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水产科研基地类型繁多,功能各异,模式和机制存在很大的差异。笔者结合在水产科研试验基地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建议根据水产科研基地不同功能,采用不同管理模式,并实施制度创新、科研创新,构建一条由"技术需求""技术创新""集成示范"到"辐射推广"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2.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十二五”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十一五"期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系统紧紧围绕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生态安全、渔业生产安全等中心工作,强化公益性职能建设,凝聚体系力量,稳步推进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狠抓重大关键技术的示范推广,不断提升体系公共服务能力,在保障水产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2016年,桦南县实施了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支持的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经过项目全体人员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项目完成情况 1.项目任务指标 示范推广"水稻-鲤鱼"、"水稻-泥鳅"共作等两种模式,建立1个示范区,示范区面积850亩,辅射带动面积5000亩.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典型示范,辐射带动等方式促进技术推广应用,实现增产增收.2016年,实现综合种养的稻田较水稻单种亩均增效30%以上,农药施用量减少30%以上,化肥使用量减少20%以上的目标,稻田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正>优质锦鲤是观赏鱼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重点研究、示范和推广的观赏鱼品种。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自1998年引进优质锦鲤亲鱼、苗种等开展繁养殖试验示范,并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项目30余项,实现了优质锦鲤的亲本培育、配组、繁殖及苗种培育、挑选等方面的研究与推广,目前已拥有优质锦鲤亲本、后备亲本2000组,年育苗能力4000余万尾。为了实现优质锦鲤大规格苗种当年养成,北京市观赏鱼创新团队育种与繁殖岗位成员于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3月9—10日,国家虾体系沧州试验站联合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在沧州中捷举办了"对虾养殖试验示范技术研讨暨培训会",国家虾体系首席专家何建国教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高宝全博士、南海水产研究所曹煜成博士、国家虾体系沧州试验站夏金树站长、河北省海水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李怡群所长、河北省  相似文献   

6.
<正>2012年,南平市承担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的"新吉富"罗非鱼池塘养殖模式示范与推广项目,分别在辖区内的延平区、邵武市、建瓯市和顺昌县等四县(市、区)实施,经过两年的努力,实施面积321亩,其中:主养66亩,平均亩产"新吉富"罗非鱼886.4千克;套养255亩,平均亩产"新吉富"罗非鱼47.3千克。现将示范与推广项目情况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1.池塘以土埂养殖池塘,面积2亩以上、平均水深为1.5~1.8米,水质清洁,水源充足,底淤泥  相似文献   

7.
<正>1月,国家星火计划重大项目"淡水鱼健康养殖及深加工技术开发与示范"验收会议在长沙举行。"淡水鱼健康养殖及深加工技术开发与示范"是我国首批、湖南第一个星火计划重大项目,也是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主持的第一个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项目围绕淡水鱼产业链,在"良种引进与规模化繁育"、"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淡水鱼深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3个方面进行技术开发和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期间,更新四大家鱼原种亲本3641组,引进8个水产新品种(系),改扩建3个苗种繁育场;集成并示范推广了13种健康养殖模式,建立了10处健康养殖示范基地,示范水面5万亩;开发新建饲料、鱼药、水质改良剂等渔业健康养殖新产品11种和相应生产线5条;开发淡水鱼加工新产  相似文献   

8.
日前,记者从海南文昌金山花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的花鳗鱼种鱼驯养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以名列第七的好成绩入选国家"十二五"农村领域计划预备项目库。本次预备项目库从首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的前50名优秀项目中同步挑选。  相似文献   

9.
滨城区是山东省水产重点县区,多年来连续自主开展渔业科技入户、健康养殖示范等项活动,积极创新探索渔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为此,我区2008年被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列为全国基层水产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创新试点县区。全国共在10个省设立了11个试点县区。  相似文献   

10.
科技信息     
专家称:水产品安全生产的综合示范技术体系应加强推广7月10日,由中山大学主持、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参加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水产品安全生产的示范"项目接受了国家科技部生物中心组织  相似文献   

