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华笋由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从收集材料中的一个变异株经多年系谱选育而成。该品种绿皮绿肉,生长势强,耐寒力特强,抗病,产量高,品质优,近3年在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东西湖区柏泉农场、黄石大冶等地试验示范推广种植,深受广大农户喜欢,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如下。1特征特性中早熟。大圆叶,叶色绿,心叶边缘略带紫红,叶全缘,叶面微皱。株高50~55 cm,直立紧凑。长势旺,抗性强,耐肥水。肉质茎膨大速度快,粗大,直径达6~7 cm,肉质茎长24~28 cm,笋茎长直棒形,较  相似文献   

2.
宁波四九茭在福建地区种植具有上市早、品质佳、抗性强、产量高、效益好等优点,一般667m2产夏茭1500kg(壳茭),比本地茭增产60%以上,最高每667m2产量达2300kg,产值2100元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特征特性宁波四九茭原产于浙江省宁波市郊区。夏茭早熟,秋茭晚熟。株高1.6~1.7m,分蘖性强,长笋多,早熟,高产,优质,抗病,耐肥,采收期长。肉质茎长圆锥形,单茭重61~75g。2栽培要点①选好种苗,适时寄秧一般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秋茭采收的时候选种,要求选择健壮、高度中等、茎秆扁平…  相似文献   

3.
优质一号莴笋是我所继苦荬叶后选出的优质丰产良种.株高45~50 cm,株型紧凑,生长势较强,叶椭圆形,淡绿色,叶面微皱,肉质茎棍棒形,长30~33 cm,横径5.0~5.5 cm,茎皮绿白色,肉绿色,节间长1.0~1.2 cm.肉质细腻、味甜、质脆、口感较好,故又名甜脆莴笋.单株重500~800 g,667 m2产量3 000~4 000 kg.  相似文献   

4.
早熟耐抽薹紫叶莴笋新品种“红竹3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竹3号”是以茎肉翠绿、抗病性强的紫叶莴笋“红竹”为母本、以晚熟耐抽薹的绿叶莴笋QH13-9为父本杂交后,利用系统选育法,经过连续6代定向选育而成的早熟耐抽薹紫叶莴笋新品种。甘肃冷凉区春季露地栽培从播种至初采收期约75d;叶椭圆形、紫红色、多皱,株高53.4cm,肉质茎长棒型、茎粗约4cm、茎皮紫斑明显、茎肉翠绿色,笋味浓郁、富含铁、钾、锌等微量元素,品质优良,抗病性强。平均单株质量约0.75kg,每667m2产量4500kg以上,叶量少,可适当密植。适宜甘肃冷凉区及相同气候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真优尖叶白笋是邯郸市蔬菜研究所的最新育种成果。近3年,经过本地区的磁县、武安、成安、永年、大名等县以及石家庄、正定、赵州、北京等地的生产示范与推广,均获得好评。一、特征特性株高50cm,开展度60cm。叶片浅绿色,披针形。叶面较皱有蜡粉,叶尖稍钝圆,全缘,叶前半部伸展呈弧形下弯。有功能叶45~50片,最大叶长45cm、宽12cm。肉质茎圆锥形,粗6cm,长45cm,表皮光滑白绿色,内部肉质浅绿色,脆嫩清香,品质上乘,切片有透明感。单笋净重0.6kg以上,每667m2产量3000kg。田间生长极其一致,整齐度接近一代杂种品种。耐寒返青早,肉…  相似文献   

6.
高山地区有机农产品茭白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Zizania caduciflora Hard.-Mazz.)别名茭瓜、茭笋、篙芭,产品器官为营养茎受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 P.Hen)侵染后膨大而成的肉质茎,营养丰富,风味鲜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栽培较多,黄淮流域及其以北地区零星种植。利用高山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生产有机农产品茭白,是进一步提高茭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7.
‘丰冠3号’节瓜为优质高产早熟杂交新品种。果实长圆筒形,皮色青绿,长21 ~ 23 cm,横茎7.6 ~ 8.0 cm,肉厚1.4 cm。单瓜质量750 g。肉质嫩滑致密,味微甜。生长势强,耐热性强,适应性广,适合华南地区春、秋季种植。一般产量达60 ~ 70 t · hm-2。  相似文献   

