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园套种板栗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茶园套种板栗的生态效应及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的研究表明:茶园套种板栗能调节小气候,使夏季光强减弱22.9%~58.6%,气温降低1~3℃,相对湿度提高1.1%~7.6%,为茶树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生态条件。套种茶园的茶叶中咖啡碱和氨基酸含量较高,酚/氨比值低,改善了茶叶品质。套种茶园的产量与套种板栗的密度有关,以150株/hm~2的套种密度较为适宜,能有效提高茶叶产量和单位面积产值,提高茶园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山桐子是油材兼用的特色木本油料树种,是一种含有较高的亚油酸的高端保健用油。茶园套种山桐子,可获得具有相得益彰的良好的经济效益。茶叶萌芽期早于山桐子萌芽期,茶园套种山桐子对春茶光照无影响;茶园套种山桐子可降低茶园温度,减弱光照强度,提高茶园的湿度,减少土壤表面水分蒸发,增加茶叶叶片水含量,可有效减缓夏秋高温干旱对茶树生长的影响,延长茶叶采摘期,提高茶叶的品质;茶园套种山桐子,在水分和营养上优势互补,不会造成营养上的竞争关系,保证生态茶园的可持续发展;茶园套种山桐子,可显著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实现茶叶和木本油料的双收益;茶园套种山桐子,可提升茶园生态效益,增加茶园的景观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杉木林下套种阔叶树的土壤生态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评估该林分土壤养分和肥力状况.[方法]在福建省三明市格氏栲自然保护区杉木林试验示范区设置3种处理,分别是杉木成熟林套种阔叶树、杉木幼林套种阔叶树,以及不套种阔叶树的杉木纯林(对照),测定其表层(0~10 cm)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及土壤...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林冠下套种阔叶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尾松林冠下套种闽粤栲、杜英、火力楠、格氏栲及米槠等阔叶树,经8年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种能明显提高阔叶树种造林成活率和阔叶树生长量,套种不同阔叶树其生长差异较大,表现为:闽粤栲>杜英>火力楠>格氏栲>米槠。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还有较好的改良地力效果,因此,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是值得南方林区大力推广的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5.
茶园套种珍贵用材树种是西双版纳州的一个创新生态茶园种植模式,其目的是通过套种珍贵用材树种,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为茶树生长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使茶树生长与茶园生态系统和谐统一,不仅可提升茶叶品质和产量,防治病虫害的作用,而且套种的珍贵用材树种经多年经营,也会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大大提高茶园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松阳县山地茶园套种香榧立体种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松阳县茶叶、香榧产业发展现状和茶园套种香榧情况的分析,认为它具有香榧成活率高、生长旺盛,对茶叶产量影响小,春季采茶、秋季摘榧,能实现一亩茶园两份收益的优势,并提出了不断深化技术创新,推进两大产业融合持续健康发展,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茶园套种香榧技术。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人工中近熟林冠下套种阔叶树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宗垲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65-68,81
在三明莘口教学林场1959年营造的马尾松人工林内,分别于1984、1990、1991年套种阔叶树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冠下套种闽粤栲效果最好,15年生时,闽粤栲平均胸径达15.4 cm,平均树高达16.4 m,蓄积达到171.70 m3.hm-2,显著地增加了林地单位面积的林木蓄积量。闽粤栲是福建乡土树种,适应性广,较为速生,可用于中、近成熟马尾松林的套种栽培。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王巧珍 《福建林业科技》2003,30(3):47-49,58
在马尾松成林下分别套种拉氏栲、青栲、闽粤栲、格氏栲和苦槠,形成针阔混交异龄林模式,应用物种多样性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丰富度指数等指标测定针阔混交异龄林林下物种多样性。分析比较的结果表明,马尾松×苦槠混交异龄林林下物种丰富度指数为最大,马尾松×闽粤栲混交异龄林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最大。林下物种多样性研究将为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的混交模式的选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30年生马尾松林下进行了不同阔叶树种套种试验.结果表明:在马尾松林冠下套种不同阔叶树种生长存在明显差异,其蓄积大小排序为拉氏栲>格氏栲>青栲>苦槠,其中20年生拉氏栲的年平均蓄积生长量分别是格氏栲、青栲和苦槠的1.06、1.26和1.49倍;拉氏栲和格氏栲是马尾松林冠下套种的首选树种,生长中等的树种有青栲,苦槠生长较差,不适宜作为马尾松林冠下造林树种;利用马尾松林分具有林冠稀疏和透光度大的特点,在马尾松林冠下套种拉氏栲、格氏栲不仅能充分利用林分地上和地下的空间,而且对于减轻马尾松林松毛虫危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值得南方林区大力推广的林冠下套种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简述虎尾轮(Uraria crinita)的生物学特性和药理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虎尾轮的林下套种技术,并对其林下套种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简要分析,分析认为桉树林下套种虎尾轮是促进林农增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银魁春 《绿色科技》2019,(3):226-227