11.
<正>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自2011年成立以来,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扩繁基地引进异育银鲫"中科3号"夏花和乌仔,培育成亲本和后备亲本,于顺昌示范县兆兴鱼种养殖有限公司开展苗种繁育,在省内进行养殖示范和推广养殖。由于该品种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遗传性状稳定、不易脱鳞、碘泡虫病发病率低和养殖效益高等优点,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和推广效应,除体系示范县外,还推广至省内34个示范县(市),成为各地淡水养殖的主推品种,有效地提高了良种覆盖率。  相似文献   

12.
池塘内循环“水槽式”养殖青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池塘内循环"水槽式"养殖是近几年渔业创新发展的一种新模式,目前已在国内的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地示范推广。杭州市自2015年开始该模式的引进与示范,2016年底统计:全市已在富阳、余杭、萧山、桐庐、建德和临安六区(县市)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示范点22个,"水槽式"养殖系统总面积为13000余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农业部《全国渔业系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方案》(农渔科函[2013]25号),2013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启动了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创建活动,活动得到了各地的积极响应。目前,第一批和第二批共创建示范站179个,第三批示范站建设正在组织当中。通过三年建设,各地涌现出了一批创新机制、提升公益性服务的先进典型,逐步形成了"示范先行、区域带动、连续推进、整体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充分发挥示范站的示范带动作用,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将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引向深入,特在本刊开辟"推广与示范"专栏,对示范站建设中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人物进行系列专题宣传。  相似文献   

14.
机制创新是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2008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系统组织实施了“推广体系运行机制创新联合行动”,在总结推广浙江省余杭区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机制创新项目经验的基础上,将基层水产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创新研究试点面扩大到广东海丰、江苏宝应、广西钦南、辽宁大洼、浙江绍兴、山东滨州、湖北仙桃、河北黄骅、湖南湘引、吉林东辽、山西曲沃等11个省的12个县(包括余杭)。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8月20—21日,河北省淡水养殖产业创新团队石家庄中华鳖和冷水鱼养殖综合试验推广站在石家庄召开了生态养殖技术培训与现场交流会,淡水养殖产业体系全体岗位专家、保市中华鳖和冷水鱼养殖综合试验推广站、衡水泥鳅和淡水虾养殖综合试验推广站、北京市鲟鱼鲑鳟鱼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专家、以及鹿泉、平山、正  相似文献   

16.
《河北渔业》2008,(10):61-62
9月5日.沧州市畜牧水产局组织专家组对黄骅、渤海新区、海兴县“对虾高健康养殖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项目及“比目鱼工厂化标准养殖技术”项目进行了测产验收。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大连市金州新区连续承担的辽宁省"海水池塘海参生态养殖"、"刺参优质健康苗种生态繁育"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及大连市基层水产技术推广补助项目,取得良好的示范和推广效果。各项目示范总面积达7000余亩,推广总面积达3.1万亩。结合各项目技术工作内容,采用微生态制剂水质调控、池塘大型藻类控制、池塘网箱生态育苗等多项技术措施,引  相似文献   

18.
<正>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北京综合试验站于2009年分别引进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长江水系草鱼水花进行试验示范。现就通州示范县部分情况进行总结,供两个品种在今后示范推广过程中借鉴。一、池塘养殖试验5月8日引进"中科3号"乌仔,放苗时间是15时左右,5月12日引进草鱼水花,放苗时间是17时左右。这  相似文献   

19.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是以传统稻田养殖为基础,将稻田粮食种植与水产养殖紧密结合的一种新技术,它具有稳定粮食产量,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产品品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田质量,将"米袋子"、 "菜篮子"、 "钱夹子"紧密结合到一起的特点,深受农民欢迎,农业部高度重视该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工作. 2011年9月,农业部渔业局和科技教育司在辽宁省盘锦市联合召开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现场交流会,大力推进技术的完善和示范推广.今年又将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列为2012年全国渔业科技促进年的标志性活动,同时,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启动了稻田养殖技术的相关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和示范推广项目,决定在全国10省(区)建立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区1.25万亩.  相似文献   

20.
关于改革基层渔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基层渔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和改革的必要性,从科学设置推广机构、拓展推广服务职能、创新推广机制、改革推广方式四个方面提出了改革现行渔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