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7 毫秒
1.
冬春马铃薯大拱棚、小拱棚、地膜三膜覆盖栽培,一般于12月份催芽、播种,翌年3月底收获,亩产马铃薯3500-4000公斤,比早春地膜覆盖的马铃薯提前1个月上市,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钢架大棚的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我们于2002~2004 年在姜屯镇胡村示范园进行了拱棚各种栽培模式的研究示范,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高效栽培管理技术。试验表明,拱棚马铃薯套种姜栽培模式,每 666 7m2 可产马铃薯2000kg,姜3500~4000kg,产值可达11000元,效益非常可观。1 品种搭配马铃薯选用早熟、高产、结薯集中的荷兰 7号、荷兰15号、费乌瑞它、鲁引 1 号等优良品种;姜选用生长势、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莱芜大姜脱毒品种。2 合理安排茬口马铃薯采用大拱棚、地膜双覆盖的反季节栽培技术。一般于每年“立春”前后下种,4 月中下旬收获…  相似文献   

3.
近2年,小拱棚栽培早熟西瓜在合肥市郊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成熟期提早到5月底6月初,较普通栽培早上市20天左右,亩产量达2 500千克,一般收入3 000元左右,最高收入达4 000元以上.现将小拱棚西瓜早熟丰产高效栽培应掌握的几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马铃—— 马铃薯春季早熟栽培的方式有地膜小拱棚双膜覆盖、厚膜小拱棚覆盖和地膜平铺三种方式。利用这些方式栽培的马铃薯,可比常规露地栽培的马铃薯提早10~20天上市。无论采用何种覆盖方式,都要选用良种,最好选用由东北调入的东农303或克新四号原种,不能用自留种。667平方米用种量约150千克。  相似文献   

5.
三摸覆盖马铃薯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安地区早春利用大拱棚内套小拱棚、栽培垄上覆地膜的三膜覆盖栽培马铃薯,收获期在4月下旬左右,较露地马铃薯提前上市期40天,每千克售价达4元;一般666.7m^2产薯块2000—2500千克,收入8000-10000元。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选择良种三膜覆盖马铃薯宜选用休眠期短、结薯早、抗腐烂的早熟品种,如青薯2号、青薯3号、青薯4号等。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小拱棚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马铃薯采用春季小拱棚栽培,可提早上市时间,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其主要措施是:1 提早整地小拱棚马铃薯栽培时间早,若不提早整地,早春遇大寒流时地冻无法耕作,因此要求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整地。结合整地每亩施有机肥4000~5000kg或鸡粪2000~3000kg,深耕细耙,平整后待播。2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2.1 品种选择早春小拱棚栽培,应选择早熟品种。当前适应我省早春栽培的品种有豫马铃薯1号和2号等。亩用种量125kg左右。2.2 种子处理先将种薯放在22~25℃条件下预热3~4天,使其萌动后开始切块。每1kg种薯一般切块50~60个,切块时要尽量…  相似文献   

7.
中拱棚茄子早熟栽培是利用麦秸为覆盖物进行茄子早春栽培的一种方式.中拱棚投资少,能就地取材,只用木柱、竹擗、薄膜、麦秸即可.每667米2投入仅1000元,纯收入一般4000~6000元,最高可达8000元.山东省东阿县顾官屯乡1996年开始种植早春中棚茄子,几年以来得到迅速发展,2000年达到173公顷.具体栽培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拱棚栽培的马铃薯上市早、产量高,效益可成倍增加。近年来,秦州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了规范栽培技术,进一步增产增效。作者根据生产实践,建议小拱棚栽培马铃薯时采用选用脱毒品种,种薯进行催芽,且适时播种,覆膜扣棚,并进行科学有效地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塑料薄膜小拱棚瓜菜间复套种高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适用小拱棚所需材料、结构及西瓜、甜椒、马铃薯栽培的温度控制.总结了小拱棚甜椒套种玉米,大小棚西瓜套种甜椒;小拱棚菜用马铃薯套种脱水番茄、玉米,复种大葱;小拱棚春胡萝卜套种脱水番茄,复种菜花、复种秋菜等高效栽培模式关键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适用小拱棚所需材料、结构及西瓜、甜椒、马铃薯栽培的温度控制。总结了小拱棚甜椒套种玉米,大小棚西瓜套种甜椒;小拱棚菜用马铃薯套种脱水番茄、玉米,复种大葱;小拱棚春胡萝卜套种脱水番茄,复种菜花、复种秋菜等高效栽培模式关键性指标。  相似文献   

