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採摘和留叶的作用采摘和留叶是茶树栽培采收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对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具有不同的作用。茶树是常綠的多年生的叶用植物,栽培茶树就是要它多生长幼嫩的芽叶,采下来用它制成各种不同的茶类。采摘茶树芽叶是我們栽培茶树的經济要求,但它对茶树本身具有重大的影响。采摘能够促进茶树的生长,因为采摘具有与修剪相同的作用,能够刺激  相似文献   

2.
普洱市是世界茶树发源地和茶叶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之一,境内有栽培型古茶园1.2万hm~2。近年来,由于认识不足、疏于保护和管理等因素,致使古茶树因病虫害、过度开发利用或随意采摘等人为损毁破坏的情况较为严重,部分古茶树已提前衰老和死亡。本文从古茶树(园)的耕作、培肥、树体管理、环境维护、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普洱市栽培型茶树(园)管理技术进行阐述,以期为古茶树管护责任人提供借鉴,也能在同行内进行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3.
苏南茶区引进普洱古茶树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南平原地区农业十分发达,土壤肥沃,适宜耕作。笔者对苏南茶区引进普洱古茶树和栽培管理做出了分析,对引进普洱古茶树栽培管理技术进行深入地探讨研究,以期为苏南茶区的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4.
茶树硬枝扦插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嫩枝扦插是茶树无性繁殖的主要方法,而茶树硬枝扦插由于其成活率低、长势差,不能被生产上应用。为了充分利用茶树硬枝,扩大无性繁殖系数,研究茶树硬枝短穗与扦插成活率、茶苗长势的关系,进行了采用3cm、5cm、7cm三种不同长度硬枝短穗和留全叶、留叶2/3、留叶1/2三种不同留叶硬枝短穗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茶树硬枝长度5cm、留叶2/3的短穗扦插效果较好,成活率达88.3%,平均着叶数7.6片,苗高27cm,25cm以上苗达85.6%。结论阐明了影响茶树硬枝扦插成活率及长势的内因和外因,提高扦插成活率的关键是剪取适合的短穗和加强苗圃管理,试验达到了茶树无性繁殖的效果,为茶树硬枝扦插技术及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为茶树良种繁殖提供了一项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充分利用茶树硬枝,扩大无性繁殖系数,研究茶树硬枝短穗与扦插成活率、茶苗长势的关系。[方法]开展3、5、7 cm这3种不同长度硬枝短穗和留全叶、留叶2/3、留叶1/2这3种不同留叶硬枝短穗的比较试验。[结果]茶树硬枝长度5 cm、留叶2/3的短穗扦插效果较好,成活率达88.3%,平均着叶数7.6片,苗高27 cm,25 cm以上苗达85.6%。[结论]阐明了影响茶树硬枝扦插成活率及长势的内因和外因,提高扦插成活率的关键是剪取适合的短穗和加强苗圃管理。试验达到了茶树无性繁殖的效果,为茶树硬枝扦插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为茶树良种繁殖提供了一项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充分利用茶树硬枝,扩大无性繁殖系数,研究茶树硬枝短穗与扦插成活率、茶苗长势的关系。[方法]开展3、5、7cm这3种不同长度硬枝短穗和留全叶、留叶2/3、留叶1/2这3种不同留叶硬枝短穗的比较试验。[结果]茶树硬枝长度5cm、留叶2/3的短穗扦插效果较好,成活率达88.3%,平均着叶数7.6片,苗高27cm,25cm以上苗达85.6%。[结论]阐明了影响茶树硬枝扦插成活率及长势的内因和外因,提高扦插成活率的关键是剪取适合的短穗和加强苗圃管理。试验达到了茶树无性繁殖的效果,为茶树硬枝扦插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为茶树良种繁殖提供了一项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普洱市是世界茶树发源地和茶叶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之一,境内有栽培型古茶园18万亩。近年来,由于认识不足、疏于保护和管理等因素,致使古茶树因病虫害、过度开发利用或随意采摘等人为损毁破坏的情况较为严重,部分古茶树已提前衰老和死亡。本文从古茶树(园)的耕作、培肥、茶树树体管理、环境维护.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进行阐述,旨在使古茶树管护责任人能以借鉴和应用,也能在同行内进行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8.
凤凰山古茶树群是我国独有的栽培型古茶树群落,被中外学者称为"中国国宝"。潮州凤凰名优古茶树保护技术是对凤凰单丛茶等名优古茶树资源进行调查,对凤凰名优古茶树良种育苗技术进行研究,建立凤凰高香型单丛茶等名优古茶树的良种资源圃和茶苗圃基地,丛而使名优古茶树资源得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9.
古茶树是指分布于天然林中的野生型茶树及其群落、过渡型野生茶树和人工栽培型100年以上的古茶树。随着近年来茶叶消费市场对古树茶的青睐和追捧,对古茶树资源充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矛盾问题也变得日渐突出。本文针对镇康县的古茶树资源分布和现状,提出了保护性开发建议,以期促进镇康县古茶树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葡萄主梢及时合理摘心是其栽培管理过程中重要的栽培技术之一。为了解决香格里拉当地种植农户对葡萄主梢摘心不及时合理的问题,本研究以当地主栽品种‘赤霞珠’为试验材料,以农户栽培管理葡萄为对照,研究了主梢不同留叶数摘心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并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结果枝留4,5,6,7或8片叶摘心时,与对照相比,果实总糖、总酚、花色苷含量及糖酸比均有显著增加,酸度降低。其中,在结果枝留6片叶摘心的条件下,葡萄果实总糖、总酚含量及糖酸比、p H值均达到最高,酸度最低,平均穗重与株产较为合理;当果穗以上留叶数量为4,5片摘心时,果实品质较留6片叶较差,具体表现为总糖含量、酚类物质和产量较低,酸度高,果实成熟晚;留7,8片叶摘心,果实成熟虽早,产量也高,但品质表现较差。因此,为进一步提高葡萄原料产品质量可在结果枝留6片叶及时进行摘心。  相似文献   

