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低温胁迫对狗牙根激素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交狗牙根品种天堂419,天堂328,老鹰草,运动百慕大和普通狗牙根品种保定狗牙根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人工模拟昼夜温度为适温(30℃/25℃)、亚适温(18℃/10℃)、冷害(8℃/4℃)和冻害(4℃/-4℃)等4种梯度降温冷驯化条件下,低温胁迫对狗牙根叶片细胞膜稳定性、叶绿素含量、内源激素(ABA、IAA,GA3和tZR)以及可溶性糖、淀粉、果聚糖、总非结构性糖等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狗牙根叶片的电导率显著升高,叶绿素含量下降,内源激素ABA含量升高,而IAA,GA3和tZR含量均下降;碳水化合物中可溶性糖、果糖和总非结构性糖含量在5个品种中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但不同品种在冷驯化过程中不同温度处理下其变化差异较大,如天堂328、老鹰草和运动百慕大的淀粉含量下降;天堂419的淀粉含量变化不大,而保定狗牙根的淀粉含量则呈上升趋势。综合分析各生理指标的变化,5个狗牙根品种的抗寒能力强弱为:保定狗牙根最弱,而天堂419,老鹰草、天堂328和运动百慕大耐寒能力依次较强。低温胁迫下积累或维持较高的内源激素ABA、GA3、IAA、tZR和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和果聚糖可能是耐寒性较强的主要原因,这些代谢物的积累或维持有助于狗牙根细胞内渗透平衡和细胞膜稳定性的维持,延缓叶片的枯黄衰老和诱导抗性相关基因或蛋白的表达从而提高了狗牙根品种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狗牙根(C)与牛鞭草(H)当年生扦插苗在不同水淹地区较优的密度配置,于2016年4月29日在盆栽控制条件下设置3种不同水分条件(对照组—CK组、浅淹组—SF组、全淹组—TF组)、7种牛鞭草与狗牙根配置比例(每盆牛鞭草与狗牙根株数分别按2株进行递增与递减),具体配比分别为H0C12、H2C10、H4C8、H6C6、H8C4、H10C2和H12C0,对混植条件下牛鞭草与狗牙根在水淹环境中的生长及光合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淹和密度配置对狗牙根、牛鞭草的净光合速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CK条件下,牛鞭草在密度H2C10下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牛鞭草单植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0.05),狗牙根在混植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与单植相比显著降低(P0.05);SF条件下,牛鞭草在密度H8C4下的净光合速率显著大于其他密度下的净光合速率,而狗牙根单植下的净光合速率与混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牛鞭草在TF组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P0.05)。综合考虑混植体系的整体光合效率,建议在三峡库区无水淹地区混植牛鞭草与狗牙根的最佳密度配置为H2C10;在浅水淹地区,采取最佳密度配置为H8C4;在较低海拔的全淹地区,采取单植牛鞭草的方式将是更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狗牙根(C)与牛鞭草(H)当年生扦插苗在不同水淹地区较优的密度配置,于2016年4月29日在盆栽控制条件下设置3种不同水分条件(对照组—CK组、浅淹组—SF组、全淹组—TF组)、7种牛鞭草与狗牙根配置比例(每盆牛鞭草与狗牙根株数分别按2株进行递增与递减),具体配比分别为H0C12、H2C10、H4C8、H6C6、H8C4、H10C2和H12C0,对混植条件下牛鞭草与狗牙根在水淹环境中的生长及光合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淹和密度配置对狗牙根、牛鞭草的净光合速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CK条件下,牛鞭草在密度H2C10下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牛鞭草单植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0.05),狗牙根在混植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与单植相比显著降低(P<0.05);SF条件下,牛鞭草在密度H8C4下的净光合速率显著大于其他密度下的净光合速率,而狗牙根单植下的净光合速率与混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牛鞭草在TF组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P<0.05)。综合考虑混植体系的整体光合效率,建议在三峡库区无水淹地区混植牛鞭草与狗牙根的最佳密度配置为H2C10;在浅水淹地区,采取最佳密度配置为H8C4;在较低海拔的全淹地区,采取单植牛鞭草的方式将是更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设置全淹光照和全淹黑暗的生境,探索了水淹环境下光强对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水淹处理结果相同,均表现为地上部逐渐死亡;叶绿素含量、根生物量比显著升高;叶绿素a/b,根、叶可溶性糖,叶生物量、总生物量以及叶生物量比显著下降;叶、根淀粉含量及根、茎生物量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5.
