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吸浆虫测报调查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吸浆虫是世界性毁灭的害虫,以锄虫和茧生活在土中越冬越夏,以幼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发育的麦粒汁液,造成瘪粒而减产,一般减产10--20%,严重减产40-80%,甚至绝收。因此小麦吸浆虫防治工作非常严峻,测报工作是防治的基础,但传统的调查方法由其是淘土方法较繁索,现改进方法所需设备简单,淘虫快速、省力、准确,对小麦吸浆虫的测报和研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在我市1年发生1代。主要危害小麦,以幼虫吸食麦粒浆液造成瘪粒而减产。应加强预测预报工作。现介绍测报方法和步骤。1淘土查虫准备工具:取土器、布袋、60目箩、水、小镊子、放大镜、毛笔、玻璃瓶、钢卷尺。第1阶段,在小麦秋播整地前进行,根据当年剥  相似文献   

3.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上的一种毁灭性的害虫。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轻则造成疵粒,重则造成空壳。一般使小麦减产10%~20%,重则减产70%~90%,甚至造成绝收。一、小麦吸浆虫的生物学特性小麦吸浆虫在驻马店市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入土至地表2~20cm处结圆茧越夏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小麦拔节时开始破茧上升,4月上旬小麦孕穗时,上升到土表层的幼虫化蛹,4月中旬小麦开始抽穗时蛹出土羽化为  相似文献   

4.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世界性的毁灭性害虫,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已成为天津市基层植保部门的主要监测对象之一.传统的小麦吸浆虫淘土方法在天津市的预报及防治中并不适用,通过研究改进.在传统淘土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天津市麦田特点,研究出双层箩筛漂洗淘土法,并成功应用于天津市小麦吸浆虫预报及防治工作中.  相似文献   

5.
<正>1小麦吸浆虫1.1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以幼虫吸食麦粒汁液,形成秕粒、空壳,造成小麦减产。1.2防治方法1.2.1蛹期防治。小麦抽穗前3~5d,每亩用2.5%甲基异柳磷粉剂2~3kg或5%毒死蜱颗粒剂1kg加细土20~25kg配制  相似文献   

6.
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在我市1年发生1代.主要危害小麦,以幼虫吸食麦粒浆液造成瘪粒而减产.应加强预测预报工作.现介绍测报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7.
<正>小麦吸浆虫是世界性的毁灭害虫,以幼虫和茧生活在土中越冬越夏,以幼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发育的麦粒汁液,造成瘪粒而减产,一般减产10%~20%,严重减产40%~80%,甚至绝收。据去冬今春在沙流河镇、白官屯镇、常庄等镇的46个村取土样46份、淘土138个样方调查,发现部分村所取土样有吸浆虫发生,平均有虫0.15头/样方,最高8头/样方。根据田间调查情况,结  相似文献   

8.
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昆虫,是小麦上一种毁灭性害虫,专门吸食麦粒内浆液,造成麦粒空瘪。中等发生可使小麦减产2~3成,重发生可减产5~6成,甚至绝收。1.防治指标小麦拔节期淘土查虫达到2头/样方;小麦抽穗期扒麦查成虫,一眼可见成虫1~2头。2.防治适期蛹期撒毒土防治适期:4月  相似文献   

9.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俗称小红虫、喝浆虫、黄疸虫、麦蛆等,该虫主要以幼虫为害小麦花器和乳熟籽粒,吸食浆液,造成瘪粒而减产。小麦抽穗期成虫产卵在麦穗的颖壳内,随着小麦灌浆,幼虫吸食籽粒内的浆液,造成麦粒空秕,一般被害麦地减产30%~40%,严重者减产70%~80%,甚至造成绝收。我国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  相似文献   

10.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它以幼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发育的麦粒汁液,造成瘪粒而减产,一般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40%~80%,甚至绝收。本文介绍了该害虫的发生规律以及对其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吸浆虫是小麦上的毁灭性害虫,麦红吸浆虫以幼虫在小麦灌浆期吮吸正在灌浆小麦籽粒的汁液而造成危害,造成瘪粒或空壳,在我国主要麦产区一般常造成减产10%~20%,重则减产80%~90%。通过记载麦红吸浆虫的出土时间及出土率,筛选出对麦红吸浆虫具有抗性的小麦品种,从而更好的防治吸浆虫。结果表明:小麦吸浆虫成虫的防治应该在抽穗扬花期进行,抽穗早的早治,抽穗晚的晚治。  相似文献   