11.
安溪铁观音茶树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安溪铁观音茶树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包括茶园选择、苗木选择、幼龄茶树科学管理、合理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2.
徐驰  曹茂 《农业考古》2020,(2):233-238
中国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而云南省凤庆县又是滇红的诞生地,具有悠久的茶树栽培种植历史,其混林茶园生态系统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其茶叶种植史和混林茶园生态系统进行梳理和研究,厘清凤庆县茶叶种植的历史发展脉络,挖掘凤庆混林茶园生态系统的优势及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贵州古茶树资源,采用查阅文献记载后结合实地调查方法,对黔南州、黔东南州和铜仁地区古茶园的分布、生境及茶树种质生长势、形态特征、抗逆性和利用现状等进行调查,对古茶园茶树的内含成分进行理化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的18个古茶园中,海拔,贵定县岩下乡铁索岩村茶山组最高,达1 574m,从江县西山镇滚郎村最低,仅268m,其中,<500m的古茶园1个,占5.6%;500~1 000m的古茶园7个,占38.9%;>1 000m的古茶园10个,占总数的55.6%。类型,野生型古茶园12个,占66.7%;栽培型古茶园6个,占35.7%。生态环境,植被较丰富,大部分野生型古茶园周围均有古树。茶树叶片理化成分,17个样品水浸出物、咖啡碱、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平均分别为47.7%、3.87%、2.6%和36.7%,儿茶素组分为EC相似文献   

14.
新种幼龄茶园栽培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广西新种幼龄茶园栽培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据广西茶区高温多湿气候、茶园地貌及茶叶品种特性等,从幼龄茶园栽培过程中的抗旱保苗、锄草施肥、遮荫防晒、查苗补苗、病虫害防治等环节,介绍新种茶园的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为广西幼龄茶园快速成园、投产、丰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园地选择、园地开垦与种植、茶园土壤管理与施肥、茶树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茶树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茶树与食用菌复合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茶园的生态环境,结合食用菌覆土栽培的技术要求,开展了“茶树与食用菌复合栽培模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茶树和食用菌复合栽培模式具有增加茶园产出与收入;提高茶叶品质与产量;培肥茶园土壤;节省劳力减少支出等优点.为改变茶园种植管理模式单一、总体效益低,改善茶园环境,提高茶园综合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生态茶园的概念与要求、生态茶园试验研究与推广、生态茶园到有机茶园的发展三个方面回顾了云南茶区生态茶园的发展历程,指出了云南茶区生态茶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措施,同时对云南茶区生态茶园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了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成龄茶园茶叶单产低,质量差的现状,分析影响成龄茶园产量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茶园建立时土壤基础不牢,简单垦植及栽后管理水平低等,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措施:加强成龄茶园肥水管理,适度修剪和嫁接换种恢复树势,合理采摘,注重病虫害防治及严抓茶叶加工质量关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江淮地区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都有所增加。加快普及无性系茶苗栽培普及率,培养优质良种茶叶,打造品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实践经验和查阅大量数据,该文指出了选购茶苗、茶园建设、移栽技术及苗期管理等无性系茶苗栽培技术要点,并给出了其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0.
营建金观音茶叶生态茶园,选择自然立地条件,无环境污染的基地栽培,周围应有森林树木,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促进茶树生长。茶园内种植180株/hm2珍贵树木,让鸟类栖息,以虫治虫,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茶叶生长,提高茶叶品质。茶园内的树木在光合作用下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吐出新鲜空气(氧气),使金观音茶叶生长成为无公害茶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