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黄彩枝 《安徽农业科学》2015,(3):224-225,253
[目的]对比3种桉树无性系组培快繁生长情况.[方法]对3个桉树不同无性系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进行组培快繁,从继代生长周期、生根炼苗生长周期、苗圃育苗周期3个方面进行生长对比试验.[结果]无性系雷11长势显著快于另外2个品系,其中组培继代生长周期较桉树广林9、DH32-29继代成熟周期短5d,生根炼苗生长成熟周期短5d,苗圃育苗出圃成熟周期短12~15 d.[结论]该研究为桉树组培快繁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蝴蝶兰被誉为"兰花皇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由于蝴蝶兰有性繁殖困难,一般是以组培方式快繁并温室化生产,在对生产过程中的材料选择、外植体消毒、侧芽诱导分化、丛生芽增殖、壮苗生根、组培苗出瓶种植以及小苗、中苗、大苗、盆花温室生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进行详细阐述,提出蝴蝶兰花梗侧芽组培快繁及温室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蝴蝶兰组培苗生产成本,简化组培程序,以自主研发的抗菌剂进行蝴蝶兰类原球茎扩繁、继代和增殖苗壮苗生根的抗菌组培(开放组培)试验。结果表明:附加适当浓度抗菌剂能有效抑制培养基污染,类原球茎扩繁培养后增重倍数与对照(高压灭菌培养基)差异不显著。类原球茎在抗菌培养基继代培养2次(合计培养150 d),增重倍数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增殖苗在含香蕉汁培养基壮苗生根,2个适宜浓度抗菌剂的培养基污染率与对照基本相同;瓶苗成活率、叶片数、根数都与对照相同,平均苗高、平均根长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所以该抗菌剂应用于蝴蝶兰的抗菌组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表面杀菌剂的筛选、无菌种子播种技术研究、增殖、壮苗生根培养基及炼苗基质的筛选,建立一套组培快繁春石斛兰的技术体系,实现工厂化生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荸荠脱毒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2004年就优质荸荠品种的茎尖脱毒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研究,用液体培养方法繁殖组培苗,增殖倍数为6倍,每25 d继代1次、继代12次即可生根炼苗。荸荠苗脱毒率达100%。组培苗经过30~35 d的炼苗,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达到工厂化生产技术标准。3年来共繁殖荸荠脱毒组培苗3 400万株,建立脱毒荸荠组培苗产业化示范基地136.1 hm2,平均产量2 856 kg/667m2,比未脱毒对照苗平均增产347.8 kg/667m2。大果率65.4%,比对照的56.1%提高9.3个百分点。平均产值3 398.7元/667m2,比对照平均增值414.0元/667m2。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基于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系统(TIBs)的荔浦芋组培快繁体系,为荔浦芋脱毒组培苗的工厂化、自动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荔浦芋新品种桂芋2号茎尖分生组织脱毒诱导获得的不定芽为外植体,利用TIBs培养系统筛选出适合组培苗增殖及生根的最佳激素组合,并分析不同继代材料、接种密度及浸没间歇频率对组培苗增殖和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利用TIBs培养系统可有效提高荔浦芋组培苗的增殖效果,增殖倍数达28.96倍,约是传统固体培养方法(2.87倍)的10倍,且组培苗的株高和生根数均极显著高于传统固体培养植株(P<0.01).在TIBs培养系统中,含4.00 mg/L 6-苄氨基嘌呤(6-BA)+0.05 mg/L萘乙酸(NAA)的培养基最适合荔浦芋组培苗增殖和生长,其组培苗增殖倍数为32.04倍.当接种材料为第4代荔浦芋继代材料、接种密度为10株/L、浸没间歇频率为5 min/6 h时,最有利于组培苗增殖和生长,增殖倍数均在30.00倍以上,可缩短萌芽时间,组培苗长势良好,且培养基污染率为0.[结论]利用TIBs培养系统对荔浦芋继代材料进行高效快繁具有可行性,可为实现及推动荔浦芋健康种苗繁育的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遵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宗旨,规范南药牛大力组培苗生产的物种选择、组织培养、瓶内炼苗、瓶外炼苗、出圃、装框、运输和档案记录,旨在提高南药牛大力组培苗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新疆紫草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新疆紫草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方法]以新疆紫草无菌苗的茎尖为外植体,筛选适合茎尖萌发、增殖、生根的激素组合.[结果]茎尖最佳萌发培养基为MS+TDZ 1.0 mg/L,其萌发率为100;.芽增殖培养基为MS+TDZ 1.0 mg/L,芽增殖倍数为13.50倍,继代壮苗培养基为MS+NAA 0.3 mg/L +6-BA 0.5 mg/L,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1 mg/L,生根率为84;.降低6-BA浓度到0.05 mg/L可大幅降低玻璃化发生率.经过此培养基继代后,再在原生根配方中生根,生根率提高到95.32;.[结论]茎尖是新疆紫草快繁的最佳外植体.  相似文献   

9.
