代 )棉铃虫防治指标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在卵高峰期一次性调查百株卵量和天敌单位数 ,当卵粒数减去天敌单位数的 2 2倍之后 ,其值≥ 8时 ,即达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4.
机动药械防治棉铃虫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善教  邢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3):317-317,319
根据试验和生产实践调查 ,机动药械防治棉铃虫 ,效果显著优于手动药械 ,防治工效比手动药械高 1.3 7~ 2 .74倍 ,防治成本比手动药械低 6.4%~ 2 0 .0 %,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在机动药械中 ,以泰山WFB 18BC型喷雾喷粉机综合效益最好 ,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高压汞灯诱杀棉铃虫成虫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压汞灯诱杀棉铃虫成虫的使用技术及防治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高压汞诱杀棉铃虫成虫的最佳控制半径为150m,架灯距离300m,架灯高度1.5-2m,交错式布局,成虫始盛期至盛末期开灯使用,每d开灯时间以晚9至点凌晨5点为宜。  相似文献   

16.
生物农药Bt对棉铃虫及其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生物农药Bt对棉铃虫的连续 2次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生物农药Bt对 2代棉铃虫控害效果显著 ,保蕾、保顶效果明显 ;同时 ,对棉田天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沿江棉区棉铃虫性诱剂应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棉铃虫在沿江棉区的发生特点 ,研究棉铃虫性诱剂的诱杀范围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诱蛾量与诱捕器、气温、发生量、诱芯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诱蛾种类和性比情况 ,探讨在沿江棉区应用性诱剂诱杀棉铃虫技术。  相似文献   

18.
转Bt基因棉的抗棉铃虫性及其生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综述了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存活、生长、繁殖及为害行为的影响 ,及其抗虫性的时空动态特征 ;探讨了转Bt基因棉抗棉铃虫的毒理及其中毒生理 ,以及转Bt基因棉的抗性表达及其影响因素 ,提出了一些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1974 ~1997 年观测资料表明,影响4 代棉铃虫发生程度的关键因素有:3 代棉铃虫百株累计卵量,6 ~7 月平均相对湿度,6 ~7 月日降水量≥0 .1 m m 的总日数,6 月下旬~7 月中旬( 即梅雨期) 降水量,6 月下旬~7 月中旬温雨系数。根据相关性、时效性及稳定性原则,选取前3 个因素作为预报因子,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预报,历史符合率87 .5 % 。1998 年试报准确。  相似文献   

20.
转Bt基因棉的检测和抗虫性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转Bt基因棉的检测和抗虫性鉴定的研究概况,分别从外源Bt基因的检测、Bt毒蛋白的检测、标记基因的检测和抗虫性的鉴定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有待于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