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人本思想是马克思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理论渊源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费尔巴哈人本学.马克思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进行了批判和超越,形成了具有其个人特色的人本思想.马克思的人本思想以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为主体,在实现人的自然属性的同时,发挥人的能动创造性,使人的本质不断生成,其终极目的是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实现人的自由个性  相似文献   

2.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人本学是马克思向时间唯物主义转化的中间桥梁,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人本主义学说,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类本质发展为现实的、历史的人类实践本质,将宗教异化发展为人的劳动异化,并提出由宗教解放一直到政治解放最后到人的全面解放的思想,从根本上超越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3.
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与超越,是马克思建立新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起点.以实践为基点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形成的基础,正因马克思扬弃了以往“敌视人”的“纯粹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只将感性存在作为一种对象而不是活动过程的“直观唯物主义”,以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或者说以自我意识来掩盖一切现实的物质的世界的思辩唯心主义,才使得“新唯物主义”达到了辩证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层次、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莱茵报》时期,青年马克思发表了一系列政治性文章,它们涉及到书报检查、新闻自由、议会辩论等。《莱茵报》时期是青年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第一次转变,即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这一时期青年马克思的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研究交织在一起,呈现三线合一,交汇点于投票思想。在青年马克思看来,投票在哲学是合理性认识,在经济学是与利益相瓜葛,在政治上是自由、正义的表现。因此,透视青年马克思投票思想就意味着把握了其这一时期的思想全貌。尽管青年马克思还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但其哲学方法论和价值观对于当代民主政治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人本思想中的“人”是指人民群众,充分彰显了为广大人民谋取福利的价值取向。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两者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将马克思人本思想贯穿于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振兴之中,使乡村振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便于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以人为本”恩想的转变经过了由萌芽、发展到完备的思想历程。马克思“人本观”在继承了前人的人本思想的同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使“以人为本”思想更具有了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恩对近代主体性思想的批判,主要对象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思辩唯心主义和以费尔巴哈为终结的直观唯物主义。前者把主体等同于自我意识,后者把主体仅仅看作是“感性直观”。马、恩在批判的基础上,对主体性的内涵进行了论述。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层次:主体是现实的人;主体的自主性与为我性;主体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主体的自由与意志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思想是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社会文明建设的指针,是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质特征的理论依据.他肯定了物质生产力对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重要意义,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浅谈拉斯蒂涅的异化史许福异化这个词最早是由黑格尔提出的,他用这个词来表示哲学几个观念间的转化,没有任何贬意。后来费尔巴哈又接用,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把自己的本质力量投射到上帝那去,自己丧失了本质力量.马克思接过这个术语,但没有停留在费尔巴哈的水...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人常将"异化"一词滥用,造成不少误解。这就需要我们回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重新解读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就是黑格尔精神异化说,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宗教异化观和赫斯经济异化思想。马克思论述了异化劳动的四种内涵,一是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相异化,这是异化的表象。二是劳动者同劳动本身相异化,这是异化劳动的根本的首要的异化形式。三是人与自身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自身的类本质相异化是劳动活动本身异化的必然结果。四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相异化。异化劳动理论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方法论,它的灵魂自否定,劳动自己否定自己。  相似文献   

11.
莫泽斯?赫斯作为马克思哲学革命思想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在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哲学与经济学的成功结合和推进哲学话语向政治经济学话语的内在置换的关键性人物。而费尔巴哈作为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来源之一,其对马克思理论形成的影响是理论界公认的。这三者的思想关系并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呈现出一种非常复杂的状态,是一种异中有同,同中存异,批判、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赫斯在对费尔巴哈思想批判、继承与发展的同时对马克思早期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起到了二者之间的桥梁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部人类思想史,贯穿其中的主线可以说是对自由的追求;对于这个古老而又争论不断的话题,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创立了科学的自由现体系,并终身为人类的自由而奋斗。本文简要追述了马克思的自由观的形成,并通过与黑格尔、哈耶克等自由观的比较来揭示马克思对自由的科学阐释,使人们在各种非马克思的理论面前能够拨开迷雾扫清思想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继承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立场和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引入实践的观点,超出了费尔巴哈所理解的"理论实践"的范围,赋予人的活动科学内涵,破除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性观,初步揭示了人的实践本质。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超越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伍贤锋 《甘肃农业》2006,40(10):210
马克思的法哲学观是其辨证唯物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法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深刻的反思和扬弃,从早期受康德的自由理性主义影响到信奉黑格尔的国家理性主义,再从唯心论形而上学到辨证唯物论。本文试图从马克思的法本体现尤其走从法、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这一角度来论述马克思法哲学的批判性。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思想是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社会文明建设的指针,是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质特征的理论依据。他肯定了物质生产力对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重要意义,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传统观点认为费尔巴哈思想体系中缺乏辩证法的思维观念,即使有辩证法思想,也是零碎的,总体上仍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事实上,费尔巴哈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马克思也从没批判过费尔巴哈思想中缺乏辩证法思维方式。系统准确的再现费尔巴哈辩证法思想的真实内容,对于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世界历史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对康德的历史哲学理论、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并且他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预测了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全球化理论是对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直至今日仍是宝贵的思想财富,为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问题和实现共产主义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文化思想贯穿于其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解放的唯物史观学说体系之中。维柯、康德、黑格尔等人关于文化的思想和论述是马克思文化思想的理论溯源。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从唯心到唯物的转变、唯物史观的创立和阐述以及对文化思想的补充和完善三个阶段。从唯物史观的视角阐述了马克思文化思想基本内容的三个方面:物质生产与精神文化生产的辩证关系、资本主义异化劳动下的文化异化和文化的本质属性意识形态性及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启示。  相似文献   

19.
始终关注人的利益,努力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当前,我国在实现“人的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境,主要体现在户籍制度下农民工的身份转换难、农民工家庭半耕半工的分工困局、农民工心理“城镇化”难等问题。实现“人的城镇化”是新时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实现“人的城镇化”,需要树立人本理念,健全居住证制度;加强中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多元保障机制;引导农民工的政治参与,以满足他们的多层次需求。  相似文献   

20.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的最高理想追求,也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归宿。理解"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可以从"人"、"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三方面进行解读。通过对这一思想的分析,影映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许多误区,这就要求在"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从价值取向、主体观、内容和方法、方式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