11.
利用设施拱棚生产马铃薯,是马铃薯提高产量和产值的一项新技术。介绍了宁夏南部丘陵地区马铃薯设施拱棚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拱棚建设、品种与种薯选择、种薯处理、整地覆膜、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内容,以期为马铃薯的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棉花拱棚栽培技术研究初报宋永和(朝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无霜期短与早春低温是制约朝阳地区棉花高产的突出问题。针对早春低温,80年代推广地膜覆盖技术,使产量幅度提高。但无霜期短的问题一直没能很好解决,棉花拱棚栽培采用先拱棚后覆地膜,人为地创造条件,改变...  相似文献   

13.
早春拱棚马铃薯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隆德县气候冷凉,露地地膜覆盖种植马铃薯收获时间一般在7月下旬,露地不覆膜常规种植在9月中旬收获,而5-7月份正是市场供应淡季。为了满足市场消费,隆德县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推出了早春利用拱棚栽培早熟马铃薯,可比露地地膜栽培早熟马铃薯提前30d上市,比露地常规种植晚熟马铃薯提前90d上市,每667m2产值2000元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马铃薯收获后还可复种早熟甘蓝、芹菜、菠菜等,增加单位面积效益。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东平县近几年发展大拱棚马铃薯1 000公顷,3年平均单价1.4元/千克,平均667米2产2 000千克,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当地农民收完马铃薯后,通常接茬玉米,效益相对较低.为了解决马铃薯高效接茬问题,我们于2004年推广了大拱棚马铃薯、夏茄子、秋白菜、越冬菠菜高效"四种四收"栽培模式333公顷,2005年推广了667公顷,总效益达6 328万元,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5.
郭雷 《油气储运》2011,(2):19-20
山东省平阴县菜农摸索出一套三膜中拱棚早春马铃薯、夏西瓜、秋延迟彩色甜椒周年栽培模式,该种植模式环节紧凑,周年生产,最大程度利用了生产设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667平方米纯收入1.5万~1.7万元。现将中拱棚建  相似文献   

16.
以‘费乌瑞它’马铃薯为试验材料, 在冬闲稻田进行地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双膜覆盖(膜覆盖+小拱棚覆盖)和裸地等栽培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双膜覆盖的增温效果最好,出苗期内其平均土壤温度分别比小拱棚覆盖、地膜覆盖和裸地栽培高0.33、1.93、2.89 ℃;双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最早,分别比小拱棚覆盖、地膜覆盖、裸地栽培的提早4、21、31 d;覆膜处理的马铃薯植株株高均显著高于裸地栽培,但茎粗和主茎数均显著低于裸地栽培;双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最高, 分别为31.18、28.54 t/hm2,小拱棚覆盖和地膜覆盖栽培次之,覆盖处理的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均显著高于裸地栽培;双膜覆盖栽培的效益最好,为1.222万元/ hm2。  相似文献   

17.
中拱棚茄子早熟栽培投资。投资少,每1/15公顷(1亩)投入仅。1009元,而纯收入可达4000~6000元,最高可达8000元。  相似文献   

18.
裴祥旺 《北京农业》2012,(10):13-14
正近两年,河北省滦南县方各庄镇屯里、麻各庄等村部分菜农逐步改变以往小拱棚韭菜条播栽培方式,进行小拱棚韭菜穴播栽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667米2收入28000~32000元,比传统条播栽培多收入35%~50%。小拱棚韭菜穴播栽培具有韭菜生  相似文献   

19.
小拱棚西瓜高产栽培是指在西瓜生长的前期,一般是坐瓜前,气温和低温均偏低时,搭设小拱棚进行防寒保护,在气温升高、瓜蔓也较长时,拆掉小拱棚,进行自然条件下的栽培管理,属于短期性保护栽培.  相似文献   

20.
西瓜双膜覆盖栽培(小拱棚+地膜)是高台县商品西瓜的主要栽培形式之一,一般可使西瓜比露地栽培提早20天左右成熟上市.近几年,我们积极探索小拱棚西瓜套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平均亩产西瓜3 500千克左右,亩产甘薯1000千克左右,亩平均收入在2 5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