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辣椒旱地宽厢宽带不同带距、不同种植密度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带距667m2纯收益以4m开厢最高,为4442.1元/667m2,其次是3.33m开厢4359.1元/667m2,2.67m开厢最低4132.5元/667m2。采用4m开厢,种植规格玉米为0.5m×0.167m、辣椒为0.7m×0.208m,每667m2玉米密度2000株、产量405.3kg,辣椒3200株,产量717.5kg,纯收益最高达4657.9元,试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光叶紫花苕、箭舌豌豆、肥田萝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探索绿肥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3种绿肥聚垄种植玉米,均能增强玉米抗旱能力,对玉米产量表现出明显效果。用光叶紫花苕聚垄种植玉米产量最高,其产量可达741.8kg/667m2;其次是肥田萝卜聚垄种植玉米,产量可达610.0kg/667m2;箭舌豌豆聚垄种植玉米产量居第3,产量为595.4kg/667m2,不种绿肥(对照)种植玉米产量最低,产量为564.3kg/667m2。  相似文献   

3.
试验研究了玉米—花生不同带距间作对玉米、花生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带距玉米—花生间作,其产量及经济效益均有明显差别,以3.3m(10尺)开厢,0.80m(2.5尺)种2行玉米(0.5×0.14m),2 800株/667m2,2.5m(0.33×0.27m)种6行花生5 000穴/667m2,其综合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高,净产值达1 143.56元/667m2。  相似文献   

4.
赵军  杨珍  张德  何增国  殷稳娜 《中国种业》2024,(5):79-82,87
为了探究制种玉米母本生长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为武威市及河西走廊地区制种玉米密植及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中早熟制种玉米品种英德 77 和中晚熟品种郑单 958 的母本 LH501、郑 58 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 4000 株 /667m2、5000 株 /667m2、6000 株 /667m2、7000 株 /667m2、8000 株 /667m2 等 5 个种植密度和 5000 株 /667m2、6000 株/667m2、7000 株 /667m2、8000 株 /667m2、9000 株 /667m2 等 5 个种植密度,探究不同种植密度对 2 个不同熟期制种玉米品种的母本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种母本 LH501 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的测产面积穗重、产量均随母本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百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密度为 8000 株 /667m2 时的产量最高,达 393.20kg/667m2。制种母本郑 58 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的单穗粒重、百粒重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测产面积穗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产量随着母本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密度为 8000 株/667m 2 时的产量最高,达 568.71kg/667m2。因此,2 个参试制种玉米品种母本的最佳种植密度为 8000 株 /667m2。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出适宜的种植带幅,采用单因子密度设计,研究了不同带幅宽厢宽带玉米间作花生对作物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宽厢宽带种植技术与玉米常规栽培相比较,其产值平均增加1000元/667m~2左右;花生以4m带幅产量最高,玉米产量则是2.67m带幅最高,但综合产值最高的是3m带幅,达2193.72元/667m~2,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玉米抗旱栽培技术,特进行了玉米垄作覆膜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大小垄全田覆膜大小垄全田覆膜)玉米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平均产量达829.54 kg/667m2,单位净产值达到1277.49元/667m2,比最低的单垄垄上覆膜高211.94元/667m2.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苕子与其它作物的3种间套模式与冬闲土的经济效益比较表明:不同苕子种植模式较冬闲提高玉米产量100~553.7kg/667m2,增幅27.5%~52.4%。不同种植模式总收入是较冬闲地—玉米增收496~958元/667m2,增收幅度达85.4%~164.9%。不同苕子种植模式纯收入较冬闲模式增收436~740元/667m2,增幅105.8%~179.6%。纯收入从高到低的排列是:苕子/马铃薯—玉米小麦/苕子—玉米苕子—玉米冬闲—玉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5种不同密度对开玉15玉米新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在4000株/667m2和4500株/667m2时产量最高,效果最好,适宜密度范围为4000~4500株/667m2。生产上大面积种植开玉15时,为充分发挥其高产潜力,建议高水肥田块种植密度控制在4500株/667m2左右,中低等水肥地块种植密度控制在4000~4300株/667m2,以获取最高的玉米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半紧凑型玉米品种华玉11为研究对象,探索研究种植4 500株/667 m2、5 000株/667 m2、5 500株/667 m2 3种不同密度对玉米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5 000株/667 m2时产量最高,对提高单产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宜沿河县种植的优质玉米高产品种,开展了5个玉米不同品种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贵单玉9号产量最高,单产650.9kg/667m2,比正大999(CK)高29.3kg/667m2,生育期136d,适宜在沿河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单株与双株的不同株行距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中单808为试验材料,开展了试验。结果表明:单株种植单产均高于双株种植方式,但双株种植能节约投工2.96个/667m2,减少生产投入177.6元/667m2。净产值来看等行单株移栽最高,达1 283.53元/667m2,其次为宽窄行双株移栽。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杂交玉米新品种新中玉801在余庆县的适宜种植密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了密度试验。其结果表明:当种植密度在3000~3750株/667m2的范围内,玉米的单产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增加到3750株/667m2时产量达到最高,但是超过4000株/667m2时玉米的单产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综合产量和田间长势分析,在试验条件类似区新中玉801的适宜种植密度为3500~3750株/667m2,对应的产量可达744.48~800.04kg/667m2。  相似文献   

