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葡萄粒枯病亦称穗枯病、房枯病,在我省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是引起果实腐烂的病害之一. 1症状粒枯病主要危害葡萄的果梗、果粒及果穗,同时也危害叶片,以果实着色以后发生较多.果穗受害,先在果梗基部或接近果粒处出现淡褐色病斑,以后逐渐扩大,果梗变为褐色,并蔓延到果穗上,引起穗部发病.当病斑绕果梗1周时溢缩干枯,果粒因失水而萎缩,出现不规则病斑,以后扩展到整个果粒变为黑褐色,干缩成僵果悬挂在树上不易脱落.病粒表面散生着很多黑色粒点,潮湿时涌出灰白色卷曲的孢角.  相似文献   

2.
《果农之友》2012,(1):44-44
葡萄白腐病是真菌性病害.7—9月份高温多雨期最易发生,主要危害葡萄的果实、新梢和叶片。发病先从离地面较近的果梗或小果梗开始,出现枯黄色斑点,而后变为浅褐色,边缘为不明显、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逐渐蔓延到果粒。有时先从一个小穗或果穗下端梗烂掉后.连同果粒脱落。  相似文献   

3.
1症状 葡萄穗轴褐枯病,也叫轴枯病,主要发生在葡萄幼穗的穗轴上,危害花序和幼果,果粒发病较少,穗轴老化后一般不易发病。发病初期,先在花梗、穗轴或果梗上产生褐色水浸状斑点,扩展后使果梗或穗轴的一段变褐坏死,不久便失水干枯变为黑褐色、凹陷的病斑。有时在病部表面产生黑色霉状物,果穗随之萎缩脱落。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33页)10、房枯病又称粒枯病或穗枯病,在我国葡萄产区均有发生。症状:主要危害葡萄小果梗、穗轴和果粒。发病初期,先从小果梗基部出现深红色病斑,边缘有褐色晕圈,当病斑扩大环绕一周时,小果梗干枯,果实因失水萎缩为黑色僵果,表面散生出很多突起的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严重时小果梗全部受害,甚至蔓延到主轴,致使全穗果粒皱缩干枯变成黑色僵果,悬于树上不易脱落。房枯病和白腐病的主要区别是:染了房枯病的果粒上小黑点较大,且分布稀疏,果粒不易脱落,而染了白腐病的果粒干缩前已经生出灰白色的小点,病点小,分布密,且易脱落。(图134)  相似文献   

5.
葡萄白腐病又称水烂、穗烂病,是葡萄的重要病害之一。在葡萄产区均有分布。北方产区一般年份果实损失率在10%~20%,病害流行严重的年份果实损失率可达60%以上。1危害特征主要危害葡萄的果实、新梢和叶片。发病先从离地碱较近的果梗开始,初期呈水渍状灰褐色病斑,逐步变为红褐色,边缘为不明显、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很快蔓延到果粒。果粒发软、腐烂,表面密生灰白色渐变黑色小点粒,  相似文献   

6.
<正>病菌侵染是导致葡萄生长后期烂果的重要原因。引起葡萄烂果的主要病害是白腐病和炭疽病,特殊年份也有黑腐病。1两种主要果实病害1.1葡萄白腐病主要危害果穗和枝梢,有时也危害叶片。1)症状表现。果穗感病后,一般先从近地果穗的尖端开始表现症状,穗轴和小果梗最易感病,病部初期产生水浸状、淡褐色、不规则的腐烂病斑,后逐渐失水干缩并向果粒蔓延,果蒂部分变为淡褐色,后逐渐扩大呈软腐状,最后整个果粒变褐腐烂,果粒形状不变,穗轴果梗常干枯缢缩;发病后1周  相似文献   

7.
正葡萄白腐病又称腐烂病、水烂、穗烂,是葡萄的重要病害,在华北地区广泛发生。一般年份果实损失在20%左右,流行年份损失可达60%~70%。主要危害果穗,也危害新梢和叶片。一般在近地面的果穗尖端首先发病,在果梗和穗轴上产生淡褐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病斑逐渐向果穗蔓延,使果粒基部变褐、变软、腐烂,然后整个果粒很快变色、变软。病穗轴及果粒表面密生灰白色小粒点。发病  相似文献   

8.
葡萄白腐病的综合防治葡萄白腐病又叫水烂、烂穗病,危害果粒、穗轴、枝蔓、叶片等。果粒发病,先从果梗开始,初期为水渍状浅褐色不规则病斑,逐渐向果粒蔓延,果粒基部变浅褐色,果肉软腐,以后全果粒变黄褐色腐烂。烂果的果梗和穗轴缢缩、软腐,造成大量落果。华北地区...  相似文献   

9.
葡萄白腐病又叫腐烂病,是严重影响葡萄产量的重要病害,在7-9月高温多雨期最易发生。该病主要危害果穗,也危害枝蔓和叶片。发病先从离地面较近的穗轴或小果梗开始,出现淡褐色不规则的水溃状病斑,逐渐蔓延到果粒。果粒发病后约一周,病果由褐色变为深褐色,果实软腐,果皮下密生灰白色略突起的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白腐病以此得名),以后病果逐渐失水干缩成僵果。病果在软腐时极易脱落,僵果不易脱落。叶片发病,先从叶尖、叶缘开始,形成淡褐色有同心轮纹的大斑。防治白腐病的主要方法是:  相似文献   

