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南方集体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之一。但伐区多处在分散的山地中,与东北和西南林区有许多不同之处:一是在总的森林面积中集体林和个体林占90%,而国有林仅占10%左右;二是林区分散,国有林、集体林、个体林交错,农、林交错;三是随着经营年限的增长,林分结构不断变化,即原始林、天然林逐年减少,而人工林(特别是中龄林)的比重逐年加大。木材生产由过去的大面积皆伐过渡到小面积皆伐,进而趋向于人工林的间伐和择伐。所以再用过去的生产方式和设备,或搬用东北和西南国有林区的生产方式来从事南方集体林区的木材生产,势必造成人力、物力浪费,木材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回转式原条预装设备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东北、内蒙林区的木材生产基本上是以原条作业为主,原条作业中的木材运输又以汽车运材为主。由于森林资源的逐年减少,原条的单根材积也越来越小。这样,使山场装车时的汽车等装时间过长,严重阻碍了木材运输效率的提高及运输生产3大工序(装、运、卸)的流水作业,同时,也影响到汽车运输的指挥调度和贮木场的均衡生产。因此,山场的原条预装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近  相似文献   

3.
在我省秦岭林区,木材运输全部为汽车陆运。以林区干、支、岔线组成了林区公路运输网,承担林区木材、基建、生活物资和旅客的全部运输任务。秦岭林区山大沟深,地形复杂,道路建筑和养护费用均较高。在林业局(场)基建投资中,道路建筑费用占到总投资的80%,筑路工人占基本生产工人  相似文献   

4.
林业企业的木材生产和林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汽车运输业的发展,木材生产的发展与木材汽车运输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由于木材生产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相应的运输能力和设施;另一方面,虽然企业拥有了与整个木材生产和林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运输设施和能力,没有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合理的使用这些运输设施,木材生产和调配任务,以及林区经济发展现代化就很难完成。近几年来,在我国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不论私人、集体都有经营自主权,随着运输市场的开放,社会上大量零散车进入运输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木材运输紧北局而.…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北方林区木材生产的作业方式通常为两种:一种叫常年流水作业,另一种叫季节性作业。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季节性作业比重越来越大。据伊春林管局统计,在所属的16个林业局中,1980年有两个林业局是季节性作业,即乌敏河、上甘岭局。1981年又有双丰、桃山林  相似文献   

6.
对木材运输检查监督工作思路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材流通运输监督工作是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坚持和实现依法治林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木材凭证运输是《森林法》规定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它是通过依法在林区设立木材检查站,对木材凭证运输实施检查监督,以达到控制森林资源过度消耗,防止乱砍滥伐行为的发生。2005年,新疆山区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严管林是当前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这一新的林业形势,加强林区木材运输检查监督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探索加强木材流通运输管理的有效措施1.实行固定站卡静态检查与流动巡查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办法。现有的木材检查站已无法胜任守住…  相似文献   

7.
林区道路的建设对木材生产、森林经营、环境保护等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很重要意义,实践证明我国林区道路的大量修建有力地促进了林区建设事业的发展。在养护道路工作上,也受到普遍重视,运材干线很少有弃养现象,但是对占基本路网70—80%左右的支线养护问题却缺乏统一认识。一种看法是从木材生产角度出发,认为林区公路支线的主要运输对象是木材,木材运量占总运量90%以上,一旦完成木材生产任务则公路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木材水运在我国南方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它具有运量大、占地少、投资省、耗能低等优点,再加上我国南方各省河流的流向基本与木材运输方向一致的特点,所以,木材水运是我国南方木材运输的主要方式。解放前,木材水运生产是分散的、季节性的手工作业,主要为单漂或小排流送,在作业中仅配备一些简单手工工具。解放后,随着林区开发及机械工业的发展,在木材水运的各项工艺过程中先后采用了各种机械设备,使  相似文献   