12.
小麦吸浆虫(俗称小红虫、麦蛆等)是小麦的重要害虫。小麦吸浆虫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山东发生的是麦红吸浆虫。幼虫为害小麦的花器和麦粒,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发育灌浆的麦粒汁液,轻的造成瘪粒.影响千粒重,重的造成空壳.或使麦粒在麦穗上霉烂。小麦吸浆虫的危害,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40%~50%,甚至80%~90%,大发生年份可造成全田毁灭,颗粒无收。山东省1990年发现并扩大危害,我县2002年大发生,后经大力防治已基本控制为害,但今年又有回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2009年河北省麦田大面积受到小麦吸浆虫危害,各地区、市小麦产区均不同程度受害,较轻地块损失10%~20%,严重的减产40%-80%,甚至绝收。小麦吸浆虫已成为冬小麦产区为害最大的虫害之一,为帮助农民更好的做好小麦吸浆虫防治工作,保证小麦稳产、高产,现将小麦吸浆虫的为害特性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为害时以口器刺破麦粒果皮吸食小麦浆液,造成小麦灌浆不充实,一般地块减产小麦30%~50%,重的减产90%以上,甚至绝产。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土中结圆茧越夏越冬,3月下旬至4月上旬幼虫开始破茧上升到土表,4月下旬作长茧化蛹,4月底,5月  相似文献   

15.
小麦吸浆虫,在土里越冬,隐蔽性好,不易被发现,近几年危害日趋严重,轻者造成瘪粒减产,严重的致使绝收。防治小麦吸浆虫必须先查虫。下面介绍个淘土法,此法简便易作,一般3~5分钟即可完成一土样。首先用70~90目尼龙网纱,长、宽各1米,然后取麦田10×10×20立方厘米的土样,查化蛹进度,可分层取样。将一土样倒入尼龙纱上,手提尼龙纱四角,收拢 后,放水中来回冲洗,泥土被冲掉后,即可查出网内剩余物中的吸浆虫数及发育情况,最后根据所查结果,采取防治措施。淘土法——查小麦吸浆虫$河北省武强县关镇政府@王秋菊!053311…  相似文献   

16.
<正> 我乡位于洛阳市郊西南部,灌溉条件较好,适合小麦红吸浆虫繁衍。1985年因吸浆虫危害曾造成小麦严重减产。经几年的综合防治,目前基本控制了危害。采取的措施是:1、合理轮作倒茬:在吸浆虫的重发区,将常年种植小麦、玉米的地块,调茬种蔬菜或其它经济作物,一般隔4年以后再种小麦。这期间让吸浆虫失去寄主,自然死亡。在可种水稻的地块,实行小麦、水稻轮作,能有效地防治吸浆虫。据在杨庄淘土调查,第一年种水稻,消灭吸浆虫79.9%,第二年种水稻后,淘土和网捕成虫,均未发现吸浆虫。此法的前提是稻田内必须长期保持有水层,早稻田和湿润稻田的防治效果不好。2、麦收后浅锄灭茬暴晒:据我们观察,吸浆虫多在0—3厘米的土层内(虫量占91.2%),  相似文献   

17.
杨慧林 《甘肃农业科技》2007,(6):F0003-F0003
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俗名麦蛆、红虫等,它有两种,一种叫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一种叫麦黄吸浆虫[Contarinia tritici (Kirby)],在古浪县发生麦红吸浆虫为主。小麦吸浆虫主要为害小麦,亦可侵害大麦、青稞、燕麦等。此虫以幼虫期吸食麦粒汁液,致使麦粒秕瘦,重者只剩种皮,一般可使小麦减产10%~20%,重者可达40%~50%,甚至绝收。古浪县1998年发生为害最重,发生面积达15 467 hm2,造成小麦减产1400万kg,以上,绝收面积220 hm2。为减轻该虫为害,确保古浪县优质小麦基地建设,笔者对其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进行了专题调查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是麦田主要防治对象,一般发生麦田减产10%~30%,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绝收。本文针对近年来小麦吸浆虫在山东省汶上县发生的现状.介绍了小麦吸浆虫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为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提供较科学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小麦吸浆虫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或为害花器,造成秕粒、空壳,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一旦大面积发生,轻则减产重则绝收,掌握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做好综合防治.对确保小麦丰产稳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董超 《河南农业》2018,(34):30-31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一种毁灭性的害虫.近年来,舞阳县小麦吸浆虫发生为害程度逐年加重,一般年份减产10%-20%,重度发生年份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为害舞阳县小麦的主要是麦红吸浆虫,成虫体长约2mm,蛹橘红色.幼虫3个龄期,主要以幼虫在小麦灌浆期吸食麦浆为主.研究表明,3头幼虫就可以将1粒小麦浆液吸食干净.吸浆虫有隔年羽化或多年休眠现象,老熟幼虫可以在地下常年存活,发生条件适宜时会暴发成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