从建立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培养脱毒大蒜的典型品种材料、对大蒜外植体材料进行脱毒初始培养、对脱毒培养的大蒜基础苗进行病毒检测、脱毒组培苗快繁培养基配方筛选、脱毒组培苗生根培养基配方筛选、脱毒组培生根苗炼苗及移栽、脱毒原原种培育及快繁等方面总结出了大蒜脱毒种工厂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0.
滇大蓟种苗工厂化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滇大蓟成熟叶片为外植体,在添加不同激素的MS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建立了滇大蓟再生快繁工厂化生产技术体系。其结果表明:愈伤组织在MS 6-BA2mg/L NAA0.2mg/L上诱导;愈伤组织接种在MS 6-BA0.5mg/L NAA0.05mg/L上分化不定芽,继续继代进行芽苗生长并不断增殖;壮苗接于1/3MS基上生根,生根率为99%以上,这样完成植株再生。带根、茎、叶壮苗不必经过炼苗可直接移栽,成活率为89%以上。经研究,不同植物激素浓度配比组合、培养温度对芽苗增殖、生长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蝴蝶兰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志国  黄承钧  陶陶  闻治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614-14615
[目的]对蝴蝶兰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进行研究,为蝴蝶兰的批量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蝴蝶兰嫩叶、茎尖、花梗侧芽为外植体,进行蝴蝶兰原球茎诱导、增殖及试管苗生根的组织培养。[结果]结果表明,MS+2.0mg/L6-BA+1.0ng/LNAA+200ml/L椰乳是诱导蝴蝶兰原球茎形成的最佳培养基,茎尖诱导率迭缸.37%;MS+1.0mg/LNAA+2.0mg/L6-BA是蝴蝶兰原球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增殖系数达9.62;1/2MS是蝴蝶兰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生根率达94.42%,且根生长最快最整齐。[结论]在生产上,可采用试管苗生根继代培养的方法进行蝴蝶兰的快速繁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沈氏栎组培快繁技术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该物种的快速繁殖和优良性状的保持奠定基础。[方法]以引自北美的沈氏栎(Quercus shumardi'Shumard Oak')为试验材料,从外植体接种试验、试管苗的增殖与生根等技术环节进行了探索,研究沈氏栎瓶内培养技术体系。[结果]用作外植体的理想材料为带腋芽茎段;最佳灭菌方式是用75%的酒精消毒1 min后再用0.1%升汞消毒6 min;试管苗增殖(诱导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80 mg/L+NAA 0.45 mg/L;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1/2 MS+NAA 0.40mg/L;瓶苗培养的理想温度为26~28℃。[结论]该研究初步建立了沈氏栎瓶内培养技术体系,同时为该物种的快速繁殖和优良性状的保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极早熟李优良品种"红美丽"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方法]以半木质化的嫩枝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基本培养基对腋芽萌发的影响。以试管苗为试材,研究基本培养基及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试管苗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以半木质化的嫩枝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腋芽的启动培养,QL比MS明显提高腋芽萌发率;试管苗增殖培养以WPM最佳,其次为MS和QL;不同生长素浓度上的生根率无显著差异,但较高浓度(2 mg/L)IBA上的平均单株生根数显著高于较低浓度(1 mg/L)IBA上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2 mg/L IBA+0.5 mg/L NAA,生根率为83.5%。[结论]该研究为"红美丽"李无病毒苗木的生产及利用生物技术育种方法进行品种改良奠定了研究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吴茱萸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育技术进行研究.