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景德镇市种植芦笋的气象条件分析和生产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芦笋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分析了景德镇市的气象条件,指出当地气候中存在的对芦笋种植不利的气象灾害,提出了进一步发展芦笋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以期促进当地芦笋种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气象条件特别是灾害性天气对海参养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昌邑1981~2010年气象资料,对影响海参养殖的温度、降水条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昌邑全年大部分时间适宜海参的养殖,尤其是海参的2个生长旺季;但6~8月雨热同季,是海参养殖的高危期,要提高警惕.[结论]提出了高温预警和降水预警2个气象服务指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临川区近14年气候资料和芦笋产量资料,分析了气象条件变化对芦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临川区近14年中芦笋产量呈现下降趋势;筛选出的3~5月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气候因素变化过程中,在芦笋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内,产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多,降水量对芦笋产量影响较大,呈显著的负相关,日照时数对芦笋产量的影响与气温和降水相比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孟祥忍  王恒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021-13023,13037
[目的]对比选择适合芦笋的热烫介质并优化热烫工艺.[方法]以新鲜绿芦笋为原料,对水、油、水油3种常见的热烫介质进行对比研究,选择最佳热烫介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分别以芦笋的抗氧化活性、干物质溶出率及感官性状为指标,通过k(34)正交设计优化芦笋热烫的工艺条件.[结果]试验表明,水油为芦笋的最佳热烫介质,且芦笋热烫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油比12∶1 ml/ml,料液比1∶3 g/ml,在100℃下烫制2min.在此条件下,芦笋的抗氧化活性最高,色泽最好,且食用品质达到最佳水平,干物质溶出率为1.28%.[结论]以水油为热烫介质的芦笋适宜于加工各种菜肴,且研究可为指导人们合理烹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芦笋老茎中芦丁的工艺条件,为超声波提取芦丁的实际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芦笋老茎为材料,超声波辅助提取芦丁,探讨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溶剂浓度等因素对芦丁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芦笋老茎中芦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90 W,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80C,料液比1:25(g/mL).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芦笋老茎的芦丁提取率为4.53%,回收率为99.53%~100.48%,变异系数为1.36%.[结论]超声波辅助提芦笋老茎中的芦丁是可行的,且回收率高、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合理的芦笋(AsparagusoffwinalisL.)灌水控制指标。[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3个灌水下限(80%~85%fc、65%~70%fc、45%~50%fc),研究不同灌水下限对沙培芦笋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灌水下限对芦笋生长状况和生理指标均有显著影响。45%~50%fc灌水下限条件下植株生长发育良好,根数多,主根长;一定范围内,MDA含量和SOD、POD、CAT活性随着灌水下限的提高明显增加,说明较高的灌水下限可能一定程度上对芦笋形成了胁迫,芦笋可通过提高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来减轻由此带来的伤害。因此,选择土壤相对含水率45%~50%fc作为沙培芦笋的灌水下限指标。[结论]不同灌水下限是影响芦笋生长生理指标的主要因素。该研究可为沙培芦笋生产提供科肇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芦笋老茎中芦丁的工艺条件,为超声波提取芦丁的实际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芦笋老茎为材料,超声波辅助提取芦丁,探讨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溶剂浓度等因素对芦丁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芦笋老茎中芦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90 W,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80C,料液比1:25(g/mL).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芦笋老茎的芦丁提取率为4.53%,回收率为99.53%~100.48%,变异系数为1.36%.[结论]超声波辅助提芦笋老茎中的芦丁是可行的,且回收率高、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8.
