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陕西汉台区“秦岭七药”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为汉台区“秦岭七药”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依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通过样地调查和走访调查对“秦岭七药”的植物资源分布和资源量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汉台区共发现“秦岭七药”32种隶属21科30属,占“秦岭七药”记载总数的23.19%。汉台区的“秦岭七药”植物资源以草本为主,多分布在海拔1 000 m以上的林下区域,入药部位主要为根及根茎,祛风湿药占比最多为21.88%。汉台区“秦岭七药”的总蕴藏量为222 323.91 kg,总年允收量为70 562.24 kg,其中根及根茎类入药的“秦岭七药”占比最高。结论:汉台区“秦岭七药”植物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足,应加强资源开发利用。此外,部分“秦岭七药”资源蕴藏量较低,需要加强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2.
王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408-5409,5417
该文对秦岭“七药”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秦岭“七药”植物种类丰富;药用部位具有多样,但以全草入药最多;因种类的不同,秦岭“七药”的药用功能也呈现出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成为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以秦岭山地"七药"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域"七药"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格局,以及不同种域宽度组的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种域宽度与海拔梯度的关系,检验其是否符合Rapoport法则。结果表明,秦岭山地"七药"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海拔1 800m;在不同海拔段,各组的物种丰富度值大小均与种域宽度正相关,即种域越宽的组资源植物种数越多;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的形成与海拔所反映的水、热条件以及物种分布的界限有关;秦岭山地"七药"植物的种域宽度和海拔梯度有较弱的正相关关系,基本支持Rapoport法则。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老君山植物区系与我国各大区区系的关系,结果表明:(1)老君山应属于中国—日本森林亚区的华北植物区。(2)老君山植物区系与华北植物区系联系最密切的同时,与华中植物区系也较密切,而与西南、华东、西北、华南、东北、青藏高原等地区区系联系程度依次降低,反映了过渡区区系特点。(3)秦岭或秦岭—大巴山就可能是本区(华北植物区系)与华中、西南、华东、西北等地区植物区系联系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前文已报道[11]迭部林区天然分布木本植物的组成情况,本区计有298种,1亚种,27变种,隶属于119属,58科。本文试对该区所产木本植物区系成分进行分析,表明该区森林植物区系成分复杂,以温带成分占优势,过渡性明显,植被起源古老,发育年轻,与青藏高原植物区系同源,并受华北植物区系、华中植物区系及秦岭植物区系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陕西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的方法,对陕西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大科、大属占有重要地位,保护区有野生种子植物1 131种(含种下等级),隶属于109科453属,其中裸子植物4科9属13种,被子植物105科444属1 118种;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区系具有一定的古老性;区系联系广泛,是多种区系成分的汇集、混杂和过渡。进一步分析表明,本区是秦岭种子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大巴山木本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巴山木本植物区系进行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种类丰富,过渡性明显,集中了大量原始温带植物区系成分和古老孑遗植物成分,是我国第三纪植物区系的重要“避难所”。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共有种和区系成分的对比分析表明:大巴山植物区系应属华中区边缘,很可能是东亚植物区系东西两大植物区系的交汇处。  相似文献   

8.
大巴山木本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详细的植物类群调查,对大巴山木本植物区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巴山木本植物区系种类丰富,过渡性明显,集中了大量原始温带植物区系成分和古老孑遗植物成分,是我国第三纪植物区系的重要“避难所”。通过对该区植物区系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之间共有种和区系成分的对比分析,表明大巴山植物区系应属华中区边缘,很可能是东亚植物区系的东西两大植物区系的交汇处。  相似文献   

