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茶黄螨,又叫侧多食跗线螨,属蛛形纲蜱螨目跗线螨科,虫体很小,肉眼很不容易发现。茶黄螨食性杂、寄主广,可为害30多个科的70多种植物,成螨、幼螨均能为害,主要为害茄子、辣椒、番茄、马铃薯、黄瓜、西瓜、豆类等多种蔬菜及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2.
<正>茶黄螨,又名嫩叶螨、侧多食跗线螨,食性复杂,以前主要危害茶树,近些年来蔬菜作物受害日趋严重,主要危害茄子、辣椒、番茄、马铃薯,还可危害黄瓜、豆类等多种蔬菜作物和花卉。成螨、幼螨等均能危害,多  相似文献   

3.
1.杀螨剂:是专门用来防治植食性螨类的药剂,只对螨类有效,而对害虫无效。危害蔬菜的害螨有:朱砂叶螨、截形叶螨、二斑叶螨等三种叶螨,主要危害瓜类、茄果类、豆类等蔬菜;豆叶螨主要危害豆类;神泽氏叶螨主要危害茄子、辣椒、豆类、丝瓜等;侧多食跗线螨(茶黄螨)主要危害茄果类、瓜类、豆类、芹菜、白菜等;土耳其斯坦叶蝎主要危害豆类、马铃薯、茄子、萝卜等;番茄瘿螨主要危害茄果类蔬菜;刺足根螨主要危害韭菜、韭黄、葱类、百合等;腐嗜酪螨危害保护地的瓜类、茄果类蔬菜。成螨和若螨均可造成为害,多在植株叶背(下部)、嫩芽、嫩叶、幼果、花朵或根部为害。受害植株叶片褪绿为黄白色斑点,重脱落或叶片向背面卷曲(易被误认为病毒病),或落花落果、果实开裂(茄子),甚至会造成植株枯死。  相似文献   

4.
<正>茶黄螨,又名白蜘蛛、嫩叶螨,是世界性的主要害螨之一。以前主要危害茶树,现为蔬菜特别是保护地蔬菜一种新害虫。茶黄螨食性杂,寄主范围广,包括多种农作物、观赏植物和野生植物等近30多科70余种。农作物中主要危害茄果类、  相似文献   

5.
辣椒茶黄螨的为害及其无公害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茶黄螨,又称侧多食跗线螨、白蜘蛛,属蛛形纲、蜱螨目、跗线螨科,是为害辣椒的主要害螨之一。茶黄螨食性极杂,除为害辣椒外,茄子、番茄、马铃薯、黄瓜、西葫芦等多种蔬菜也易遭受其为害。茶黄螨寄主植物广泛,已知寄主达七十余种。下面介绍其对辣椒的为害及其无公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茶黄螨,又叫侧多食跗线螨,属蛛形纲蜱螨目跗线螨科,虫体很小,肉眼很不容易发现。茶黄螨食性杂、寄主广,可为害30多个科的70多种植物,  相似文献   

7.
经4年系统观察,茶黄螨在绥阳发生逐年趋重。该虫年发生23代,每年6月至8月以成螨和若螨在辣椒上发生危害重。此虫以成螨在牛皮菜、狗牙根杂草等植株下部叶片凹陷处聚集越冬。采取消灭越冬虫源适时施药防治,可减少其危害。  相似文献   

8.
据1986、1987年在天津西郊大棚黄瓜系统调查,采用m—m回归法对茶黄螨在大棚黄瓜田间危害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认为田间受害株密度小于0.5271时,茶黄螨危害株的田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型;大于0.5271时则为均匀分布型.计算得出不同受害级别下相应的最适抽样数,随着受害程度的加重,抽样数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结果,广西百色地区有机茶园中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包括假眼小绿叶蝉、茶跗线螨、茶黄蓟马、茶蚜和茶饼病、茶炭疽病。假眼小绿叶蝉在4、7月份有两个发生高峰;茶跗线螨和茶黄蓟马早春发生较重。各种害虫都具有一定的趋嫩性,其中茶黄蓟马在茶树顶部的种群密度与其它位置差异显著。根据各病虫害的生物学习性,采取了强采及植物源药剂相结合等方法,起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茶黄螨,又名白蜘蛛、嫩叶螨,是世界性的主要害螨之一。以前主要在茶树上危害,现已成为蔬菜特别是保护地蔬菜一种新的害虫。农作物中主要危害茄果类、豆类、瓜类等,特别是番茄、辣椒及茄子、马铃薯、黄瓜、萝卜、菜豆等,尤其在保护地蔬菜苗期发生严重。危害症状。茶黄螨以成螨、若螨集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螨克乳油1000倍、1.8%害极灭乳油4000倍、15%哒螨灵乳油3000倍、25%托克尔可湿性粉剂1000倍的防治效果在77.38%~84.18%之间;杀螨剂单用及与杀菌剂混用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一次施药的防治效果不理想。并提出在水稻圆杆期至破口期喷施2~3次杀螨剂,以种植抗螨品种和药剂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茄果类蔬菜包括番茄、茄子和辣椒等,其主要害虫有蛀果类的棉铃虫、烟青虫、茶黄螨、温室白粉虱等,其次是食叶类害虫,如28星飘虫和叶蝉类等。  相似文献   