13.
中单808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红梅  钱刚 《耕作与栽培》2011,(3):32-32,11
为了探索杂交玉米单株种植最佳密度与产量的影响,2010年进行了5个不同密度移栽试验,其试验结果为4 500株/667 m2产量最高为678.4 kg/667 m2,其次是4 000株/667 m2产量为kg662.3 kg/667 m2,第3是3 500株/667 m2产量为649.7 kg/667 m2,第4是2 5...  相似文献   

14.
为指导上等田玉米合理施肥,进行了不同配方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施用N 20kg/667m2、P2O510kg/667m2、K2O 16kg/667m2产量最高,为798.9kg/667m2,净产值为1 923.33元/667m2,养分增产量为7.51kg/kg。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贵州地区酒用高粱产量水平,了解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酒用高粱产量的影响,开展了不同覆膜种植方式的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高梁采用膜上种植方式综合表现最好,产量最高,为413.2kg/667m2,与其余方式相比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比对照(不覆膜)增加75.5kg/667m2、增产达22.36%,按高粱价格3.8元/kg计算,共增加收入286.9元/667m2。  相似文献   

16.
紧凑型玉米不同种植密度施用健壮素,经对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健壮素能降低植株高度,提高适宜种植密度.种植密度从4200株/667m2上升到5700株/667m2时,产量随增加而增加,达到5700株/667m2,单产最高,为840kg,当超过6200株/667m2时,产量开始平稳下降.  相似文献   

17.
周梅  杨超  田永国 《耕作与栽培》2015,(1):32+29+31
为了探索旱地宽厢宽带玉米间套作花生产生的效益,开展了旱地宽厢宽带玉米间套作花生示范。结果表明:旱地宽厢宽带玉米间套作产量为336.22kg/667m2,产值1008.66元/667m2;花生产量为113.15kg/667m2,产值1131.53元/667m2;合计平均产值2 140.19元/667m2,比净作玉米产值高639.24元/667m2,比净作花生产值高537.32元/667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玉米高产栽培喷施烯效唑对产量的影响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光杰 《耕作与栽培》2010,(1):28-28,45
在海拔900cm的区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及管理水平下,增施烯效唑对玉米的产量及经济性状等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以A处理即苗期喷施的产量最高达819kg/667m2,新增纯收益最高达120.14元/667m2。  相似文献   

19.
旱地宽带宽厢不同种植模式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余庆县旱地宽带宽厢套种不同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产值,摸索最佳套种模式,提高旱地单位产出率。试验结果表明,以玉米套种辣椒产值最高达1096·58元/667m2,玉米套种花生产值居第2位达1062·64元/667m2,玉米套种甘薯产值居第3位达890·97元/667m2,净作玉米产值最低为574·53元/667m2。  相似文献   

20.
浚单20玉米杂交制种适宜播期与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得出,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浚单20玉米杂交制种母本最佳播种期为4月15日,每667m2适宜种植密度为5000~5500株。其中4月15日播种与每667m2种植密度5500株搭配的处理组合产量最高,每667m2平均产量达550.47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