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从立法的层面保护农业科技创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撑。本文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的法律制度,提出一些立法建议,以期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地方立法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法治的语境下,农业现代化内在地要求农业法治现代化。纵观我国农业立法,农业法体系已基本形成。然而,以农业执法、涉农司法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法实施却存在执法乏力、司法滞后等困境,农业法治效果并不突显。为此,应通过加强农业法的宣传教育、健全农业执法、创新涉农司法等路径,增强农业法实施效果,促进农  相似文献   

3.
甘肃农业循环经济立法是其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制度保障。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很重视,也有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但总体讲无论中央还是地方涉及农业循环经济的立法都比较薄弱。甘肃省应在全国立法的指导下,突出地方特色,修改完善和细化已有规定,制定农业循环经济地方基本法和专项法,加快立法步伐,为甘肃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冲击下,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动力,必须始终坚持科技的能动作用,以农业科技创新的驱动力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因地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立法的层面保护农业科技创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及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5.
农业环境法规体系分农业环境立法体系和农业环境法律规范体系两种。农业环境立法原则主要是农业环保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强化监督管理,权利与义务统一,奖励与惩罚结合,主干法与配套法同步,实体法与程序法、组织法并重等原则。  相似文献   

6.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在农业经济的客观条件方面与中国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山地较多、人多地少和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经营等。然而日本不仅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而且农业整体生产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是日本政府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不断对农业政策进行创新和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7.
国外立法情况对我国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证明,不断完善创新制度及相关政策是农业创新型国家确保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文章介绍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分析了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立法情况,提出了完善法律制度,制定宏观政策措施,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三位一体"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各国对合作社的发展普遍通过立法和政策措施予以支持。大多数国家都有比较完备的合作社法律,如加拿大、印度、美国等还从中央到地方的州、省、邦都制定了专门的合作社法,形成了完善的合作社法律体系。除了立法对合作社的保护外,政府对合作社还予以具体的扶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税收法国如果农业合作社只与社员进行业务往来并为社员服务,遵循合作社原则,  相似文献   

9.
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达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农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需要从政策、资金、法律、观念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10.
农政管理法制化,它是政府进行调控、干预、管理、监督农业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日美国家为实施<农业基本法>、<农业法>专门修改有关法律和制定大量相配套的新法律.制定完善农业基本法,为农业各种政策提出一个基本方向;重视农业投入立法,建立完善投入机制;通过农产品市场立法,稳定发展农产品市场;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环境及其它方面的立法;制定调整农业经济关系和技术推广及强化农业主体、粮食保护等其他法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真正实现了以法治农.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这个论断深刻洞察 农业科技进步对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 探讨了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同时针对农业现在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科技创新推 进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县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元。探索对县域农业现代化的定量评价,对于制定新的经济形势和条件下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县域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根据数据可获取性,选取全国1980个县的数据,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法,分析评价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全国县域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不高,全国平均综合指数只有48.62,综合指数在60以上的仅有两个县。各县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平衡,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最高的江苏省太仓市达60.72,最低的西藏改则县仅为28.09;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县一般是经济发展较好地区,反之亦然。农业大县农业现代化水平不一定高,农业小县农业现代化水平不一定低。县域农村城镇化整体水平较高,平均指数为53.22。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农业支持保护水平力度要大于经济发达省份的县;经济落后地区资源环境条件相对要好一些。在此基础上,针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情况对1980个县进行分类,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及实践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创新之举,创建符合河南省省情、各地市情的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不仅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解决我省农村社会发展问题的现实需要。从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现状出发,以产业、地理区位、主体、改造方式等角度对当前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并总结出政策先行、因地制宜、社会参与、目标明确、分步推进等实践特点,以期为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为解决河南省城乡二元体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农业信息化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部署,促进了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是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科研试验基地作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示范平台,其信息化建设已迫在眉睫。文章阐述了信息化建设在推动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发展,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巩固基层党建基础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该文分析了农业科研试验基地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给出了相应建议。旨在提高农业科研试验基地信息化水平,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监管制度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更是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但是,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不少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消费者开始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并越来越关注农产品质量。毫无疑问,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是归根结底则是在于法律监管制度的不完善乃至缺失。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需要从立法、执法等方面着手,完善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关键是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运输、加工等全程的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16.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发展阶段,日益严峻的农业生态问题迫切需要农业生态化转型,生态农业日益成为农业现代化变革的重要载体。就理论契合度而言,生态农业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需求、赓续农耕文明、弥合城乡差距等现实农业发展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蕴藏着赋能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深层理论逻辑。就实践经验而言,生态农业在推动农业发展绿色转型、加快生态化食物体系完善、构建立体循环农业产业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强国提供了更多路径选择,彰显了其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赋能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秦维彩  陈盼阳 《现代农业科技》2023,(22):110-114+118
现代农业是一种以农业机械化为主要物质技术基础的农业,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水平。要实现到2025年,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现代化迈上新台阶的目标,离不开提升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为客观判断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科学编制农业机械化发展中长期规划,本文对江苏省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建议,即加快构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健全购机财政补贴机制,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内发展的重点与趋势,以期为江苏省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全过程、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才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必经之路.从国家层面来看财政农业支出的总量是稳定持续增长的,但具体到县级财政农业支出中就会出现财政支出吃紧、财政农业支出被挪用等诸多问题,这是由当前对县级政府绩效考核的导向和农业自身效率不高所决定的.要以财政农业支出为支撑并带动农业现代化转型,就必须总结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并利用好我国农业的有利基础,从强化县级政府作为财政农业支出的主体角色、建立灵活的县级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和规范县级财政农业支出程序的公开透明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为从总体上分析评价中国建设农业强国的客观基础,本研究基于对农业强国的理论认识和前人相关评价研究基础,重点体现农业强国国际共性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初步提出了农业强国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农产品供给能力、农业产业竞争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绿色发展能力、农村现代化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政策支持力度7个维度35个指标。通过国别数据收集与整理分析,评价中国特色农业强国的实现度。对标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国农业强国实现度达到的67.20%,表明中国建设农业强国已经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正处于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攻坚阶段。具体来看,在全部35个指标中,中国已有11个指标达到世界农业强国平均水平;在农业绿色发展能力和农业政策支持力度方面基本达到了世界农业强国平均水平,但在农业产业竞争力、农村现代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产品供给能力方面均存在明显短板。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要着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农业产业竞争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效能、提升农村现代化水平、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制定我国农业强国建设规划的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吴奇峰 《北京农业》2012,(24):176-177
结合吉林省农村社会经济状况,分析其内部的矛盾,对解决目前农村所面临的问题尤为重要,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涉及领域较广.分析了吉林省农村基层组织概况、农业产值状况、农业产业化情况、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现状,并相应地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