9.
一、路基高度问题的提出 目前,在东北林区木材生产的运输方式,仍有很大一部分用林区窄轨铁路(简称森铁)运输。这种运输方式,自建国以来直沿用到今天,突出地表现了运距长、运量大、成本低、机械设备寿命高、工程造价低廉、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强、适合于长年作业、有利于资源保护等一系列优点。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大兴安岭林区的生产和技术条件,选择了电动卷筒式木材抓具;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研制成功了我国林业上第一台电动卷筒式木材抓具(DZ_1型)。并且对该抓具进行了实际应用测试,认为这种形式的木材抓具工作可靠、抓取力大,比较适合我国林区的作业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一、木材采运生产机械化现状 (一) 布局全国共有17个省区生产木材,内有12个省区有上调任务。在17个省区中,东北林区(黑龙江省、吉林省)生产的木材占全国的55%,为2151万立米;西南林区(四川、云南)生产479万立米;西北林区(主要在秦岭、白龙江和天山一带)生产93万立米;南方九省生产1254万立米。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东北林区木材生产工艺流程基本可分为伐区木材生产、运输、贮木场生产三个阶段。从木材生产成本看:伐区木材生产成本占整个生产成本的50~60%,而在伐区生产成本中,集材成本又占伐区木材生产成本的60%以上。所以对于集材机械选择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木材生产成本。从我省情况来看,集材作业主要是以拖拉机为主,占整个伐区的75%以上。我省现有集材拖拉机大部分是集材—50拖拉机。黑龙江省部分林业局运用了集材—80拖拉机集材和接运。对  相似文献   

13.
我们结合牡丹江林区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木材价格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查研一、当前木材价格存在的问题及造成的后果: (一)木材价格构成中缺少林价部分,致使木材价格偏低,有林基金严重不足。现在,出于育林资金严重不足,大片荒山荒地没有绿化,采伐迹地更新欠帐,次生低价林得不到改造,人工中幼林没有适时抚育,极大地影响了森林资源的培育。牡丹江林区截至1981年末,尚有未更新面积139万亩,有1,600万亩天然中幼林急待改造和抚育。(二)木材价格增长幅度小于木材成本增长幅度,价格严重偏离价值,林业企业发生  相似文献   

14.
在伊春林区森林资源锐减的形势下,为保证该林区顺利实施天然林二期保护工程任务,首先应解决木材生产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具体为加强木材生产的组织管理工作,在管理模式、作业时间、生产成本、劳动组织形式、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科学筹划,精心组织。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的木材生产中,集材方式大体经历了如下五个阶段:(1)以人拉肩扛、木棒挠、畜力、小河流送等相结合的作业;(2)以滑道、渠道和人力串坡相结合的作业,个别林区采用拖拉机作业;(3)以滑道、渠道、拖拉机和人力串坡相结合,少数林区采用索道作业。此也是为云南目前绝大部分林区所采用;(4)以索道为主,拖拉机为辅的集材方式;(5)以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东北林区木材生产运距较短、散生木较多、木材径级较小的现状,2000年冬运以来,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利用小型农机耗油少、速度适宜、机运灵活等特点,试用小四轮拖拉机和农用三轮车进行了集材和短距离小径木运输,从而部分替代了J-50拖拉机和马套子木材生产作业。  相似文献   

17.
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在林区运输、经营(加工)木材,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无木材运输证运输木材,未经批准擅自在林区经营(加工)木材,以及在林区非法收购明知盗伐、滥伐林木的,应承担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读者认为,根据森林  相似文献   

18.
广泛开展木材综合利用,发展林产工业,是大兴安岭林区林业生产的新任务,是林业战线上的一个巨大的革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发展,木材需要量越来越大,大搞木材综合利用,对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面积广阔,蓄积量占全国的七分之一,是我国主要木材生产基地之一。自从1958年内蒙古党委林区工作会议以来,整个林区认真贯彻执行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大兴安岭林区的以林为主多种经营,也取得了辉煌成就,木材综合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小蠹和钻蛀性害虫及其分布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已知小蠹种类,约有500余种,其中有126种发生比较普遍,我们将发表于中国经济昆虫志上,以供参考。小蠹摧毁森林,主要通过下列两类因素:(1)天然因素:一般以老熟林、风雪折倒木、地塌根露、山洪暴发、初期病虫害林区、沼泽化林区、树木生长不良或枯立木(站杆)等为诱发小蠹猖獗的一方面因素。(2)人为因素:乱砍乱伐、火烧迹地、采伐迹地、贮木场或木材集散地、木材流送站、团状母树群、林墙林缘的枯木、建设原木、新辟林  相似文献   

20.
阿里河林业局森铁处承担着5个林场和16个工队的木材和职工生活用品运输任务,每年平均运材14万立方米,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4条森铁运输线路之一,在林区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个处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开拓进取,走出了一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新路子。森铁处有职工800余人,拥有蒸汽机,重型台车及各种车辆350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