10.
1)症状。葡萄白腐病主要危害果穗,也危害新梢、叶片。果穗感病一般发生在接近地面的果穗尖端,首先在小果梗或穗轴上发生浅褐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后逐渐蔓延至整个果穗。果粒发病,先在基部变淡褐色软腐,迅速整个果粒变褐腐烂,果面密布白色小粒点,严重发病时全穗腐烂,果梗、穗轴干枯缢缩,受到  相似文献   

11.
1田间诊断葡萄白腐病主要危害果实和穗轴,也能危害枝蔓和叶片。果实发病,病菌主要从小果梗或穗轴侵入,病斑初为水渍状、淡褐色、边缘不明显的斑点,后病斑扩展并通过果刷蔓延到整个果粒。受害果粒腐烂,  相似文献   

12.
葡萄白腐病又称腐烂病,我国葡萄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年份果实损失率约15%~20%,严重年份在60%以上,给果农带来巨大损失。笔者经过大量调查、试验,现将葡萄白腐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总结如下。1症状主要为害果穗,也为害新梢、叶片。果穗受害,先在小果梗或穗轴上发生浅褐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逐渐蔓延至整个果穗,用手捻病组织,有腥味;果粒发病,先在基部变淡褐色软腐,迅速使整个果粒变褐腐烂,果面密布灰白色小点。严重发病时全穗腐烂,果梗穗轴干枯缢缩,受震动时病果甚至病穗极易脱落;有时病果不落,干缩成僵果,悬挂枝上。新梢发病…  相似文献   

13.
1 症状 1.1 果穗发病果梗和穗轴最初表现为浅褐色、边缘不规则、水渍状病斑,扩大后组织腐烂坏死,潮湿时果穗腐烂脱落,干燥情况下,果穗干枯萎缩,不脱落.果粒发病,病菌通过果梗侵染果粒基部,初呈浅褐色病斑,迅速扩展到整个果粒,使果实表现为淡色软腐,果粒失去光泽,易脱落,进而发展成灰白色的小粒点(分生孢子器),发病后期遇到...  相似文献   

14.
1症状 主要危害果穗(包括穗柄、穗轴、果梗、果粒),也能危害新梢、叶片。果穗感病,首先在穗轴、果梗或穗柄上产生淡褐色、不规则的水浸状病斑,后呈软腐状,并逐渐向果粒蔓延。果粒受害后,首先果蒂变为淡褐色、软腐状,然后全粒变褐腐烂,但果粒形状不变,约经1周左右病粒上密生1层灰白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然后颜色逐渐变深褐色、失水皱缩、干枯成僵果。发病严重时,常整穗腐烂,受震动时病粒或整个病穗脱落。若在生长前期感病,因病果含糖量少、失水快,常干缩成为深褐色、有明显棱角的僵果,  相似文献   

15.
1992年6~7月,作者在连江县横槎村发现一种葡萄病害,该病主要为害果粒、果穗、果梗、穗梗,他果粒变褐干缩,无食用价值。病穗逐渐干枯,影响果实生长发育,造成减产20~30%。经镜检鉴定,确定该病系由真菌Macrophoma faocida(Viala  相似文献   

16.
<正>葡萄白腐病,又称腐烂病、水烂、穗烂,是葡萄的重要病害之一,河北省老葡萄园区均有分布。1症状主要危害果实和穗轴,也能危害枝蔓和叶片。果实上发病,病菌主要从小果梗或穗轴侵入,病斑初呈淡褐色、水渍状、不规则的病斑,然后蔓延到整个果粒。果粒受害后腐烂,上面着生灰白色小粒点,最后病果皱缩、干枯成为有明显棱角的僵果。果实上浆前发病,  相似文献   

17.
葡萄房枯病又叫粒枯病、轴枯病及烂弦病等,以危害葡萄果粒、果梗及穗轴为主,严重时也危害叶片。1998年夏季因雨量过大,且绵延时间较长,引起河北省东北部葡萄产区房枯病大发生,给广大果农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该病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生产上参...  相似文献   

18.
1 症状 葡萄水罐子病主要表现在果穗上,一般在果实上浆后至成熟期表现症状,往往在果穗的尖端数粒至数十粒果颜色表现不正常,在有色品种上,病果粒色泽暗淡;在白色品种上病果粒表现为水渍状,感病果粒糖度降低,昧很酸,果肉逐渐变软,皮肉极易分离,成为一包酸水,用手轻捏,水滴成串溢出,在果梗上产生褐色圆形或椭圆形褐色病斑,果梗与果粒间产生离层,病果极易脱落,发病严重的造成绝收。  相似文献   

19.
1危害症状 葡萄白腐病俗称水烂或穗烂.主要危害果穗或枝梢,也危害叶片,靠近地面的果穗先发病,受害果穗先在果梗或穗轴上形成浅褐色水浸状斑,逐渐扩大,出现干枯。  相似文献   

20.
正1病害特征葡萄酸腐病主要危害着色期的果实。发生酸腐病的果穗主要表现为六大特点:一是有腐烂的果粒,套袋葡萄在果袋的下方有一片深色湿迹(习惯称为"尿袋");二是果穗上有粉红色的小蝇子(这是酸腐病区别于炭疽病或白腐病的关键);三是果穗有醋酸味;四是烂果内可见到白色的小蛆;五是腐烂的汁液沾染的地方(果实、果梗、穗轴等)均产生腐烂;六是果粒腐烂后干枯至只剩果皮和种子。2致病因子葡萄酸腐病是真菌、细菌、昆虫联合危害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