狗牙根种质对冷害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采自佛山市的3个狗牙根材料(狗牙根1号,3号和5号)及杂交狗牙根品种天堂419的抗寒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田间种植的狗牙根材料在受到2004年12月的寒潮袭击后,相对电导率升高,其中天堂419的升高幅度最大,而狗牙根1号和5号的升高幅度较小;天堂419的光合速率降低最多,而狗牙根5号的光合速率仅轻微降低;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提高,狗牙根5号的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升高,但其他材料的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在韶光地区霜冻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表明,狗牙根5号的草坪质量评分最高,绿期最长,表明狗牙根5号的抗寒性较强。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用室内培养皿发芽法、电导率法及可溶性糖测定法,对贮藏12个月的新麦草种子的生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贮藏的新麦草种子,其发芽势和发芽率变化很大,均随着时间的变化呈先增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以贮藏8个月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达88%和39%,自然条件下的最适储藏时间为6~9个月;种子的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都不同程度的反映了种子老化程度的表现,在4℃以上与种子活力呈负相关,在4℃以下,由于温度的关系,与种子活力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自然降温下4个狗牙根品种(系)的生理指标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露地栽培自然降温下4个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品种(系)(‘矮败狗牙根'、‘公主'、‘天堂419'和‘HN019')的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7个生理指标的测定,结合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这4个狗牙根品种(系)的耐寒性.结果表...  相似文献   

8.
两狗牙根品种对干旱胁迫反应的差异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在新疆农业大学试验场,通过人为控水和长期自然干旱的环境下,对成坪草坪草新农一号狗牙根和喀什狗牙根进行了形态观测,同时测定了细胞膜相对透性、叶片水分饱和亏缺(WSD)、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淀粉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0~60 d),新农一号狗牙根比喀什狗牙根叶片枯黄发生率高(4.3%~75.2%),膜系统受伤害程度大(超过30%),维持MDA/SOD平衡能力低(0.61~3.38),形态适应性较弱。但在渗透调节物质对干旱的调节能力上,比喀什狗牙根强。不同部位受害程度的大小为叶<茎<根茎<须根。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Narok')种子贮藏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及种子活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以收获后未贮藏的非洲狗尾草种子为材料,进行人工加速老化处理,测定其发芽率、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短期人工加速老化有助于打破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休眠,提高种子活力,而长时间老化处理会使种子活力下降。其中,老化1~2 d的种子活力最高,为对照的1.52~1.72倍(P0.05);人工老化处理能显著提高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保护酶活性(P0.05),且随老化时间的延长,酶活性基本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老化处理后,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P0.05),萌发抑制物活性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P0.05)。分析认为,在人工加速种子老化过程中,可能同时存在休眠解除与老化劣变两种作用力,它们共同决定了种子活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狗牙根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规律及其差异,对不同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70%~75%、50%~55%、30%~35%、10%~15%)下抗旱(Cd047,Cd016)和不抗旱(Cd013,Cd034)狗牙根种质的株高、生物量、渗透调节物质、绿叶率、叶绿素SPAD值、光化学效率及相对电导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水分胁迫增加,狗牙根叶片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而株高、生物量、叶片绿叶率、光化学效率及叶绿素SPAD均呈下降趋势。与不抗旱狗牙根比,水分胁迫后抗旱狗牙根叶片相对电导率增加缓慢,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积累速度快,株高、生物量、绿叶率、SPAD值、光化学效率降低幅度小,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叶绿素含量及光化学效率的维持可能是狗牙根抗旱性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农业部赴美国草种生产、加工与检验技术培训团在美国学习与考察的主要成果,分析了美国草种生产的主要特点,介绍了美国在草种生产与质量控制方面的先进经验,并提出促进我国草种业发展的具体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草种业生产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牧草种子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1993和1994年,对我国西北、西南7省(区)主要生产、经销的11种110个种批的牧草和草坪草种子进行了现场扦样、质量检验和质量定级,并对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被检种的平均合格率为71.4%,其一、二、三级及不合格种子分别占36.0%、12.7%、22.7%和28.6%。种批的质量以进口坪用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和国产苇状羊茅(坪用)和老芒麦质量最好,种批平均质量均达一级;其次为国产多年生黑麦草(坪用)和毛苕子,虽然各含三级和/或二级种子,但合格率为100%。其它被检种质量较低,尤其是紫花苜蓿(1993年检)、沙打旺(1994年检)、苏丹草和红豆草,不合格种批率分别为60%、70%、80%和100%。种子质量低的主要表现为多数种杂质含量高和杂草种子严重超标,部分种发芽率低以及个别种水分含量过高。影响种子质量的主要因素为(1)种子生产不规范,技术落后;(2)生产和经营者缺乏必备的种子收获、清选机具以及种子收后质量管理知识;(3)种子经营混乱,信息不畅,产销脱节等。