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了毛竹的垦复和施肥方法,以广泛种植毛竹的福建省为例,选取6块试验地块,采用随机试验设计的方法,对毛竹不同垦复和施肥方法对其生长和收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其出笋数、新竹成竹株数和成竹率、胸径进行了差异对比,证明了合理深翻和施肥对毛竹生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用毛竹增产素与施肥的不同组合对毛竹进行试验的结果表明,施肥及增产素对新竹产量都有显著影响,以每公顷施300kg复合肥配合注射增产素对毛竹新增竹量成效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毛竹施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过13年的毛竹系列施肥试验研究,初步掌握了毛竹施肥的关键时期和方法,同时证明了毛竹增产潜力很大,只要采取综合措施经营毛竹林,容易达到毛竹高产优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时间对毛竹新竹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小年明显的毛竹材用林纯林中,研究了不同施肥时间(5月份和8月份)对毛竹新竹株数、胸径和新竹高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极显著地增加毛竹新竹株数、胸径和新竹高;不同月份施肥对毛竹新竹各项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以5月份施肥毛竹新竹株数、胸径和竹林高度表现最好。因此,在毛竹材用林经营中,要获得竹材高产、经济高效,最佳施肥时间为毛竹春笋小年的5月份。  相似文献   

5.
在福建省三明市对毛竹增产剂竹腔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的潜力与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设毛竹增产剂竹腔施肥、传统土壤施肥与不施肥3种处理。结果表明,施肥能有效提高毛竹新竹成竹数、新竹平均胸径、春笋出笋量和冬笋产量,竹腔施肥和土壤施肥各指标分别比对照提高25.4%和34.6%、5.6%和7.8%、14.6%和31.9%、55.8%和105.2%;竹腔施肥与土壤施肥间施肥效果虽然有一定差异,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课题研究了二年生毛竹不同施肥方法及不同施肥季节对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其结果说明施肥与不施肥、两种施肥方法及春秋两季施肥对毛竹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随地区的不同而异,但影响均不大。  相似文献   

7.
毛竹专用复合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洪伟  陈辉  吴承祯 《林业科学》2003,39(1):81-85
毛竹专用复合肥是根据毛竹生物学性状和平衡施肥原理配制的毛竹专用肥料。试验以N、P、K肥为原料,应用混料试验设计方法进行试验,建立各配方施肥方案与经济收益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优化,筛选出生产上适用的毛竹专用复合肥的最佳配方。施用后,毛竹林经济效益可提高35%左右。  相似文献   

8.
毛竹竹腔施肥是一种新的施肥方法,通过2009年丽水市科技局招标项目——毛竹竹腔施肥技术引进与应用立项。开展了毛竹竹腔施肥和普通施肥,竹腔施肥和试验前土壤养分含量试验研究,竹腔施肥后水碱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呈显著性提高。竹腔施肥后水碱性氮呈极显著性提高,有效磷呈显著性提高,速效钾比试验前呈极显著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9.
廖洪标 《绿色科技》2012,(12):190-191
指出了BNP毛竹增产剂是一种新型的毛竹肥料,科技含量高,采用竹腔施肥技术,具有简单方便,经济实用,减轻传统施肥劳动强度,肥效高、肥效长,无污染和残留,能有效保护土壤和竹林的多样性,提高竹林质量和竹林产量产值等优点。特别对于人口密度小的偏远山区,将极大地提高施肥工作效率,能为大力培植优质毛竹资源、促进毛竹速生丰产,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0.
毛竹竹腔施肥是一种新配方生态施肥技术,由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发。本文介绍了毛竹竹腔施肥技术、操作方法以及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推广情况。经调查分析,认为竹腔施肥技术适于在黄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毛竹的平均胸高断面积及胸高断面积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施肥可有效地增加毛竹的胸高断面积,且随着施肥年份的持续,效果更为明显;毛竹的胸高断面积与土壤的全氮含量呈负相关,与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而与有效磷的相关性较弱;施肥与不施肥条件下的毛竹胸高断面积分布均符合Logistic方程,同时,持续的施肥管理还能增加大径竹在毛竹林中所占的比例。研究结果可为毛竹林高效施肥及可持续性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毛竹增产剂竹腔施肥效果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毛竹材用林竹腔施用毛竹增产剂进行了试验,分析了毛竹增产剂对毛竹新竹数、新竹平均胸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般经营水平的竹林中,施肥区新竹数比对照区新竹数增长达65.3%;施肥区新竹胸径均有较大的提高,与同林分2007年竹相比,新竹平均胸径提高26.4%;施肥区与对照区相比,新竹平均胸径提高21.3%。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三种处理下(BNP毛竹增长剂、毛竹专用肥和不施肥)毛竹林的发笋数量、成竹率和新竹胸径以及立竹结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施肥增加了毛竹新分株数量,不同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即BNP毛竹增长剂专用肥不施肥。施肥提高了毛竹林新竹成竹率,施BNP增长剂(50.48%)和专用肥(46.18%)的毛竹林成竹率均显著高于不施肥(25.57%)(P0.05),但BNP毛竹增长剂与专用肥间无显著差异(P0.05)。施肥可促使胸径变大和竹林结构年轻化,施BNP毛竹增长剂的毛竹林成竹胸径(10.40±0.17 cm)显著高于不施肥毛竹林成竹胸径(P0.05),且其Ⅰ度竹比例(37.56%)也分别是专用肥的1.27倍、不施肥的2.59倍。  相似文献   