8.
新毛香籽芋又名红梗芋,江南一带俗称芋艿,为天南星科芋属湿生作物,是苏州太仓市的地方名特优品种,栽培历史久远。该品种全生育期210天左右,株高100~120cm,叶互生,叶片长约80cm、宽约50cm,叶柄长120cm左右。根为白色肉质纤维根,着生在母芋及子芋下部节上。茎为地下球茎,卵圆形,属多籽芋类。母芋中等大小,圆形,下部稍尖。  相似文献   

9.
崔彦玲 《蔬菜》2004,(2):12-12
“京茄10号”是北京市农科院蔬菜研究中心继中早熟圆茄一代杂交种“京茄2号”、“京茄1号”之后,又推出的一个优质高产的长茄品种。一、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型直立,分枝有规律;叶色深紫,叶片大,单株结果数多,特别是连续结果能力强,可同时坐果6~8个而不坠秧;果实长棒形,果长30~40 cm,果实横茎6~7 cm、单果质量300 g左右,667 m2产量4000 kg以上;果皮紫黑色、有光泽,果肉浅绿白色、肉质细嫩、品质佳,商品性极好。该品种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适宜保护地和露地栽培,可在我国南北方种植。由于其长势强,还可进行温室长季节栽培。二、 …  相似文献   

10.
邢作山 《蔬菜》1999,(8):10-11
莴笋即茎用莴苣,属耐寒性蔬菜,喜冷凉气候。秋莴笋的育苗期正值高温季节,容易徒长;同时高温和长日照易促进离笋花芽分化,常出现先期抽薹现象。为了解决未熟抽薹和获得高产高效,栽培时需注意以下要点。一、选用良种选适应性强,生长期长,叶片多,对高温、日照反应迟...  相似文献   

11.
娇丽的四季秋海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万方 《花木盆景》2003,(10):26-26
四季秋海棠(Begonia semperflorens)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多年生草本花卉,茎直立高15cm—30cm,分桂多,肉质,叶互生,卵圆至广卵圆形,基部斜生,叶面光亮,叶绿有齿,腋生聚伞花序,花繁茂而玲珑娇艳。  相似文献   

12.
透心红胡萝卜是陕西宝鸡地方胡萝卜品种,其肉质根细长,圆锥状,平均茎长18cm,茎粗2cm,单茎质量62.5g,中轴(木质部)细,平均粗3mm,糖分含量高,生食甜脆可口,品质好,是冬春季主要蔬菜品种之一。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梅再胜 《长江蔬菜》2001,(11):10-10
鄂黄瓜九号系黄石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以09为母本与03为父本配组选育出的黄瓜杂交一代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极早熟、特耐寒、特高产、品质优、商品性状好、抗病性强、耐老耐贮运等优点。特征特性该品种极早熟,第一雌花节位2~4节,瓜的膨大速度特别快,前期产量高,占总产量的45%~50%。耐寒,遇1~2°C的低温时,仍能顽强生存,抗枯萎病、疫病、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黑星病。生长势强,茎粗叶大,叶色深绿,主茎节间短,节间长6~10cm,分枝少,主侧蔓均结果,回头瓜多;瓜条直、圆柱形,长约33~36cm,横茎5cm,瓜把…  相似文献   

14.
功能型山野菜--玉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践  马萱  李聪晓  岳瑾 《蔬菜》2003,(8):38-39
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Mill.) Druce var. Pluriflorum (Miq.)Ohwi)又名萎蕤、尾参、铃铛菜、连竹。百合科多年生草本,高35~65cm。根状茎圆柱形,黄白色,肥大肉质,横生,直径0.5~1.5 cm,每年由地下茎一端生长出单一茎。根状茎具明显的节,节间长,密生细小须根。茎单一,自一边倾斜,光滑无毛,具棱。单叶互生于茎的中部以上,叶柄短或几近无柄;叶片略革质,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罕为长圆形,先端钝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带灰白色,有时仅在下面脉上呈乳头状粗糙,叶脉隆起。花腋生,1朵或2朵生长于长梗顶端;花被筒状,绿白色,先…  相似文献   