就如何尽快提高我国牧草种子质量以及加强种子质量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多花木蓝和二色胡枝子种子硬实特性与活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多花木蓝和二色胡枝子种子在恒温25℃下吸胀,每24 h取出吸胀种子,14 d后未吸胀的种子为硬实种子(H)。硬实种子切破种皮后吸胀24 h,与非硬实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和各项活力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每日内吸胀的种子数量随时间推移以一定的比例下降,多花木蓝种子吸胀相对缓慢,第5天以后吸胀率降到1%以下,胡枝子种子第3天以后吸胀率就降到1%以下。2种牧草种子都显示出硬实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脱氢酶活性、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均高于非硬实种子,而电导率值、浸出液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低于非硬实种子,这表明硬实种子的活力高于非硬实种子。而非硬实种子中,根据以上各活力指标判断,晚吸胀的种子比早吸胀的种子活力高。  相似文献   

14.
我国草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牧草种子和草坪草种子的生产、经营以及管理等主要方面对我国近年来草种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提出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牧草种子业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15  
王彦荣 《草业科学》1998,15(5):34-38
全面回顾了80年代以来我国牧草种子业的成绩和发展潜势,认真分析了限制种子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如何健全体系和加强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缪纯庆  梁晓玲  王娟  白昌军 《草业科学》2012,29(11):1755-1759
研究硼肥对热研11号黑籽雀稗(Paspalum atratum cv. Reyan 11)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9个硼肥处理,质量分数范围为0~4.0%,分3次施入。结果表明,施硼量3.0%(3%的硼酸分3次施入:400 mL+400 mL+600 mL)的效果最好,种子产量达1 124.4 kg·hm-2。施硼肥可提高生殖枝数、小花数/小穗、可育小花数/小穗和种子千粒重,但对小穗数/生殖枝影响不显著;施硼肥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芽长和芽质量。施硼量3.0%可以使发芽率达到20.17%,比对照提高了30%。  相似文献   

17.
种子水引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马瑞霞  王彦荣 《草业学报》2008,17(6):141-147
综述了种子水引发的方法、影响因素、引发的生理生化机制和对种子休眠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其在草类植物种子的应用和未来研究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Post‐dispersal seed pred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lant demography and biodiversity maintenance. However, the effects of seed density on seed predation from previous studies have been inconsistent. We dissected the effects of density on the 2‐step processes of seed predation using 101 520 seeds from 62 plant species in an alpine pine forest for 3 consecutive years. In this study we explained the current controversy surrounding the effects of density on seed predation. Seed encounter frequency (at least 1 seed being predated from an experiment depot) showed positive density dependence, while seed exploitation (the proportion of seeds being predated of the encountered depots) showed negative density dependence. Both density effects showed a consistent trend but with different magnitudes of effect across years. Final seed predation is the combination of seed encounter and seed exploitation. Final seed predation could be either positively or negatively density‐dependent and was contingent on the magnitud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ositive density‐dependent seed encounter and negative density‐dependent seed exploitation. Our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studies including only a few species would produce biased results, because the density effect on seed predation differed greatly among plant species. Future studies should include a large number of plant species that possess a wide range of diverse seed traits to avoid potential bias and produce more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 results.  相似文献   

19.
从苜蓿种子前期处理、影响苜蓿种子产量的因素(气候条件、密度、灌溉、施肥、授粉、生长调节剂、杂草防治)以及种子后期收获处理等3方面论述了我国苜蓿种子生产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苜蓿种子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牧草种子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的牧草种子是草业与畜牧业健康发展的物资保障。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推广使用为提高牧草种子产量开辟了新的途径。依据其作用效果,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分为植物生长促进剂与植物生长抑制剂两大类,目前以后者在牧草种子生产中的应用最为广泛。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就两大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牧草种子生产中的应用与作用机理进行了总结,重点论述了其对种子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并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