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5种进境林木种子为材料进行种子带菌分析,采用保湿培养检验法和分离培养检验法分别对种子表面粘附真菌及内部寄藏真菌进行检测和鉴定.在供试的5个样品上共分离得到18属真菌,分别为链格孢属、枝孢属、镰孢属、加氏菌属、小丛壳属、毛壳菌属、拟茎点霉属、根霉属、附球菌属、节菱孢属、弯孢属、德氏霉属、拟盘多毛孢属、木霉属、散囊菌属、青霉属、毛霉属及曲霉属.种子表面附带真菌以曲霉菌和根霉菌分离频率最高;链格孢菌、镰孢菌、毛壳菌是种子寄藏真菌的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2.
黄增灿 《植物保护》1982,8(3):23-24
扑海因商品名为ROVRAL,系法国罗纳普朗克农业化学公司七十年代产品。据介绍对葡萄孢属(Botrytis)、核盘属(Sclerotinia)、小核属(Sclerotiorum)、链孢霉属(Monilia)、丝核属(Rhizoctonia)、链格(交链)孢属(Alternaria)蠕孢霉属(Helminthosporiunr)、茎点属(Phoma),腥黑粉属(Tilletia)、镰刀菌属(Fusariurn)等均有效。为了鉴定其在生产上的实用价值,1981年针对生产上存在的病害问题,采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ROVRAL50WP)  相似文献   

3.
野生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拮抗菌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挖掘生防新资源,采用组织分离法从21种野生药用植物不同组织部位分离纯化内生真菌,以6种植物病原菌为靶标菌筛选拮抗菌株,并根据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对菌株进行鉴定,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高效拮抗菌株对靶标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分离纯化的478株内生真菌中筛选出11株高活性拮抗菌株,分属于青霉属Penicillium、平脐蠕孢属Bipolaris、棘壳孢属Pyrenochaeta、镰孢属Fusarium、粒毛盘菌属Lachnum、垫壳孢属Coniella和Neonectria 7个属,其中青霉属占比最高,达36.36%。平皿对峙试验表明, 棘壳孢菌12-R-5对灰葡萄孢表现出高效性和专一性,其对菌丝抑制率达66.67%。含药平皿试验表明,菌株12-R-5发酵滤液10倍稀释液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抑制率达100%,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菌株12-R-5 10倍发酵滤液处理灰葡萄孢10 h,孢子不萌发;100倍稀释液处理对孢子萌发抑制率为91.01%。显微镜观察发现,棘壳孢菌使灰葡萄孢菌丝扭曲变形,膨大肿胀及断裂,部分菌丝发生抑缩、消融现象。说明棘壳孢菌12-R-5菌株具有很好的生防潜力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不同时期的柑橘果实中真菌种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采后真菌病害发生普遍,对柑橘产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柑橘体内存在丰富的真菌类群,为了了解柑橘成熟和衰老过程中果实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变化动态,本论文通过MiSeq技术解读真菌ITS区域序列,分别对生长期、成熟期和贮藏期的晚蜜一号果实的果皮和果肉的内生真菌种类进行了分析。发现相比于果肉,果皮中真菌在目和属水平的多样性更为丰富,而成熟期果肉中真菌种类多于果皮。不同生长阶段的两种组织中优势的真菌属也不同,果皮在生长期以Medicopsis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占绝对优势,成熟期为刺盘孢属,贮藏期以葡萄孢属(Botrytis)、Erythrobasidium和Strelitziana较为常见;而果肉中生长期主要为青霉属(Penicillium)和枝孢菌属(Cladosporium),约占1/4,成熟期半数以上为葡萄孢属,及至贮藏期约90%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青霉属,其中链格孢属约占2/3。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如枝孢菌属(Cladosporium)、巨座壳属(Magnaporthe)、核盘菌属(Sclerotinia)、葡萄孢属(Botrytis)、白粉菌属(Erysiphe)、青霉属(Penicill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镰孢霉属(Fusarium)等在果肉中的数量高于果皮。果肉中存在较大数量的常见植物病原真菌,不同属真菌在不同样品中呈不同的变化动态,暗示采后病变是多种真菌交互作用的结果,采后病害的防治可以提前至开花期。  相似文献   