14.
飞机根外施肥对毛竹生理指标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实测资料分析了飞机根外施肥后,对毛竹产生的一些生理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飞机根外施肥对毛竹生长是有利的,且可省人省工,便于大面积管理。  相似文献   

15.
毛竹施肥试验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土施肥是毛竹丰产的重要培育技术之一,施肥对毛竹林的经济效益有显著影响,适量施肥能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试验采用差异显著性检验结合经济效益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使对各处理间的差异的评价更客观、更科学、更合理。  相似文献   

16.
对《竹类研究》第3个竹业学术刊物系统研究分析,根据苏、浙、皖培育毛竹丰产林、笋用林基地的十项丰产技术措施,作系统研究综述,重点在毛竹丰产结构理论、多鞭花年系统、配方施肥、挖竹蔸内施肥、覆盖增温、生长激素应用、疏笋留养、钩梢、生态立体开发、毛竹计量统一等十个方面,有了新的进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17.
不同整地施肥处理对毛竹生长及收入估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试验设计法对毛竹生长与不同整地、施肥处理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毛竹不同整地、施肥处理之间的出笋数、新竹成竹株数和成竹率、胸径差异极显著。经过整地、施肥的A、B、C、D标准地的出笋数、成竹株数和胸径均大于不整地、施肥处理的E、F标准地。经过全垦深翻、施肥的毛竹收益较高,可达1.148万元·hm-2。  相似文献   

18.
采用立地养分效应配方施肥模型研究毛竹专用肥,考察不同施肥处理对毛竹新竹株数及竹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P:K=108:25:63施肥处理下,毛竹材用林新竹增长数最大,比对照处理CK增加新竹525株/hm~2。在N:P:K=284:124:236施肥处理下,毛竹笋材两用林新竹增长数最大,比对照处理CK增加新竹600株/hm~2。在N:P:K=213:93:177施肥处理下,毛竹笋材两用林笋产量增长最大,比对照处理CK增加360%。综合上述结果,取平均值为毛竹专用肥基本配方:N:P:K=45%:20%:35%。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可以达到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丰产高效的最佳方法施肥。在大小年明显的毛竹笋竹两用林纯林中,选用有N、P、K三要素的肥料对毛竹林地开展不同方法施肥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伐桩施肥、竹蔸施肥、开沟施肥这3种方法的毛竹竹笋产量、新竹的平均株数与不施肥比较,F值F_(0.01)(15)5.95,且P-value值0.01,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新竹平均胸径及平均全竹高在施肥后第2个春笋大年时才达到显著差异;伐桩施肥、竹蔸施肥、开沟施肥这3种方法施肥之间比较,效果最好的是竹蔸施肥,其次为伐桩施肥,开沟施肥最差。由此可见,在毛竹笋竹两用林的培育经营中,要获得竹材高产、经济高效,施肥的最佳方法是竹蔸施肥。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新垦竹木混交的竹林进行结构调整和垦复后,注射增产剂、穴施毛竹专用肥、国产复合肥和对照等四种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竹林施肥增产表现为:毛竹专用肥>国产复合肥>毛竹增产剂,且前二者肥效较长。但施毛竹专用肥投资成本相对较大,而用毛竹增产剂投入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