[方法]以吴茱萸的雌株嫩叶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浓度配比对其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 1.0 mg/L BA +0.3 mg/L NAA,诱导率可达74.4%,且幼苗正常,无玻璃化现象;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2.0 mg/L BA +0.1 mg/L KT +0.3 mg/L NAA,增殖系数可达4.61;以1/2MS+ 2.0 mg/LNAA为生根培养基,生根率可达86%,平均生根数为5.4.[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吴茱萸的快速繁殖体系,为其优良雌性系的工厂化苗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对铁线莲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建立铁线莲组培快繁技术。[方法]以铁线莲茎段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6-BA、NAA和IBA,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对其腋芽诱导分化、诱导芽增殖和继代苗生根的影响。[结果]铁线莲腋芽诱导效果以MS+6-BA 1.0 mg/L+NAA 0.2 mg/L为最佳;增殖培养以MS+6-BA 1.5 mg/L+NAA 0.50 mg/L为最佳;继代苗生根培养以MS+6-BA 1.5 mg/L+IBA 2.0 mg/L最佳。[结论]建立了铁线莲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南瓜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南瓜属植物优良品种的快速繁育、抗逆性品种的选育等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以"锦粟2号"南瓜叶片为外植体,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进行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结果]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诱导叶片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 0.1 mg/L;最适的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5 mg/L;诱导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NAA 0.5mg/L,芽生根率为100%。[结论]成功获得了"锦粟2号"南瓜的愈伤组织及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7.
大樱桃砧木吉塞拉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大樱桃砧木吉塞拉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方法]以吉塞拉5号的茎尖分生组织为外植体,从材料丛生芽的诱导、继代、生根以及炼苗与移栽方面研究其组培快繁技术。[结果]结果表明,适宜丛生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1.00 mg/L+NAA 0.03mg/L+KT 1.50 mg/L+GA30.20 mg/L;试管苗在以1/2 MS+IBA 1.50 mg/L的培养基上生根效果好;以1/2草粪+1/2园土为移栽基质时,小苗成活率高。[结论]为大规模、快速生产吉塞拉组培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2种培养基的不同激素浓度对驱蚊草组织培养的影响。[方法]以驱蚊草的幼嫩枝条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BA和IBA,对驱蚊草进行增殖和生根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对驱蚊草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的影响,为驱蚊草的快繁筛选最佳培养基。[结果]不同激素浓度对驱蚊草的组织培养有不同的影响,MS+BA0.5mg/L为驱蚊草的最佳增殖培养基,外植体的增殖数最多,长势旺,而且粗壮;1/2MS+IBA0.3mg/L为驱蚊草的最佳生根培养基,试管苗生根率达100%,所生根匀称粗壮。[结论]初步建立了驱蚊草的离体快繁体系,为研究驱蚊草的增殖倍数、培养基和激素的优化组合及其试管苗的移栽炼苗等方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大花萱草的花梗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方法]以矮化大花萱草的幼嫩花梗为材料,筛选大花萱草快速繁殖中的愈伤组织诱导及丛生芽发生培养基及生根培养基。[结果]MS+2.0~3.0 mg/L 6-BA+0.2~0.3 mg/L NAA、MS+1.0~2.0 mg/L6-BA+0.1~0.2 mg/L NAA及MS和1/2MS+0.2 mg/L NAA培养基分别是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结论]该研究所采用的离体培养及簇生苗生根技术,是快速繁殖大花萱草的有效途径,为大花萱草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