13.
在茶园开展"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扑食螨对茶黄螨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既减少了药剂防治次数,节约了成本,又维持了天敌数量,保护了生态平衡,切实有效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正> 一般茶园中,常见的螨类有五种,即茶橙瘿螨、茶叶瘿螨、咖啡小爪螨、短须螨、茶黄螨。其中茶橙瘿螨在大叶种茶、特别是水仙等发生较多而严重,咖啡小爪螨则在中小叶种茶上发生较多。从栖息与危害的部位来看,茶黄螨只在嫩梢上,为害幼嫩芽叶,茶橙瘿螨以在嫩梢为主,也可在成叶上。短须螨多在叶背近主脉两侧处,咖啡小爪螨主要在老叶叶面。螨类为害后轻者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棚室蔬菜的虫害日趋加重,尤其是小型害虫为害越来越严重,不仅蚜虫、飞虱、叶蝉、害螨等继续为害,而且温室白粉虱、烟粉虱、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茶黄螨和棕榈蓟马等小害虫的种群数量迅速上升,为害十分猖獗,且难以根  相似文献   

16.
刘双弟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5):229-234
生态空间变小、新梢生长快、叶质柔嫩易导致有害生物危害台刈茶园。通过在台刈茶园套种藿香蓟实施生物覆盖措施改善茶园温室度状况,促进天敌植绥螨种群数量的发展达到“以螨治螨”的生态控制目的。在试验的台刈茶园设置了3种不同耕作模式茶园的试验区,即套种藿香蓟的生物覆盖茶园试验区(A)、对比套种决明的生物覆盖茶园试验区(B)、清耕茶园试验区(C)。从5月开始,当藿香蓟长至10~15 cm时开始调查3种不同耕作模式茶园的跗线螨及其天敌植绥螨的种群数量的消长规律,并于盛夏的7-8月测定、记录试验茶园的空气温、湿度的变化。A、B 2个生物覆盖区,尤其是A区天敌植绥螨在9月中旬有一个明显的高峰期;C区的天敌植绥螨的高峰期不明显。在跗线螨及植绥螨的高峰期,C区跗线螨的密度高达6.6头/芽梢,天敌植绥螨的密度仅为0.13头/芽梢;B区的跗线螨密度为5.3头/芽梢,天敌植绥螨的密度为1.26头/芽梢;而在A区,跗线螨螨口密度仅为2.1头/芽梢,天敌植绥螨则高达2.48头/芽梢。在盛夏的7-8月,A、B 2个试验区与C区相比,空气的平均温度降低2.57~2.84℃,平均相对湿度提高12%~13%。台刈茶园套种藿香蓟的生物覆盖措施,可显著改善茶园的小气候,为植绥螨提供丰富的食料,营造利于天敌植绥螨种群数量增长的生存环境,构建良好的茶树-藿香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扩展了植绥螨的种群,促进“以螨治螨”的生态控制效应。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螨害呈现出加重趋势,螨类对杀螨剂的抗性也逐年增强,各地都有许多相关报道。这已经引起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足够重视,科学合理使用杀螨剂显得非常重要,也很有必要。那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柑橘始叶螨[Eotetranychus kankitus (Ehara)]及其天敌在茶园中的发生规律,为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数据。本研究针对重庆发生柑橘始叶螨的茶园进行为期1年的系统调查,并在室内测定了优势天敌捕食螨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柑橘始叶螨在田间的种群数量少于茶跗线螨,但其主要在4—5月发生危害,对茶产业的影响较大;茶园天敌主要有巴氏新小绥螨和尼氏真绥螨,其中尼氏真绥螨对柑橘始叶螨有明显的跟随现象,在柑橘始叶螨的盛发期为优势天敌;室内测定尼氏真绥螨对柑橘始叶螨各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取食幼若螨所需时间最短为1.08 h,且1天内取食高达55头。  相似文献   

19.
徽州区茶园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卫国 《茶业通报》2006,28(1):17-18
徽州区茶树害虫种群从少到多,不断演替,危害日趋严重,茶园大面积受害成灾时有发生。1997年和2001年假眼小绿叶蝉、2004年黑刺粉虱大发生;2003年假眼小绿叶蝉、茶叶瘿螨发生严重;1996年茶黑毒蛾、2000年和2001年茶尺蠖的局部暴发,这些害虫的发生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防治问题日益突出。1主要害虫(螨)种类及消长规律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世代多、体型小、吸汁性、趋嫩性的害虫成了茶树害虫的优势种类和种群,叶蝉、粉虱等现已成为我区茶树主要害虫。暴食性害虫如茶黑毒蛾、茶尺蠖等时有发生,亦不容忽视。1.1茶假眼小绿叶蝉我区高山茶园冬季气温较…  相似文献   

20.
李翬 《茶业通报》2005,27(3):103-103
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茶叶无公害和有机茶生产战略,建立了太平猴魁和黄山毛峰无公害生产基地1300多hm2,有机茶园200多hm2,而茶叶螨虫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尤其是肥水管理较好的茶园受害程度更为严重,已成为危害茶树的主要病虫害之一。根据无公害茶叶生产要求,我区植保站从2001年开始,在新明乡“太平猴魁”生产基地连续进行了多项农业防治措施,提高了生态系统调控功能,控制了螨虫的发生,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1螨虫发生情况和危害状通过多点调查,黄山区茶叶发生危害的螨虫主要有茶橙瘿螨和茶跗线螨。1.1茶橙瘿螨发生普遍,若螨体淡橙黄色,成螨体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