5.
小麦黑胚病种子菌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表明京双16、聊89-2,聊91-1,聊91B18-27-1及鲁麦126个小麦品种(品系)的黑胚病病粒率为7.6% ̄45.7%,病情指数为3.2% ̄13.5%,以聊89-1最轻,鲁麦12最重。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6个品种(品纱)的黑胚种子和健康胚种子进行了比较观察,证实了黑胚种子胚中链格孢菌的存在,此外,亦观察到黑胚种子寄藏有类似于长蠕孢属,枝孢属等真菌的菌体。  相似文献   

6.
10种杀菌剂对植物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维海 《广西植保》2003,16(4):15-17
20 0 1~ 2 0 0 2年 ,我们在全区进行了一些杀菌剂农药试验。这些试验的杀菌剂中 ,有的品种还比较新。试验按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 ,每个处理设 4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现把其中的 1 0种杀菌剂的试验效果简单作个介绍 ,这 1 0种杀菌剂在试验剂量下对试验作物的生长均没有不良影响。在此根据试验结果推荐的农药使用剂量 (浓度 )仅作参考。1 异菌脲  异菌脲 (商品名称扑海因 )是一种广谱接触性杀菌剂 ,毒性低毒。对葡萄孢属、链孢霉属、核盘菌属、小菌核属等菌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对链格孢属、蠕孢霉属、丝核菌属、镰刀菌属、…  相似文献   

7.
第1期病原学1利用PCR技术专化性检测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张华,姜英华,胡白石,刘凤权,许志刚6玉米弯孢叶斑病菌致病类型分化研究薛春生,肖淑芹,翟羽红,高颖,高增贵,陈捷13马蹄金褐色叶斑病的症状及核腔菌属一新种黄云,方芳,龚国淑,秦芸17广西水稻上嗜水小核菌的鉴定及系统发育研  相似文献   

8.
为发掘具有防治茶园杂草潜力的生防菌,本研究从江苏、浙江和安徽3省共16个茶园采集感病杂草,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病原菌,通过菌饼回接验证获得了44株具有致病力的植物病原菌,从中筛选出了10株致病性较强的优势菌株。利用柯赫氏法则验证优势菌株后,通过观察优势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结合rDNA—ITS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确定10株优势菌株分别为平脐蠕孢属的狗尾草平脐蠕孢Bipolaris setariae、链格孢属的链格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弯孢属的间型弯孢Curvularia intermedia和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镰刀属的再育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和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棒孢属的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和茎点霉属的荸荠茎点霉Didymella bellidis,共6属8种的病原真菌。结合作物安全性问题,木贼镰刀菌、再育镰刀菌、狗尾草平脐蠕孢、间型弯孢和新月弯孢5种病原菌被认为具有开发成防除茶园杂草生物除草剂的较好潜力。  相似文献   