指出了发展造林经济,不断扩大森林面积,既能提供木材资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又能够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然而目前我国人工林中针叶林化现状比较明显,基于此,就针叶林下套种阔叶树的效果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针叶林阔叶树套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云南咖啡园、茶园套种白参菌的栽培技术要点,并对套种白参菌的综合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将乐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并在间伐后的林窗、林隙下套种阔叶树种木荷。对试验地杉木和木荷生长情况进行4 a的持续调查,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对杉木林分的生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可显著提高了杉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和单株材积,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上述生长指标也不断增大。试验还表明,随着杉木林分间伐强度的增加,林内套种的木荷植株胸径、树高、冠幅呈上升趋势,同时间伐后3a内各处理植株的胸径、树高和冠幅较套种时相关指标均有增加。试验说明合理抚育间伐和林下套种,有利于保留杉木和林下套种木荷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桉树林分改造模式对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美水库周边8年生桉树水源涵养人工林进行间伐和套种阔叶树种改造试验,以纯林作对照,3 a后比较不同改造模式对群落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和林分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林分相比,不同改造模式林下不同层次物种的科、属、种类和数量总体上有所增加,但优势种有所变化;(2)各模式林分不同层次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虽然较原有纯林的有一定的提高,但Hurlbert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总体上差异不显著;(3)皆伐桉树林后改种阔叶树的林分地上部分生物量现存量与枝叶生物量现存量显著高于择伐桉树后套种阔叶树的林分;(4)不同阔叶树种套种后生长适宜性依次为马占相思枫香台湾相思火力楠。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林分间伐套种质量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分在第12年、第20年进行人工间伐,并进行补植套种7个阔叶树种: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楝叶吴茱萸(Evodia meliaefolia)、木荷(Schima superba)、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12 a生马尾松间伐前林分平均树高9.22 m,平均胸径14.3 cm,平均材积99.9 m3/hm~2,第1次间伐后经过8年生长,林分平均树高比间伐后保留木增加5.53 m;平均胸径增加7.64 cm;平均材积增加149.55 m3/hm~2。阔叶树补植套种2.5 a后平均高3.2 m,平均地径4.47 cm。通过间伐套种,马尾松林分保留木生长质量得到提升,套种7个阔叶树前期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6.
对铁观音低产茶园进行了改造试验,套种珍贵树种肉桂,以改善茶园土壤肥力,提高茶园内的温湿度,减少茶园病虫害的发生,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质量,提升茶叶品质。结果表明:茶园内套种肉桂,可改变气候,空气新鲜,促进茶树生长,成为有机质茶叶。茶园温度能提高7.2%、湿度提高13%、空气湿度提高3.9%,茶树生长树树高度可提高11.5%、冠幅宽度大能提高14.8%,茶叶生长叶片长度增大20.0%、宽度增宽25.8%、厚度增厚10.0%,制成铁观音茶叶鲜度提高30%,外形紧结沉重,色泽墨绿,汤色金黄,兰花香观音韵。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间套种技术是立体复合栽培经营模式之一,通过充分利用水、肥、光、热等资源,以间套作短期作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同时,还可改良油茶林地土壤结构,有效改善小气候环境,加快幼林期生长速度,对解决林地和农业用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增加林农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综述了油茶间套种技术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间套种模式及其应用综合效益等,并对油茶间套种技术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江锦攀 《绿色科技》2019,(7):126-129
指出了马尾松是我国建材市场中的主要木材之一,但由于长时间采用单一树种纯林模式经营,导致了土地衰退与森林生产力下降。同时,大面积马尾松纯林容易导致森林火灾,严重制约了马尾松林木可持续经营与发展。目前,针对马尾纯林改造同种珍稀阔叶树营建复层林成为马尾松纯林改造的一种手段,同时也为纯林改造成混交林提供一条有效途径。基于对马尾松纯林改造成复层林的凋落物现存量进行的分析,对马尾松纯林套种珍稀阔叶林营造复层林现状和土地改良方面进行初步探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胡柚套种西瓜复合经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柚套种西瓜复合经营技术胡柚是果树家族的一个新品种。其果实大,品质优,深受广大林农所喜爱,在浙江省有广泛的栽培和苗木培育。而西瓜又具有耐旱性强、忌积水等生态学特性,很适于在南方林区的坡地上种植发展。鉴于此,我们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生态经济理论,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0.
从茶园地选择、改造技术、抚育管理等方面阐述了科学实施茶园套种薄壳山核桃促一亩山万元钱的林下栽培新模式,为建设高标准的茶园套种基地提供技术支撑,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