9.
广东五华七目嶂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广东五华七目嶂植物区系成分、结构及特点,并通过与其它地理分布区类型的比较,阐述了它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的亲缘关系,探讨了该区系的起源和归属问题,并进一步论证了华夏植物区系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秦岭“五大商药”施肥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秦岭是药用植物的天然宝库,地处秦岭腹地的陕南是我国西北地区中药材最佳适生区之一和理想的药源基地。出自秦岭的以丹参、连翘、桔梗、五味子、黄芩"五大商药"为品牌的商药,推动着陕南现代中药产业的壮大与发展。在综述国内五种药材施肥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建立高效施肥技术体系是确保中药材产品真实、安全、有效和质量稳定的前提下,促进"五大商药"高产、优质、低成本、无公害,进而辐射带动陕南乃至整个秦岭地区药用植物种植现代化的重大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1.
根据分布于太白山的太白红杉群落野外调查资料,经统计组成该群落的种子植物种类有270种,隶属于39科144属,其中草本234种,木本植物36种;中国特有种195种,其中秦岭特有种25种,分别占该群落总种数的72.2%和9.3%。据此,对该群落的区系性质、特点和起源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表明,该群落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和特有性;该群落区系是奠基在秦岭古老植物区系的基础上,由于第四纪冰期和剧烈的造山运动,至更新世以来又趋活化的结果;太白红杉林发生的时间不会早于更新世。  相似文献   

12.
在野外调查、标本鉴定以及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运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方法,对秦岭地区的豆科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秦岭地区共有豆科植物57属172种5亚种8变种,其中自然分布的种有44属144种5亚种6变种,生活型以草本和灌木为主,主要分布在海拔500~2 000 m的混交林带;2)该区的豆科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具有较强的温带性质,含有温带属27属,占总属数的61.4%,温带分布种76种,占总种数的49.1%,中国特有种67种,占总种数的43.2%,中国特有种的分布类型体现了秦岭豆科植物区系与川滇地区的亲缘关系;3)秦岭豆科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过渡性,从秦岭南坡到北坡由亚热带性质向温带性质过渡,从秦岭西段到东段由中国—喜马拉雅植物成分向中国—日本植物成分过渡;4)通过与黄土高原、中国帕米尔高原、长白山、南岭及横断山区的豆科植物组成比较,发现秦岭豆科植物区系与黄土高原相似性最高,与帕米尔高原相似性最低。  相似文献   

13.
河南小秦岭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4.
陕西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种类丰富,约105科,433属,950种(含种下等级).其中热带属66个,温带属311个,12个中国特有属以及459个中国特有种,55个秦岭特有种.表明本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特点及高度的特有性.古植物资料分析表明,该区植物区系的起源时间不会晚于白垩纪;植物群落的主要成分可能以原地生长的种类为主.  相似文献   

15.
陕西秦岭地区百合科野生花卉资源及园林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秦岭地区野生百合科植物资源丰富,共有29属117种;对其中观赏价值较高的55种百合科野生花卉资源的植物区系、生境和观赏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带系成分占绝对优势,占总属数的87.51%,温带成分中以东亚分布、北温带分布、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为主;热带成分和中亚成分分布很少,仅占总属数的8.34%和4.17%。55种百合科野生资源生境差异较大,分布范围广;花色丰富,以白色、红色和紫色系居多;主要以观花和观叶为主。对野生花卉资源的园林应用进行了评价以及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重庆七跃山林下种植的天麻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采用药典标准以及显微和薄层鉴别方法,对重庆七跃山林下种植天麻的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中天麻素含量,并对天麻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样品粉末中检测出较少量的草酸钙针晶,水分含量为8.90%、总灰分为3.81%、浸出物为15.49%,均符合药典规定。生品中天麻素的含量为0.162%,经过蒸制后天麻素的含量为0.534%。[结论]重庆七跃山林下种植的天麻经蒸制后天麻素的含量符合药典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7.
大巴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调查并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分布有蕨类植物共38科,包括92属339种(含变种和变型).(2)该保护区中的蕨类植物的优势科、优势属均表现明显,优势科为水龙骨科、蹄盖蕨科、鳞毛蕨科和金星蕨科;优势属为瓦韦属、铁角蕨属、鳞毛蕨属和假瘤蕨属.(3)科的分布区类型有8个,以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主,它们分别占本区总科数的53.84%和19.23%.(4)属的地理成分组成复杂,具有13个分布区类型,其中热带成分占总属数的62.49%,且以泛热带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型属为主;温带成分占总属数的32.96%,且以北温带分布和东亚分布为主.在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上属泛北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被亚区,处于华中植物区和华南植物区的过渡区域.(5)通过与我国8个山地蕨类植物区系的比较,该区与湖北神龙架、四川卧龙、湖南云山和贵州梵净山的区系成分较为相近,可划为同一自然区,而与陕西秦岭、广西十万大山、云南西双版纳和广东车八岭的区系关系则较为疏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