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几年来对本县大棚番茄灰霉病的调查,总结了襄汾县大棚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为害情况及防治策略,为防治番茄灰霉病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防治番茄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灰霉病是番茄上的主要病害,随着番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连茬种植造成田间菌源量越来越大,番茄灰霉病的发生越来越重。为筛选出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效果较好的药剂,笔者进行了番茄灰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丁子香酚(0.3%可溶液剂)对番茄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保护地番茄面积不断扩大,番茄灰霉病发病频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介绍番茄灰霉病的发病症状,总结番茄灰霉病的发病规律和发生条件,针对农户在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防治番茄灰霉病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设施番茄的灰霉病发生与番茄生育期、环境温度及湿度间的关系进行田间调查和分析,掌握了番茄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番茄灰霉病预测与防治管理系统进行生产指导。  相似文献   

5.
在保护地番茄生产中灰霉病是生产中常见的病害,阐述了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危害症状与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以为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单栋、联栋大棚栽培番茄的灰霉病发生与番茄生育期、环境温度、湿度间的关系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掌握了番茄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在此基础上,成功运用VB技术开发了番茄灰霉病预测与防治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7.
灰霉病是在保护地番茄生产中常见的病害,阐述了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危害症状与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与措施,为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证明胡椒碱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并揭示胡椒碱对番茄灰霉病菌抑菌机理,观察不同质量浓度胡椒碱处理下番茄灰霉病菌的菌落直径、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以及胡椒碱处理后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形态变化、番茄灰霉病菌可溶性蛋白含量、酶活性和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胡椒碱对番茄灰霉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胡椒碱质量浓度为200mg/L时,抑菌率可达80.6%,对番茄灰霉病菌产孢率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达到88.5%和88.8%,对菌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抑制率分别为82.7%、69.1%和70.4%,对琥珀酸脱氢酶(SDH)和NAD-苹果酸脱氢酶(NAD-MDH)抑制率分别为89.5%和94.9%;胡椒碱处理后番茄灰霉病菌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细胞膜透性增强,番茄灰霉病菌菌丝变细、节间拉长、干瘪并坍塌。综上,胡椒碱可以有效抑制番茄灰霉病菌的生长,研究结果为新型植物源农药开发及番茄灰霉病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番茄灰霉病严重影响番茄的生产质量。采取科学的番茄灰霉病防治措施,才能真正达到提高番茄产量的目的。本文就番茄灰霉病防治技术应用进行全面分析,以期更好地保障番茄种植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中药细辛的乙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室内抑菌作用和对番茄灰霉病的温室防治效果。在室内抑菌作用试验中,分别测试了细辛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细辛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均与浓度呈正相关。细辛提取物稀释100~600倍均对番茄灰霉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与浓度没有正相关关系。在温室盆栽试验中,细辛提取物50倍的处理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防治效果达到77.62%,与化学药剂处理达到同一显著水平,其治疗防治效果也达到了52.18%。  相似文献   

11.
番茄灰霉病是在低温和高湿环境下易产生的一种真茵病害,主要侵染目标是番茄的花器,受伤害最大的主要是第一果穗。番茄灰霉病对温室番茄的正常生产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灰霉病的孢子量很大,因此其传播的速度十分迅速,想要温室番茄能够获得高产,就必须着重对灰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邢台市设施蔬菜面积逐年扩大。大棚番茄面积也随之增加,有些大棚因连年种植,导致病菌积累增多,番茄灰霉病近年也逐年加重。目前正值番茄灰霉病的发病时期,为更好地指导农户做好灰霉病的防治,针对番茄灰霉病的发病症状与防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对番茄灰霉病的生物学特性,抗灰霉病材料的筛选和应用,综合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春季大棚番茄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预测模型的构建,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开展灰霉病发生规律系统监测,并在系统监测基础上构建番茄灰霉病发病程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灰霉病的发生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即4月中下旬的快速增长期、5月下旬至6月中旬的稳定增长期和7月上旬以后的缓慢下降期。通过研究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温度﹑湿度情况,明确了番茄灰霉病与棚室温度及湿度等环境因子的关系,其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并建立了温室大棚中番茄灰霉病流行趋势与温度、湿度间关系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番茄灰霉病是近年来大棚蔬菜的主要病害,不仅危害茄果类蔬菜,而且危害瓜类、豆类等多种作物。随大棚番茄等蔬菜设施栽培面积的扩大,番茄灰霉病的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大棚番茄的生产.为筛选出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有效药剂,我们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6.
在番茄的生产过程中,番茄灰霉病会严重影响番茄的生长速度。因此在番茄种植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科学的番茄灰霉病防治措施,才能真正达到提高番茄产量的目的。本文就番茄灰霉病防治技术应用进行全面探讨,以期更好地保障番茄种植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番茄灰霉病的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番茄灰霉病的发生、番茄灰霉病抗源品种的筛选和利用、化学杀菌剂的使用及其抗性水平、生物防治和生物源诱抗剂等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对番茄灰霉病的安全高效防治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牛场沼液对几种蔬菜病原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室条件下,用不同贮存时间的牛场沼液原液和滤液对7种蔬菜病原菌(番茄叶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辣椒疫病病菌、辣椒绵腐病菌、黄瓜炭疽病菌、茄子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进行试验研究,为沼液应用于蔬菜病害农田防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新鲜沼液原液对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辣椒疫病病菌、辣椒绵腐病菌、黄瓜炭疽病菌和茄子灰霉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着贮存时间的增加,沼液原液对番茄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黄瓜炭疽病菌和茄子灰霉病菌的抑菌率没有显著变化,对辣椒疫病病菌和辣椒绵腐病菌的抑菌率显著下降;新鲜沼液滤液对番茄灰霉病菌和茄子灰霉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对其他5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随着贮存时间的增加,滤液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率没有显著变化,对茄子灰霉病的抑制率表现出先显著下降而后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近几年来对本地大棚番茄灰霉病的实地调查,本文总结出阿图什市大棚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危害情况及防治措施,为有效防治番茄灰霉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番茄灰霉病是一种流行快且极为顽固的蔬菜病害。近年来在许多地方发生严重,损失较大。为了探究番茄灰霉病的发生,本文介绍了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建议菜农根据棚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