9.
意大利已经批准含拜耳的杀菌剂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的第一个产品。Scenic(氟嘧菌酯37.5g/L+丙硫唑37.5g/L+戊唑醇5g/L)用于小麦防治镰孢属病害、小麦网腥黑粉病、小麦光腥黑穗病和燕麦核腔菌病害。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蔬菜根结线虫拮抗真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了解陕西省内的根结线虫生防资源,筛选更好的根结线虫生防菌,在陕西省9个县市采集了118份感染根结线虫的蔬菜植株根部样品,采用直接分离法从根结线虫卵、卵囊及雌成虫体上共分离到199株拮抗真菌.除43株不产孢及疑难种未鉴定外,其余分属于镰刀菌属、拟头孢霉属、芽枝霉属、拟青霉属、链格孢属、掘氏梅里霉属、单顶孢属、青霉属等22个属.其中镰刀菌属、拟头孢霉属及芽枝霉属真菌出现频率较高,约占总分离数的53%,且不同地区间拮抗真菌的种类与数量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小柱孢酮脱水酶(scytalone dehydratase,SCD)及羟基萘还原酶(hydroxynaphthalene reductase,HNR)是真菌多聚二羟奈类(DHN)黑色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根据已知真菌的小柱孢酮脱水酶及羟基萘还原酶的保守结构域设计兼并引物并利用RACE技术,获得桑椹菌核病菌(核地仗菌,Scleromitrula shiraiana)SsSCD1和Ss4HNR1的DNA和c DNA序列。SsSCD1和Ss4HNR1均含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分别编码169和263个氨基酸残基。进化分析表明SsSCD1和Ss4HNR1与灰葡萄孢和核盘菌中小柱孢酮脱水酶和四羟基萘还原酶基因的亲缘关系最近。DHN黑色素合成特异性抑制剂三环唑处理核地仗菌,结果显示三环唑可抑制核地仗菌菌丝生长和黑色素合成,对SsSCD1的表达无显著影响,但Ss4HNR1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这些结果表明三环唑能够特异性的抑制四羟基萘还原酶,且DHN黑色素是核地仗菌生长发育的重要产物。  相似文献   

12.
白粉寄生孢种群多样性、生物学特性及生防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白粉菌(Erysiphales)的重寄生菌——白粉寄生孢(Ampelomyces Ces.ex Schlecht.)为研究对象,从生态多样性、流行、分类、生防菌种的筛选、生防机制及生物学特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广泛调查采样,从国内外105个地点采集感染白粉菌的样品406份,分别进行了植物种类和真菌种类鉴定。研究表明,包括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在内的12属42种白粉菌寄生在27科67属77 种植物上;白粉寄生孢(Ampelomyces quisqualis)只寄生于8属15种白粉菌上,寄生率为15.66%,主要发生于菊科和葫芦科植物白粉病菌上。首次发现锥(Castanopsis sp.)、大花金鸡菊 (Coreopsis grandiflora)及山苦荬菜(Ixeris chinensis) 上寄生有白粉寄生孢;白粉寄生孢寄主真菌中,中  相似文献   

13.
新农药介绍     
中文通用名称:球孢白僵菌英文通用名称:beauveria bassiana农药登记名称:3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油悬浮剂理化性质:球孢白僵菌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白僵菌属,是一种昆虫病原真菌。产品的有效成分为分生孢子,属微生物杀虫剂。在SDAY培养基上,球孢白僵菌菌落绒毛状、丛  相似文献   

14.
芹菜叶斑病的调查和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芹菜叶斑病的调查和防治方法芹菜叶斑病又名芹菜斑枯病,是芹菜生产的重要病害,在广西有大斑病和小斑病两种,病原菌分属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壳针孢属的两个种(Septoriaapli和Setoriaapii-graVeolentis)1发病症状大斑病和小斑病,...  相似文献   

15.
依托布设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以玉米田为对照、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地(L2003,L2005,L2012)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真菌ITS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土壤真菌群落分布与演替特征,为黄土高原苜蓿人工草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微生物参数。结果表明:黄绵土共检测到真菌6门24纲73目156科313属,主要包括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苜蓿土壤和农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随苜蓿种植年限延长子囊菌门相对丰度先降低后升高,接合菌门和担子菌门相对丰度先升高后降低,表现为L2003子囊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L2005处理12.42%(P0.05),接合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低于L2005处理153.54%(P0.05)。农田土壤优势属为被孢霉属(Mortierella)、绿僵菌属(Metarhizium)和腐质霉属(Humicola),苜蓿土壤共有优势真菌属为刺孢属(Phaeomycocentrospora)、白僵菌属(Beauveria)和被孢霉属。农田土壤被孢霉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苜蓿土壤62.38%~73.48%(P0.05),随着苜蓿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促生菌(白僵菌属和绿僵菌属)丰度下降,部分病原菌(镰刀菌属、赤霉菌属)丰度增加。主成分分析发现,丛赤壳属(Nectria)、土赤壳属(Ilyonectria)和镰刀菌属(Fusarium)与第一主成分(PC1)具有较高的相关性,Lectera菌属、支顶孢属(Acremonium)和赤霉菌属(Gibberella)与第二主成分具有较高相关性,与第一、第二主成分相关性较高的菌属均为植物病原菌。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分离自玉米及其他寄主的 12个新月弯孢菌菌株和 5个近似菌株菌落形态及可溶性蛋白电泳谱比较分析 ,表明菌落形态在不同种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同种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 ,但不稳定和存在变异。 17个菌株可溶性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 ,Curvularia属在Rf值为 0.177处有一条该属的特征蛋白带 ,新月弯孢菌在Rf值为0.225处有一条该种的特征蛋白带 ,但新月弯孢菌蛋白带存在多样性 ,聚类分析将未能确定的 13号菌株定为不等弯孢菌  相似文献   