15.
湘黄瓜6号系由优良自交系L88-6XJ4-11杂交配制而成的适应于春、夏、秋三季栽培的一代杂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以主蔓结果为主,节成性好,座果率高,瓜条长棒形,长约31cm,横径3.8cm,平均单果重280-300g,瓜皮深绿色,刺瘤较多,空起不明显,果脐部无黄色条纹,肉质脆,品质和商品性佳,从播种至采收45-50天,平均每667m^2产量为2491.1kg,较津研7号增产43.7%,耐热性强,抗逆性好,田间表现抗霜霉病、枯萎病和疫病。  相似文献   

16.
一、与野生仙人掌的区别    1、形态特征    墨西哥食用仙人掌茎片大而厚,长宽比为2∶1,刺座疏,叶刺短而软,茎节接触点较细,生长速度快,肉质翠绿,纤维少;野生仙人掌茎片小而薄,长宽比为3∶1,肉质黄绿色或浅绿色,纤维多,刺座密,叶刺长而硬,茎节接触点较粗,生长发育很慢。    2、营养成分    食用仙人掌营养成分含量高,而且种类也比较丰富,食用时口感微酸适度;而野生的仙人掌品种为了适应自然环境,本该含有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B1、B2、氨基酸及矿物质等,含量降低或退化,食用时口感过于酸涩。…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引进适合干旱绿洲区气候环境的茎用莴苣品种,寻求适合该地莴苣种植的最佳密度和栽培模式,于2015年在干旱绿洲区高台县绿色蔬菜产业园区进行了莴苣的品种适应性、适宜密度及栽培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W4("14-Q64")的综合表现优于其它品种,种植后75d适收,肉质茎长棒形,茎皮最薄,茎肉最厚,商品率最高,单株质量较对照增加了4.56%。同一种植模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株高、茎长、茎粗和单株质量均减小;同一种植密度,起垄栽培的株高、茎长、茎粗和单株质量均大于平畦栽培。综合分析表明,"14-Q64"适合在河西干旱绿洲区推广种植,且当地莴苣种植以起垄栽培、播种密度以株行距35cm×30cm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莴苣古今谈     
莴苣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人们最喜爱的蔬菜之一,原产地中海地区,汉隋时传入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宋人陶谷的《清异录》写道:“呙国(西域国名)使者来汉,隋人求得菜种,酬之甚厚,故名‘千金菜’,今莴苣也”。莴苣品类甚多,依主要性状不同,可分为叶用莴苣和茎用莴苣两大类。叶用莴苣又名生菜,叶片甚大,生食或熟食均宜;茎用莴苣又称莴笋,其茎肥大如笋,肉质细嫩,  相似文献   

19.
舒城生姜     
舒城生姜是安徽舒城县的农家品种,种植历史悠久,据舒城县志记载,远在唐朝即有栽培.该品种由于其肉质松脆,辣香味浓,纤维少,品质佳,被广泛用作调味品,并加工成姜制品.合肥、长丰、安庆等十几个市县均引种栽培,适应性强.一、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较强,株丛高75—85cm,茎粗1.2cm,有分蘖茎10—12条,成丛状排列,茎枝丛生角度小.叶披针形,长20cm、宽2.5cm.深绿色.地下茎较肥大,表面光滑,长5.5cm、宽3.2cm,皮肉均黄色,嫩芽粉红色.单株产姜0.4—0.5kg,亩产1500—2000kg.生长期长,较耐热耐旱,不耐涝.  相似文献   

20.
2栽培特性2.1形态特征①根芦笋的根为须根系,根群发达,具有长、粗、多的特点,主要分布在30 cm以内的耕作层中。芦笋的根系主要由肉质贮藏根和须状吸收根组成。种子发芽最初生长的为初生根,随着幼苗生长,在初生根与初生茎的结合部逐渐产生突起而形成先端鳞茎状地下根状茎,随后地下根状茎上生长出肉质贮藏根,再在肉质贮藏根上长出纤细的须状吸收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