从温度、降水和日照等气象因素方面分析了影响曹县芦笋生长的气候条件,结果表明:曹县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非常适宜芦笋生长,属于芦笋种植的适宜区。该研究结果为开展芦笋气象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为芦笋高效优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巢湖蓝藻水华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卫星遥感监测信息和气象资料,统计分析2009 ~ 2013年巢湖蓝藻水华分布特征与其暴发期间主要气象要素特征.[结果]巢湖蓝藻水华5 ~11月均有分布,9、10月是巢湖蓝藻水华的主要暴发期,5、11月明显偏少;蓝藻水华主要分布在西半湖.适宜的气温、少雨、光照充足和风速偏小有利于蓝藻颗粒的上浮和积聚;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蓝藻生长繁殖迅速.[结论]气温是巢湖蓝藻水华暴发的基本气象条件,不是水华暴发面积的关键气象条件,5d积温165.0℃·d可作为蓝藻暴发的上限;降水对水华有抑制作用;充足的日照是水华形成的必要条件;低风速(<3.8 m/s)利于水华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芦笋不同组织浸提液对辣椒的化感效应。[方法]以辣椒为侵体,通过测定芦笋不同部分水浸提液对辣椒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芦笋对辣椒的化感效应。[结果]芦笋地上部和地下部组织水浸提液对辣椒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均表现出抑制作用;高浓度芦笋地上部和地下部组织水浸提液对辣椒幼苗的生长及叶绿素含量均具有抑制作用,而低浓度浸提液具有促进作用。芦笋不同组织部位水浸提液的化感作用强弱不同,地上部分水浸提液化感作用明显强于地下部分。[结论]该研究为选择芦笋的间作作物及其秸秆的再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国坤  白洪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813-9814,9854
[目的]研究温度、日照、降水对泊头鸭梨种植和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泊头1979~2008年国家基本气象站的历史资料,采用年际变化趋势图等方法对温度、日照、降水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近30年气候条件对泊头鸭梨种植的影响并分析了鸭梨优质高产的气候因子。[结果]泊头的气候条件适宜鸭梨的种植和生长,同时要加强灾害防御才能确保鸭梨丰产增收。[结论]该研究为鸭梨栽培技术的大力推广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气象因子对小麦生育后期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气象因子对小麦生育后期的影响。[方法]采用1979~2008年5月的降水、光照和安阳市同时期小麦单产资料,采用农业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小麦生育后期(5月份)气象条件对安阳市小麦产量的正负影响,并研究了该市小麦生育后期青干危害的原因及防御措施。[结果]当5月份日照百分率55%、降水量45 mm时,小麦普遍增产;阴雨寡照,特别是月降水量80 mm、月日照百分率55%时,小麦普遍减产。小麦后期阴雨、水涝容易造成青干减产,而少雨甚至干旱并没有对小麦丰收有明显不利。在5月降水过多或时间过长,空气湿度过大,影响了正常的水分供应和无机养分的输送;同时后期阴雨时间越长,日照时间越短,光照强度减弱,不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影响了灌浆过程的正常进行。应采取排水防涝、选育良种、科学种植、合理灌溉等措施来防治小麦青干减产。[结论]该研究为小麦品种改良、科学种植、合理灌溉及小麦优质高产等技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格尔木地区适宜枸杞种植的气象条件及其栽培技术要点。[方法]以宁杞1号为试验品种,根据格尔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10~2011年对科技示范户种植园的观测资料以及对应的气象资料,对该地区枸杞种植的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适宜种植枸杞的气象条件和范围,并根据适宜性分析制定相应的栽培技术要点。[结果]格尔木地区枸杞全生育期日照时数为1467.6 h,日照百分率69%,光能资源丰富,可满足枸杞生长发育需要。自然降水不能满足枸杞生长对水分的要求,应采用灌溉方式解决补给矛盾。枸杞整形修剪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春季修剪注意留好夏果枝,盛果期注意结果与生长的平衡。[结论]该研究可为格尔木地区枸杞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2007年太湖蓝藻大暴发的主要气象因素。[方法]以邻近太湖的东山气象站观测资料为代表,分析了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时气象条件与同期历史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气温持续偏高和光照充足,为蓝藻的正常生长发育提供了热量保障;少雨和平均风速偏小为蓝藻颗粒的上浮和聚集而形成水华提供了保障。[结论]2007年太湖蓝藻大暴发主要是由气候条件异常所造成的。所以,应加强气象条件与蓝藻暴发的关系研究,提高太湖蓝藻的气象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15.