17.
淡紫拟青霉属半知菌亚门Deuteromyeotina、丝孢纲HypHomyeetes、丝孢目HypHomycetales、丛梗孢科Monilaeeae、拟青霉属Paecilomyces,该属主要特征是分生孢子梗呈瓶状或近球形(瓶梗),在菌丝端或短枝上轮生,分生孢子单孢链状,至今该属报道有近50个种,皆为昆虫病原菌和线虫病原菌。  相似文献   

18.
本文比较分析了桑树青枯病发病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肥力以及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特征差异,旨在挖掘和利用丰富微生物资源的有益功能,为构建桑树青枯病生物防治技术体系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桑树青枯病发病植株根际土壤中指示土壤肥力与健康状况的生物学性状指标β-葡糖苷酶和磷酸酶的活性显著降低,微生物生物量碳、磷显著下降;细菌门分类水平上,发病植株根际土壤中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疣微菌门等优势细菌相对丰度降低,变形菌门、绿弯菌门、粘球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等优势细菌相对丰度增加;细菌属分类水平上,发病植株根际土壤富集了硝化螺菌属和放线菌属等特有细菌属,缺失了诸如链霉菌属等具有分泌抗生素功能的优势细菌属。真菌门分类水平上,发病植株根际土壤中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真菌相对丰度增加,unclassified_k_Fungi和霉菌门真菌相对丰度降低;真菌属分类水平上,发病植株根际土壤富集了地霉菌属、腐质霉属和丝孢菌属等腐生真菌,缺失了被孢霉属、枝顶孢属和曲霉属等具有产抑菌化合物功能的优势真菌。研究表明,桑树青枯病与根际土壤β-葡糖苷酶、磷酸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碳、磷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链霉菌属细菌以及被孢霉属、枝顶孢属和曲霉属真菌有望作为生物防控青枯病的有效备选菌属。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扩宽拟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 T-51菌株的生防应用范围,该研究测定T-51菌株菌丝生长、产孢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光照和碳氮源条件及其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菌核的重寄生能力和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防潜力。结果表明,拟康宁木霉T-51菌株在26℃下菌丝生长最快,生长速度达到2.5 cm/d,在20℃光照条件下产孢量最大,达到1.64×109个/皿,26~28℃光照条件下适宜T-51菌株分生孢子萌发;供试氮源中硫酸铵和硝酸铵适宜T-51菌株菌丝生长、产孢和分生孢子萌发,供试碳源中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适宜T-51菌株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果糖和乳糖适宜T-51菌株产孢;T-51菌株能够重寄生灰葡萄孢菌核,当分生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8个/mL时,重寄生效果最好;T-51菌株对核盘菌属Sclerotinia和丝核菌属Rhizoctonia植物病原真菌重寄生能力较强,对镰刀菌Fusarium spp.、暹罗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和稻瘟菌Mag...  相似文献   

20.
印度橡树炭疽病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各省区 ,云南、广西、广东及台湾等地。发生严重时造成早期落叶 ,影响观赏和树势。印度橡树炭疽病由ColletrichumelasticaegTassii引起。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炭疽菌属。一、症状特征感病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