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治王红宁,廖德惠,钟妮娜,陈孝跃(四川农业大学兽医系,雅安625014)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是危害鸡生产最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Schok和Haun(1931)首次报道了致呼吸道病...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的一种病毒性疾病。主要侵害鸡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使病鸡出现呼吸困难、肾脏病变、输卵管病变及产蛋率下降等症状。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通常使饲料报酬降低,产蛋下降或无产蛋高峰。近年来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在我国各地流行,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动向凌育(广东省家禽研究所广州510430)传染性支气管炎(1B)是由IB病毒(IBV)所引起的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自然条件下仅见于鸡,不同品种(系)的各种龄期的鸡都有易感性。IB在临诊和病变上通常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幼龄鸡主要...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本文根据我县发生的案例,介绍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继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和马立克病三大禽病后的又一重大的传染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疾病,主要引起鸡的急性呼吸道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1931年首次发生于美国,1936年确定该病由属于冠状病毒科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该葬王毒变异快,不断出现新的变异毒株,致使病毒对组织器官的亲嗜性发生变化,能引起鸡多种组织器官的损伤,导致许多病变型,从而很难对该病确诊。由于变异快,血清型不断增多,目前已经分离出几十种血清型,且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给该病的免疫带来重大困难。鉴于以上特点,研究者对鸡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和免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几年,出现了一些改进的诊断和免疫方法。1.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除了引起呼吸道症状外,还能引起多种病变,如肾、腺胃、肠等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黄勇王红宁廖德惠(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雅安625014)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1],以呼吸道症状、肾脏病变、肠道损...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一种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使病鸡出现呼吸困难、肾等组织出现病变等,产蛋鸡的蛋产量和质量均下降,影响养鸡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就IB的防控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8.
中药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IBV引起的一种仅发于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以呼吸道症状、产蛋量下降或肾脏病变为主要特征,其发病率可达20%~80%,给养鸡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该病血清型较多,发病后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但一些报道认为,中药对于该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衡阳市自1999年以来,一些养鸡专业户饲养的土杂鸡常发IB,为了探讨该病的防制策略,我们使用大青叶、金银花、鱼腥草等中药组方,进行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治疗试验并在大群使用。结果表明,该中药组方对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属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呼吸道症状、产蛋下降或肾脏病变为主要特征。 传染性支气管炎自然感染仅发生于鸡,各种年龄的鸡均易感染,但以雏鸡发病较为严重。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寒冷季节多发。幼鸡感染可发生死亡;感染耐过的幼雌鸡则可引起输卵管永久性退化给蛋种鸡场带来巨大损失。产蛋鸡感染会发生产蛋下降、蛋的品质降低,传支还可使鸡的增重和饲料报酬降低。若发生继发感染,则会提高鸡群死亡率。因此传支在经济上具有重要地位,可以说产品效益下降所造…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中国养禽业的疫病之一。本研究通过临床表现、解剖症状、病毒干扰试验、鸡胚的特征性矮小病变、动物回归试验和RT-PCR试验等方法确认分离到的病毒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毒性疾病。本病于1930年在美国北达科他州首先发现,首次由Schalk和Hawm(1931)报道为传染性支气管炎,1936年,Beach和Sehalm证明其病原为病毒。IBV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使病鸡出现呼吸困难、哕音、咳嗽、打喷嚏、肾脏病变、有尿酸盐沉积、产蛋下降等症状。雏鸡感染后由于呼吸道或肾脏病变而引起死亡。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鸡的死淘率增加,饲料转化率降低,增加养殖成本,给养鸡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张辉  王成达  王芳 《吉林畜牧兽医》2012,33(5):47+50-47,5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病毒变异性强,目前世界上已经分离出30多个血清型,主要引起呼吸道、肾脏和生殖系统病变。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鸡的一种慢性、传染性呼吸道病,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传染性疾病的分布范围较广,血清型众多,且不同型的病毒无法实现交叉保护,因而给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增强了难度.而因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甚至会导致被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的鸡出现呼吸道或肾脏病变的情况,并因此而引发死亡.因此,为了改善这种状况,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药物防治一直是临床上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有研究表明中药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是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不错选择.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简写为IB)是鸡的一种急性、具有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传染病。由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简写为IBV)的感染而引起。主要引起呼吸、生殖和消化各系统病变,此外,引起雏鸡肾炎—肾变病的报道也甚多,尤其是在澳大  相似文献   

15.
单克隆抗体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朱建国(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医药系,450045)刘秀梵(扬州大学农学院)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的呼吸道疾病,以气管罗音、...  相似文献   

16.
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冠状病毒属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和泌尿道传染病,以气管音、咳嗽、打喷嚏为特征。对产蛋鸡常引起产蛋下降、畸形蛋、软壳蛋,由于呼吸道症状和肾病变可引起雏鸡死亡。本病存在多种血清型,且都不能交叉保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和泌尿道的疾病。在临床和病理上通常可分为呼吸型和肾型病变 ,因此又称之呼吸型、肾型支气管炎。近两年来又出现有腺胃和内脏型病变 ,又称为腺胃型传支。由于IBV的血清型众多 ,目前至少有 30种之多。近 2 0年来以呼吸型的H12 0 和H52 弱毒疫苗普遍应用 ,呼吸型的流行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但肾病变型的注行呈上升趋势。由于不同血清型之间交叉保护性很弱 ,有的血清型之间就没有相互免疫 ,从而给IB的免疫预防带来很大困难 ,因此在鸡传染性支气管免…  相似文献   

18.
鸡肾病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简称肾型传支)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除了咳嗽、喷嚏、气喘等一般性支气管炎症状外,临床上以肾脏的痛风样病变和白色水泻为特征;产蛋鸡发病时则表现产蛋量和蛋的品质下降、畸形蛋及软壳蛋的大量增加和蛋清的水样病变。肾型传支是目前发生多、损害大的鸡传染病之一。肾型传支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鸡,但以青年鸡多发。不良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可促发本病。病毒从病鸡或带毒鸡的呼吸道排出,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和被污染的蛋、饲料、饮水、用具等。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会严重影响母鸡的产蛋量和鸡蛋品质。本文主要对鸡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及防治措施进行论述,为鸡场预防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lnfec-tiousBronchitis,简称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J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毒性疾病。本病于1930年在美国北达科他州首先发现,首次由Schalk和H awm(1931)报道为传染性支气管炎,1936年,Beach和Schalm证明其病原为病毒。IBV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使病鸡出现呼吸困难、罗音、咳嗽、打喷嚏、肾脏病变、有尿酸盐沉积、产蛋下降等症状。雏鸡感染后由于呼吸道或肾脏病变而引起死亡。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鸡的死淘率增加,饲料转化率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