梁平  胡家敏  王洪斌  于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913-9915,9995
[目的]研究制约黔东南马铃薯生产的气候因子。[方法]利用黔东南16个代表站1961~2009年温度、降雨、日照、相对湿度等气候资料,根据马铃薯种植生产获得高产所需的气候条件,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该地区马铃薯生长期内各相关气象要素利弊影响,找出制约黔东南马铃薯产量形成的气候因子。[结果]马铃薯生长期间日照不足,平均日照仅2.5~3.3 h/d,是制约黔东南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光照因子;春季黔东南日平均气温≥20℃、日平均地温≥22℃的高温天气时有发生,缩短了马铃薯的生育期,马铃薯生长期间大部分时间气温日较差≤10℃,不利于干物质的积累,这是制约马铃薯产量的温度因子;黔东南马铃薯开花期降雨量不足、成熟期潮湿多雨造成马铃薯多病虫害发生,是制约黔东南马铃薯生产的雨湿因子。[结论]黔东南马铃薯生育期内,雨日多、日照少、相对湿度大、气温日较差小、高温天气时有发生等是制约马铃薯高产的主要气候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建莲(Nelumbo nucifera cv.Baihua Jianlian)生长发育的气象条件、产量模型和栽培建议。[方法]从建莲的生长发育及其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出发,探索如何遵循建宁县农业气候资源的规律。[结果]建莲产量与7、8月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呈正相关,而与6、7月降水量呈负相关。[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合理地搞好建莲生产的布局、品种的选择和提高建莲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韩铮铮  韩相斌  高翀  李汉浸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854-14856,15002
[目的]研究2010~2011年度濮阳小麦生育发育期间的气象条件及其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了降水、日照、气温及形成产量等进行比较分析,研究2010~2011年度濮阳小麦播种以来的气象条件以及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2010~2011年濮阳小麦播种到返青前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秋冬连旱天气,麦田受旱面积达99%,对小麦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但在成功实施人工增雨和灌溉共同作用下,旱情基本解除。由于政府指挥及时和农民管理措施得力,因此,2011年濮阳市小麦仍然取得了丰收。[结论]该研究为科学决策田间管理和小麦丰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气候条件对奈曼玉米(Zea mays L.)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最大程度地减轻气候条件对玉米产量不利的影响提供决策和服务依据。[方法]在奈曼旗玉米气象产量计算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玉米全生育期气温、降水、日照和蒸发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奈曼玉米气象产量变化范围主要在-750~750 kg/hm2,气候条件的减产效应比增产效应更加明显。奈曼旗玉米生长热量资源和光照资源丰富,能够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产量提高的制约因素主要是高温和干旱;日照和蒸发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可以间接归结为降水或温度对奈曼旗玉米产量的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为奈曼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气象学指导。  相似文献   

19.
张德汴  霍继超  李柯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588-21590
[目的]分析棉花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相关对策。[方法]用数理统计学和模糊数学方法分析开封市气候变化趋势、光温水与棉花产量的关系,建立数据库,在Excel软件的支持下,利用二阶多项式将棉花产量和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分离成社会量和气候量进行研究。[结果]开封市全市棉花生长期积温与棉花产量均上升,气候变暖是气象因子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降水量与棉花产量呈上升趋势,棉花生长期全市降水量大于棉花生长需要的水分;日照时数下降,棉花产量上升,表明气象因子中日照时数虽然对棉花的品质和产量影响最大,但不起决定作用。[结论]掌握气候变化规律,采用有效措施积极应对,能减少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对盘锦水稻生育期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盘锦大洼气象站1980~2009年水稻生育期观测资料及生育期气象资料,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生育期变化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水稻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现升高的趋势,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日照时数变化平缓;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期内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与全生育期的变化相似;平均气温与平均最高气温的升高导致全生育期和营养生长期缩短,却使生殖生长期延长。[结论]气候变化致使水稻生育期缩短,但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期变化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